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1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2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3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4页
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读1.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一看,发现地面上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昨天已经下过雨的结论。请问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推论呢?当前1页,总共39页。2.人类至今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但是为什么可以知道地球已经存在了46亿年之久?当前2页,总共39页。3.(脑筋急转弯)四个人在屋子里打麻将,突然警察来了,把他们都带走了。请问,这是为什么?答案:因为被打的那个人的名字叫着“麻将”。当前3页,总共39页。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P172)第一节思维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思维的概念1.思维的定义(P172)2.思维的特点(P172)★本章节是全书的两个重点章节之一,需要多加注意!当前4页,总共39页。★二、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4个意义(P172):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1.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知过程已经齐全;2.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3.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当前5页,总共39页。第二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P174)一、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1.★儿童的思维在2岁左右发生;2.2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当前6页,总共39页。二、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

1.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出现最初的语词概括。三、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直观的概括。儿童最初对物体最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主要是颜色)进行概括。2.第二阶段:动作概括阶段。儿童学会了用物体进行各种动作,逐渐掌握各种物体的用途。3.第三阶段:语词的概括。2岁左右出现了语词的概括。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舍弃那些可变的次要特征。当前7页,总共39页。★第三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P176)一、思维方式的变化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1.直观行动思维⑴3岁前儿童思维的主要方式。⑵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①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不能离开直观的事物;②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离开了行动关于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⑶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突出。⑷直观行动思维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当前8页,总共39页。直观行动思维举例1.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置身于澡盆里面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离开澡盆的时候,这种动作就停止了,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现。2.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么。当前9页,总共39页。2.具体形象思维

⑴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或事物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⑵★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3.抽象逻辑思维⑴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的思维形式。⑵严格说来,学前期还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当前10页,总共39页。具体形象思维举例1.2+3=5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实际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或者2个手指加上3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5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结果的。当前11页,总共39页。抽象逻辑思维举例1.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2.科学工作者进行各种科研工作。3.判断、推理。当前12页,总共39页。

(一)儿童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与所用工具的变化相联系的。

1.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感知和动作;2.具体形象思维的工具是:表象;

3.抽象逻辑思维的工具是:语词所代表的概念。二、思维工具的变化当前13页,总共39页。(二)学前儿童思维工具变化的三个阶段1.幼儿初期,思维活动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2.幼儿中期,思维主要以表象为工具,边做边说,语言和动作不分离;3.幼儿晚期,思维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当前14页,总共39页。第四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P179)

这里我们着重介绍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皮亚杰把智慧、认识、思维作为同义语。皮亚杰当前15页,总共39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是依靠感知和动作(口尝、手抓)等去认识周围世界的,经由感觉与动作,婴儿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特别是母亲)、自己与物体是分别存在的。这一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6个小阶段:①反射练习阶段(0~1个月)②最初习惯阶段(1~4或4.5个月)

③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4或4.5~9或10个月)一、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运算阶段。7岁前处于前两个阶段。当前16页,总共39页。④方法和目的分化与协调阶段(9或10~11或12个月)⑤感知运动智慧阶段(11或12~18个月)⑥智慧的综合阶段(18~24个月)

智慧的综合阶段产生了智力的最初形态,标志着感知运动协调的完成。当前17页,总共39页。2.前运算阶段(2~7岁)

此阶段又称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阶段,可分为以下两个小阶段:

⑴前概念阶段(2~4岁):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这一阶段出现许多自发的神话故事、“拟人化”和“泛灵论”的思想。⑵直觉思维阶段(4~7岁):直觉思维的特点是它既能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同时又还受直接感知形象的影响,所以又称为“半逻辑”思维。当前18页,总共39页。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⑴所谓运算,是指在心理上进行操作,是外部动作内化为头脑内部的动作(操作)。⑵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思维的5个区别:①运算思维依靠概念进行,前运算思维依靠表象进行。②运算思维有可逆性,前运算思维没有可逆性。

思维的可逆性是指能够抓住一个概念中各种具体变化的本质关系。前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没有掌握可逆关系,比如,问一个3岁的女孩:“你有姐妹吗?”她说:“有”问:“她叫什么名字?”答:“洋洋。”再问:“洋洋有姐妹吗?”答:“没有。”当前19页,总共39页。③运算思维具有守恒概念,前运算思维没有守恒概念。

守恒是指对客观事物有了稳定的本质的认识,不为其非本质变化所迷惑。④前运算思维只是自我中心的,运算思维逐渐非中心化。儿童思维的可逆性,使儿童能够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守恒概念的出现,与思维的非中心化相联系。⑤前运算思维是不灵活的,具有固定性、刻板性或呆滞性;运算思维具有灵活性。当前20页,总共39页。第五节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P185)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总体特点:1.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2岁左右。2.幼儿期(3~6、7岁)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3.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它是在直观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4.在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当前21页,总共39页。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一、思维直观行动性的发展3岁前的思维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3岁后,直观行动思维继续发展,并发生质的变化,表现为:①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②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概括化;③思维中语言的作用逐渐增强。当前22页,总共39页。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1.具体形象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①具体性:是指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他们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比如,“家具”这个概念比“桌子”、“椅子”概念抽象,幼儿就较难掌握。②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生动的形象。比如,兔子总是“小白兔”、狗总是“小花狗”;认为老奶奶总是白头发的,他们不肯称头发不白的人为奶奶。当前23页,总共39页。2.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的派生特点:①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思维经验来进行的。②拟人性——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做人。他们把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夹到小动物或玩具身上,是常有的事。③表面性——指幼儿的思维只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所以,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④片面性——幼儿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幼儿的思维常常是片面的,不善于全面的看问题。⑤固定性——指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幼儿较难掌握相对性的概念。比如,三个人比高矮,这样的问题,他们就感到困难。生活中,幼儿还常常“认死理”,两个小朋友强一个玩具,非要那一个不可。⑥近视性——指幼儿只能考虑到事物眼前的关系,而不会更多的去考虑事情的后果。当前24页,总共39页。3.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在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当前25页,总共39页。第六节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P190)一、学前儿童分析综合的发展

幼儿逐渐学会凭借语言在头脑中进行分析和综合,但还不能把握事物复杂的组成部分。

对于3~6岁的儿童来说,要求分析的环节越少,相应的概括就完成得越好。当前26页,总共39页。二、学前儿童比较的发展1.比较是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进行对比,并确定他们的异同。比较是分类的前提,通过比较才能进行分类和概括。2.学前儿童比较的2个特点和发展趋势①逐渐学会找出事物的相应部分:小班的儿童还不善于找出物体的相应部分,他们常常按照物体的颜色进行比较;中班的幼儿逐渐能找出物体的相应部分,并进行比较,但他们只能找到两三处相应部分。②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后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找物体的相似处,对幼儿来说比较困难,因为找相似处,即要找出共同出,又要找出不同处,需要较复杂的分析和综合。需要在成人的教育下才能学会。当前27页,总共39页。三、学前儿童分类的发展(一)分类能力的发展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二)学前儿童分类的5种类型:1.不能分类。把性质上毫无联系的一些图片放在一起,或者任意的分成若干类,不能说出原因。2.依据感知特点分类。依据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进行分类。3.依生活情景分类。把日常生活情景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归为一类;4.依据功用分类。也就是根据他们的用途分类。如桌、椅是“写字用的”;碗、筷是“吃饭用的”;5.依概念分类。如按照“玩具”、“交通工具”、“学习用具”等分类,并能给这些概念下定义,说明分类原因,当前28页,总共39页。(三)学前儿童分类的年龄特点1.4岁以下儿童基本上不能分类。2.5~6岁是儿童处于由不会分类向开始发展初步分类能力的过渡时期。该年龄的儿童主要依据物体的感知特点和情境联系起来分类。3.5岁半~6岁半是儿童分类发展的一个转折期。4.6岁以后,儿童的概括水平开始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当前29页,总共39页。(四)学前儿童概括的发展幼儿的概括水平是处于从表面的、具体的感知和经验的概括,到开始进行某些内部的、靠近本质概括的发展阶段。当前30页,总共39页。第七节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P194)一、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一般特点(一)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1.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向成人学习社会上已经形成的概念。2.儿童掌握概念也可能在生活实践中进行。(二)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2个特点1.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2.外延不适当,往往失之过宽或过窄。比如,认为“家具”是“是用的东西”;“儿子”一定是“小孩”等。当前31页,总共39页。二、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类型及特点(一)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1.以低层次概念为主2.以具体特征为主当前32页,总共39页。

一级概念 二级概念

鸟动物

野兽

水果

蔬菜植物

船交通工具

椅 家具

一级概念与二级概念当前33页,总共39页。(二)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1.掌握数概念是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数概念比实物概念更抽象,掌握数概念比实物概念要困难。2.幼儿掌握数概念包括三个成分:①掌握数的顺序。知道3在2的后面,4在3的后面。

②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幼儿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物体,并说出物体的总数,知道3代表3个人、3本书、3辆汽车、3匹马等,所有的3个物体都可以用3这个数字来表示。③能进行数的分解和组成。这是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幼儿能够进行10以内数的分解,也能够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当前34页,总共39页。3.儿童数概念形成的四阶段: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三)学前儿童掌握空间概念的特点

1.左右概念。在整个学前阶段,儿童只出现最初的左右概念,不能真正掌握比较概括的、灵活的左右概念。

2.长度、面积和体积概念。学前儿童对这三个概念都未能完全理解和掌握。当前35页,总共39页。(四)学前儿童掌握时间概念的特点1.学前儿童对时间顺序的概念明显地受时间循环周期长短的影响。2.学前儿童对一日时间延续的认知水平低于对当日之内时序的认知。就是说,对昨天、昨晚、明天、明早)的认识不如对上午、中午、晚上的认识。3.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带有固定性。4.学前儿童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时间关系的参照物。5.学前儿童说出时间词语和时间概念的形成互相促进,但不同步。6.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