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课件】新教材第一单元 诗歌小说阅读 单元式教学设计-语文统编版(2019)上册 (共71张PPT)_第1页
【公开课课件】新教材第一单元 诗歌小说阅读 单元式教学设计-语文统编版(2019)上册 (共71张PPT)_第2页
【公开课课件】新教材第一单元 诗歌小说阅读 单元式教学设计-语文统编版(2019)上册 (共71张PPT)_第3页
【公开课课件】新教材第一单元 诗歌小说阅读 单元式教学设计-语文统编版(2019)上册 (共71张PPT)_第4页
【公开课课件】新教材第一单元 诗歌小说阅读 单元式教学设计-语文统编版(2019)上册 (共7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诗歌小说阅读单元目录: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天狗/郭沫若

红烛/闻一多*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3、百合花/茹志鹃*哦香雪/铁凝

1第一单元单元人文主题:青春价值、青春情怀单元阅读题材:文学类——诗歌+小说单元学习任务:1、诗歌小说的阅读与鉴赏2、表达与交流2单元教学目标(5学时)1、了解诗词的相关知识,品味诗词中精当、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通过感知诗词的意象、意境,理解诗词寓情于形、寓情于景、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等三位诗词作者青春的思想光芒、博大情怀和理想志向。2、掌握小说鉴赏的基础知识(小说三要素),学会通过关注和把握对人物描写的语句、通过关注情节把握人物的个性思想,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获取主旨;通过两则小说的阅读学习,感知和思考青春的价值。3、完成拓展阅读任务,完成单元学习任务。3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一、初读,了解诗的内容

1、了解题目背景

2、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二、细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主要从表达技巧上鉴赏

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2、分析写作手法,体味表达技巧。

5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意象:

包含了作者主观意蕴的客观形象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化或固化后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和统一;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它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6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意象: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经过作者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把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感悟意境,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7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类型阐释示例例句显性词语(诗眼)即“情感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愁”“怨”“恨”“愤”“忧”“凄”“悲”“喜”“乐”“悔”“思”“怜”“泪”“闲”“怅”“怆”“孤”“独”“寂寞”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温柔,——沙扬娜拉!”“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8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类型阐释示例隐性词语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词语叫“景物语”“让死水酿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表情态、语气的虚词“但”“却”“惟”“仍”“又”“只”“徒”“空”“尚”“犹”等“它似乎即将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流泪”9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抒情、描写表现手法(狭义)修辞手法构思技巧10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物抒怀托物言志11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景物描写手法顺序:远近、高低、时空变化色彩:明暗对比、绘形绘色动静(试听)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衬托渲染白描、工笔(细节)感官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12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对写法(对面落笔、一笔两面)比兴衬托、烘托、渲染、对比用典13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问、设问反复、对偶、顶真、排比、叠词(字)夸张借代双关(谐音)、反语、通感14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构思技巧先写景后抒情先记事后抒怀先抑后扬开门见山、伏笔铺垫、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15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现代诗歌的特点: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表达方式上——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包括——语言、形象、情感、艺术特色16第一节现代诗歌任务一:阅读四首现代诗歌,把握内涵,完成表格:17填表,领悟诗歌内涵(上)诗眼意象艺术特色主旨(含知人论世)沁园春·长沙天狗天狗比喻、排比、想象、直抒胸臆表现五四时代毁灭并创造一切的精神力量“把全宇宙来吞了”,“我创造……我驰骋……”“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词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万山”“层林”“百舸”“鹰”“鱼””多视角结合写景、景中寓情、情中显志18填表,领悟诗歌内涵(下)诗眼意象艺术特色主旨(含知人论世)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比喻、类比、设问、象征云雀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欢乐的精灵”“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红烛”“灵魂”“监狱”“果子”“花儿”设问、象征、拟人、托物言志表现的祖国光明未来的执著追求和献身于祖国的伟大抱负。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歌颂了精神、意志和灵魂的强劲和坚韧遣词精工,语句凝练传神,结构精妙。收尾含蓄,意蕴隽永。雄鹰、雪豹、蜘蛛。19第一节现代诗歌任务二:再次诵读四首现代诗歌,说说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特征语言意象手法20第一节现代诗歌任务二:再次诵读四首现代诗歌,说说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的特征形式自由、意蕴丰富注重意象经营和个性化表达题材紧密结合时代需要和个人情感主题更加广阔、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21第一节现代诗歌任务二:再次诵读四首现代诗歌,说说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的语言多义性(意象本身、意境意蕴、手法技巧)跳跃性(意象随时空、意识流跳跃)形象可感(化抽象为具象,借助修饰语)音乐性(形式的回环往复、内在的情思的律动)22第一节现代诗歌任务二:再次诵读四首现代诗歌,说说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的意象象征意象(从具体到抽象、从个体到群体)比喻意象(从喻体看本体,挖掘喻体隐喻意义)组合意向(多个意象随意识流动组合)跳跃意象(按照相关、相似、相反的关系组接)23第一节现代诗歌任务二:再次诵读四首现代诗歌,说说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的手法技巧方面(隐喻、象征、虚实、梦境)人称变换(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结构形式(诗行参差、首尾照应、重章复沓)其它(与古代诗歌并用的表达技巧)24第一节现代诗歌任务三:拓展阅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25拓展阅读: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⑴游泳:1956年6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横渡长江,到达汉口。⑵长沙水:1958年12月21日作者自注:“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无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⑶武昌鱼: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记载,吴主孙皓要把都城从建业(故城在今南京市南)迁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里化用。武昌鱼,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鱼,称团头鳊或团头鲂。⑷极目楚天舒:极目,放眼远望。武昌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属于楚国的范围,所以作者把这一带的天空叫“楚天”。舒,舒展,开阔。柳永词《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在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一日给黄炎培的信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故用‘极目楚天舒’为宜。”26拓展阅读: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⑸宽馀(yú):字从食从余,余本意为“剩下的”,“食”和“余”联合起来表示“用餐后剩下的食物”。指神态舒缓,心情畅快。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⑺风樯(qiáng):樯,桅杆。风樯,指帆船。⑻龟蛇:见《菩萨蛮·黄鹤楼》“龟蛇锁大江”注。在词中实指龟山、蛇山。⑼一桥飞架南北:指当时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1958年版《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1963年版《毛主席诗词》,作者曾将此句改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后经作者同意恢复原句。27拓展阅读: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⑽天堑(qiàn):堑,沟壕。古人把长江视为“天堑”。据《南史·孔范传》记载,隋伐陈,孔范向陈后主说:“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⑾巫山云雨: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巫山云雨”,传楚宋玉《高唐赋·序》说,楚怀王在游云梦泽的高唐时曾梦与巫山神女遇,神女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故事中的字面和人物。

28拓展阅读: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白话译文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哪管得风吹浪涌,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大桥飞跨沟通南北,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神女峰)如果当时还在,必定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29拓展阅读: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创作背景1956年,中国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突飞猛进的新局面。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2]

30拓展阅读: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思考:1、首句“才”“又”这两个副词使用的妙处?答:起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才”和“又”,不仅是的连贯和的转换,也传达出作者风尘仆仆巡视各地的兴奋而又轻快的心情。2、词的上阙描绘了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畅游长江的。祖国江山雄伟瑰丽豪情逸兴时间空间31思考赏析:“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既是对游泳的特定环境,空前壮举和豪迈意志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两句词,万里江天,上下映衬,横渡纵目,情景交融。显示出词人藐视天堑的恢宏气度。再三句,直抒游泳时的强烈感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补写一笔,引出一个新奇的,在动静两种环境的强烈对比中,用三层递进式的,酣畅地表达了在中流击浪前进的壮志豪情。大江景象比喻,议论,32拓展阅读: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思考1、词的下阕展描写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长江的伟大变革。2、“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以“风”字起,紧接着上阙意脉,瞩目两岸景色,一“”一“”,相映成趣。一“起”则耸然挺拔,发起新意,充分表现了今天中国人民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对未来景象的展望。前两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动静33拓展阅读:

朱德《太行春感》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34拓展阅读:

赣南游击词·陈毅·一九三六年夏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日落西,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天放晴,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休玩笑,耳语声放低。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纠偏要心虚。35拓展阅读:

赣南游击词·陈毅·一九三六年夏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莫怨嗟,稳脚度年华。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36小说阅读37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一、小说的分类篇幅及容量——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表现的内容——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浪漫青春、游戏竞技等。体制——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语言形式——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38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二、小说的文体特征1.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正面描写——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描写;

侧面描写——通过其他的人或物对要写的人或物的态度、议论、评价来间接表现所写的人、物。所以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

39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2)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3)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40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2.主题(主旨)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叙述和描写、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41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三、鉴赏小说要扣准四个关键词第一步:厘清情节概括每一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合并为一个层次,然后切分全文层次,按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结构来梳理。42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第二步:认识人物1.关注人物描写的所有语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在这些描写中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2.还要从情节中认识:看情节中的人物性格、情感欲望的冲突;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据情论人。3.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考虑。43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第三步:分析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变化的土壤,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生活的理解、认识。自然环境描写给读者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喜同悲,陶醉于小说情景中而不自知。

当然,自然环境的描写还要依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能够真实详尽地、与人物心情相符地逐一展现。44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第四步:获取主旨——从对三要素的分析中把握主旨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蕴藏于情节的发展变化中,蕴藏于典型的环境描写中。要联系情节,联系人物形象,联系环境,还要格外注意标题和主旨的关系。45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阅读示范](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理水(节选)鲁迅①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46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②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47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③“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④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⑤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外貌描写,与其他官员形成对比)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⑥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48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⑦“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⑧“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语言描写,言简意赅,直奔目的)⑨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⑩“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⑪“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49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⑫“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⑬“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⑭“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⑮“放他妈的屁!”(心理描写)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语言描写,有卓见)50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⑳“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㉑禹一声也不响。㉒“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㉓“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51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第一步,厘清情节(请先用序号标记段落)请梳理本文基本情节:第①段,写水利局的官员为“考察灾情”归来的大员们设宴洗尘,宴席谈论内容讽刺意味十足。(题源定位:第1题A选项)第②—⑥段,主人公禹出场,与前面人物形成鲜明对比。第⑦—⑭段,官员们向禹汇报“考察情况”。第⑮—㉕段,在“湮”和“导”的治水问题上,禹与那些官僚进行争论。52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第三步,分析环境本文没有具体描写自然环境,但文中那些官僚的对话已经暗含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第四步,获取主旨节选部分禹虽然出场不多,但都是围绕其组织情节:水利局的官员为“考察灾情”归来的大员们设宴洗尘,他们大谈灾区风光、鉴赏木匣书法,可见大员们是借考察灾情的名目游山玩水,勒索人民,也暗示了真正关心人民疾苦、埋头苦干,从根本上治理洪53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水的是禹;写那些官僚的百般阻挠实际是正面展开了革新与守旧的斗争。大禹形象的塑造,体现了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灾难频仍的严峻形势下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高度重视。其时,国内政局黑暗、民生凋敝,日军加紧侵略,国土不断沦丧,舆论界弥漫着悲观失望的调子。鲁迅借“故事”来“新编”,赞颂大智大勇、自苦实干、公而忘私的大禹,意在借古代的英雄人物及其所代表的民族精神的展现,激励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强意识,启发国民直面现实灾难,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精英人物身上汲取力量。54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真题试做]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55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解析:选D。“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错误,鲁迅从反顾历史和讽喻现实的目的出发,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上古时代的神话世界里插入大量的现代人事,使作品超出了传统历史小说的范围,呈现出鲜明的怪诞性和讽刺喜剧情调。故D错误。56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2.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答:──────────────────────────────────────────────────

解析: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常见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对于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步骤分为: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情节分析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体现的。第三步,明确有何效果或作用。要点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点。57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答案:(1)外貌描写。“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等,写出坚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2)语言描写。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朴素、沉着、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卓识。(3)对比手法。通过大禹和大臣们的对比来形象刻画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识。58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3.《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答:───────────────────────────────────

59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解析:解答本题可从“故事”“新编”“故事和新编的关系”三个角度思考。在《理水》中,鲁迅一方面依据史有所载的神话传说,塑造了上古时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同时又大胆突破传统历史小说的形式规范,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丑陋乖讹现象披上历史的外衣,讽刺性地嵌入上古时代的神话氛围里,刻画了文化山上的学者教授、视察大员、水利局官吏等众多喜剧角色,组成了一个古今杂糅的怪诞世界。此外文本的“新”还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在讲历史故事的同时加进了诸如“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新词。鲁迅有意将现代话语和事物植入古代的时空环境中,使时间错综交叉,呈现出非古非今、亦古亦今的特征,使文本的结构呈现出反讽的艺术形态。60教学知识点——如何鉴赏小说:答案:(1)从内容上说,这篇小说取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但是作者虚构了很多原故事中不存在的人物和情节,推陈出新。作品考查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2)从表达手法上说,“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词语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3)从思维和思想深度上说,这篇小说以传说为基础,以新编为手法,体现出一种创新思维。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61第二节现代小说(三学时)任务一:阅读两篇小说,说说它们的主旨和表达魅力主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