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烯烃、炔烃及二烯烃_第1页
第三章烯烃、炔烃及二烯烃_第2页
第三章烯烃、炔烃及二烯烃_第3页
第三章烯烃、炔烃及二烯烃_第4页
第三章烯烃、炔烃及二烯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烯烃、炔烃和二烯烃

(alkene,alkyneanddiene)

第一节烯烃第二节炔烃第三节二烯烃

新进展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首次报道了向动物体内植入可运载基因的富勒烯(C60),该研究成果拉开开发低毒性、高功能基因植入法的序幕。C60又名足球烯,也叫富勒烯。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含有苯环结构,具有60个顶点和32个面,其中12个为正五边形,20个为正六边形。图C60结构

膨体聚四氟乙烯–美容材料膨体聚四氟乙烯主要包括柔软型和加强型二种,柔软型的材料接近于真皮,加强型材料的硬度接近于软骨,因此该材料被广泛应用在需要软组织或者软骨充填的整形手术中,常见的适应症:隆鼻术、隆下颌术、面部软组织填充、前额填充、眶修复、面部深部皱纹填充等。第一节烯烃(Alkene)

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称为烯烃。碳碳双键是烯烃的官能团。烯烃组成通式为

CnH2n。一、烯烃的结构——sp2杂化sp2杂化1s22(sp2)12(sp2)12(sp2)12pz1

轨道杂化后电子排布烯键的三个特性

共平面性双键的不等性(

σ键、π键)不可旋转性

(官能团)

位置异构

碳链异构顺-2-丁烯反-2-丁烯二、烯烃的构造异构与顺反异构顺反异构形成的条件分子存在限制原子旋转因素(双键或环结构)不能自由旋转原子上连接不同原子或基团思考题1、写出化学式为C5H10的(不包括立体异构体和环状化合物)所有异构体。2、下列化合物是否存在顺反异构体123三、烯烃的命名1.普通命名法:适用于简单的不饱和烃乙烯丙烯异丁烯异戊二烯2.系统命名法a.选含双键最长碳链为主链,按主链碳原子数命名为某烯,多于10个碳用中文数字加碳烯;b.从主链靠近碳碳双键一端向另一端编号;c.写出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和名称,然后依次写出双键的位置(双键碳原子的较小编号)、数目和母体名称。6-甲基-3-丁基-2-庚烯123671-十八碳烯3-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d.烯烃顺反异构命名若两个双键C上所连的较优原子或基团位于双键同侧,在烯烃名称前加“Z”,位于双键异侧在烯烃名称前加“E”(Z)-3-甲基-2-戊烯(E)-3-甲基-2-戊烯C═CCH2CH3HCH3CH3C═CCH3HCH3CH2CH3如两个双键C连有的原子或基团相同,亦可采用顺/反构型命名法。当两个双键C连有的原子或基团位于双键同侧,烯烃名称前加“顺”;位于双键异侧,在烯烃名称前加“反”顺-2-丁烯反-2-丁烯(Z)-1,2-二氯-1-溴乙烯(反)-1,2-二氯-1-溴乙烯(E)-1,2-二氯-1-溴乙烯(顺)-1,2-二氯-1-溴乙烯Z-E构型命名法适用所有具有顺反异构体的烯烃命名。Z-E命名与顺反构型无对应关系烯基:

烯烃去掉一个H后的基团.烯基命名:其编号从游离价所在的C开始

乙烯基1-丙烯基(丙烯基)2-丙烯基(烯丙基)四、烯烃的物理性质C2~C4:气态C5~C18:液态>C19:固态常温、常压1.状态2.沸点沸点随碳原子增加而升高顺式异构体比反式异构体高3.熔点熔点随碳原子增加而升高反式异构体熔点比顺式异构体熔点高一些烯烃的物理性质C═CHHCH3CH3C═CCH3HCH3H六、烯烃的化学性质(一)加成反应(Additionreaction)

碳碳双键中π键断裂,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上各加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形成两个σ键的反应称为烯烃的加成反应。1.亲电加成反应a.加卤素此反应定性鉴定C=C存在

对于同一烯烃,不同卤素的加成活性顺序为:

Cl2>Br2>I2(CH3)2C═C(CH3)2>(CH3)2C═CHCH3>(CH3)2C═CH2>CH3CH═CH2>CH2═CH2

对于同一卤素,不同烯烃的加成活性顺序为:慢快烯烃与溴加成反应机制b.加卤化氢:在烃类及中等极性的无水溶剂中反应活性一般为:HI>HBr>HCl马氏(Markovnikov)规则:当结构不对称烯烃与HX加成时,H加在含H较多的双键C上,X加在含H较少的双键C上。烯烃与卤化氢加反应机制从中间体碳正离子稳定性方面解释从诱导效应方面解释反马规则:过氧化物存在,仅限于HBr反马规则——自由基加成反应c.加硫酸:间接水合法制备醇d.加水:直接水合法制备醇e.加次卤酸2.催化加氢:常用催化剂为铂、钯、镍等金属3.硼氢化-氧化反应:反马加成氧化制备伯醇氢化氧化(二)氧化反应:加氧或去氢1.高锰酸钾氧化

分子中CH2=部分变为CO2与H2O,RCH=部分变成羧酸,R2C=部分变成酮,推测原来烯烃结构2.臭氧氧化

分子中CH2=部分变为甲醛,RCH=部分变成醛,R2C=部分变成酮,推测原来烯烃结构3.环氧化反应(三)聚合反应

这种发生在烯烃分子间的加成反应称为加成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发生加聚反应的烯烃等小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聚合后生成的大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四)α-氢原子的反应CH3—CH=CH2+Cl2Cl—CH2—CH=CH2+HCl

教学目标掌握炔烃与二烯烃的命名掌握炔烃的化学性质熟悉炔烃的结构了解二烯烃的物理性质第二节炔烃(Alkyne)

经我国科研人员近30年不懈努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一类抗肿瘤新药—力达霉素(从土壤里筛选出的烯二炔类化合物)的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力达霉素是迄今为止所有报道的抗肿瘤活性最强的物质之一。目前,力达霉素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一旦进入III期临床,预示离上市不远。新进展

毓婷—避孕药毓婷化学名称左炔诺孕酮,别名左旋18-甲炔诺酮、左旋甲基炔诺酮、左旋甲基炔诺孕酮、左旋甲炔诺酮第二节炔烃(Alkyne)

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三键的不饱和烃称为炔烃。碳碳三键是烯烃的官能团。炔烃组成通式为

CnH2n-2。一、炔烃的结构碳碳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图:乙炔分子的σ键和π键二、炔烃的异构和命名1.炔烃的构造异构:无顺反-异构1-戊炔2-戊炔3-甲基-1-戊炔

2.炔烃的命名:命名方法与烯烃相似2-戊炔4-甲基-2-己炔烯炔命名选含碳碳双键及三键在内最长碳链作主链,按最低系列原则给双键或三键尽可能低位次;当双键和三键位次相同时,使双键位次最小,书写时先烯后炔3-戊烯-1-炔1,3-己二烯-5-炔三、炔烃的物理性质1.乙炔、丙炔和丁炔为气体,戊炔以上的低级炔烃为液体,高级炔烃为固体;2.简单炔烃的沸点、熔点和密度比相应烯烃高;3.炔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一些炔烃的物理性质四、炔烃的化学性质(一)炔氢的反应末端炔烃(RC≡CH)的定性鉴别(二)加成反应1.催化加氢C≡C鉴定2.亲电加成(1)加卤素(2)加卤化氢(3)加水3.亲核加成4.硼氢化-氧化反应:反马加成氧化制备醛(三)氧化反应C≡C的定性鉴定.现象:KMnO4溶液褪色,同时生成MnO2

褐色沉淀(四)聚合反应第三节二烯烃(Diene)

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称为二烯烃。其中组成通式为

CnH2n-2。隔离二烯烃:CH2=CH–CH2–CH=CH2

累积二烯烃:CH2=C=CH2

共轭二烯烃:CH2=CH–CH=CH2二烯烃的类型一、二烯烃的分类二、二烯烃的命名a.选含两个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从离双键最近一端开始编号,双键位次由小到大排列;b.顺反异构体命名时,双键构型写在整个名称前并标位次,编号遵循“双键编号尽可能小”原则,若有选择,编号由Z型双键端开始(2Z,4E)-3-甲基-2,4-庚二烯(2E,5E)-2,5-庚二烯三、1,3-丁二烯的结构图:1,3-丁二烯分子的共轭π键四原子四电子的共轭π键四、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一)1,2-加成与1,4-加成1,2-加成产物1,4-加成产物(低温)(高温)1,2-加成产物1,4-加成产物1,2-加成与1,4-加成机理(二)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

新进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