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PPT_第1页
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PPT_第2页
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PPT_第3页
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PPT_第4页
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大气环流调整全球___________分布,显著影响气候本身是一种气候现象热量和水汽(4)地形: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和气候分布。(5)洋流:影响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6)人类活动:变更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影响越来越大。大气成分水汽含量气候类型的分析方法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1)_________确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低纬度气温__,高纬度气温__。(2)同一纬度,下垫面不同,不同地点的气温状况不尽相同:_________、_____影响范围较大。二、1.纬度位置高低海陆分布洋流2.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状况辐合上升雨量足够副热带高压信风干旱少雨西风西风季风环流大陆气团辐散下沉气流较少稀有三、全球气候在不断变更之中1.气候变更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___________变更。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更冷温煦干湿有气象观测记录气温上升全球气候变更的可能影响使海平面上升变更______,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_______________地区面临被沉没的紧急。影响农业(1)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作物产量。(2)不利:温度上升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使农作物减产。四、1.2.海岸线海拔较低的沿海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干旱加重,供水不足影响水循环可能使蒸发加大,变更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样事务的发生,加剧水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应对气候变更的措施通过技术措施削减目前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科学预料、主动地适应_____________。3.五、1.2.不稳定性与供需冲突二氧化碳甲烷将来气候变更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1)山地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造成了气温沿等高线分布而变更;高大的山地,引起水分的垂直分布,从而造成气候的垂直变更。(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而背风坡降水少,则形成雨影区。(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分布规律和范围。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长而逐步更替的变更特点。(4)非洲赤道地区东侧的东非高原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地势高造成的。自学指导分析气候的区域差异要抓主导因素,如南北差异重点考虑纬度和大气环流因素,东西差异优先考虑海陆和洋流因素,局部差异首先考虑地形因素。分析每种因素的影响都要落实到气和顺降水上。方法技巧(1)全球变暖不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变暖是自然与人为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质时期来看,地球恰处在间冰期,气温是在上升,只不过近百年来气温上升的幅度增加是由于人类过量排放温室气体所致。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变暖的程度。(2)全球气候变更≠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在不停地变更着,始终处于冷暖干湿交替中,呈周期性变更,是一种客观变更。而全球变暖仅是指全球均温明显上升,属全球气候变更的各种表现之一。误区警示

图示法理解记忆世界气候类型形成和分布考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推断图说考点表格法记忆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1)热带气候类型(2)亚热带气候类型(3)温带气候类型(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寒带气候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1)依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比照上图确定气候类型。(2)依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依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2010·上海地理)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针对训练1.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2)说明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风带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缘由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缘由两方面加以说明。答案(1)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2)南回来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限制,干旱少雨;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减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3)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潮湿。七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4)表现: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降水的季节支配相对比较匀整。缘由: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结构网络图分析理解全球变暖的缘由及对策缘由气温上升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更的显著特点,是自然缘由和人为缘由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考点二全球气候变暖的缘由及应对的具体对策图说考点全球变暖的具体对策全球气候变暖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2年后发达国家能否接着按议定书减排模式担当减排义务是南非德班会议的关键。材料二据报道,过去50多年来,长三角地区城市气温不断上升,上世纪90年头年平均气温较50年头上升了0.9℃,明显高于农村地区。(1)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各国应担当“共同而有区分的责任”,其中共同责任是指各国都应实行减排措施,减排是指________;有区分的责任主要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担当不同的责任,你认为发达国家还应担当的责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训练2.(2)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气温上升幅度高于农村,试分析缘由。(3)列举近年来与气候变暖相关联的上海的一些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位于长江源头的青藏高原也深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试举三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削减排放温室气体从资金、技术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减排(2)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交通繁忙,热量排放量大;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绿地面积少,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等。(3)台风灾难频繁、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咸潮较频繁等(4)雪线上升冰川退缩草场退化冻土北移湖泊消长荒漠化东进湿地削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任选3例即可)常考热点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更命题规律:(1)结合区域图、气候图表资料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2)结合各种最新统计图表和资料来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及影响是近几年高考的主要命题方式。1考向命题研判(2010·上海地理)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典例1】►伊比利亚半岛气候示意图伊比利亚半岛风光迤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解析图中A地处于40°N~60°N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B地处于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答案(2011·江苏地理,1~2)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典例2】►(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溶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解析本题组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和影响。(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是由冰川溶化造成的,冰川溶化的缘由是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溶化和退缩会造成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冰川融水增多,对全球水量没有影响,只是水在形态上发生了变更;海洋面积增加,沿海低地被淹,海岸线长度削减;冰川溶化是全球变暖的结果,不会造成全球温度下降。答案(1)D(2)A单曲线坐标图的判读步骤这是坐标图的最基本形式,单坐标中的曲线表示的是同类事物。分析坐标曲线试题一般实行“读数轴—看曲线—抓关键点”三个步骤。“读数轴”是指明确横轴和纵轴的含义,相识到数量变更的关系。“看曲线”即看曲线的变更趋势,是递增、递减还是波动,以及增减变更的快慢、幅度等,进而思索变更的缘由,领悟曲线表示了什么,说明白什么,用地理的原理说明曲线变更。“抓关键点”即抓住曲线上的特殊点,如极值点(最大值、最小值)、转折点、拐点、起点、终点等,这些关键点通常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要充分领悟其含义。2解题方法探索(2010·安徽文综)《安徽省应对气候变更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更面临巨大挑战,必需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更。完成(1)~(2)题。【典例3】►(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更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C.上升约2.1℃ D.波动上升(2)气候变更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务增多 D.自然湿地面积扩大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62~2007年安徽省的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第(2)题,气温上升,气温、降水变率加大,极端天气事务随之增多。答案(1)D(2)C气候图的判读气候资料图的判读气候资料图的形式多样,主要有:柱状图(图1)、折线图(图2和图4)、点状图(图3)、二维坐标图(图5)、三维坐标图(图6)、玫瑰图(图7)、等值线图(图8)等。3识图技能点拔1.上述各气候资料图,虽然形式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供应的都是气和顺降水资料,因此,我们判读气候资料图就是要读出各月的气和顺降水量,然后用学过的学问来分析气候特征,推断气候类型。图1所示气候类型终年气温较高,降水季节变更显著,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图2和图4所示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图3和图6所示气候类型夏季燥热干燥,冬季和顺多雨,为地中海气候。图5包括a、b、c、d四地的气候统计资料,读图时应留意看清图例,读出四地1月和7月的气和顺降水量后再确定其气候类型;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图7中12条半径分别代表一年12个月,折线代表各月气温,以圆心为起点的放射粗线代表降水量,据图中数据可确定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图8中P点所示气候类型为终年和顺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类型分布图的判读(1)供应某一气候类型在一些地区的分布图,考查该气候类型的名称,分析该气候类型在不同大洲(或大陆)分布的差异性及其缘由。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分布较广,但在北美洲西部因高山地形的阻挡变得很狭窄。2.(2)供应两区域或两城市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分析比较两地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差异。如下图中的孟买和洛杉矶,因其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分别形成了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征也不一样。(3)以世界或中国某一区域图(或热点地区)和相应的气候资料为切入点,考查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供应下面的区域图和气候资料图要求同学们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缘由;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特征的分析和描述气和顺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分析气候特征就是阅读图上各月的气和顺降水量,然后用学过的学问分析,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其特征。3.(1)气温特征:主要分析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和顺气温年较差。一般来说,最低月气温低于0℃描述时一般称作寒冷,0℃~10℃为低温,10℃~22℃为温煦,22℃~28℃为高温,高于28℃为燥热。气温年较差大于15℃可以认为大陆性较强,气温季节变更大;小于10℃表明海洋性显著,气温季节变更小。(2)降水特征:主要读取各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更,估算降水总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低于10mm描述时称作稀有,10mm~50mm为少雨,50mm~100mm为多雨,大于100mm为丰富。(3)气和顺降水协作状况:结合上述气和顺降水特征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对气和顺降水协作状况进行描述,如7月均温大于22℃、降水量超过50mm,可描述为“高温多雨”。(2010·江苏地理,7~8)图1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2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更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典例4】►(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疆明显变宽,主要缘由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和顺降水特征与图2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解析第(1)题,由图1可知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疆明显变宽主要是因为22℃等温线向北弯曲明显,说明该区域水温较同纬度低,依据南半球大陆西岸海疆分布着寒流,可知该题C项正确。第(2)题,由图2可知,该地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年降水量在750~1000mm,应是热带草原气候;四地中只有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答案(1)C(2)B(2012·江苏江阴模拟)我国海拔在180~600米的某地,分布在梯田的各级台地间的成排竹子,可削减水土流失,增加固水实力,并提高农业生产力。据此并读图完成1~2题。此地区气候可能为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1.下面各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峻,其中气候类型与图示地区一样的是 ()。2.解析第1题,竹子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第2题,河流发育在山谷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依据流向及河流北岸冲刷严峻,可推断A图为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B、C两图分别为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D图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潮湿)气候。答案1.C2.B探讨发觉,长期以来,地球近地面大气层热量的收支始终保持着某种动态的平衡。结合下图回答3~5题。上图反映我国5000年来气温变更的突出特点是 ()。A.持续下降 B.持续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 D.冷暖相互交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