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与茶文化 第一章 茶文化概述_第1页
茶艺与茶文化 第一章 茶文化概述_第2页
茶艺与茶文化 第一章 茶文化概述_第3页
茶艺与茶文化 第一章 茶文化概述_第4页
茶艺与茶文化 第一章 茶文化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茶文化概述12茶文化概论第一节 茶与文化茶为国饮,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祖国,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种茶,直接或痤中国传出去。茶“兴于唐,盛于宋”。中国人饮茶源于8000年前,全世界160多少国家30多亿人饮的茶的原产地在中国。 1753年,植物学家林奈给茶树定学名:The sinensis Line德 孔茨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山茶属中国种茶的特征:正面有腊质感,反面有绒毛,叶缘呈锯齿状,齿间有腺体,幼叶腺体呈乳白色,成熟后呈褐色脱落后有一个小痕。叶间开五瓣白花,果实扁圆,呈三角形,果实开列后露

2、出种子。 3茶文化概论一、茶的起源和演变1、茶的起源据古植物学家研究,茶树大约诞生于第三纪至第四纪之间,距今6000多万年,当时遍布大陆各地。至距今2500万年前的第四纪渐新世晚期,由于喜马拉雅山运动,气候变得寒冷,出现了冰期和间冰期。在冰期时气候十分寒冷,冰川覆盖大地。直到13000年前的全新世晚期,最后的一次冰期结束,气候变暖,冰川开始消退,被冰川长期覆盖的地方,茶树无法生存,只有当时未被覆盖的东南沿海、华南、西南及华中的一些地方,“劫后余生”的茶树才可能保存下来并逐渐繁殖茂盛。因此这些地区都有可能成为茶树的起源地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最早利用茶叶的国家。4茶药用食用饮用世界最早的茶叶

3、专著: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东汉神农本草经) 神农“尝百草”就是采集各种植物作为本氏族的食物,经常尝到有毒的植物,发生中毒现象,最后发现茶叶有解毒的功能,于是就成为人们日常防治疾病的饮料。 可见,茶叶最早是作为食用的,后来才作为药用的。茶的三个功用神农氏(茶祖)的传说52、2、茶树的演变(1)原始型(野生)茶业界公认的最早的茶位于普洱市镇沅县千家寨:2700年树龄,米。勐海发现了1700年树龄,米。思茅市有10个县区有万亩。野生茶树居多(2)过渡型(从野生到栽培型):乔木(3)人工栽培(茶园茶、台地茶)从叶片的大小来划分,由南向

4、北(以纬度来说),云南的大多为大叶种,福建、广东大多以中叶种为主,再往北至北京(长江中下游一带),大多为小叶种(江苏、浙江、贵州都有产)。普洱茶:采用云南乔木大叶种制的。6野生大茶树: 作为茶树起源的最重要的实物证据是野生的古茶树。我国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南方地区分布着很多古茶树。 1961年,在云南省勐海县巴达区大黑山原始森林中发现一棵野生大茶树,主干高达3212米,直径121米,树龄1700余年。7茶文化概论1996年,在云南省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龙潭发现占地约280公顷的万亩古茶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乔木型野生大茶树群落。古茶树分布在海拔2100米至2500米的范围内。其中两株树龄分别为2

5、700年和2500年。前者树高256米,树幅22米20米,基部干径12米,叶片平均大小14厘米58厘米。后者树高195米,树幅16。5米18米,基部干径12米,叶片平均大小12。8厘米 59厘米。这两棵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野生大茶树(见图)。第一节茶与文化8茶文化概论第一节茶与文化 云南省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野生古茶树,距今约2700年9茶文化概论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思茅市组织了600多人,对全市10个县(区)古茶树资源进行了一次普查。思茅市现有野生茶树居群分布面积和栽培古茶园面积万亩。其中野生茶树居群万亩,栽培古茶园面积万亩。目前,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江西、

6、福建、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生长着数百年至千年的古茶树。有野生型的,有栽培型的,也有过渡型的,其中部分珍稀大茶树为世界所罕见。它们是茶树原产地的活见证,是茶文化的宝贵遗产,是茶叶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第一节茶与文化10茶文化概论第一节茶与文化二、茶文化的内涵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与茶有关的精神财富。11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茶文化的四个层次(一)物态文化层 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即有关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化学成分及疗效研究等,也包括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

7、桌椅、茶室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物。(二)制度文化层 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如古代的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三)行为文化层 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通常以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表现出来。(四)心态文化层 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以及由此生发的丰富联想;反映茶叶生产、茶区生活、饮茶情趣的文艺作品;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谓茶德、茶道等等。这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12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三、茶文化的社

8、会功能茶文化是茶叶在被人类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它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对人们的生活、经济、文化甚至政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生活中,依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13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一)经济 茶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是促进茶业的发展。早在唐代由于饮茶之风的盛行,导致社会茶叶消费量的增长,茶叶生产、贸易发达,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部门,茶税也就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现代社会中,茶文化对茶业经济同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台湾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生产的茶叶自给有余,还有一

9、大部分供外销之用。70年代之后,台湾兴起茶艺热潮,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茶艺活动蓬勃发展,饮茶之风兴盛,结果人均消费量急剧增加,以致台湾本土生产的茶叶供不应求,需要从大陆进口大量茶叶,当然也促进了本地茶叶生产的发展,提高了茶农的经济收入。又如上海市在80年代之前每年人均消费茶叶不到250克。自1990年开展茶文化活动以后,到了1998年就升到700克。著名茶乡福建省安溪县原是有名的贫困县,在经过开展多年茶文化活动之后,其出产名茶铁观音畅销全国,远销海外,终于摘掉贫困县的帽子。14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 (二)社会 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之功效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

10、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其中“散闷气”、“驱腥气”、“养生气”、“除疠气”、“尝滋味”、“养身体”诸项,是属于饮茶能满足人们生理需求和保健作用等方面的功能。而“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志”、“可行道”等则是属于茶道范围,也是茶文化的主要社会功能。据此可以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以茶雅志”“以茶敬客”“以茶行道”15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1以茶雅志陶冶个人情操 茶文化专家在概括中国茶道精神时所倡导的“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都是侧重个人的修身养性。因此茶就成为人生道德理想的

11、象征,饮茶就成为励志、怡情、养廉的一种手段。历代茶人讲究茶叶本身的特性和内在的韵味,把深层的文化素质与人格熏陶作为修身之本。品茶在使人们获得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同时,又可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可以对人产生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积极作用。因此,茶文化是当今社会对广大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种理想载体。茶德:和敬清寂(日本) 和敬俭真(韩) 和敬廉美(中,庄晚芳)16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2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 自唐代以后,饮茶已成为广大民众的爱好,在日常生活中,以茶待客,客来敬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唐代颜真卿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官”的诗句。宋代杜耒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

12、火初红”的诗句。郑清有“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的诗句。都是描写以茶待客的名句。其中尤以“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的口头语了。在生活中,茶已成为友好、尊敬、和睦的象征。客来敬茶是以茶示礼;朋友相聚,品茶叙旧,可以增进友谊;向长辈敬茶,表示尊重之意;邻里纠纷,献上一杯茶,亦可化解矛盾,促进团结。中国茶道精神中所倡导的“和”、“敬”、“融”、“理”、“伦”等等,都是侧重于人际关系的调整,要求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友好睦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在所有饮料中,唯独茶才有这种独特的作用。17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3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商品大潮汹涌,物欲膨胀

13、,竞争激烈,人心浮躁,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心理容易失衡,人际关系趋于紧张。而茶叶被当今人们誉为“最文明的饮料”。茶文化是种雅静、健康的文化。它能使人们紧绷的心灵之弦得以松弛,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中国茶道精神中所提倡的“清”、“廉”、“俭”、“洁”等具有平和、冲淡,雅致的精神内涵,会使人们的心情趋于淡泊宁静,可以调节生活节奏,缓解心理压力。茶道精神中的“和”、“敬”精神,提倡和诚处世、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必然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所以普及茶文化、宣扬茶道精神,对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18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 (三)文化 茶文化在建设

14、民族文化的宏伟事业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当今人类社会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也称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人类超越民族、国家的地域界限而在经济领域出现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必然带动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必然形成某些共同的秩序,共同的利害关系,使世界历史沿着整体化方向发展。在接受、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在吸收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化的同时,首先要认同并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自己的特色,否则就有被西方文化淹没的危险。而茶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具有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新鲜活力,在与西方文化争夺年青一代的文化较量中,正好有它的用武之地。19茶文化概

15、论第一章茶与文化第四节 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当今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30亿左右人口在喝茶,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树和加工生产茶叶。不管是茶树的种植方法、茶叶的制作技术还是饮茶方式,都是由中国直接、间接传人的。世界各国茶的语音也是由中国南北方言演变而成。由此可证明茶叶的故乡的确是中国。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首先是茶叶产品和饮茶方式的外传,以后才有茶树种植和加工方法的外传,同时还有茶书的外传。20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茶叶传人朝鲜半岛约在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但到了公元9世纪以后饮茶之风才逐渐流行起来。茶叶传人日本是在公元8世纪左右的唐朝时期。茶叶西传欧洲始于公元16世纪,葡萄牙人从澳门将茶叶带回

16、本国,以后逐渐在欧洲流行。茶叶北传俄国是在公元17世纪初。茶叶南传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也在公元17世纪以后。茶叶传人非洲时间最晚,开始于19世纪晚期,更多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种植茶树和加工茶叶,其中大多数是得到中国政府的帮助和指导才得以顺利发展。21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朝鲜的茶礼朝鲜开始形成了具有一定规范形式的茶会制度,称之为茶礼。据李朝实录记载,凡是明朝使者来朝鲜时,一般都要举行茶礼,其中从持瓶、泡茶、敬茶、接茶、饮茶等等都有规定的程序,最后以茶叶为礼互相赠送而结束。除了宫廷茶礼之外,还形成世俗茶礼和佛教茶礼。世俗茶礼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特别是南宋儒学大师朱熹的学说传播到朝鲜

17、之后,就以朱子“家礼”为依据,主要是在成年(冠礼)、成亲(婚礼)、丧事(丧礼)、祭祀(祭礼)等人生四大礼仪中使用。佛教茶礼主要是依照百丈清规和禅苑清规等来实行,分为大礼、小礼、灵山作法三种仪式。还有道教茶礼是以白瓷为主要道具,用饼、茶汤、酒作为祭品来祭祀诸路神仙,还要以冠笏礼服行祭,并须焚香百拜。22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日本茶道19世纪后半叶明治天皇时期(18671911),日本开始与外国进行交流,他们首先介绍给西方的就是日本茶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里千家为主要力量,日本茶道界积极向外国介绍日本茶道。至今为止,在美国、巴西的一些大学及中国的天津商学院、南开大学等单位,日本茶道被当做一门

18、课程来学习。另外,在世界近30个国家里建有近70个里千家的茶道活动中心。总之,日本茶道界在国际文化领域中不断地扩大影响。 至今为止,日本茶道的主流是从中国宋元时期流传下来的抹茶道,即是用茶粉来冲点并用茶筅来击拂使之产生泡沫的点茶法。实际上中国从明代开始盛行的散茶冲泡法在明代也曾传播到日本,并且形成了至今还在日本流行的煎茶道。23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五矢佳天津南开大学日式茶室“丰乐庵”圆形井台正中刻一个“口”字,四周分别镌刻四个汉字偏旁,四个偏旁共用一个“口”字,形成“唯吾知足”四字箴言。24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英国的下午茶 到了19世纪初期,饮茶之风普及全国,1801年,英国的茶叶消费

19、量达108万吨,1901年则达117万吨。并开始形成“下午茶”(也称午后茶、午时茶或五时茶)的习惯。据说“下午茶”是由贝德福特公爵的第七位夫人安娜玛丽亚创造的。当时英国人的午餐吃得简单,而晚餐要到八九点钟以后才能进行,两餐之间隔得太久,感到饥饿疲惫,她就让仆人拿一壶茶和一些小点心到她房间,很解决问题。于是就经常邀请一些朋友来一起喝茶。不久整个伦敦上流社会都流行这种活动:每天下午5时左右,大家聚在一起喝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高谈阔论。1840年以后,在中产阶级中流行下午4时喝下午茶的习惯。现在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的传统,工厂、商店、机关、学校和公司,一般下午4时(准确的时间是从3时45分开始)都要

20、暂停工作或休息片刻(一般是20分钟),让员工们去喝下午茶。25茶文化概论第一章茶与文化茶叶与鸦片战争随着茶叶消费量的增加,茶叶成了英国进口的主要物资。1690年东印度公司进口的茶叶只占进口额的14,到了1760年就增长到395,成为仅次于棉丝纺织品(占429)的大宗进口物资。因此,英国每年需耗费数千万两的白银去购买中国茶叶,而它输出的棉纺织品打不开中国市场,造成严重的逆差。为了弥补这个亏空,英国在1800年以后靠鸦片来骗取中国人的白银,再用它去购买中国茶叶。结果遭到中国人民的反抗,爆发鸦片战争。中国则断绝茶叶供应作为报复。于是英国人就大力在殖民地印度和锡兰发展茶叶生产与中国抗衡。26茶文化概论

21、第一章茶与文化茶叶与美国独立战争为了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剥削,英国在1767年通过国会法令,对美国殖民地的茶叶征收每磅3便士的税收,用来维持驻扎在殖民地的军队和政府官员的开支。因为美国的茶叶是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垄断,无法逃避这种新赋税,民众坚决抵制。纷纷组织起来集会抗议和示威活动。1773年11月27日,第一艘运茶的商船到达波士顿港口时,遭到抵制而不能卸货上岸。12月16日,英国总督拒绝商船撤离港口的要求,愤怒的群众涌向码头,数十名青年化装成印第安人模样,手执短斧冲上三条茶船,将342箱的茶叶全部抛人海水里。这就是有名的“波士顿茶党毁茶事件”。英国政府下令封锁波土顿港,企图用饥饿迫使波士顿人民屈

22、服,激起民众愤怒,坚决抗争。1774年北美殖民地的代表举行第一届大陆会议,拟就呈交英皇的请愿书和抵制英货的法案。1775年4月19日,爆发了北美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宣告成立。为了纪念“波士顿茶党毁茶”壮举,在当年的毁茶码头树立了纪念碑。至今还成为游人瞻仰的景点。27茶文化概论第二节中国茶文化简史第二章中国茶文化简史一、 原始社会时期二、 先秦时期三、 汉、魏、南北朝时期四、 隋唐时期五、 宋元时期六、 明清时期七、 近现代时期28茶文化概论第二节中国茶文化简史一、 原始社会时期在远古时代,人们还不知用火烧煮食物的时候,只能生吃各种植物性的食物,当然也会生吃茶树的芽叶。 生

23、活在云南省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如佤族、哈尼族等,其历史非常古老。他们至今还有吃生茶叶的嗜好。如云南沧源县勐懂镇坝卡乡的佤族妇女就常常在采茶时直接将茶芽塞进嘴里咀嚼,吃得津津有味,说明茶叶确实可以生吃,这应该是最古老的一种吃茶方式的孑遗。而云南的基诺族则是将采下的鲜嫩茶芽搓揉碎后放人大碗中,再拌上红辣椒粉、黄果汁和捣碎的蒜泥、盐巴等作料,然后加入山泉水调匀就成为清爽美味的“凉拌茶”直接食用。布朗族和德昂族是将鲜嫩茶芽晒萎后拌上盐,紧塞进竹篓中,数日后即可拌上些香料直接放到嘴里细嚼,称为“盐腌茶”。也都是生吃茶叶的古老遗风。29茶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茶文化简史茶图腾 如云南省德宏地区德昂族的古歌达古达

24、楞格莱标(意思是“始祖的传说”)就说:当大地还是一片混沌的时候,没有生物,没有人类,是天上102个茶叶兄弟姐妹下凡赶走了黑暗,驱退了洪水,割下身上的皮肉给大地披上锦绣,彼此结成51对夫妻,繁衍了人类,从此以后才有了德昂族的祖先。 生活在湖南西部的土家族敬奉的女始祖叫做“苡禾娘娘”。传说她在少女时期上山采茶,口渴时,采把茶叶放到嘴里咀嚼,结果就怀孕了。3年6个月后,一次生下8个兄弟。苡禾娘娘无法抚养,便把他们丢到山里。谁知8兄弟见风就长,靠吃虎奶长大成人,以后成为土家族的氏族神祖。因吃茶叶而怀孕生子,可见茶叶是土家族的始祖,是属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时期的植物图腾崇拜。子吃虎奶则是属于稍晚

25、的狩猎经济时期的动物崇拜。这说明土家族远古始祖曾长期与茶叶频繁接触,经常食用茶叶,才会将之作为本民族的图腾。30茶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茶文化简史考古学家们在杭州附近的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陶釜中有一捆植物枝条,当年显然是用来熬煮汤汁的。虽然由于叶子已经不存在,无法确定是茶树还是其他树木的枝条,但至少说明原始先民已经有用植物枝叶煮汤的习惯。联系到云南佤族、傣族有种煮茶的习俗是采一枝有五六片嫩叶的茶枝,在火上烤黄后投入锅中熬煎,再倒出茶汤来饮用。那么跨湖桥先民当然也很有可能采折茶树的枝叶来熬煎汤汁。尤其是跨湖桥遗址中还出土一颗同样年代的茶树籽,说明当时附近生长着野生茶树,先

26、民们曾经在茶林中采集过茶树的枝叶,连带着将茶籽也捎回来,否则就不会在遗址中发现茶籽实物了。由此可以推测,早到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的先民,很有可能已经有喝茶的习惯了。31茶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茶文化简史“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东汉神农本草经) 荼:古茶 神农“尝百草”就是采集各种植物作为本氏族的食物,经常尝到有毒的植物,发生中毒现象,最后发现茶叶有解毒的功能,于是就成为人们日常防治疾病的饮料。 可见,茶叶最早是作为食用的,后来才作为药用的。32茶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茶文化简史二、 先秦时期晋代的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其地东至鱼腹,西至燹道,北接汉中,南极黔

27、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伫、鱼、盐、铜、铁、丹漆、荼、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翡、香茗。”既然周武王在灭商之时就有茶叶进贡朝廷,说明商周之际中原地区已经懂得饮茶,否则就用不着征调茶叶为贡品了。不过在社会上饮茶之风并未流行。33茶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茶文化简史三、 汉、魏、南北朝时期进入汉代以后,饮茶之风有了较大的发展,有好几部汉代的著作都提到茶叶,如: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尔雅:“槚,苦荼。”凡将篇:“鸟喙、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灌菌、荈诧、白蔹、白芷、菖蒲、芒硝

28、、莞、椒、茱萸。”荈诧即指茶。方言:“蜀西南人谓荼曰蔎。”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思意。” 此外,汉代的字书说文解字也收有“荼”、“茗”等字。并解释:“荼,苦荼也。”“茗,荼芽也。”34茶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茶文化简史西汉王褒的僮约首次记载煮茶、买茶的文章是西汉王褒的僮约,这是王褒在四川成都与家僮订立的契约,其中规定家僮的日常事务就有“烹荼尽具,已而盖藏”和“牵犬贩鹅,武阳买荼”。武阳即今天四川彭山县,从成都跑到几百里外的彭山县去买茶,可见它不是在附近随时可得的一般野菜,而是很有名气的茶叶。同时也说明当时已经有了专卖茶叶的茶市,茶叶已成为日常需要的商品。“烹荼尽具”是说煮完茶后要把茶具收拾干净,

29、这里的“荼”可能是作为饮料的茶叶。可以说汉代是我国饮茶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35茶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茶文化简史杜育的荈赋这一时期最具文化价值的是晋代文人杜育撰写的荈赋。荈chuan:晚采的茶“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荼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泽陶拣, 出自东瓯。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36茶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茶文化简史四、 隋唐时期茶税、榷茶茶叶生产的发达和茶叶贸易的兴盛为唐朝政府开辟了财政来源,开始征收茶税。 旧唐书德宗本纪记载德宗建中三年“于诸道津要置吏税商货,每贯税二十

30、文。竹、木、茶、漆皆什税一。”“茶之有税,自此始也。”贞元年间(785804)每年茶税收入不超过40万贯,至长庆元年(821)就增加到60万贯以上。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仅是江西浮梁一地,“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到了文宗太和九年(835),政府又实行榷茶制度。榷茶就是实行茶叶专卖制度,由政府垄断茶叶贸易,甚至强徙民间茶树于官场,并焚其积旧。商人只能购买官场的茶叶,而且大增茶税,弄得天怒人怨。政府严厉控制茶叶销售,说明当时的茶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是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在中国茶叶生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7茶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茶文化简史贡茶制度唐朝政府还对各地茶

31、区实行贡茶制度,命令各地将所产名优茶叶进贡朝廷。为了满足王室的需要,政府还在江苏的宜兴和浙江湖州的顾渚山设立专门为王室生产贡茶的贡茶院。嘉泰吴兴志记载:“顾渚与宜兴接,唐代宗以其岁造数多,遂命长兴均贡。自大历五年(770)始分山析造,岁有定额,鬻有禁令。诸乡茶芽,置焙于顾渚,以刺史主之,观察使总之。”宜兴的贡茶每年只有万两,而“顾渚贡焙,岁造一万八千四百八斤”。至“贞元已后,每岁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贡茶院专门为皇帝制造贡茶,技术精湛,人力物力都十分雄厚,无论是制茶工人还是督造官员都不敢掉以轻心,客观上也促进制茶技术的提高。38茶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茶文化简史佛门茶事唐代饮茶兴

32、盛的另一个原因是佛门茶事的盛行。佛门僧人坐禅,须持“过午不食”之斋戒,故丛林不作夕食,但许饮茶以助修。于是将坐禅饮茶列为宗门法式,写入佛教丛林制度的百丈清规,不管是请新住持、讲座说法、坐禅、辩说佛理、招待施主,都需要供应茶汤。寺庙中还设有茶院,有专门的茶堂,有茶头执事,有专门的施茶僧。很多寺院因地处山林,常种植茶树,称为寺院茶,等等。佛门如此重视饮茶,信佛的善男信女们自然会仿效。39茶文化概论第二章中国茶文化简史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唐代开元二十一年(733)生于复州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原为被遗弃的孤儿,三岁时为竟陵龙盖寺智积禅师所收养。十二三岁时因不堪繁重劳役,逃离寺院,流落江汉一带,后遇杂戏班收留,学习木偶及参军戏,还编写过笑话集谈谑三篇。天宝五年(746),14岁的陆羽得到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和关照,赠予诗集,受到鼓励潜心学习。后又被推荐到火山门向邹夫子学习数年。唐至德元年(756),时年24岁的陆羽,为避安史之乱,背井离乡,流落江南,最后定居在浙江湖州,研究茶事,积十年之心得,于上元二年(761)至宝应元年(762)撰写茶经一书的初稿,10年后又补充修订,于唐代建中元年(780)刻印问世。40茶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