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水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第六章水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第六章水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第六章水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_第4页
第六章水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水稻害虫的发生与防治(ricepest-insects)2023/2/61一、水稻害虫的种类二、我国水稻主要害虫三、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害虫的分布

第一节水稻害虫发生概况2023/2/62中国水稻气候生态分布区图2023/2/63据联合国FAO统计,全世界已知水稻害虫1300多种,在亚洲,水稻害虫造成的稻谷损失约30%。在中国,水稻害虫从苗期至成熟期、稻株的各生长部位均有发生。

水稻害虫共有385种,其中仅40种造成重要的经济危害。一般年份稻谷损失10%左右,大发生年份损失达20%以上。一、水稻害虫的种类2023/2/641、按危害特点,水稻害虫可分为:1)蛀茎如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台湾稻螟和稻褐边螟等。2)危害叶片A、吸汁和刮食叶肉:稻飞虱类: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等5-6种。叶蝉类:黑尾叶蝉、白翅叶蝉、电光叶蝉和二点叶蝉等20余种。蝽蟓类:稻黑蝽、稻绿蝽、稻褐蝽、稻缘蝽等。稻蓟马类:稻管蓟马、稻蓟马。B、咀嚼危害,造成缺刻和孔洞:如稻苞虫类(稻弄蝶)、稻眼蝶、稻螟蛉、条纹螟蛉、稻蝗、粘虫和稻象甲等。2023/2/65C、啃食叶肉,残留表皮:如稻纵卷叶螟、显纹纵卷叶螟、稻蝗、稻负泥虫和稻象甲等。D、潜叶危害:如铁甲虫、稻潜叶蝇等。E、蛀食心叶和生长点:如稻瘿蚊、稻杆潜蝇等。3)危害花器如稻管蓟马、稻红瓢虫。4)危害谷粒稻蝽类:稻褐蝽、稻绿蝽、稻缘蝽等。稻蝗:中华稻蝗、中华蚱蜢。粘虫:劳氏粘虫、白脉粘虫。5)危害种子、幼芽和稻根如稻食根叶甲、稻象甲、稻摇蚊、稻水蝇和石蚕类。2023/2/662、按虫源性质,水稻害虫可分为:异地虫源害虫/迁飞性害虫如稻褐飞虱、白背飞虱、黏虫、稻纵卷叶螟等。本地虫源/定居性害虫如稻螟虫类、稻蝗、稻象甲等。2023/2/671、重要害虫

英文名

中文名

拉丁文学名

Yellowstemborer

三化螟

Scirpophagaincertulas

Stripedstemborer

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Dark-headedstemborer

台湾稻螟

Chiloauricillius

Pinkborer

大螟

Sesamiainferens

Riceleaffolder

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medinalis

Ricebrownplanthopper

稻褐飞虱

Nilaparvatalugens

Ricewhitebackplanthopper

白背飞虱

Sogatellafureifera

Armyworm

粘虫

MythimnaseparataRicegallmidge

稻瘿蚊

Orseoliaoryzae二、我国水稻主要害虫2023/2/682、水稻次要害虫

英文名

中文名

拉丁文学名

Riceleafhopper

黑尾叶蝉

Nephotettixcincticeps

Ricewhite-wingedleafhopper

白翅叶蝉

Erythroneurasubrufa

Zigzagleafhopper

电光叶蝉

Deltocephalusdorsalis

Ricethrips

稻蓟马

Thripsoryzae

Riceskipper

直纹稻弄蝶

Pamaraguttata

Ricegreenhornedcaterpillar

稻眼蝶

Mycalesisgotama

Ricegreensemilooper

稻螟蛉

Narangaaenesc

Ricegrasshopper

稻蝗

Oxyachinensis

Ricegreenstinkbug

稻绿蝽

Nezeraviridula

Riceblackbug

稻黑蝽

Sootinopharalarida

Ricehispa

铁甲虫

Didadispaarmigera

Ricerootweevil

稻食根叶甲

Donaciaprovosti

Riceweevils

稻象虫

Echinocnemussquameus

Ricewaterweevil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oryzophilus2023/2/69川西平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粘虫江淮平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粘虫太湖稻区: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江汉平原: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洞庭湖稻区: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蝗珠江三角洲: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瘿蚊三、我国水稻主产区重要害虫的分布

2023/2/610一、分布与为害二、形态特征三、生活史和习性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五、调查与测报六、防治要点第二节水稻螟虫(ricestemborer)2023/2/611水稻螟虫种类:水稻螟虫俗称钻心虫、白穗虫等,是世界性害虫,在亚洲地区为害尤其严重,在水稻各生长期均可发生。我国水稻螟虫的种类主要有5种:三化螟

Scirpophuguincertulas(Walker)二化螟

Chilosuppressalis(Walker)褐边螟

CatagellaadjurllaWalker台湾稻螟

ChiloauriciliaDudgeon大螟

Sesamiainferens(Walker)除大螟为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外,其它4种均为螟蛾科(Pyralidae)。2023/2/6122023/2/613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北自黑龙江,南到海南岛,东起台湾,西至新疆都有分布。但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的丘陵山区发生较重。二化螟为寡食性害虫,除水稻外,还为害茭白、甘蔗、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及杂草,但在稻区一般以水稻为主。三化螟Scirpophuguincertulas(Walker):主要分布东南亚及日本南部,国内主要分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主要稻区,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受其危害。三化螟为单食性,只为害水稻。一、分布与为害2023/2/614二化螟和三化螟分布图2023/2/615水稻螟虫的为害:

水稻上不同种类螟虫的生活周期、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及对作物的危害是相似的。它们为害水稻造成“枯心”、“白穗”。水稻螟虫的幼虫蛀入茎杆并取食茎杆的内壁。如果在幼苗期为害,被害稻株心叶青枯,后变枯黄。这种为害状称为“枯心”。如果危害发生在幼穗形成之后,则穗变白,形成瘪穗,受危害的穗变白,被称为“白穗”。这种危害导致植株长势变弱,谷粒饱满率下降。2023/2/616心叶已由青枯变黄枯萎,外围叶完好。叶鞘外有少数针尖头大小的侵入孔,孔外无虫粪。三化螟造成的枯心苗2023/2/617心叶枯黄,外围叶部分或整叶变黄。侵入孔大小不一,孔外能见虫粪。二化螟造成的枯心苗2023/2/6182023/2/6192023/2/620叶鞘、叶片变黄,后期腐烂。侵入孔不规则,孔外及叶鞘间有较多虫粪。大螟造成的枯心苗2023/2/621二种螟虫危害后形成的白穗2023/2/622螟虫危害的白穗2023/2/623二化螟:成虫:雄蛾体长10~12mm,翅展20~25mm。头、胸背面淡灰色。前翅近长方形,黄褐色或灰褐色,翅面散布褐色小点,外缘有小黑点7个;后翅白色,近外缘淡黄褐色。雌蛾体长12~15mm,翅展25~31mm,头、胸部黄褐色,前翅黄褐色或淡黄褐色,翅面褐色小点较少,外缘也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有绢丝状反光。卵:扁平,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乳黄色、黄褐色、灰黑色。卵块多呈长椭圆形,由数粒至数百粒卵组成,排列呈鱼鳞状。二、形态特征2023/2/6242023/2/6252023/2/626幼虫:幼虫有5~8龄,一般为6龄。初孵幼虫淡褐色,头为淡黄色,背部有5条棕色纵线。随虫龄增长,棕色纵线逐渐明显,老熟幼虫体长24~27mm,淡褐色,体背5条纵线为褐色。蛹:蛹长11~17mm,圆筒形,初为淡黄色,腹部背面可见5条纵线,后变为棕褐色,纵线渐渐不明显。2023/2/6272023/2/6282023/2/629三化螟成虫:♂:翅展18-23mm,前翅淡灰褐色,中室下角有一不明显的黑斑,从顶角有一条褐色斜纹走向后缘,外缘有7-9个小黑点。♀:翅展24-36mm,前翅黄白色,中室下角有一极明显的黑斑,腹部末端有一丛黄褐色的绒毛。卵:卵聚产,卵块呈长椭圆形,排成三层,状如半粒黄豆,上盖褐色鳞片。初产时半透明乳白色,渐变深色,从卵粒边缘开始呈现黑色,将孵化时,全部黑色。2023/2/630三化螟成虫2023/2/631三化螟卵块2023/2/632幼虫:初孵幼虫称蚁螟。体色以黄白色为主或稍带褐色,个别老熟幼虫和越冬幼虫多呈绿色,从3龄开始,背血管明显可见。腹足趾钩单序全环。蛹:体淡黄色至黄绿色,复眼初为淡褐色,后变深褐色至黑色。头、胸和翅基部分为淡褐色。2023/2/633三化螟幼虫2023/2/634三化螟蛹2023/2/635三化螟和二化螟幼虫2023/2/636大螟2023/2/637二化螟:发生世代:在全国每年发生1-5代,在湖北省北部每年发生2-3代,南部每年发生3-4代。越冬:越冬场所广,以4~6龄幼虫在稻茬、稻草、茭白、稗草、芦苇等茎内(土面以上)中越冬。越冬虫态抗低温能力很强,暖冬有利越冬幼虫存活。春季温度上升达11℃以上时开始化蛹,15-16℃开始羽化。部分越冬后幼虫可转移到春花作物(油菜、麦类、豌豆等)上,钻入其茎秆内取食为害。越冬蛹羽化时间很不整齐,造成世代重叠。三、生活史和习性2023/2/638世代生活史:每代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共四个发育时期。2023/2/639生活习性:成虫:白天潜伏于稻丛及杂草中,夜间活动,趋光性强。雌蛾喜在嫩绿的稻株上产卵。卵产于叶片上,叶片正反面均有。幼虫:幼虫孵化后先侵入外层叶鞘,群集为害,取食叶鞘内壁,7-10d叶片枯死,造成枯鞘。3龄后分散,再蛀入茎内,造成枯心。4-7龄还可转株蛀入为害,一般侵入率较高。水稻孕穗期侵入危害造成枯孕穗,破口到扬花造成白穗;灌浆至乳熟期为害,造成半枯穗或虫伤株。幼虫生存受水温影响很大,夏季7月水温在35℃以上时,虫口密度减少97%以上。化蛹:幼虫老熟后转移到健株的茎内或叶鞘内侧化蛹。2023/2/640二化螟危害形成半枯穗、虫伤株2023/2/641三化螟:发生世代:我国2-7代/年。从南向北,或从平原向高原发生世代数逐渐减少,湖北一年发生3-4代。越冬:三化螟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地下茎内(土面稍下稻茎基部)滞育越冬,随气温降低移至稻茎基部10cm以下。在春季气温回升到16℃时,越冬幼虫开始化蛹,17-18℃时开始羽化。湖北武昌发蛾期(盛发期)越冬代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5/上中6/下-7/上7/下-8/上9/上2023/2/642生活习性: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喜在嫩绿的稻株上产卵,卵块多产于叶片上,次为叶鞘。幼虫:幼虫孵化后就分散,多先爬至叶尖,吐丝下垂,借风飘至附近稻株,然后爬到适当部位蛀孔侵入。一株水稻一般有一头幼虫侵入,从孵出到钻入稻株平均40~50分钟。一般90分种钟内不能蛀入,死亡率很高。在水稻分蘖期,幼虫多从稻茎下部近水面处蛀孔侵入为害,造成枯心。水稻孕穗期,幼虫从叶鞘或叶鞘缝处侵入,抽穗期多从剑叶叶鞘口附近侵入,造成白穗。幼虫有多次转移为害的习性。化蛹:幼虫老熟后在土面上1-2cm稻茎基部作薄茧化蛹。2023/2/6432023/2/644三化螟危害造成的白穗三化螟危害形成的白穗2023/2/645三化螟和二化螟蛀食危害状区别2023/2/646表、水稻不同生育期与螟虫侵入率的关系生育期侵入率(%)三化螟二化螟秧苗期(20-40d)19-5932-41分蘖期

5252圆秆期6.1-7.523-31孕穗期

40-5069抽穗期15-19-乳熟期3-秧苗期侵入后存活率仅10-30%。2023/2/6471、气候因素与螟虫大发生有关的气候因素有:全球气候影响:如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大气环流等。季节气候:最重要的为春雨和夏温。1)春雨:春季在越冬螟虫化蛹前后,若遇的连续阴雨天气(连续7d以上的降雨,日雨量≥10mm),可导致越冬虫态的大量死亡。2)夏温的影响:夏温是指夏季7-8月的高温干旱,可导致两种螟虫不同的反应。高温可促进三化螟种群的发育和增长;高温可抑制二化螟种群的发育和增长。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2023/2/648

温度(℃)分蘖期(%)圆秆拔节期(%)

1558.3341.672073.3346.672578.3343.333061.6738.333556.6735.33表、三化螟钻入率与水稻生育期及温度的关系(镇稻88)三化螟抗高温能力较强,高温对蛀入率的影响不明显。2023/2/6497/上-8/上高温的年份,日最高温度在35℃以上的天数多,二化螟幼虫将会有大量死亡,二、三代发蛾量将减少,但发蛾期反推迟和拉长,蛾峰不明显。2023/2/6503)全球气候变暖与螟虫回升的关系a、9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变暖十分明显,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5℃以上,这使适于螟虫生存的年总有效积温明显增加,使不少地区的螟虫年生活史增加了近半个世代,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发生二化螟第三代和三化螟第四代。b、全球气候变暖使暖冬频繁发生,对螟虫越冬有利,越冬幼虫的存活率上升,三化螟越冬的北界北移,这都增加了越冬种群的有效基数。2023/2/6512、食料因素寄主植物种类:与水稻相比,二化螟更嗜好茭白。以茭白或野茭白为食料的二化螟幼虫发育速度快,发生期比以水稻为食料的早;雌蛾寿命长,产卵量明显提高。水稻品种:与常规稻相比,杂交稻更适宜于螟虫存活、取食和发育。原因是,杂交稻维管束排列疏松、硅酸含量低、茎秆粗大,有利于蚁螟侵入,转株存活率较高。水稻生育期:分蘖期和孕穗期适于螟虫取食为害。因此,如果水稻的这两个时期与卵块盛孵期相遇,则水稻往往受害较重。水稻长势:生长茂密、叶片宽大的稻株可引诱螟蛾产卵,故发生量大。2023/2/652耕作制度:可影响水稻危险生育期(分蘖期和孕穗期)与螟虫卵盛孵期两者的配合程度,因此与螟虫的发生和为害密切相关。历史经验表明,栽培制度改革与螟虫种群的发展态势息息相关。作物布局:在种植绿肥的地区,绿肥留种田由于耕翻较迟而有利于螟虫越冬存活(成为有效虫源)。因此,若将上一年螟虫发生量大的田块用于绿肥留种田,则有利于当年第一代螟虫的发生(因为第一代有效虫源多)。播栽期:播种栽秧期同样可影响水稻危险生育期和螟虫卵盛孵期两者的配合程度。施肥:施氮施用过多,则水稻生长茂密、叶片宽大,可引诱较多螟蛾产卵。2023/2/6533、天敌因素捕食性天敌:水稻螟虫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有青蛙、蜻蜓、步行虫、虎甲、隐翅甲、蜘蛛和鸟类等。卵寄生蜂: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等腹黑卵蜂、长腹黑卵蜂(寄生率达40%)和螟卵啮小蜂(寄生性兼捕食性,效果最好)。幼虫寄生蜂:中华茧蜂等8种;褐色瘦姬蜂等11种。其寄生率可达10-20%。病原微生物有真菌等。2023/2/654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japonicum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confusum(左雌,右雄)卵期寄生蜂被拟澳洲赤眼蜂寄生的二化螟卵块2023/2/655幼虫期寄生蜂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chilonis稻螟小腹茧蜂Microgasterrussata螟蛉绒茧蜂

Apantelesruficrus2023/2/6561、调查方法根据县级病虫测报站的预报,在防治适期内开展调查,达到因地制宜地确定防治对象田。调查时按插秧期、品种等划分不同类型田,各类型田选择有代表性田2块以上,按平行带状取样法调查,每块田调查1000-1500丛。连续2株以上有为害症状,就作一个为害团。五、螟虫的调查与测报2023/2/657查三化螟枯心时,在卵块孵化高峰前2-3天(即防治适期前一日),查卵块密度,凡亩查到卵块30个以上的田块,要全田普遍防治,不到30个的挑治(打枯心团)。预防三化螟白穗,根据发生量预报在需要防治的情况下,凡在螟卵盛孵期内,稻株大肚超过10%,抽穗不到80%的田块,均应列为防治对象田。在螟卵盛孵期前齐穗的稻田和盛孵末期后大肚不足10%的稻田,可以不防白穗。查二化螟时,在卵孵化高峰后5-7天内,查到每亩枯鞘团100个以上时(相当全代130-150个),定为防治对象田。未达防治指标的田块,隔4-5天复查一次,仍达不到防治指标的,可以采取挑治的办法。2023/2/6582、螟虫的测报1)发生期短期预测:灯诱:目前仍以灯诱为主,但在经济发达地区效果较差。物侯指标:水稻破口期(抽穗始见期)性诱剂:二化螟性诱剂专化性强,省工、省时、经济有效。诱蛾始盛(或高峰)日+产卵前期=卵始盛(或高峰)日...…..再+卵历期=幼虫孵化始盛(或高峰)日2023/2/6592)发生期中期预测:以发育进度(分龄分级)预测法为代表一般在当地常年化蛹始盛期,随机取样调查2-3次,每次查30-50头活虫,记数幼虫龄期和蛹分级,并分别计算出其所占%和累计%(如下图表)。可准确预测二种螟虫下一代卵孵化盛期、高峰期,确定穗期主要螟虫防治对象及防治适期。穗期防治应以虫情预测为主,结合水稻生育期指标。2023/2/660例:第一次调查的结果计算如下:羽化始盛期:调查日+6/26×5龄历期+蛹历期高峰期:调查日+14/31×4龄历期+5龄历期+蛹历期盛末期:调查日+17/29×3龄历期+4龄历期+5龄历期+蛹历期2023/2/661水稻螟虫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栽培制度,利用各种农事操作造成不利于水稻螟虫生存的环境来减少虫源;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将水稻螟虫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具体策略:“狠治第一代压基数,普治穗期保丰收”。1、狠治第一代,以农业措施为主,把握好四个关:1)提倡冬耕灭茬,低割、稻草还田,可消灭70-90%以上越冬虫源。2)越冬代蛹期春耕、灌水或中耕灭茬,消灭越冬有效虫源。六、防治要点2023/2/6623)提倡晚播、晚栽,切断第一代产卵基地。是全年治螟的关键。历史经验表明:调整水稻栽培布局,做到“斩头、去尾、拆桥”,是控制螟虫年生活史连续性的根本对策。如苏南、上海地区推广:直播稻于5月底-6月初播种,移栽稻在5月20-25日播种,6月20-25移栽。可减少秧田二化螟卵块10%以上,大田减少枯鞘60-70%以上,大田虫口密度减少90%以上,水稻产量最高。对三化螟的避螟效果更好。4)第一代药剂防治:秧田三叶期时喷第一次药,移栽前3天再喷第二次。大田7/上旬在卵孵化盛期用药一次,7月中旬结合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再施药一次。2023/2/6632、普治穗期保丰收施药时期:二化螟:穗期防治的适期,应根据虫情预测,在第二代卵孵化始盛期用第一次药(一般为孕穗期),隔7天左右再施第二次药(或为破口期),大发生时隔5-7天后再施第三次药。三化螟:穗期防治,中等以上发生年,水稻破口期施第一次药,5-7天后再施第二次药。防治药剂:第一代用锐劲特(秧田二次),大田及穗期防治,以稻螟敌、杀螟唑、稻虫胺、米螨等的防效较好。还可选择用以下药剂:2023/2/66418%杀虫双水剂(AS)200-300ml/亩(666.67m2);90%杀虫单WP50g/亩(666.67m2);注意:以上两种药剂在蚕桑区禁用。50%杀螟松EC100ml/亩(666.67m2);50%巴丹WP150ml/亩(666.67m2);40%乐果EC100ml/亩(666.67m2);50%氧化乐果EC100ml/亩(666.67m2);上述药剂任选一种按每亩用药量加水50kg喷雾。2023/2/665一、分布与为害二、形态特征三、生活史和习性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五、防治要点第三节稻飞虱(riceplanthopper)2023/2/666稻飞虱又称稻虱、蠓子等,属同翅目飞虱科。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稻飞虱种类很多,但造成水稻损失的主要有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

(Horvath)、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en)。早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中、晚稻以褐飞虱为主。灰飞虱很少直接成灾,但能传播稻、麦、玉米等作物的病毒。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栽培制度的改变,高产耐肥品种尤其是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稻飞虱的为害逐年加重,1987,1991,1997年曾连续多次大爆发,造成极大损失,至70年代末后已成为亚洲水稻产区的头号害虫。2023/2/667稻飞虱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等地区发生严重。褐飞虱在中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自治区发生为害重。白背飞虱分布范围与褐飞虱大体相同,以长江流域发生较多。灰飞虱以华北、华东和华中稻区发生较多。3种稻飞虱都喜在水稻上取食、繁殖。褐飞虱能在野生稻上发生,一般认为是单食性害虫。白背飞虱和灰飞虱除危害水稻外,还取食小麦、高粱、玉米等其他作物。一、分布与为害2023/2/6682023/2/6692023/2/670稻飞虱均以成虫、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水稻叶鞘和茎杆的汁液。水稻分蘖期受害,茎秆上出现不规则长形棕褐色斑点,严重时逐渐变黑,整株枯死。水稻孕穗抽穗期受害,叶片变黄,稻株矮小,茎秆变黑而发臭,不抽穗或抽出的穗子呈褐色,籽粒空秕率高,甚至成为半枯穗或白穗。水稻乳熟期受害,叶变灰色,茎杆腐烂,形成不实穗。为害严重时,稻丛基部变黑,整株枯萎倒伏,田间出现“黄塘”、“冒穿”,逐渐扩大成片,造成全田枯荒,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023/2/671稻飞虱对水稻的为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直接吸食为害:以成、若虫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茎叶组织的汁液。当虫量大,受害重时,导致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2、产卵为害:产卵时,刺伤稻株茎叶组织,形成大量伤口,促使稻株水分由刺伤点向外散失,同时破坏输导组织,加重水稻的受害程度。3、传毒或诱发水稻病害:褐飞虱是传播草状丛矮病毒和齿叶矮缩病毒的虫媒,灰飞虱可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稻飞虱危害后,还有利于水稻纹枯病菌、小球菌核病等病菌的侵染为害。2023/2/6722023/2/673褐飞虱为害2023/2/674冒穿、穿顶2023/2/6752023/2/6762023/2/6772023/2/6782023/2/6792023/2/680

种类虫态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成虫长翅形体长3mm。雌虫背中心土黄色,两边黑褐色。雄虫全部黑色。体长3.5mm。雌虫背中心黄白色,两边黑色。雄虫背心黄白色,两边褐色。体长3.5mm。雌虫全体褐色,但较深。前胸背板和小盾片都有3条凸起线。短翅形体长2mm。雌虫背心淡黄色,两边褐色。雄虫全部黑色。体长2.5mm。雌虫背心黄白色,两边淡褐色。雄虫发生少,体色较深。体长2.5mm。雌虫褐色,腹部膨大。雄虫深褐色,腹部不膨大。表三种稻飞虱的形态区别稻飞虱的虫体较小,成虫有短翅型和长翅型两种类型,三种稻飞虱的形态区别见下表。二、形态特征2023/2/681卵有一个突出的卵帽,卵帽微露出在叶鞘外。卵一般5~10粒,双行排列成卵块。卵粒长1mm左右,香蕉形,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为淡黄色。卵帽下陷在叶鞘内,外面看不见。卵一般7~8粒,单行排列成卵块。卵粒长1mm左右,呈尖辣椒形,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呈黄色。卵帽几乎与叶鞘相平,或稍外露。卵一般10余粒,双行排列成卵块。卵粒长1mm左右,呈丝瓜形,初产时稍带黄色,孵化前呈黄色。2023/2/682若虫刚孵出时只有小粉粒大,长到5龄时有一粒半芝麻大,腹部椭圆形。1~2龄体乳白色至黄白色,3龄全身乳白色,3龄开始出现灰褐色斑纹,腹部背面有淡色“八”字斑纹。刚孵出时只有小粉粒大,长到5龄时有半粒稻米大,腹部橄榄形,1~2龄全身灰白色,3龄开始体上有灰、白相间的斑纹,背中心有一块倒“八”字形白斑。刚孵化时约1mm长,长到5龄时有半粒麦粒大。全身黄褐色,隐杂有粉白色花纹。2023/2/683稻褐飞虱1.短翅型雄成虫2.短翅型雌成虫3.长翅型雌成虫4.若虫5.产在叶鞘中的卵块6.卵放大7.水稻被害状8.稻丛基部群集危害2023/2/684白背飞虱1.长翅型雌成虫2.长翅型雄成虫3.短翅型雌成虫4.叶鞘上产卵的伤痕5.产在叶鞘上的卵块6.卵的放大7.若虫52023/2/685灰飞虱1.长翅型雌成虫2.长翅型雄成虫3.短翅型雌成虫4.若虫5.叶鞘上产卵伤痕6.产在叶鞘中的卵7.卵的放大2023/2/686褐飞虱2023/2/6872023/2/6882023/2/6891、生活史褐飞虱:褐飞虱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7℃,有效积温为401.5日度。发生世代:随迁入期的迟早有所不同。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省每年可出现4~5代;湖南中部每年5代;江西、福建中部6~7代;广东中部和福建南部8~9代;广东、广西的南部10~11代;位于北纬33º~35º的苏北稻区,常年发生2代左右;在以北的其他稻区,常年发生1代。由于成虫产卵历期长,田间发生有世代重叠现象。三、生活史和习性2023/2/690褐飞虱的发生世代2023/2/691越冬及初次虫源:褐飞虱系南方性害虫,越冬分布大体以1月平均气温为12℃等温线,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2~3℃为界限。褐飞虱在我国的越冬情况可分为三个地带:安全越冬带:北纬21º以南,1月平均温度16℃以上地区,如海南岛的陵水,崖县等地,水稻周年生长,褐飞虱终年繁殖,无越冬现象,初次虫源为本地虫源;少量间歇越冬带:暖冬年份北纬25º左右,寒冬年份在北纬20º左右,1月平均温度10~16℃,如在岭南地区,暖冬年份各虫态能在再生稻,自生稻苗上存活,但数量极少,不能成为次年的主要虫源;不能越冬地区:北纬25º以北,1月平均温度低于10℃的地区。在云南高原的复杂条件下越冬虫源地垂直分布高限为海拔1480m。因此,我国大部分稻区的初次虫源皆非本地虫源,而是从热带地区远距离迁飞而来。2023/2/6922023/2/693白背飞虱:发生世代:年发生世代因地而异,吉林每年发生2代,辽宁3代,江苏、河南3-4代,湖北5代,湖南、四川6代,贵州6-8代,广西6-9代。越冬:我国南方有冬秧或冬季再生稻和自生苗存活的地区,才能以卵越冬,其越冬北界为北纬26º左右。初期虫源也认为是从热带远距离迁飞而来。各地每年迁入的初发虫源比褐飞虱早,持续时间长,且峰次多。2023/2/694灰飞虱:发生世代:在北方1年发生4~5代,南方7~8代。越冬:以若虫在寄主上或根际、落叶下及土缝内越冬。灰飞虱耐低温,若虫在5℃以上即可继续取食生长,但不耐高温,至30℃以上发育缓慢,甚至引起滞育和死亡。主要为害秧苗和分蘖期的稻苗。2023/2/6952、生活习性褐飞虱:褐飞虱嗜食水稻,对植株营养状况改变的反应很灵敏。褐飞虱短翅型成虫是定居型,繁殖型,不能飞,只能爬和跳,但繁殖力发达,寿命长。短翅型数量增多,是造成严重为害的预兆。长翅型能飞、善跳,长翅型成虫具远距离被动迁飞的特性。长翅型成虫数量增多,表明褐飞虱将大量迁移。2023/2/6962023/2/697表、褐飞虱迁入规律区域世代数迁入时间海南12—13代常年繁殖广西、广东、福建南部8—9代3—5月贵州南部、江西南部6—7代4—6月赣江中下游、贵州、浙江南部福建中北部5—6代5—6月江西北部、湖北、湖南、浙江四川东南部、江苏、安徽南部4—5代6—7月上中苏北、皖北、鲁南2—3代7—8月2023/2/698褐飞虱成虫于晚上和清晨羽化,羽化不久即可交配。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嫩绿性。成虫产卵于叶鞘中央肥厚处的组织中,每雌可产卵360~700粒,最多达1000余粒。产卵痕迹初呈黄白色,后渐变为褐色条斑。成虫和若虫喜阴湿,怕阳光照射,一般都在稻丛下部群集取食、产卵、栖息。但当虫口密度大,下部食料恶化时也可移至叶面或穗颈上取食和产卵。褐飞虱耐饥力较差,老龄若虫经3~5天、成虫经3~6天不取食即饿死。2023/2/699白背飞虱:白背飞虱的生活习性与褐飞虱相似,但食性较褐飞虱广。成虫具趋光性,趋嫩绿性。长翅型成虫也具远距离被动迁飞的特性。卵多产于水稻叶鞘肥厚部分组织中,也有产于叶片基部中脉内和茎秆中,产卵痕开裂。每个卵块有卵5—28粒,多为5~6粒。长翅型雌成虫可产卵300~400粒,短翅型的产卵量比长翅型约多20%。在稻株上取食的部位,比褐飞虱和灰飞虱都高,并可在水稻茎秆和叶片背面活动。若虫3龄以前食量小,为害性不大,4~5龄食量大,为害重。2023/2/6100灰飞虱:成虫有明显的趋嫩绿、趋茂密和趋光性。在一年中随季节要转换几次寄主。成虫、若虫常栖息在植株下部取食。成虫喜在生长嫩绿、高大茂密的田块产卵,多产卵于植株下部叶鞘内。雌虫产卵量一般数十粒,越冬代最多,可达500粒左右,每个卵块的卵粒数,由1-2粒至10余粒,大多为5-6粒。灰飞虱除刺吸寄主液汁造成危害外,还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小麦丛矮病和玉米粗缩病等病毒病,产生间接危害。水稻条纹叶枯病毒还可由带毒的雌虫通过卵传至下代继续传播。2023/2/61011、气候因素褐飞虱:褐飞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80%以上。温度高于30℃或低于20℃对成虫繁殖,若虫孵化和若虫存活率等都有不利的影响。褐飞虱耐寒力弱,卵在0℃下经7天即不能孵化,长翅型成虫经4天即死亡。各虫态历期:卵、若虫在25~26℃下,分别平均为7.4d和14.9d;成虫产卵前期在26~28℃下,短翅型为2~3d,长翅型为3~5d;成虫寿命约15~25d。约1个月完成一个世代。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2023/2/6102褐飞虱属喜湿的种类,因此多雨及高湿(相对湿度在80%以上)对其发生有利。6月至9月降雨日多,雨量适中,特别有利于褐飞虱的发生,尤其在6月底,7月上旬卵盛孵期,雨日多,降水强度小,虫口数量可数十倍地增长。若9月下旬气温在20℃以上时,预兆褐飞虱将会爆发成灾。但大暴雨对稻飞虱有冲刷作用,洪涝对褐飞虱不利。淹水使褐飞虱的卵孵化率明显下降,尤其是淹水和高温的互作可杀死叶鞘内的绝大部分褐飞虱卵。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凡“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的年份,易酿成大发生。2023/2/6103白背飞虱:白背飞虱对温度的适宜范围较宽,在30℃高温或15℃低温下都能正常生长发育,而对湿度要求较高,以相对湿度80—90%为适宜。一般初夏多雨,盛夏干旱的年份,易导致大发生。在华中稻区,迟熟早稻常易受害。灰飞虱:灰飞虱为温带地区的害虫,适温为25℃左右,耐低温能力较强,夏季高温则对其发育不利。华北地区7~8月降雨少的年份有利于其大发生。2023/2/61042、食料因素食料的适宜程度,对稻飞虱的发育速度、繁殖力和翅型变化都有影响。栽培制度:在单、双季稻混栽或双、三季稻混栽条件下,易提供孕穗至扬花期适宜的营养条件,促使稻飞虱大量繁殖。水稻品种:中、迟熟,宽叶、矮秆群体间比较荫蔽的农艺性状,易构成稻飞虱繁殖的有利生境。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为害有不同的反应,感虫品种植株中游离氨基酸多。水稻生育期:褐飞虱在水稻乳熟期至蜡熟期虫口密度最高,是水稻受害的主要时期。白背飞虱在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抽穗期增殖快,稻株受害重。2023/2/6105田间管理:水稻密度过大,多施或偏施氮肥,长期积水的稻田,稻株徒长、叶色浓绿、茎秆幼嫩,为稻飞虱提供了丰富的氮素营养,再加之田间郁闭度大,荫凉多湿,这种小气候条件又为稻飞虱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受害较重。2023/2/61063、天敌因素稻飞虱的天敌种类很多,如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蜘蛛、线虫等,这些天敌能有效抑制稻飞虱的种群数量。2023/2/61071、农业防治1)选育和利用抗虫品种:充分利用水稻品种的抗性基因,培育抗稻飞虱的丰产品种和多抗品种,因地制宜推广种植,这是防治稻飞虱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如湘晚籼1号、3号,籼优6号等对稻飞虱有较高的抗性。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氮、磷、钾肥合理使用,促进稻株生长健壮,避免偏施氮肥,控制水稻后期贪青晚熟;稻田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防止长期积深水,创造不利于褐飞虱孳生繁殖的生态条件,达到抑虫增产的目的。五、防治要点2023/2/61083)合理品种布局:同稻型、同品种连片种植,避免插花田,防止稻飞虱辗转为害。4)田间清洁:结合秧田和本田除草,彻底拔除稗草,消灭部分虫卵;收割时要避青收割,最后收割的田块,在田坎上或田内撒农药或油砂,防止转移为害;北方冬季结合积肥,彻底清除杂草,消灭灰飞虱越冬虫源。2023/2/61092、生物防治褐飞虱各虫期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等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对褐飞虱的发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应注意保护和利用,以提高自然控制能力。通过利用天敌,对控制稻飞虱为害有重要作用。如推广稻田放鸭食虫,对防治稻褐飞虱有显著效果。2023/2/61103、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稻飞虱的发生情况,采用压前控后或狠治主害代的策略。选用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农药,尽量考虑对天敌的保护,掌握在若虫2-3龄盛期施药。防治指标:1500头/百蔸。目前稻飞虱对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发展速度较快,如溴氰菊酯已不宜用于稻田害虫防治,因此应该选用目前尚未产生抗性或抗性发展较慢的农药品种。2023/2/6111使用药剂:25%灭幼酮WP每hm²用300~450g喷雾,防治效果为85.3%~93.92%,残效期30d以上。一次施药即可控制褐飞虱为害,且对天敌、作物都较安全。还可选用以下药剂:25%扑虱灵WP30-35g/亩;10%大地臣WP15-20g/亩;25%叶蝉散EC150ml/亩;50%巴沙EC50ml/亩;80%敌敌畏EC100ml/亩;25%速灭威WP150g/亩;40%氧化乐果EC100~150ml/亩。上述药剂任选一种按每亩用药量加水50kg喷雾。2023/2/6112一、分布与为害二、形态特征三、生活史和习性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五、防治要点第四节稻纵卷叶螟(Riceleaffolder)2023/2/6113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俗称卷叶虫、刮青虫、小苞虫、白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也是我国稻区常发性的重要水稻害虫,一般使水稻减产10~20%,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导致绝产。2023/2/6114稻纵卷叶螟在国外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岛屿及非洲等地。在我国广泛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的全国各稻区。尤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区为害严重。随着稻田耕作制度的改变,品种的更换和水肥条件的改善,从196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为害程度不断上升,现已成为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的寄主植物以水稻为主,也危害小麦、大麦、玉米、谷子、甘蔗等作物和稗草、雀稗、游草、马唐、芦苇、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一、分布与为害2023/2/61152023/2/6116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吐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初孵幼虫多在心叶、叶鞘内和幼嫩叶片上取食为害。幼虫进入2龄期开始吐丝纵卷叶片成圆筒状虫苞,躲在苞内啃食叶肉,留下一层白色表皮。为害严重时,稻田内叶片一片枯白。稻叶受害后,影响光合作用,特别是剑叶和剑叶下的两片功能叶受害,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对产量造成较大损失。2023/2/61172023/2/61182023/2/6119成虫:雌蛾体长8~9mm,翅展16~18mm,体、翅黄褐色,前翅前缘暗褐色,外缘具暗褐色宽带。翅面有3条黑褐色条纹,内横线、外横线斜贯翅面,中横线短。后翅也有2条横线,内横线短,不达后缘。雄蛾体较雌蛾稍小,色泽较雌蛾暗,前、后翅斑纹与雌蛾相近,但前翅前缘的短纹上有瘤状毛块突起。卵:卵扁平椭圆形,宽约0.5mm,长约1mm,中部稍隆起,表面具细网纹。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变为黄褐色。二、形态特征2023/2/6120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4~19mm。初孵时绿色,后变黄绿色,老熟时桔红色,中、后胸背面有8个毛片,分成两排,前排6个,后排2个。蛹:蛹长7~10mm,蛹体初为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圆筒形,尾部较尖,有8根臀刺。2023/2/61212023/2/61222023/2/61232023/2/61242023/2/6125生活史:全国一年发生1~11代,各地发生的世代数从北向南逐渐递增。东北年生1~2代,湖北发生4~6代,雷州半岛、海南发生9~l1代。南岭以南以蛹和幼虫越冬,南岭以北有零星蛹越冬。越冬场所为再生稻、稻桩及湿润地段的李氏禾、雀麦等禾本科杂草。稻纵卷叶螟在北纬30度以北地区,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其虫源皆从南方迁移飞而来。迁飞的成虫主要来源于东南亚、海南岛等地。每年的4—8月,由南到北发生5次迁移。8月底至11月成虫由北到南共迁移3次。三、生活史和习性2023/2/6126稻纵卷叶螟迁飞路径图2023/2/6127生活习性:成虫:成虫有很强的趋嫩绿性,喜在生长繁茂嫩绿荫蔽的稻田里群集危害。成虫有补充营养的习性,喜欢吸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和花蜜。白天在稻田里栖息,受惊扰即飞起,但飞不远,夜晚活动、交配,有趋光性。成虫喜欢将卵产于稻叶宽的品种和生长嫩绿的稻田,散产于稻叶中脉附近,正面或背面都有,单粒居多,少数2—3粒串在一起,水稻上部稻叶卵量多于下部。雌蛾产卵前期3—12天,雌蛾寿命5—17天,雄蛾寿命4—16天。2023/2/6128幼虫:幼虫有5~6龄,初孵幼虫爬至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取食。2龄后转移至老叶危害。爬至叶尖附近,吐丝缀稻叶两边叶缘,纵卷叶片成圆筒状虫苞,白天躲在苞内啃食叶肉,晚上出来到新叶上卷苞。一个叶苞中仅有一头幼虫,被害处呈透明白条状。2~3龄在叶尖卷叶,食量不大。随着虫龄的增大叶苞增大,4龄和5龄食量大,可将2~3片稻叶连缀在一起卷成虫苞,取食表皮和叶肉,留下一层白色薄膜。幼虫有转苞为害的习性,4龄后转苞频繁,每头幼虫一生可取食3~6片稻叶。食叶量最高2655mm2,最低2006mm2,平均2179.44mm2。幼虫受惊时迅速后退逃跑或翻跳落地。老熟幼虫多在稻株下部枯死的叶鞘或叶片上结茧化蛹。2023/2/61292023/2/6130一龄白点期不结苞二龄卷尖期三龄幼卷期束叶期四龄转苞期五龄化蛹期停食期稻纵卷叶螟2023/2/61312023/2/61321、气候因素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需适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最适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在80%以上。发育期间阴雨多湿,有利于成虫卵巢发育、交配、产卵和卵的孵化及初孵幼虫的存活。为此,6—9月雨日多,湿度大有利其发生;高温、干旱或低温均对发育不利。在蛾源迁入期间,锋面降雨天气还有利于迁入蛾源的降落。因此雨日多,迁入的虫量也大。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2023/2/61332、食料因素1)耕作制度:20世纪60年代后,东南亚地区大力推广了矮杆、早熟、高产的水稻品种。矮杆阔叶品种的育成和推广,提高了复种指数。我国南方稻区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稻改制,北方旱作区扩种了水稻,以及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加之高肥、密植的栽培措施,为稻纵卷叶螟的南北往返迁飞和种群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2023/2/61342)品种和生育期:不同水稻品种间发生轻重不同。一般叶片宽软、叶色深绿的品种比叶片质地厚硬、叶色浅淡的的品种受害重;矮杆品种比高杆品种发生重;晚粳比晚籼重;杂交稻比常规稻发生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被害有差异,幼虫取食分蘖至抽穗期的稻株,有利于其发育,成活率高。3)栽培管理:在栽培措施方面,偏施氮肥或施肥偏迟,造成禾苗生长幼嫩和叶片披散,同时植株含氮量高,易诱蛾产卵,并有利幼虫结苞为害,为害加重。2023/2/61353、天敌因素稻纵卷叶螟的天敌有80多种,各虫期都有天敌寄生或捕食。这些天敌对其种群数量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捕食性天敌有青蛙、蜻蜓、豆娘、蜘蛛、隐翅虫、步甲等。如稻田水狼蛛Pratajaponicus、八斑鞘腹蛛Coleosomaoctomaculatum、粽苞管巢蛛Clubionajaponicola、华丽肖蛸Tetragnathanitens

、拟环纹豹蛛Pardosapseudoannulata、嗜水新园蛛Neosconanautica

、菱头蛛Bianorhotingchiehi、印度长颈步甲Ophioneaindica

等对稻纵卷叶螟捕食作用较强。2023/2/6136寄生性天敌:寄生稻纵卷叶螟的寄生蜂有24种。卵期的寄生蜂主要有: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japonicum),对稻纵卷叶螟第四代的寄生率高达19.11%,第五代为18.09%。1-2龄幼虫的主要寄生蜂是纵卷叶螟绒茧蜂(Apentelescypris),寄生率为7.19%-11.63%。3-5龄幼虫的常见寄生蜂有:无斑黑点瘤姬蜂(Xanthopimplaflavolineata)、菲岛抱缘姬蜂(Temeluchaphilippinensis)、纵卷叶螟横带茧蜂(Cardiochilessp.)等,寄生率为9.69%。蛹期的寄生蜂主要有:无脊大腿小蜂(Brachymeriaexcarinata)、趋稻厚唇姬蜂(Phaeogenessp.)等,寄生率为11.74%-14.27%。2023/2/6137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农药,协调化学防治与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的矛盾,将幼虫的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1、选用抗虫品种:水稻品种不同,受害程度有差异,一般叶质硬、肉薄、叶片窄的品种,发生轻。如TMK-6、黄金城、郑粳7308、西海89等抗性较强。2、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适时晒田,促使水稻生长健壮,适期成熟,防止后期贪青晚熟,以减轻为害。五、防治要点2023/2/61383、生物防治:1)人工释放赤眼蜂:在稻纵卷叶螟产卵始盛期至高峰期放蜂,每667m2每次放3-4万头,隔3天1次,连续放蜂3次。2)喷洒杀螟杆菌、青虫菌:每667m2喷每克含活孢子量100亿的菌粉150一200g,加水60~75公斤喷雾。为了提高生物防治效果,可加入药液量0.1%的洗衣粉作湿润剂,此外如能加入药液量1/5的杀螟松效果更好。一般从孵化始盛期开始用药,每隔4~5天用药一次,共2~3次。3)保护利用天敌:在水稻生长前、中期,为保护天敌,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最好施用苏云金秆菌,有利于天敌群落的建立,还可控制中后期的发生。2023/2/61394、药剂防治:抓住时机,适时用药。药防指标:百丛有新束叶苞15个以上。常用药剂:25%杀虫双水剂200g;80%杀虫单粉剂35—40g;42%特力克EC60ml;50%杀螟松EC100g;5%锐劲特胶悬剂20ml;10%吡虫啉WP10一30g。此外,也可于2—3龄幼虫高峰期,每亩用10%吡虫啉10—20g与80%杀虫单40g混配,主防稻纵卷叶螟,兼治稻飞虱。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每亩用药量加水50kg喷雾。施药时间:以早晨、傍晚为好,阴天全天均可,如细雨天用药应提高农药浓度。2023/2/6140第五节水稻其它害虫2023/2/6141危害水稻的蓟马主要有稻管蓟马、稻蓟马。1、为害特点:蓟马在水稻秧田及分蘖期稻田为害,以成、若虫锉吸叶片汁液,轻者出现花白斑,重者使叶尖卷褶枯黄。受害严重者秧苗返青慢,萎缩不发。初孵若虫多潜入未展开的心叶、叶鞘或卷叶内取食,常引起叶片扭曲,不能伸展。天气晴朗时,成虫白天多栖息于心叶及卷叶内,早晨和傍晚常在叶面爬动。雄虫罕见,主要营孤雌生殖。卵散产于叶片正面叶脉间的表皮组织内,对光观察可见产卵处为针尖大小的透明小点。一、稻蓟马类2023/2/61422023/2/61432023/2/61442023/2/6145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冬春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虫源基数。移栽后加强管理,促苗早发,适时晒田,提高植株抗虫能力。对已受害的田块,增施一次速效肥,恢复秧苗生长。2)化学防治:在若虫发生盛期,当秧田百株虫量达200~300头或卷叶株率10%~20%;水稻本田百株虫量300~500头或卷叶株率20%~30%时,应进行药剂防治。①用35%好年冬进行种子处理: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6%~1.1%。②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喷雾:每亩用药30~40ml,加水50kg。③用40%乐果乳剂超低容量喷雾:每亩用药100ml,加水200ml。2023/2/6146直纹稻苞虫ParnaraguttataBremeretGrey,又称稻弄蝶,俗称结苞虫、苞叶虫、搭棚虫等,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1、为害特点:1~2龄幼虫多在叶尖或叶边缘纵卷成单叶虫苞,3龄后吐丝将数片至10余片叶结成粽子状虫苞,白天在苞内蚕食苞叶,晚上或雨天爬至苞外取食其他叶片。一苞的叶片吃光后或受惊后逃跑,可重新结苞为害。老熟幼虫在稻丛基部结薄茧化蛹,或在苞内、土缝中化蛹。二、直纹稻苞虫2023/2/61472023/2/61482023/2/61492023/2/61502、发生规律:直纹稻苞虫是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气候、虫口基数、食料、天敌等条件是影响其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若冬季和早春高温多湿,当年有可能大发生,夏季湿度较高,温度较低,则有利于稻苞虫各虫态的生长发育,为害重。青蛙、燕子、蜻蜓、蜘蛛等天敌数量大,可抑制稻苞虫的发生为害。植株生长茂密、叶色嫩绿的田块,发生严重。2023/2/61513、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结合积肥,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和落叶,及时处理稻茬和稻草。2)生物防治:保护天敌,释放寄生蜂,或在有条件的地区,放鸭啄食幼虫。3)药剂防治:成虫盛发10天后,百丛有1~3龄幼虫10~15头的田块定为防治对象田。1~2龄幼虫占90%左右时,为防治适期。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克,或50%杀螟松乳剂100克,或20%杀虫双水剂200克,兑水40~50公斤于傍晚喷雾。2023/2/6152稻螟蛉NarangaaenescensMoore,又称双带夜蛾、稻青虫、粽子虫、弓腰虫、小青虫等。全国稻区均有发生,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高梁、玉米、稗草等。1、为害特点:初孵幼虫沿叶脉啃食叶肉,形成白色条纹,三龄后食量大增,将叶片吃成许多缺刻。幼虫老熟后在稻叶尖端吐丝折叶做成粽子状的小三角虫苞,13~22天后咬断苞下叶片,虫苞落在田内,在苞内结茧化蛹,4~7天羽化为成虫。三、稻螟蛉2023/2/61532023/2/6154稻螟蛉幼虫2023/2/61552023/2/61562、发生规律:稻螟蛉从北至南一年发生3~6代,以蛹在稻丛、杂草的叶苞或叶鞘中越冬。成虫白天潜伏在稻丛或杂草中,夜间活动,趋光性强。卵多产于稻叶和叶鞘上,散产或排成1~2行。卵多在清晨孵化,孵化后开始取食为害。3、防治方法:1)灯光诱杀:在成虫盛发期用灯火或点燃草把诱杀。2)人工捕杀:在幼虫结粽子状虫苞时,摘除虫苞。3)药剂防治:在2龄幼虫高峰期,用以下药剂防治:25%杀虫双水剂200克,或90%晶体敌百虫100克,每亩用药量兑水50-60公斤喷雾。2023/2/6157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Thunberg,俗称油蚂蚱。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麦类、甘薯、高梁、芦苇等多种作物和杂草,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1、为害特点:成虫、若虫均食害水稻叶片,轻者吃成不规则的缺刻和孔洞状,重的可将整叶片吃光;在水稻抽穗至成熟期为害时,咬断枝梗、啃食谷粒,造成白穗和秕粒,影响产量。四、中华稻蝗2023/2/61582023/2/6159稻蝗危害状2023/2/61602、发生规律:中华稻蝗以卵在土壤表层1~3cm深处越冬。2~3龄盛期,主要聚集于稻田边取食杂草。3龄后迁到稻田为害水稻。稻蝗幼龄若虫食量小,五龄食量大增,至成虫时食量最大。温湿度对稻蝗的发生影响较大。气温15℃以上时,蝗蝻开始孵化出土,气温上升到20℃,越冬卵大量孵化,达到出土盛期。蝗蝻活动的适温为25℃左右。土壤含水量20~40%,孵化率为70~80%。土壤含水量低或含水量60%以上时,卵常因干燥或水渍而死亡。2023/2/61613、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中华稻蝗卵多产于田埂、地边、渠旁土瀼中,可通过铲埂、整修田埂,消灭越冬虫卵。结合积肥铲除杂草,消灭蝗卵。2)人工捕杀:蝗蝻3龄前,集中在稻田边、路边、渠边等地,用捕虫网捕杀。3)保护天敌:稻蝗的天敌有青蛙、蟾蜍、蜘蛛、蚂蚁、寄生蝇等,严禁捕杀青蛙等天敌,也可放鸭捕食若虫。4)药剂防治:抓住若虫3龄前集中连片用药。凡百蔸有虫9头以上的田块应进行药防。可选用以下药剂:每亩用25%杀虫双水剂100克,50%辛硫磷乳油50~75克,40%氧化乐果乳油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2023/2/6162稻象甲Echinocnemussquameu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