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户外运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户外运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户外运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户外运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户外运动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Geological Basis of Outdoor Exercise课程编号:HZ192640课程类别:个性化培养平台课程性质:选修课学 分:2学 时:32(其中: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 )面向专业:户外专业开课部门:环境与资源学院 先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技能训练、体育社会学、户 外运动等后继课程:户外专业其他专业课一、课程目标户外运动地质学基础是针对我校体育学科部户外运动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课程内容涉及地貌学、水文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和遥感地学解译等诸多课程的知识,并结合选课学生的专业特点,对上述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

2、,针对性强,能够满足该专业学生户外运动时对地质学基础知识的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初步掌握各种地貌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成因的能力。2、具备在户外能够判断各种地貌类型、分析基本的水文地质问题、识别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从遥感影像上识别各类地物以及判读地形图的能力,以增强户外运动过程中的生存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指标点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2.3有较好的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2.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并有较好的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3、学基础。课程目标27.2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在体育实践中的适应能力。7.具有独立分析与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对应关系遥感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目标教学环节训练环节1绪论授课2学时思考题讨论12地貌学基础授课8学时作业1、思考题讨论1、23水文地质学基础授课8学时作业2、思考题讨论1、24灾害地质学基础 授课8学时作业3、思考题讨论1、25遥感图像地学分析授课6学时案例分析1、2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单元 绪论(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知 识 点 地貌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地貌学的研究意义、水文地质学的概念和研究

4、对象、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灾害地质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灾害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灾害地质学的研究意义、遥感的概念、遥感地学分析的研究对象、遥感地学分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遥感地学分析的研究意义。重 点 地貌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水文地质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灾害地质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遥感的概念、遥感地学分析的研究对象、遥感地学分析的研究意义。难 点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灾害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遥感地学分析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基本要求 1、识 记:基本名词术语、概念等 地貌学、水文地质学、灾害地质学、遥感。 2

5、、领 会:基本原理和方法等 地貌学的研究意义、水文地质学的研究意义、灾害地质学的研究意义、遥感地学分析的研究意义。 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回答或解决的简单问题等 基本熟悉地貌学、水文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和遥感地学分析的研究内容。 4、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回答或解决的较复杂的问题等 掌握地貌学、水文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和遥感地学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单元 地貌学基础(8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知 识 点 地貌基本形态、地貌成因三要素、风化作用的概念和类型、斜坡重力地貌的类型、暂时性流水地貌的类型、洪积物的特征、水系的概念和类型、河谷的要素和类型、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影响河床地貌的因素、河流

6、侵蚀基准面和河流平衡剖面的概念、山地河床地貌的类型、平原河床地貌的类型、河流阶地的类型、 岩溶作用的概念、岩溶作用发育的条件、地表岩溶地貌的类型、地下岩溶地貌的类型、岩溶堆积物、冰川的类型、冰川刨蚀作用和掘蚀作用的概念、冰川地貌的类型、黄土的特征及成因、黄土地貌的主要类型、我国黄土的分布、海岸地貌的类型、海平面的概念、地图的分类、坐标系统的类型、地形图比例尺、地图方位、地形图图示符号、地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形图主要内容和表示。重 点 地貌基本形态、地貌成因三要素、斜坡重力地貌的类型、水系的概念和类型、河谷的要素和类型、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河流侵蚀基准面和河流平衡剖面的概念、河流阶地的类型、岩溶作

7、用的概念、岩溶作用发育的条件、海平面的概念、地图的分类、地形图比例尺。难 点 河谷的要素和类型、影响河床地貌的因素、山地河床地貌的类型、平原河床地貌的类型、冰川的类型、冰川地貌的类型、黄土的特征及成因、黄土地貌的主要类型、海岸地貌的类型、坐标系统的类型、地图的分幅与编号。基本要求 1、识 记:基本名词术语、概念等 风化作用、水系、河漫滩、河流阶地、河流侵蚀基准面、河流平衡剖面、岩溶作用、冰川刨蚀作用和掘蚀作用、海平面。 2、领 会:基本原理和方法等 地貌基本形态、地貌成因三要素、风化作用类型、洪积物的特征、岩溶作用发育的条件、黄土的特征及成因、我国黄土的分布、地图的分类、坐标系统的类型、地形图

8、比例尺、地图方位、地形图图示符号、地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形图主要内容和表示。 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回答或解决的简单问题等 野外能够识别自己所处位置的地貌类型,熟悉地形图上地貌的表示方法。 4、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回答或解决的较复杂的问题等 学会判读地形图并应用地形图进行野外定向。第三单元 水文地质学基础(8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知 识 点 地下水的功能、地球中水的分布、水文循环、地下水的起源各说、中国水资源概况、中国地下水分区、岩石空隙的概念和分类、岩石孔隙等概念和特征、岩石孔隙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气带与饱水带的概念、含水层和隔水层以及弱透水

9、层的概念、潜水和承压水以及上层滞水的概念、潜水和承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的分类、潜水等水位线和承压水等水压线的概念、层流和紊流的概念、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地下水补给和排泄以及径流的主要方式、地下水补给和排泄以及径流的影响因素、地表水入渗的基本形式及特点、泉的类型、泉的水文地质意义、洪积物中的地下水及其分带特征、冲积物中的地下水特征、黄土高原中的地下水特征、湖积物中的地下水特征、断裂带的水文地质意义、地下水含水系统的概念、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概念、地下水资源的含义、地下水资源的特性。重 点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气带与饱水带的概念、含水层和隔水层以及弱透水层的概念、

10、潜水和承压水以及上层滞水的概念、潜水和承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的分类、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地下水补给和排泄以及径流的主要方式、泉的类型、断裂带的水文地质意义、地下水资源的特性。 难 点 地下水的功能、水文循环、岩石空隙的概念和分类、岩石孔隙等概念和特征、岩石孔隙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岩石的水理性质、潜水等水位线和承压水等水压线的概念、层流和紊流的概念、地下水补给和排泄以及径流的主要方式、地下水补给和排泄以及径流的影响因素、地表水入渗的基本形式及特点、泉的水文地质意义。基本要求 1、识 记:基本名词术语、概念等 岩石空隙、岩石孔隙、岩石孔隙度、包气带、饱水带、

11、含水层、隔水层、弱透水层、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层流、紊流。 2、领 会:基本原理和方法等 水文循环、地质循环、地下水的分类、地下水补给和排泄以及径流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地下水资源的特性。 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回答或解决的简单问题等 了解中国地下水分区和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特征。 4、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回答或解决的较复杂的问题等 野外能够分析判断出自己所处位置的地下水出露情况(泉)。第四单元 灾害地质学基础(8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知 识 点 地质灾害的分类、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与分布规律、我省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与分布规律、地震波的类型与特点、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级、烈

12、度、地震成因与类型、世界地震带的分布、我国地震带的分布、我省地震带的分布、地震灾害危害、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火山灾害的类型、世界火山的分布、我国火山的分布、崩塌的概念、崩塌的类型、崩塌的危害、崩塌产生的条件和因素、崩塌的前兆、滑坡的概念、滑坡的识别、滑坡的分类、滑坡的形成环境、滑坡发生的前兆、我国崩塌和滑坡的分布、我省崩塌和滑坡的分布、泥石流的概念、泥石流的特点、泥石流的分类、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我省泥石流的分布、如何躲避泥石流。重 点 地质灾害的分类、地震波的类型与特点、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级、烈度、地震成因与类型、崩塌的概念、崩塌产生的条件和因素、滑坡的概

13、念、滑坡的形成环境、滑坡发生的前兆、泥石流的概念、泥石流的特点、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难 点 崩塌的类型、崩塌产生的条件和因素、滑坡的识别、滑坡发生的前兆。 基本要求 1、识 记:基本名词术语、概念等 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级、烈度、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类。 2、领 会:基本原理和方法等 地质灾害的分类、我国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与分布规律、我省地质灾害的发育状况与分布规律、地震成因与类型、世界地震带的分布、我国地震带的分布、我省地震带的分布、崩塌产生的条件和因素、崩塌的前兆、滑坡的形成环境、滑坡发生的前兆、我国崩塌和滑坡的分布、我省崩塌和滑坡的分布、泥石流的特点、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我国泥石流的

14、分布、我省泥石流的分布、如何躲避泥石流。 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回答或解决的简单问题等 在户外运动过程中,能够识别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回答或解决的较复杂的问题等 在户外运动过程中,能够识别发生地质灾害的前兆,并具备躲避地质灾害的基本技能。第五单元 遥感图像地学分析(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 知 识 点 遥感平台的概念、遥感平台的分类、遥感的特点、解译标志的概念、遥感图像地貌解译的原则、各类地貌的遥感图像解译方法、遥感在旅游地质和农业地质以及林业地质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状况。重 点 遥感平台的概念、遥感平台的分类、遥感的特点、各类地貌(斜坡重力地貌

15、、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等)的遥感图像解译方法。难 点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的原则、各类地貌(斜坡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等)的遥感图像解译方法。基本要求 1、识 记:基本名词术语、概念等 遥感平台、解译标志。 2、领 会:基本原理和方法等 遥感平台的分类、遥感的特点、遥感图像地貌解译的原则。 3、简单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回答或解决的简单问题等 学生能够在遥感图片上识别出水体(河流、湖泊、水库等)、交通设施(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码头等)、居民点以及主要地质灾害体(滑坡、泥石流等)的分布范围。 4、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学习后能回答或解决

16、的较复杂的问题等 学生能够在遥感图片上识别出各类地貌(斜坡重力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等)的细节特征,如在大范围的岩溶地貌中区分出小型岩溶地貌(岩溶漏斗、岩溶洼地、岩溶石山、岩溶平原等)。【学时分配】知识单元理论学时第一单元 绪论2第二单元 地貌学基础8第三单元 水文地质学基础8第四单元 灾害地质学基础8第五单元 遥感图像地学分析6合计32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引入到课堂中,不断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坚持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内容安排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化繁为简,努力提高学生的学

17、习兴趣。3、注重应用启发式教学、开展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4、注重课后练习,加强案例分析,大力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考核要求、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要求:覆盖大纲中各知识单元全部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中重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亦会少量涉及到补充的内容或布置的参考资料内容。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成绩评定:课程考核选择百分制模式,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具体计算为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

18、课程小论文占总成绩的20%。评价环节评估课程目标对应毕业要求平时成绩(总分的50%)课堂测验(10分)共5次课程目标12.3课后作业(20分)共4次课程目标12.3课程小论文(20分)共1次课程目标1、22.3、7.2期末考试(分值100分,占分的50%)名词解释(24分)课程目标12.3填空(30分)课程目标12.3简答(20分)课程目标1、22.3、7.2综合论述(26分)课程目标1、22.3、7.2课后作业成绩评定标准考核内容90-100分75-89分60-74分低于60分按时提交作业(权重0.2)按时完成并提交在老师的催促下,才按时提交作业补交作业未交作业作业完成态度(权重0.3)态度端正,书写工整态度较端正,书写较工整态度不端正,书写潦草态度较差,未提交作业作业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权重0.5)完成作业所有内容,完全正确完成作业所有内容,基本正确作业内容不完整,部分不正确态度较差,未提交作业课程小论文成绩评定标准考核内容90-100分75-89分60-74分低于60分资料查阅(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