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_第1页
2022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_第2页
2022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_第3页
2022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_第4页
2022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单选题(共50题)1、掷铁饼、铅球的扇形区内角度约为()。A.35°B.40°C.29°D.33°【答案】A2、根据肌纤维排列方向,可以把肌肉分为()。A.长肌、短肌、扁肌、轮匝肌B.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多头肌C.梭形肌、羽状肌、斜肌、横肌D.二头肌、多头肌、长肌、短肌【答案】C3、热射病的特征表现是()。A.高热、无汗、昏迷B.高热、肌肉疼痛、轻度脱水C.多汗、肌肉疼痛、痉挛D.头晕、多汗、轻度脱水【答案】A4、提高反应速度的锻炼方法是()A.信号反应法B.指令法C.减负法D.竞赛法【答案】A5、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指()A.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B.背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C.面对练习者做同方向的动作D.背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答案】C6、下列属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的是()。A.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B.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C.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D.关注地区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答案】A7、运动动机的功能表现为()。A.社会、生物、内部和外部B.发动、选择、强化和维持C.培养、激发、直接和间接D.探究、创新、转化和完成【答案】B8、教育部规定中小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的时间是()A.30分钟B.40分钟C.60分钟D.90分钟【答案】C9、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水平。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10、下列影响动脉血压因素中,错误的是()。A.心率加快,脉压减小B.大动脉硬化,脉压减小C.外周阻力增加,舒张压升高D.每搏输出量增加,脉压增大【答案】B11、足球队员将注意有目的地从进攻及时地转移到防守上的能力属于()A.注意稳定性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维持【答案】C12、体育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A.督促家长B.选拔学生C.评定成绩D.激励学生【答案】D13、排球扣球动作技术结构中的关键环节是()。A.助跑B.起跳C.挥臂击球D.落地【答案】C14、体育课中,生理负荷高峰出现在哪一时段较为适宜()A.准备部分的后期B.基本部分的中期偏后C.准备部分的前期D.基本部分的中期偏前【答案】B15、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成绩的评定最好采用()A.过程性评定B.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C.终结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答案】B16、窦房结是正常人体的心脏节律性收缩的起搏点,它位于()A.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B.左心室壁C.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交界处D.右心室壁【答案】C17、体育教学设计有助于突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方法【答案】A18、运动训练包括了哪些基本结构?()A.动力来源、动力特征、动力构成B.动力特征、动力构成、动力过程C.动力特征、动力来源、动力过程D.动力形式、动力构成、动力特征【答案】B19、在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在哪一位置起跳扣球才符合规则要求()A.在三米线内起跳B.在三米线外起跳,起跳时可以踩线C.在比赛场上任何地方起跳D.在三米线外起跳,起跳时不能踩线【答案】D20、在足球比赛中,什么情况下裁判员会出示红牌()A.连续违反规则B.有暴力行为C.拉扯对方球员D.绊摔对方球员【答案】B21、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的水溶性维生素是()。A.维生素AB.维生素E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C22、下列选项中,可以提高反应速度的方法是()A.减负法B.指令法C.信号反应法D.竞赛法【答案】C23、篮球比赛中,运动员能够掌控球和合理运用投篮技术的前提是()。A.投篮距离B.移动路线C.投篮方式D.正确的持球方法【答案】D24、形成运动技能的分化阶段时,运动动力定型()A.尚未建立B.初步建立C.建立和较巩固D.已经建立【答案】B25、慢肌纤维与快肌纤维相比较,其生理学特征表现为()A.收缩速度慢,力量小B.收缩速度慢,抗疲劳能力弱C.收缩速度慢,力量大D.收缩速度快,抗疲劳能力强【答案】A26、下列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是()。A.卵细胞B.成熟的红细胞C.血小板D.胰岛β细胞【答案】B27、以下体操项目中,属于女子独有的项目是()。A.健美操B.器械体操C.徒手体操D.艺术体操【答案】D28、人体内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分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合成()。A.APTB.ATPC.ADPD.APD【答案】B29、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其最终目的是()A.选拔B.排名C.甄别D.发展【答案】D30、依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以系统传授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教学模式是()A.技能掌握式B.课题研究式C.快乐体验式D.小群体学习式【答案】A31、通过体育训练的运动员,在完成动力性定量负荷时,动脉血压的变化特点是()A.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B.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适量下降或不变C.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D.收缩压下降【答案】B32、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传球后,利用假动作摆脱防守,向篮下切入接回传球投篮,这种配合称为()。A.一传一切配合B.空切配合C.突分配合D.掩护配合【答案】A33、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其措施不包括()。A.畅通呼吸道B.胸外心脏按压C.人工呼吸D.保暖【答案】D34、骨骼肌与心肌相比具有许多相同的生理特性,但不包括()。A.传导性B.兴奋性C.收缩性D.自动节律性【答案】D35、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与运动员、运动员与裁判员之间发生冲突时,现场判罚的依据是()?A.竞赛规则B.体育道德C.体育法D.裁判法【答案】A36、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不包括()。A.主体对象B.教学内容C.教学流程D.教学评价【答案】C37、背越式跳高采用()方式助跑。A.直线B.弧线C.直线加弧线D.弧线加直线【答案】C38、前臂出血时,为了止血可指压的血管是()A.锁骨下动脉B.肱动脉C.尺动脉D.桡动脉【答案】B39、掷铁饼、铅球的扇形区内角度约为()。A.35°B.40°C.29°D.33°【答案】A40、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A.教育目的与目标B.教育过程C.教育功能D.教育实施【答案】A41、下列属于恢复过程的三个阶段的是()。A.运动前恢复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阶段B.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阶段、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C.运动前恢复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D.运动前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阶段、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答案】B42、“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属于下列哪一种目标()A.运动技能B.身体健康C.运动参与D.社会适应【答案】A43、在足球比赛中,防守队员因铲球造成的攻击性行为属于()A.敌意性攻击B.情境性攻击C.竞争性攻击D.工具性攻击【答案】D44、水的功能不包括()A.润滑B.维持体温C.运输营养D.帮助吸收【答案】D45、依据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来源,可把体育教学方法分为()。A.教授法、学习法、直观法B.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C.学习指导法、动作练习法、一般教育法D.语言法、直观法、教授法【答案】B4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的是()A.探究式B.合作式C.自主式D.灌输式【答案】D47、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主要是由于()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D.抗利尿素分泌减少【答案】B48、1903年颁布了(),规定各级各类学堂都设立体操科,从而使中国学校体育首次出现了体育课程。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中小学课程纲要》D.《定国是诏》【答案】B49、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在跑动中未接稳球,掉在脚上弹出去3米,此时该名运动员拿起球并开始运球进行比赛,该名运动员的动作属于()。A.脚踢球违例B.带球走违例C.合法D.非法运球违例【答案】C50、运动技能形成的自动化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A.做好示范动作B.让学生多做模拟练习C.纠正错误动作D.不断检查动作质量【答案】D大题(共10题)一、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运动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基本部分的练习步骤及组织形式。教学对象:高一(4)班,男生40人。教学内容:挺身式跳远中的起跳技术(腾空步动作),第一次课。教学条件:田径场1个,沙坑1个,踏跳板4个,体操垫4块。【答案】挺身式跳远中的起跳技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挺身式跳远技术起跳环节的动作要领,起跳时能够做到上板快、摆臂摆腿快、蹬伸起跳快,能够完成空中挺身动作。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掌握起跳技术,发展速度、下肢力量、上下肢协调等身体素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战胜自我的勇气。二、教学重点助跑与起跳相结合,踏板时做到“三快”。三、基本部分1.原地上一步起跳练习全班分为四组,在距每组排头同学一米处放置一块体操垫,从排头同学开始做上一步起跳落垫练习,注意快速上步、积极踏跳,争取好的起跳高度。组织形式:四路纵队队形2.上3~4步起跳练习同样按照之前的练习方法完成上3~4步起跳练习。组织形式:四路纵队队形二、案例:教学内容:学习立卧撑教学目标:(1)采用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力量耐力。(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动脑筋,发展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学习的能力。(3)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教学组织:(1)准备活动队列练习、热身跑(抱团游戏):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圆,逆时针慢跑,当听到老师喊“2”时,两个同学抱成一团;听到喊“3”时,三个同学抱成一团,以此类推。所有同学必须在3秒内完成抱团,多人或者少人的“团”算组合失败,需向上纵跳3次。专项练习:俯卧撑。(2)基本部分①立卧撑教法:讲解、示范;循环指导;先分解再完整练习。【答案】(1)基本要求:①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和游戏,自然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正确、完整的概念。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性质,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步骤,并创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辅助练习。③要有适宜的练习次数和生理负荷。(2)上述案例运用了全班教学和分组教学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在立卧撑的讲解示范过程中,考虑到了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采用了全班教学组织形式,在学生练习、竞赛中采用了分组教学组织形式。上述案例首先用到了示范一模仿教学策略,教师对立卧撑的基本动作进行了讲解和示范。同时以比赛的形式,让同学积极参与到比赛之中,调动了气氛,这属于情境教学策略。三、某学校体育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主题为“学习中国女排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会议由教研组长李老师主持,李老师说:里约奥运会结束,光明教育网平台转载的文章指出“历史和事实再次证明。时代虽然不同,但是女排精神”没有褪色,反而愈加闪光。“女排精神”总是与这个国家历史发展的接单相契合,女排的顽强拼搏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女排精神“那是一种体育精神,也是一种前行力量,不但能够激励我们朝着目标前进,也给我们无尽的启示,请大家谈谈女排精神的内涵以及含盖应如何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王老师说:在我年轻的时候,女排精神就振奋了我们中国人,全国各行各业都向女排学习,这次女排又将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真应向她们好好学习!赵老师说,我们认为中国女排精神包括,团队精神、拼搏精神,不言败不放弃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作为青年教师,在今后的过程中我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认真做好每次体育工作。问题:(1)分析弘扬女排精神是发挥体育的哪些功能?(6分)(2)在未来的工作中你将如何践行女排精神?(9分)【答案】(1)弘扬女排精神是发挥体育的以下功能:①教育功能,材料中全国各行各业学习女排学习,学习顽强不屈的女排精神体现了体育的教育功能;②政治功能,女排精神与历史发展节点相契合,体现了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提升了国家的声望和影响力,体现了体育的政治功能;③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女排精神不仅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前行的力量,激励我们朝着目标前进,提高国人的积极性,民族自豪感,促进心理健康。(2)在以后体育教学工作,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女排精神:①在工作态度上践行,女排精神是顽强拼搏,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以后体育教学工作中一定以此作为工作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以积极饱满,严谨认真的状态面对教学工作,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完成教学任务;②体育教学方法中体现,女排精神是积极应变,果敢的精神,在教学工作中采取准确有效的教学策略,技术及手段,正如女排在比赛中有效的技术战术调整,积极应变,在教学中面对不同学生采取有效方法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和教育机智,为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努力;③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女排精神是团队协作,顽强不屈,永不放弃的精神,在教学中做到教授动作技术技能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女排的夺冠不仅需要精湛技术,更重要的是团队协作,顽强不屈,永不放弃的精神品质,所以在以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不仅在动作技术上高要求,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不屈不饶,勇敢拼搏;④在工作安排上落实,女排精神是团队协作,相互配合的精神,不管是制定教学工作计划还是教学工作执行,都要结合团队的力量,发挥每一位老师的特点与能力,相互协作,共同配合,更好的完成学校体育相关工作。四、高二(6)班,学生40人,教学内容为挺身式跳远,教案准备部分的内容见下表。准备部分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及要求请指出教案中专业用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6分)【答案】将“集体整队”改为“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将“报数、检查人数”改为“报告人数、检查出勤情况”;将“四列横队”改为“学生成四列横队集合”;将“两路纵队”改为“成两路纵队绕田径场行进”;将“徒手操练习与示范队形”改为“学生成徒手体操(广播体操)队形,按四列横队散开”。五、案例:某校初二(1)班,学生40人,操场1块。教学内容为少年拳(甲段)套路,新授课。教学过程:首先,王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了少年拳的完整套路,学生看完后跃跃欲试,纷纷模仿。然后,王老师认真细致地讲解了少年拳的动作技术要领并进行基本动作的示范。接着,王老师把学生分成8组,并进行分组合作练习,教师巡回走动纠正错误。之后,各组学生分别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摩,相互交流学习。期间,两位同学利用所学动作相互演练对打起来,导致其中一名学生鼻子出血。王老师严厉地批评了对打的两名学生,可学生们感到很委屈。问题:(1)该案例运用了哪些教学策略?(2)谈谈对案例中学生“对打事件”的看法。【答案】(1)该案例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一是示范一模仿教学策略,教师先向学生播放了整套少年拳的完整套路,然后阐明少年拳的动作要领,并示范少年拳的基本动作,由学生进行观察和模仿,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结果给予帮助、纠正和强化;二是情境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开始时用多媒体播放少年拳的完整套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案例中的两名学生在游戏练习环节中,利用所学动作相互对打,属于偶发事件,是这两名学生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属于正常的课堂活动,发生事故是不小心所为。案例中的王老师没有提前告知学生们练习少年拳的注意事项以及自我保护的方法,造成学生受伤,王老师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不能一味苛责学生。王老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课堂安全防范措施,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六、案例:某校初二(1)班学生30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0人。教学内容:鱼跃前滚翻。任课教师张老师为本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会鱼跃前滚翻的基本动作;(2)快乐教学,发展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教学过程:(1)上课,教师宣布该堂课的内容和目标。(2)教师讲解并示范鱼跃前滚翻的基本动作和要领,强调注意事项。(3)学生观察教师动作,模仿。(4)自由分组练习。(5)教师总结,学生自评。(6)游戏:打龙尾。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15人。其中一组学生站在圈外,拿着球掷向圈内排成纵队的另一组组员,被击中的学生要退出游戏,一直到所有组员都被击中,游戏结束。(7)回收器材,宣布下课。【答案】(1)教师让学生自由分组练习、学生自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运用了自主学习教学策略。打龙尾游戏是一种情境教学策略,采用游戏的形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2)该案例考虑到了初中生的特点,在下课前安排了放松益智的集体游戏——打龙尾,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点,在娱乐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建立起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此外,整节课的安排,学生自主练习的比重较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分组游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七、高二年级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是行进间低手投篮,从开始部分到准备部分,李老师对学生始终严格要求,分组练习时,刚开始学生积极性很高。几次练习后,王同学等几个水平较高的学生开始尝试各种上篮动作,正好被李老师巡回指导时发现,李老师要求王同学等4名学生到跑道上连续“蛙跳”10分钟。此后,同学们恢复到了刚开始练习时的秩序,但很多同学已没了刚开始的兴致。假如你是该任课老师,遇到此种情况你会如何处理?【答案】老师首先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课堂要求没有到位,如果是,就要进一步明确课堂要求,强调按照教学内容练习的重要性,即使是发现一些技术好的同学练习其他内容,也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比如夸奖几位同学技术不错,但是很多同学行进间低手投篮还没掌握,他们作为技术良好的同学,要为大家做好示范,帮助大家更快更好地掌握新动作。这样既能以一种愉快的方式让这些同学遵守课堂规则,又能发挥他们的优势促进教学,增强团队凝聚力。八、初三(1)班足球教学比赛课上,李老师在宣布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时,要求学生先慢跑两圈,做徒手操和足球专项准备活动后再进行教学比赛。此时,有几位同学高呼:“李老师安排那么多准备活动太浪费时间啦,我们直接开始比赛吧!这样可以多踢一会儿啊!”李老师给学生进行了适当的解释,并按照他之前的计划开始上课。比赛过程中有的学生不遵守规则,为了争抢球故意用手推搡别的同学,甚至出现抱球跑的现象,场面一度混乱……问题:(1)你认为学生的要求是否合理?(2分)请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做出解释。(8分)(2)如何强化规则意识来转变学生的上述行为?(5分)【答案】(1)学生的要求不合理。在运动练习或体育比赛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有很多作用,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如下:①提高代谢水平和升高体温:降低肌肉的黏滞性,提高肌肉收缩及舒张的速度,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并能提高肌肉及韧带的伸展性,预防运动损伤;可增强体内代谢酶的活性,提高机体物质代谢水平,保证运动中有充足的能量供应。②增加氧运输系统的功能。准备活动可克服呼吸、循环等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使肺通气量、心输出量和摄氧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增加,工作机能获得更多的氧供应,使机能水平提高。③调节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专门性准备活动可使运动条件反射联系多次接通,从而提高相关中枢间的协调性,还能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到适宜水平,增强内分泌的活动,为正式比赛或训练做好机能准备。④调整赛前状态。准备活动可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使机体在比赛前处于准备状态,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2)强化规则意识来转变学生的行为可通过如下方式:①在游戏或比赛前,教师要清楚告知学生正确的规则及方法,让学生明确在游戏或比赛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要求。②在游戏或比赛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执行奖惩措施。对犯规的学生取消游戏资格或比赛成绩,对严格遵守规则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扬。③加强对学生体育道德的培养,促进学生体育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授体育道德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九、高一年级跨栏课,女生普遍对学习跨栏存在恐惧心理,担心跨不过去会把自己绊倒,其中一名女生在上课当中以各种理由绕过了过栏练习环节,在考前复习时,当跨越第三个栏架时,被栏架绊倒受伤。医院诊断结果为膝关节髌骨骨折,韧带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影响了她正常学习和生活。为此,该家长强烈要求学校取消跨栏跑教学内容。问题:分析造成该生膝关节受伤的原因。请回答学校是否应该取消类似的跨栏这种教学内容?【答案】(1)损伤产生的原因:①思想上不够重视做准备活动时,该女生以各种理由绕过了过栏练习,说明其思想上没有重视准备活动,缺少运动损伤的意识。②准备活动不合理在做过栏练习时,该女生没有参与,缺少合理的准备活动。③运动参与者的心理状况不良高中女生普遍对学习跨栏存在恐惧心理,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也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④技术动作错误该女生在跨栏中被绊倒了,说明其技术动作是错误的,正确的技术动作不会出现该现象。学校不应该取消跨栏教学(2)理由:跨栏跑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跨栏跑技术练习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素质,为其他项目的学习提供身体条件,并对其他理论学习与应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只要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就能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的产生。因此学校不应取消跨栏跑教学。一十、某中学召开“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学研讨会。会上教研组的老师踊跃发言,展开热烈讨论。王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