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复习_第1页
第5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复习_第2页
第5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复习_第3页
第5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复习_第4页
第5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租庸调制

两税法府兵制

募兵制课程标准知识分解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7【Ⅱ】26·魏晋以后官修史书江苏·三省六部制

2018【Ⅱ】26·唐三省六部制江苏·唐三省六部制浙江·唐三省六部制2019

海南·五代科举制江苏·唐代科举制

上海·隋唐科举制2020

浙江·隋唐三省六部制天津·唐地方治理2021【乙】47·历史人物评价——冯道

湖南·官吏俸禄、土地制度一、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中央制度——三省六部制(融合选必1)(一)中央制度——三省六部制一、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演变: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2、唐代:三省六部制(1)内容:①设中书省(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下设六部)②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2)特点①相权三分,相互牵制;②职责明确,提高效率;③协商政务,集思广益;④节制君权,减少失误。(3)影响①相互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融合了选必1)(2018·全国Ⅱ卷高考·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现学现做】(2020浙江高考,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现学现做】【探究】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隋唐时期宰相制度的特点。材料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由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钱穆《国史新论》宰相制度到隋唐时期逐步建起三省六部制,这种制度具有哪些特点?(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2)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二)地方制度——郡县制一、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隋朝:郡县制。2、唐朝:(1)唐初:道(用来监察州,带有监察性质的行政区)、州(府)、县。(2)唐朝后期:藩镇割据.①概况: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制度广泛用于全国。中唐以后,节度使辖区也称道,不是单纯的监察区划,而成为实际的行政区划了。②评价:部分节度使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威胁中央集权,成为唐朝后期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融合了选必1)【现学现做】(2020·江苏高考·21)材料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4分)原因:地方出脱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三)选官制度一、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2)选官依据:门等出身。(3)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融合了选必1、3)2.科举制(隋朝——1905年清末新政)(1)形成: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完善:①唐太宗时以进士科明经科为主

②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科举考试【探究】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隋唐科举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2019·上海高考·23)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引入深思。材料一魏晋以后,门阀政冶影响及于选才,“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隋唐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扭转了这种局面。惟科举设进士、明经诸科,”进士以声的为学,多昧古今;明经以帖诵力功,罕穷旨趣。”“一诗一判,定其是非,适使贤人君子,从此遗逸。”天下士子以科举力唯一出路,科举遂成教育重心。

——改编自《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概述隋唐科举产生的原因及影响。(6分)(1)原因:门阀势力/高门/华族/贵族/逐斩形成,垄断仕途/不利选官制度/按门第选官,隋唐时期采取科举制度加以纠正。(2分)【穷人/富人/有钱人等,不得分;原因一般0分或2分,基本不给1分】正面影呴:抑制了门阀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加强统冶基础(1分)【大一统不给分】;有利于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网罗人才/使得寒门有机会/扩大了仕途/更加公平公正/使得机会均等。(1分)【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不给分】负面影响:科举所考内容如声韵、帖诵等与实用差距甚大/不实用/死板/脱离实际;(1分)选才标准单一,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遗逸”难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属/天下士子以科举为唯一出路/科举逐成教育重心。(1分)【1点得1分,2—3点得2分】评价科举制

角度史实阐释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的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消极影响重才轻品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标准,忽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思想的发育;科举制度所孕育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强化儒家正统地位,培养封建奴仆,禁锢了人们思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产生和发展选官方式盛行朝代选拔标准优点缺点世卿世禄制夏商周血缘稳固贵族统治不利于人才选拔军功爵制度秦军功大小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有利于对外战争不利和平统治察举制汉朝品德才能适应了汉朝和平的局势,有利于维护统治东汉时期腐化,推举只看出身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早期才能,品德后期门第早起能为国家选拔一定的人才后期只看门第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科举制隋唐到明清考试成绩打破门第,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明清时期僵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深化探究】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日益科学化。(3)选官原则:逐步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开、公平和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四)监察制度一、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隋朝:御史台。2、唐朝:(1)御史台:在隋朝基础上,在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纠察百僚,弹劾不法;殿院:纠察朝会典礼失仪等;察院:监察地方官吏和尚书省六部。(2)谏官制度。①沿革:先秦设立;魏晋初具规模;唐朝成熟。②权力:一是言谏之权,谏官可以随宰相入阁议事,参与决策权,同时也可以独立向皇帝进言;

二是封驳之权,如门下省接到中书省诏书后其要进行复议,若有不同意见,可送回要求重新拟定。二、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一)土地制度——均田制(1)存在时间:北魏至唐朝前期。(2)性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3)经营方式:个体经营的小农经济。(4)瓦解:

①至唐朝中叶,土地兼并空前盛行,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减少;②实行租庸调,农民负担加重,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投靠地主成为佃客。(融合选必2)二、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二)赋税制度1.租庸调制(1)内容:

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税徭役制度。凡均田户,不论授田是多少,按丁交纳定额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即田租;“庸”则是力役,“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交纳定额的绢或布。(2)意义: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障;政府赋税收入有了保障。二、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二)赋税制度2.两税法(唐德宗)(1)背景:随着均田制的瓦解(2)内容:两税法不再按丁征税,而是根据资产定户等,按户等征收户税;按田亩数量征收地税。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收,故称两税法。(3)意义:

①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按财产征收赋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②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探究】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赋役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租是田租调是户税庸是纳绢代役租庸调制均田制两税法土地兼并户数减少国家财政危机780年唐中叶国家赋税总额各地数额地税户税田亩财产夏、秋两次征收1.赋役征收开始侧重于财产,税人开始向税地转变;2.役被取消。【深化探究】从“家国情怀”角度分析两税法的实施是否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将原先征收的租庸调总额分别附加进户税和地税中,而且其额度是参考大历年间征收数额最高的情况来定的,摊到个人身上的剥削只会加重,不会减轻。再从实施情况来看,到唐代中晚期,藩镇州县往往私自非法收取赋税,打破中央规定额度,扩充地方财政。如此一来,百姓被超额榨取,负担更重。我们讨论经济制度,必须采用动态变化的视角。这一时期,两税法已经显现出弊端,正如唐王朝的暮年之态,人民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还需要注意的是,两税法施行之时,租庸调制度并没有一刀切地废止。按照“丁”即政府认定的劳动力数量来征发徭役的现象仍然存在,可以看作两税法广泛实行下的补充。

——胡阿祥《中国通史大师课》《唐律疏议》的历史分析《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完整的法典。唐律总结战国秦汉以来历代的法制成果,臻于完备。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部分,仅唐律得以完整保存。唐律从唐初开始制定,几经修订而成,分为12卷。到唐高宗时再次修订,由长孙无忌等撰写了《律疏》30卷,逐条解释律文,以便各级官吏执行。律文和释文合为《唐律疏议》。这部法典不仅对后世影响至深,成为各朝制定法律的蓝本,而且对亚洲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整体而言,唐朝的明文法重在强调维系王朝和君主的统治,保障国家的运作。但就以惩罚为手段的法律而言,它背后体现的是以儒家理念为宗旨的礼仪规范。内礼外法或礼法合一,是唐朝社会行为规范的两个基本原则,单纯就法论法,还不能理解唐朝社会体制的关键,这是要特别说明的。这套律令格式既是前朝法律体系的集成,又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说它承前启后,毫不为过。(融合选必1)唐代的立法成就成就①《武德律》是唐高祖时以《开皇律》为蓝本所制定的法典②《贞观律》是唐太宗命房玄龄、裴弘献等人根据《武德律》编撰的法典③《永徽律》是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根据《武德律》和《贞观律》编撰的法典评价①唐代形成了以“德主刑辅”为核心的立法思想②唐律不论在体例的科学、内容的丰富还是在技术的完善方面,都超越了前代的水平③唐律成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中国传统立法的最高成就,为后代修订法律时的楷模和蓝本(融合选必1)三、隋唐时期的军事制度(一)府兵制,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最大特点是“兵农合一”。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二)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唐玄宗建立,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融合选必1)(2021·湖南高考·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现学现做】(2021·湖南高考·4)据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比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2019·江苏高考·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现学现做】(2019·海南高考·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促成了国家统一【现学现做】(2018·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现学现做】隋唐(581年——907年)政治经济思想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实行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繁荣)(2020·天津高考·16)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选著》(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12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8分)(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规律: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趋势: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材料一“唐宋变革论”是以对比六朝隋唐贵族政治和宋代君主独裁政治两种政治体制为核心而展开的,然后推广于经济、学术、文学、艺术、音乐等层面的变化。(代表学者:内藤湖南)政治:隋唐贵族制衰废,宋朝君主独裁制兴起经济:唐宋之际,为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文化:由贵族文化转向平民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