七年级科学初一上册4.7升华与凝华2020_第1页
七年级科学初一上册4.7升华与凝华2020_第2页
七年级科学初一上册4.7升华与凝华2020_第3页
七年级科学初一上册4.7升华与凝华2020_第4页
七年级科学初一上册4.7升华与凝华2020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科学上册4.7升华与凝华基础闯关全练1(2018重庆中考B卷)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慢慢消失B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C嘉陵江上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武隆仙女山上冰雪消融的过程2(2018四川攀枝花中考)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凝固D凝华3(2017江苏扬州中考)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

2、“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4(2018山东德州中考)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5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着一些碾碎的卫生球粉末,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景是先熔化后凝华形成的B雪景是先熔化后凝固形成的C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D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固形成的6(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

3、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诗中,关于露的形成;魏曹丕燕歌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中,关于霜芦形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B.前者是凝华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C.前者是液化放热,后者是凝华放热D.前者是液化吸热,后者是凝固放热7“瑞雪兆丰年”,其中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而形成的;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要_热量,导致环境温度降低。能力提升全练“下雪不1(2018湖北襄阳襄城适应性考试)我市的季节特征分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春天的雨是熔化现象(放热)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放热)C秋天的霜是凝固现象(吸热)D冬天的雪是汽

4、化现象(吸热)2用飞机向云层喷撒干冰(固态CO?)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A.a、cB.a、d、fCb、eD.e3某日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510厘米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分钟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请提出你的看法,雪为什么不见了?(2)简单解释你提出

5、的看法。三年模拟全练1(2019浙江温州平阳期末二模12)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2(2018浙江绍兴柯桥部分学校期末,10,)下列现象中,用科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零下18的液体不能发生汽化现象B冬天空中飞舞的雪花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3(2019浙江台州仙居期末20)如图所示物

6、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需要吸热的是_。_,五年中考全练1(2018广东广州中考,9,)物质肘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4-7-1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图4-7-1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2(2018山东淄博中考,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3(2017重庆中考A卷,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

7、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4(2016浙江杭州中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发生熔化现象,需要吸热D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5(2016山东潍坊中考,6,)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室外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B壶中

8、的水烧开后,壶嘴冒出的“白气”为水蒸气C夏天看到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D深秋的早晨草叶上会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形成的6(2015安徽中考,11,)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7(2016浙江嘉兴中考节选,23,)利用结构图对一些科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如图4-7-2表示了一些概念间的关系。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

9、则A、B、C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_(写出一个名称即可)。图4-7-2核心素养全练1(2018四川德阳中考)如图4-7-3是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请你用物态变化知识简单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图4-7-32(2018江西中考)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小源和小艳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约为184.4,关于碘的加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A用热水加热;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为400600)。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确认A方式更为科学合B.理。请你简述A方式的合理之处。3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请你运

10、用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2)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基础闯关全练1A放在衣柜中的卫生球慢慢消失,是固态的萘直接变为气体,属于升华现象,A项符合;荷塘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及嘉陵江上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都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现象B、C项均不符合;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D项错误。2D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易拉罐壁凝华形成小冰晶,因此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会出现白霜。本题应选D。3A冷饮“粘”手是由于凝

11、固造成的,只有A项正确。4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形成的小冰晶,A项错误: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液滴,B项错误;空中的云是水蒸气上升到空中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液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凝华也会放出热量,D项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形成的小冰晶,C项正确。5C烧瓶是封闭的,卫生球粉末由于受热而升华,变成的气态物质遇到温度较低的小树枝而凝华形成人造“雪景”。6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霜的形成是凝华,液化和凝华时都放出热量,故选C。7答案凝华吸收解析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雪属于凝华现象:雪熔化时由固态变为液态,需要吸热。能力提升全练1B春天的雨是高空中的小冰晶熔化形成的,

12、熔化需要吸收热量,A项错误:夏天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会放出热量,B项正确;秋天的霜和冬天的雪都是凝华形成的,凝华会放出热量C、D项均错误。2B干冰是固态CO?,它很容易升华,升华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下落过程遇暖气流熔化成小水滴,落到地面形成雨。3答案(1)雪发生升华。(2)熔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即达到熔点,气温-15不能满足条件,也没有留下水迹,“脚下是干爽的沙地”,所以雪直接发生了升华现象。三年模拟全练1B冷藏食品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具有制冷作用,A项不符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的目的是利用水凝固放热,使菜窖内的温度不至太低,防止

13、冻坏蔬菜,B项符合;夏天在地面上洒水是利用了水汽化吸热,降低室内温度,C项不符合;在饮料中加冰块是利用了冰块吸热降温,D项不符合。本题应选B。2C蒸发可在任意温度下进行,零下18的液体也能蒸发A项错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一种看不见的运动,雪花不是分子,而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飞舞的雪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项错误:烧水时常看到“白气”是壶内的水先汽化,水蒸气在壶外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项正确;寒冷的冬夜,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的内侧凝华形成的,D项错误。3答案AC解析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在树枝上形成的一种奇观;河水成冰属于凝固,会放出热量;樟脑

14、丸变小属于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会放出热量。五年中考全练1C由“乙物态吸收热量变成丙物态”丙是液态、甲是气态。本题应选C。、“丙物态吸收热量变为甲物态”可推断出乙是固态、2.A露和雾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A项正确,B项错误;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需要放热C项错误;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需要放热,D项错误。本题应选A。3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形成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形成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15、故选D。4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吸收热量,A项错误;雾、露都是液化现象,会放出热量,B项错误:夏天吃棒冰时,棒冰在嘴里熔化并吸收热量,C项正确;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会放出热量D项错误。5A冬天的衣服上的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过程,故A正确;壶中的水烧开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夏天空气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冰棒周围遇冷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故C错误:深秋的早晨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就是我们常见到的霜,这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选A。6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16、,升华吸热;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冰晶变成雨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A、C、D正确,B错误。7答案液化(凝固或凝华)解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需要放热。由图知A、B、C都是吸热的物态变化过程,则A、B、C不可能是液化、凝固或凝华。核心素养全练1答案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在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小冰晶又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成雨。解析分析水的物态变化时,关键看清水的状态变化过程即是由一种什么样状态变化为另一种什么样状态,然后判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2答案(1)用热水加热,不能达到碘的熔点和沸点;(2)碘依然维持原来的固体颗粒状态;(3)观察到的碘蒸气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解析用热水加热,一标准大气压下热水的温度不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