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提升备考03“得与失”作文讲评_第1页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提升备考03“得与失”作文讲评_第2页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提升备考03“得与失”作文讲评_第3页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提升备考03“得与失”作文讲评_第4页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提升备考03“得与失”作文讲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提升备考03"得与失"作文讲评

学习目标:

1.读懂材料,准确立意;

2.拟写提纲和标准议论段。

【真题回放】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没有得写成诗歌。③没有得少

于800字。④没有得抄袭、套作。

【审题训练】

一、读材料,找准思辨话题

找出材料的关键句、关键词

1.关键句:在题目中勾画

2.关键词:

1.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2.得失起点终点过程

二、扣概念,深挖话题内涵根据你的理解,写出你对话题概念的理解,并用一句话表明你

的观点。

3.概念理解:

4.观点:

3.①“得失”可以理解为世俗中的“名利、权势、成就

②起点:把“得失”看成是人生的“起点”,可以解读为把“得失”当作对自己现阶段成绩

的评价,以激励自己奋发努力。

③终点:把“得失”看成是人生的“终点”,可以解读为把“得失”当作自己生命的目标,

也可以激励自己奋发努力。

④过程:把“得失”看成是人生的“过程”,可以理解为看淡世俗人生的功名利禄,重在人

生追求的过程,而没有是结果;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这实在是对生命意义之最深刻最通

透的洞察。

4.立意参考:可以在“起点、终点、过程”中任选取一种观点,也可以三者兼顾有之。观

点如上面的②③④。

【准确立意】

①得失是人生的终点。

②把得与失看成终点,可以让我们好好总结过去。

③以得失为终点,告别过去,开启新生。

④得失是人生的起点。

⑤把得与失看成起点,可以让我们重新扬帆起航。

⑥以得失为起点,没有断磨砺,奋发向上。

⑦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可以让我们珍惜当下。

第1页/总5页

⑧得与失既是终点,也是起点,更是过程。

⑨淡看得失重过程。

⑩把得失看成过程,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

【偏题立意及错误原因】

①我看得与失。(范围太大。)

②得与失。(偏题,偏到对得与失的认识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上,脱离材料中给出的“终点、

起点、过程”)

③得与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侧重谈两者转化的条件,没有符命题人提出的要求。)

④得与失是一对矛盾关系。(忽视把得与失看成或终点或起点或过程的理解。)

⑤有失才有得。(同上。)

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偏题,偏到得与失的辩证关系上,脱离材料中给出的“终点、起

点、过程”

⑦成功是失败之母。(只谈得与失之间的转化,偏离了材料关于对得失看法的限定。)

⑧莫嘲笑失败者。(只谈别人对“失”的态度,一则偏离了航向,二则文章无“我”)

⑨得失没有论,毁誉由人。(跑题,材料中没有“毁誉由人”的信息,过度引申,脱离意图)

⑩躺平是得,内卷是失。(标题出现四个概念,加大写作难度,二则曲解了四者之间的关系。)

三、重思辨,要有主客轻重

5.话题涉及有哪两个或哪几个方面?

6.话题的你偏向哪一方面?

5.得与失起点、终点、过程

6.①偏重“得”;(要在与“失”的论证明中说“得”,重在论证“得”)②偏重或起点或

终点或过程(要兼顾其他方面的多重、多种关系中确立观点进行思辨,如谈”得失是人生起点”,

在这一偏重的同时时,文章还要有“终点”“过程”的补充论述,以体现出思辨性)。

四、明构思,搭好主体框架

7.本次作文正式文行文,采用的方式是:

A层进式()

B并列式()

C其他()

8.请列出你的正文写作提纲(注意:正文至少要有三个主体段)在横线上用一句话填写你

每一层要表达的意思。

层:①

第二层:②

第三层:③

第四层:④

五、有章法,写好主体段落

微作文训练:请你拟写正文的某一段内容。

9.这一段话的结构层次:①T②T③T④T⑤T

10.请严格按照这一构思,完成这一段话的具体内容(200至250字)

精选10句示例参考

①人生没有会一帆风顺,社会没有会一成没有变,会经常遇到鱼和熊掌没有可兼得的场景,

在得与失的矛盾碰撞中,就要看我们如何对待得与失了。

第2页/总5页

②“宠辱没有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

③能融入伟大事业忘我奋斗,也没有失人生趣味,看淡得失,功成没有必在我,看重得失,

功成必定有我。

④少问一点个人得失,少求一些物欲满足,多寻一分生命,牢记一种家国情怀。

⑤我将无我,然后成就大我。

⑥得失无法预料,充实生命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始终如纪伯伦的诗行一般,是“摇摆于忧

愁与欢乐间的一架天平

⑦陶醉于一城一池之得,或惆怅于一时一事之失,都属于一叶障目,没有见远方的星辰大

海。

⑧“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得与失没有过是河流中的朵

朵涟漪,河水没有会因为涟漪而停留脚步,人生又哪能因为一时得失裹足没有前。

⑨我们选择踏上自己的千山万水,是为了完成人生的答卷——成为自己。而任何的得失,

没有过是这份答卷中的一个逗号,句号,感叹号,或省略号...

⑩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七、添素材,有力证明观点

12.这次作文,配合你的观点,你准备运用哪些素材?含事实素材和理论素材,简要写出主

要内容即可。

13.请选择其中的某一个素材,观点,进行论证。(100字左右)

【试题特点】

高考评价体系将考查内容凝练为“核心、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个层次,本

道作文试题体现了这四个层面的要求。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对人生观、观的思考。

选题并没有明确针对时下的,而是选了一个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要常常思考的人生问题“得与失”,

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学会人生,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题目开放度较大,文体

自选,考生既没有难立意也没有难选择素材。题目同时也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如何看待人生

的“得与失”,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独特性。

【题目解析】

“得与失”具有思辨性,就是有思考,有分辨,要全面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展开分析。

材料中列举了三种观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

过程。看成终点,即把得失当做追求的目标和现实的结果;看成起点,意味着在总结得失教训

之后重新出发;看成过程,意味着得失是生活的常态,贯穿于人生。这三种观点体现了三种生

活态度,都有其道理,中规中矩的题目与开放式的命题方式,让考生喜忧参半,喜的是选择一

个角度或综合立意都没有难,忧的是如何将这样一个似曾相识的老题写出新意。

【写作角度】

从“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可以从“重视结果”“没有以得失(成败)论英雄”等角度切

入;从“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可以从“善于总结,重新开始”、“笑看得失,从头再来”等

角度切入;从“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考生可以从“过程大于结果”的角度切入;同学也可

从辨证的角度“失,得也;得,失也”,“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等角度去写。当然,学生也可

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出发,写出自己对“得失”个性化的解读。

【写作角度】

方向一:有得有失,才是最完满的人生

得与失是相对的,如果把其中一个看作起点,那么,在经历了一个过程之后,另外一个就

第3页/总5页

可能成为终点。因此,充分理解得与失的关系,正确权衡两者的发展,才能收获最美的人生。

方向二:享受人生道路上得与失的过程

起点与终点,只是一个瞬间,而真正让我们体脸的,应该是得与失发展演进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矛盾、选择,会感受失意、喜悦,但每一种人生,都值得享受,都应该

成为。最终我们发现,没有患得患失才是幸福、快乐之本。

方向三:得也是失,失也是得

从辩证的角度看,得与失又是对立统一的。纵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故事,我们没

有得没有反思:失去何尝没有是一种获得?细数古今贪婪者的结局,我们没有得没有承认:得

到何尝没有是一种失去?

【写法指导】

(1)明确文体(没有得写诗歌)。以上三个角度,选择记叙文,要通过记述,描写人物写

出自己对“得失”的独特体脸,选择议论文,要展现对“得失”的思考。此题目写成议论文无

疑是最为稳妥的选择。其它文体诸如小小说,如无提前构思,没有要尝试。议论文以其结构化、

模式化更易于驾驭。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可以由大化小选择一个小角度,小感悟来写,写自

己掌握素材至多,最熟悉、最容易写的内容。没有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要围绕对“得”与

“失”的认识和感悟来写,要有扣题意识。

(3)素材的选择可社会,如:2021年是中国建党100周年,我们在感受到党领导全国人

民取得重大成就,人胸怀坦荡,从没有计较个人得失,可以从个人上升到国家、社会层面来写,

联系自身,联系实际生活,从而提升自己的作文立意。

【思路导引】

文题材料列举了三种对立的观点,并以重复和矛盾的形式突出了几个关键词——“得”“失”

“终点”“起点”“过程”。其中“得”“失”是核心,而“终点”“起点”“过程”是二级关键词。

所以,审题立意时,既要关注“得”“失”,也要顾及“终点”“起点”“过程”。如果只谈“得”

与“失”的关系,如“有舍有得”“祸福相依”“淡然坦然面对得失”“成功是失败之母”等,而

没有涉及另外三个关键词,就没有扣紧题意;如果抛开“得与失”,而另起炉灶大谈''人生没有

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青春励志”“没有得意忘形,没有灰心丧气”等,同样偏离题意;没有

对“得失”作概念诠释而直接或完全把“得失”偷换成“成败”,则是离题。就本题而言,既要

分析“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又要着重讨论为什么是或没有是“终点"''起点”“过程”,进

而应当持怎样的态度。而后两者才是写作的主体或重心,也是审题立意的关键。

【思路导引】

可以顺着文题材料的方向立意,如把得失看成终点,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做事只看结果,

它是功利观的具体体现,因此,从“终点”南度,可分析“功利主义”“成功学”(以成败论英

雄)、“世俗性''(物质性)等社会观念的根源;也可分析“目标”的作用,进而导出“人生的意

义或,就在于有所作为”或“成功需要努力奋斗”的观点。同样,把得失看成是起点,就要从

得和失中获得、教训或动力等,以走好下一段路程。因此,从“起点”的角度,可分析“反思”

“自省”“总结,汲取教训”“转换新思路”的意义;“成败归零,再启程,再奋斗"''成功没有

是短跑,而是长跑,一直向前,功在没有舍”的心态等。至于把得失看成过程,就是提醒我们

在人生过程中没有重结果重过程,摒弃功利主义,注重生命过程的体验。因此,从“过程”角

度,可分析“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并非没有在乎”“胜没有骄,败没有馁”“要乐观,没有悲

观”“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奋斗始终是人生的主旋律”等看法。

第4页/总5页

当然,这个题目暗含着要对这三种态度的关联进行分析,最终要落实在“得失取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