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相关知识课件_第1页
记叙文相关知识课件_第2页
记叙文相关知识课件_第3页
记叙文相关知识课件_第4页
记叙文相关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叙文相关知识串讲一写作方法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反问、设问、对偶、反复表现手法 : 象征、先抑后扬、对比、伏笔、照应 铺垫、暗示、联想、想象 一 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1、叙述(1)叙述:记叙和述说,记叙或叙事(2)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 平叙(分叙)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如古典小说补叙 前面所写的人或事作一些简短的补充交待。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 小英雄雨来的补叙 文章在接近结尾时,曾写道鬼子军官,下令枪毙小雨来。乡亲们听到了枪声,

2、都难过得哭了。后来,大家到河边去找尸首,惊喜地发现: 在芦苇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还是那么像个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一手抓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 这时,大家才如梦初醒,惊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对雨来没死的原因,做出了补充交代,既使人物机智、勇敢的性格更加突出了,又使情节发展波澜起伏。2、描写:(1)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具体(生动)形象地描绘和刻画人、事、景、物(3)其它描写:场面描写 点面结合、顺序

3、合理、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白描粗笔勾勒 写意工笔 细致描写多角度表现人物由事及人烘托的气氛月亮出来了,冷冷的。羚羊木雕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散步 推动情节发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雪”的描写暗示主题(5)如何描写景物颜色 形状 声音 气味 质地 味道 内容远看 近取 仰视 俯视视觉 听觉 味觉 触觉 角度写出景物的变化此景彼景的不同 观察景物特征 联想想象 景中有人 思考 感悟写作技巧 精心选词各种修辞写景顺序表现手法3、抒情 (1)抒发和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

4、观感情。(2)分类: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感染力强间接抒情 含蓄委婉;因事缘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寓情于物2004年中考女兵墓 4下面两个句子都表达了“我”对女战友的怀念之情,如果请你选择一个作为这篇作品的结尾,你会选择哪一句?为什么? (1)亲爱的战友,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怀念你! (2)昨晚,藏北高原落了今年的第一场雪,你冷了吧!让我给你的坟上培层新土 答案要点: 第(1)句:这是一个直抒胸臆的感叹句;“亲爱的战友”是“我对无名女兵的深情呼唤,两个“永远”强烈地抒发了“我”的怀念之情。 第(2)句:以含蓄抒情的笔调写“我”对女战友的深切怀念之情;“你冷了吧!”一句,让人感

5、到女战友仿佛还活着,她的冷暖仍牵动着“我”的心,表达委婉细腻,感人至深。 (3)议论抒情要注意:二者密不可分记叙具体生动是基础和记叙高度融合、贴切自然文字少而精5、说明 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如:故乡前四段在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家乡的复杂心情后,第五段以说明的方式交待了此次回故乡的目的,省去了许多叙述的笔墨。1、比喻(1)分类明喻:本体+比喻词+喻体比喻词常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等。 暗喻:或隐喻 本体+是(成为、变为)+喻体如:母亲啊!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借喻:喻体 如:树尖

6、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2)以下情况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猜测、估计、幻想如:这好像是张三做的。我们好像在穿越古今。比较如:你长得像你哥哥。举例如:我们很多人都同意这样做,像张三李四。 2、拟人 (1)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 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2)好处:生动形象、具体。3、夸张(1)又叫夸饰、铺张(2)分类扩大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超前夸张: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夸张的作用: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增强

7、联想,引起想象4、对偶(1)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我国传统文化的对联,很多就是很好的对偶。(2)宽对、严对之别。严对要讲究平仄:一三五必论;仄起平收;上右下左(3)好处:句子整齐美观,增强节奏感,朗朗上口,便于记诵。5、排比(1)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短语或句子构成。(2)要关注“同一范围”“同一性质”(总分、概括或具体不是)(3)作用: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4)两个区别:排比与对偶:后者通常由两个结构相同、长度相同、词语对称的句子构成,严谨的对偶更要求平仄互对;而排比仅要求结构、长度等大致相似、没有类似的对称效果

8、。 排比与反复:后者是词、基本相同的句子重复出现,以加强语气。 6设问:(1)明知故问、自问自答。(2)问中无答案,有问无答,则是疑问句。(3)好处:引人注意,启人思考。 7反问:(1)无疑而问,但答案就在问句中,即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2)又叫:激问、反诘、诘问 (3)好处:强化语气、强化情感。8、反复(1)一遍一遍地重复个别词语或句子。(2)分类:连续反复: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 间隔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 (3)作用:强调突出;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9、其它

9、常见修辞:(1)引用完全引用:加引号不完全引用:不加引号(2)反语或讽刺(3)双关:表层含义、深层含义(4)顶针(5)移觉(通感)如:在这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加快了脚步。(二)词语丰富 1、同义词、反义词,成语、俗语(口语)、歇后语,叠词、四字词 2、精心选择动词、形容词、副词。(三)句式多样 整句(骈句)、散句,比较、对称、反复,古今中外诗词歌赋名句三 表现手法1、广义上,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2、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衬托=烘托(正衬、反衬=对比)、渲染(归入景物描写); 铺垫、悬念,照应、伏笔、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结构上的作用); 联想、想象; 联想:由此及彼 想象:创造新形象象征、托物言志;象征:某个段落或文章整体;本质、抽象的含义,无比喻词比喻:某个句子,有比喻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咏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