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19_第1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19_第2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19_第3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19_第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19[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1929/29[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19公共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19

单项选择题

问题:1.关于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根据其调整的社会关系,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B.根据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C.根据其规定的内容,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D.根据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标准,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

答案:C[解析]A项错误。从民事诉讼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看,民事诉讼法是部门法。B项错误。从民事诉讼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看,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C项正确,D项错误。从民事诉讼法的内容看,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故选C。

问题:2.《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其中不包括______。

A.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B.有明确的被告

C.具体的诉讼请求

D.有充分确凿的证据

答案:D[解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可见D项不是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故选D。

问题:3.甲因乙久拖房租不付,向法院起诉,要求乙支付半年房租6000元。在案件开庭审理前,甲提出书面材料,表示时间已过去1个月,乙应将房租增至7000元。关于法院对甲增加房租的要求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作为新的诉讼受理,合并审理

B.作为诉讼标的变更,另案审理

C.作为诉讼请求增加,继续审理

D.不予受理,告知甲可以另行起诉

答案:C[解析]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具有密切联系,但两者并不等同。诉讼标的是当事人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诉讼请求则是基于法律关系要求法院作出的特定判决。本题中,诉讼标的是房屋租赁关系,而诉讼请求是要求乙支付拖欠的房租。甲在诉讼过程将之前索要的房租金额从6000元增至7000元,仅是诉讼请求的增加,当事人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并没有变,即诉讼标的没有变更。诉讼仍然是原来的诉讼,不是新的诉讼,不能作为新的诉讼来审理。故选C。

问题:4.有权对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判决和裁定抗诉的检察机关是______。

A.同级人民检察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上一级人民检察院

D.上级人民检察院

答案:D[解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可知,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故选D。

问题:5.吴某被王某打伤后诉至法院,王某败诉。一审判决书送达王某时,其当即向送达人郑某表示上诉,但因其不识字,未提交上诉状。关于王某行为的法律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王某已经表明上诉,产生上诉效力

B.郑某将王某的上诉要求告知法院后,产生上诉效力

C.王某未提交上诉状,不产生上诉效力

D.王某口头上诉经二审法院同意后,产生上诉效力

答案:C[解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据此可知,上诉必须提交上诉状,王某未提交上诉状,不产生上诉的效力。故选C。

问题:6.A市B区的李某与A市C区的王某结婚后不久,王某出国经商,多年不归,两人关系日趋冷淡,为此李某决定离婚,李某可以提起离婚诉讼的法院是______。

A.B区人民法院

B.C区人民法院

C.A市中级人民法院

D.B区或C区人民法院

答案:A[解析]《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五条规定,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如国外一方在居住国起诉,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受诉人民法院有权管辖。第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B区人民法院是原告住所地。故选A。

问题:7.执行程序的参与分配制度对适用条件作了规定。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参与分配适用的条件?______

A.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清偿所有的债权

B.被执行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而非自然人

C.有多个申请人对同一被申请人享有债权

D.参与分配的债权只限于金钱债权

答案:B[解析]参与分配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多个债权人的债权,申请执行人以外的其他债权人凭借有效的执行根据加入到已经开始的执行过程中,使各个债权能够公平受偿的制度。参与分配适用的条件包括:①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清偿所有债权;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或其他组织,而非法人;③有多个申请人对同一被申请人享有债权;④申请人必须取得生效的执行根据,起诉后尚未获得生效判决的债权人不具备参与分配的资格;⑤参与分配的债权只限于金钱债权;⑥参与分配必须发生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财产清偿完毕之前。据此可知,B项不属于参与分配适用的条件。故选B。

问题:8.下列关于人民法院系统内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B.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一审案件,重大的涉外案件,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C.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D.最高人民法院仅管辖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答案:D[解析]《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①重大涉外案件;②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③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第十九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第二十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①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②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D项不正确。故选D。

问题:9.某企业使用霉变面粉加工馒头,潜在受害人不可确定。甲、乙、丙、丁等20多名受害者提起损害赔偿诉讼,但未能推选出诉讼代表人。法院建议由甲、乙作为诉讼代表人,但丙、丁等人反对。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丙、丁等人作为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

B.丙、丁等人推选代表人参加诉讼

C.诉讼代表人由法院指定

D.在丙、丁等人不认可诉讼代表人情况下,本案裁判对丙、丁等人没有约束力

答案:C[解析]《民诉意见》第六十一条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不确定的,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当事人推选不出的,可以由人民法院提出人选与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的,也可以由人民法院在起诉的当事人中指定代表人。据此可知,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代表人人选与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由人民法院在起诉的当事人中指定代表人。故选C。

问题:10.某省甲市A区法院受理一起保管合同纠纷案件,根据被告管辖权异议,A区法院将案件移送该省乙市B区法院审理。乙市B区法院经审查认为,A区法院移送错误,本案应归甲市A区法院管辖,发生争议。关于乙市B区法院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将案件退回甲市A区法院

B.将案件移送同级第三方法院管辖

C.报请乙市中级法院指定管辖

D.与甲市A区法院协商不成,报请该省高级法院指定管辖

答案:D[解析]《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故选D。

问题:11.下列关于诉讼程序的选项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是______。

A.发回重审的案件

B.共同诉讼中,原告一方有50人

C.甲起诉乙,要求乙返还借款3000元,但起诉时乙下落不明

D.甲起诉乙合同违约,当事人双方对争议的事实陈述基本一致,无原则分歧

答案:D[解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即适用简易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列举了五类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发回重审的;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故选D。

问题:12.甲和乙因合同纠纷诉至法院,诉讼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形,不应回避的是______。

A.证人刘某,是乙的妻子

B.审判员王某,是甲的哥哥

C.合议庭审判员于某与该案的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

D.合议庭组成人员中的陪审员周某,是甲的弟弟

答案:A[解析]《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第四款规定,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故选A。

问题:13.甲、乙因遗产继承发生纠纷,双方书面约定由某仲裁委员会仲裁。后甲反悔,向遗产所在地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乙向法院声明双方签订了仲裁协议。关于法院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裁定驳回起诉

B.裁定驳回诉讼请求

C.裁定将案件移送某仲裁委员会审理

D.法院裁定仲裁协议无效,对案件继续审理

答案:D[解析]《仲裁法》第三条第(一)项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据此可知,甲、乙之间的遗产纠纷不属于仲裁的范围。第十七条第(一)项规定,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仲裁协议无效。据此可知,甲、乙之间的仲裁协议因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了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而无效。因此,法院应裁定仲裁协议无效,对案件继续审理。故选D。

问题:14.法院受理甲出版社、乙报社著作权纠纷案,判决乙赔偿甲10万元,并登报赔礼道歉。判决生效后,乙交付10万元,但未按期赔礼道歉,甲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甲、乙自行达成口头协议,约定乙免于赔礼道歉,但另付甲1万元。关于法院的做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不允许,因协议内容超出判决范围,应当继续执行生效判决

B.允许,法院视为申请人撤销执行申请

C.允许,将当事人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甲、乙签字或盖章

D.允许,根据当事人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

答案:C[解析]《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故选C。

问题:15.下列选项中,属于单行刑法的是_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B.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

C.《票据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票据欺诈行为刑事责任的规定

D.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答案:D[解析]单行刑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为修改或补充部分刑法规范而制定的单行规范性法律文件,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套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犯罪决定》是现行有效的单行刑法。这一单行刑法增设了骗购外汇罪,对逃汇罪、非法经营罪等予以补充和修改。故选D。

问题:16.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下列哪种犯罪负刑事责任?______

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B.偷盗罪

C.窝藏、包庇罪

D.绑架罪

答案:A[解析]《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实施的是八种犯罪以外的行为,不成立犯罪,也不负刑事责任。故选A。

问题:17.醉酒的人犯罪,依《刑法》的规定,______负刑事责任。

A.可以

B.应当

C.不一定

D.视具体情节而定

答案:B[解析]《刑法》第十八条第四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故选B。

问题:18.下列选项中,根据属人管辖原则应当适用我国刑法的是______。

A.中国公民甲在行驶于公海的中国船舶上失手致另一中国公民落水身亡的

B.外国公民乙在行驶于公海的中国船舶中向中国船员兜售毒品的

C.外国公民丙在其本国境内实施爆炸致两名中国公民身亡的

D.中国公民丁被某国有公司派往国外工作,因严重失职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答案:D[解析]该原则的含义是以人的国籍为标准,主张凡是本国公民,无论是本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D项即适用属人管辖原则。A项为属地管辖原则,B、C项为外国公民,分别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及保护原则。故选D。

问题:19.下列犯罪中,应肖认为在中同领域内犯罪的是______。

A.甲乘坐外国轮船从中国港口出发,当行至公海时实施犯罪

B.乙乘坐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失手致中国公民落水而亡

C.丙乘坐外国轮船前往中国,在公海上与同行的旅客斗殴,致其重伤,该旅客被送入中国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D.外国人丁在其本国境内打猎,致正在该国旅游的中国公民死亡

答案:C[解析]《刑法》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包括领陆(国境线以内的陆地以及陆地以下的底土)、领水(内水、领海及其领水的水床及底土)和领空(领陆、领水之上的空气空间),所以A、B、D三项中的行为都不是发生在中国领域内的犯罪。C项中丙的行为虽然发生在公海行驶的外国轮船上,但结果却发生在中国领域内,应当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故选C。

问题:20.《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______。

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予刑罚处罚

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

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

D.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

答案:D[解析]根据《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的一般定义的文字表述,犯罪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社会危害性,二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性。这里的社会危害性是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换句话说就是,只有社会危害性严重的行为且需要处以刑罚时才是犯罪。只要刑法分则规定的应当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一般不能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直接宣告无罪。故选D。

问题:21.王某将与其有私仇的李某打昏在地后逃走,此时李某的熟人张某路过,见李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手机、钱包拿走。本案中______。

A.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没有犯罪

B.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C.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夺罪

D.王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

答案:B[解析]王某故意将李某打晕,构成故意伤害罪;而张某在李某“不省人事”之际,拿走了手机、钱包,构成盗窃罪。王某和张某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故选B。

问题:22.某人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在此期间,他依法可以行使下列哪项权利或实施哪些行为?______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担任国家机关的公务员

C.担任某公办大学的普通教师

D.言论、集会、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答案:C[解析]《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④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故选C。

问题:23.甲(17周岁)因盗窃他人价值3万元财物被起诉,经审理查明,甲在15周岁时还曾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达到5万元。对甲的行为应______。

A.按盗窃8万元从轻或减轻处罚

B.按盗窃3万元从轻或减轻处罚

C.按盗窃8万元减轻或免除处罚

D.按盗窃3万元减轻或免除处罚

答案:B[解析]《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等八种犯罪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甲15周岁时的盗窃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选B。

问题:24.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朱某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朱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

B.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

C.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

D.朱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

答案:C[解析]朱某想用毒鼠强毒杀李某,并且最终造成李某的死亡,明显是故意杀人。朱某为了防止儿子中毒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他自信这个措施能够避免其子死亡,属于过失。故选C。

问题:25.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______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B[解析]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李某明知私拉电网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仍然在自己的花房周围拉电网,并且未采取任何防止结果出现的措施,对出现电人的结果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放任态度,所以是间接故意。故选B。

问题:26.下列有关犯罪行为方式与罪过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作为是故意的,不作为是过失的

B.作为是故意的或过失的,不作为是过失的

C.作为是直接故意的,不作为是间接故意的或过失的

D.作为、不作为与故意、过失之间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

答案:D[解析]作为与不作为与故意、过失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应关系。故意可以表现为作为或者不作为,同样,过失也可以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故选D。

问题:27.在抢劫犯罪中,犯罪时间______。

A.是抢劫罪的必要要件

B.是抢劫罪的选择要件

C.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

D.与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无关

答案:D[解析]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要件、犯罪客体和犯罪的客观要件。犯罪时间一般与犯罪的构成要件无关,但是在有些时候犯罪时间能够成为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比如,我国刑法中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就是把禁渔期规定为构成该罪的必备要件。但是犯罪时间与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无关。故选D。

问题:28.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能成为单位犯罪

B.单位犯罪中的单位不包括几个自然人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C.高等院校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对单位犯罪的两罚制是既处罚单位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

答案:B[解析]单位犯罪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的一个范畴,是指由公司、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并非一切犯罪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才能成为单位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以下三种情况不属于单位犯罪:①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③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刑法》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实行的是两罚制。故选B。

问题:29.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

A.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成立故意犯罪

B.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后,对抢劫犯立即进行追击的,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属于合法行为

C.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是不法侵害

D.基于过失而实施的侵害行为,不是不法侵害

答案:D[解析]A项中,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此时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已经不存在防卫的时间条件,应成立故意犯罪。A项说法正确。B项中,在财产性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在现场还来得及挽回损失的,应当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可以实行正当防卫。B项说法正确。C项中,不法侵害应是人实施的不法侵害。在饲养人唆使其饲养的动物侵害他人的情况下,动物是饲养人进行不法侵害的工具,这种侵害属于不法侵害。如果是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因为没有行为人实施,所以并不存在不法侵害的问题。C项说法正确。D项中,不法侵害不限于故意的不法侵害,也存在过失的不法侵害,此时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D项说法错误。故选D。

问题:30.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属于正当防卫

B.属于紧急避险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答案:B[解析]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的行为。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合法利益。关于权衡权益的大小,一般来说,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人身权利中的生命权重于其他人身权利。本题中,甲的生命权重于丙的财产权以及身体权,属于紧急避险。故选B。

问题:31.某日,甲某在街道上闲逛时,发现一辆摩托车停在路边,车主乙某正在和别人聊天,甲某趁乙某不注意骑上摩托车就跑,乙某发现后追上前去扭住甲某,甲某一拳把乙某打倒在地,骑着摩托车逃脱,后被警察抓住。甲某触犯的罪名是______。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交通肇事罪

答案:B[解析]抢夺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趁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此点上本罪与抢劫罪不同,本罪不危及人身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趁人不备,出其不意,公然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来不及抗拒,而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本题中甲的行为触犯了抢夺罪。故选B。

问题:32.对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

A.实行犯的行为

B.教唆犯的行为

C.组织犯的行为

D.主犯的行为

答案:A[解析]共同犯罪遵循“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因此对整个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即共同犯罪究竟是出于预备、中止、未遂或者既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实行犯的行为。故选A。

问题:33.罪过是指______。

A.犯罪的故意

B.犯罪的过失

C.犯罪的故意、过失

D.犯罪的故意、过失、目的和动机

答案:C[解析]刑法意义上的罪过,从心理学上的角度上讲,具备两个基本心理因素,这就是:认识和分辨事物的意识因素;决定和控制自己行为的意志因素。但作为刑法上的罪过要求是,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表现为危害社会的行为并构成犯罪,包括故意和过失两方面。故选C。

问题:34.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______。

A.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不同

B.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因素不同

C.对危害结果发生是否积极追求

D.对危害结果发生是否知情

答案:A[解析]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对危害结果是否发生持放任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避免发生危害结果的,只是客观上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故选A。

问题:35.甲在教育自己的小孩时,因方法粗暴致其重伤。甲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甲的这种认识属于______。

A.对象认识错误

B.法律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认识错误

D.手段认识错误

答案:B[解析]刑法学上认识的错误分为法律认识的错误和事实认识的错误。法律认识的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当受什么样的刑事处罚的不正确的理解。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理解,包括客体的认识错误、对象的认识错误、行为实际性质的认识错误、工具的认识错误和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本题甲认为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不构成犯罪属于法律认识的错误。故选B。

问题:36.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行为是______,就可进行正当防卫。

A.犯罪

B.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行为

C.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D.杀人行凶等暴力行为

答案:C[解析]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侵害,即不法侵害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故选C。

问题:37.甲公司用伪造的产权证明做担保,向某商业银行借款30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后因经营不善,导致陔笔款项无法归还。甲公司的行为______。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贷款诈骗罪

C.构成骗取贷款罪

D.构成合同诈骗罪

答案:C[解析]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因此甲公司不构成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甲公司一开始只是骗取贷款用于经营,因此不构成合同诈骗罪。故选C。

问题:38.普通公民甲采取暴力方法阻碍军官周某依法执行军事职务。甲的行为应定位______。

A.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

B.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C.妨碍公务罪

D.寻衅滋事罪

答案:A[解析]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普通公民甲采取暴力方法阻碍军官周某依法执行军事职务的行为构成了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是特殊主体,即犯罪主体只能是军人,包括现役军人、文职人员、武装警察官兵和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甲使用暴力阻碍的是军官执行职务,因而不构成妨害公务罪。故选A。

问题:39.甲避开海关从境外偷运一批淫秽光盘到境内无偿散发。甲的行为应定为______。

A.走私淫秽物品罪

B.传播淫秽物品罪

C.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D.侵犯著作权罪

答案:A[解析]走私淫秽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以牟利或者传播为目的,运输、携带、邮寄淫秽的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书刊或者其他淫秽物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显然甲的行为应认定为走私淫秽物品罪。故选A。

问题:40.现役军人甲盗窃所在部队军用子弹100发,藏在家中。其行为应______。

A.以盗窃武器装备罪定罪处罚

B.以盗窃弹药罪定罪处罚

C.以盗窃弹药罪和非法持有弹药罪数罪并罚

D.以盗窃弹药罪和私藏弹药罪数罪并罚

答案:B[解析]盗窃弹药罪是指秘密地窃取或者公然夺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盗窃弹药罪后私藏在家中,不能认定为数罪进行处罚,而应按一个盗窃弹药罪定罪从重处罚。故选B。

问题:41.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

B.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

D.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

答案:B[解析]甲、乙二人有共同的杀人故意,亦有共同的杀人行为,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射击错误是因为行为的误差。故选B。

问题:42.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回钥匙。乙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乙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答案:D[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本题中甲、乙共谋盗窃汽车,虽然后来甲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但是犯罪的钥匙是他配的,事实上是参与了犯罪,是盗窃罪的共犯。故选D。

问题:43.李某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人正盗窃工厂仓库中的生产器材,便上前阻拦,窃贼掏出匕首刺向李某,搏斗中,窃贼被李某用力推倒在地,头撞在被盗器材的铁角上当场死亡。李某的行为是______。

A.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

B.过失致人死亡,承担较轻的刑事责任

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承担刑事责任

D.间接故意杀人,但由于李某是为了保护他人的利益,应当免除刑事责任

答案:A[解析]《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害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本题中,窃贼用匕首刺向李某的行为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符合特殊防卫的条件。故选A。

问题:44.2014年6月15日,某铅锌矿出现轻微透水,井下作业工人自行撤到地面上。矿长魏某得知后未对透水采取任何措施,反而强令工人继续下井开采,并威胁说如不下井马上开除。当班的60余位工人被迫下井,3小时后井下大量透水,致使25位矿工身亡。魏某的行为构成的是______。

A.玩忽职守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生产作业责任事故罪

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答案:D[解析]《刑法》规定,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构成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故选D。

问题:45.甲在某公司招聘司机时,用假身份证应聘并被录用。甲在按照公司安排独自一人将价值7万元的货物从北京运往山东途中,在天津将该货物变卖后潜逃,得款2万元。甲的行为构成何罪?______

A.盗窃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答案:C[解析]甲利用了职务便利,是职务侵占罪,排除侵占罪和盗窃罪,即排除A、D项。甲用欺骗手段应聘并非直接骗取财物,不是诈骗罪,排除B项。故选C。

问题:46.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下列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罪的是______。

A.张某是名乘警,他将乘客遗失在列车上价值5000元的物品占为己有

B.刘某是某工地的材料工人,负责工地物品的调拨,几次私自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