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6课《最苦与最乐》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苦与最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难点)过程与方法: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教文严密的论证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事。你们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他以天下苍生的忧乐为已任,当天下苍生俱欢颜时,他就会快乐。因此,有人认为人生苦乐在于责任,这也是梁启超的苦乐观。今天我们了一起学习梁启超的文章《最苦与最乐》。2、介绍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思想家,学者,广东新会人。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著有《饮冰室全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3、文本知识—议论文(1)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鲜明准确。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论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b对照式C、层讲式d并列式(4)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4、字词过关揽(lǎn)契约(qì)悲天悯人(mǐn)监督(dū)达(dá)观安分(fèn)恩惠(huì)赔(péi)礼纵(zòng)然契(qì)约循(xún)环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如释重负: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任重而道远: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二、整体感知.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最苦与最乐》,思考问题:1.“最苦与最乐”能作为本文的论点吗?不能。因为“最苦与最乐”它不是一个判断句,没有表达一个明确的观点。2、人生什么事最苦?“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3、人生什么事最乐?“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4、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5.试分析课文结构:分总第一部分(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5~6):论述人应当勇于尽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三、课文精读1、默读课文、把握本文严谨的思路.(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的?明确: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2)作者如何阐释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明确:作者引用了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问趣味这个侧面来伦证自己的观点。(3)作者是怎样阐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什么?明确: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才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2、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作者观点。未尽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3、在第1、2自然段,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要先否定其他答案呢?明确:因为把贫困老死之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许多人的想法。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否定这些答案,可以引起读者兴趣,读者就要从中寻找新的答案、合理的答案。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显得突兀,而有一种水到渠成之妙。4、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明确: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3、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式?有什么好处?明确:句式: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莫若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设问句……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反问句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感叹句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肯定句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举了圣贤豪杰、仁人志士等例子论证。道理论证:引用古语、俗语以及孔子、孟子、曾子等名言论证。对此论证:最苦之事与最乐之事进行对比论证。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四、拓展延伸1、名言佳句悟苦乐。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诸葛亮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学了《最苦与最乐》,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看法,说说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五、课堂小结这是一篇议论文。主要是通过论点把握、语言分析、拓展练习几步来完成教学的,首先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梁启超提出的“最苦与最乐”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然后结合标题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有“最苦”与“最乐”,并从中指导学生对论点的归纳、之后从议论文的三个要素进行了分析、教会学生如何提炼论点、分析材料。然后是对议论文语言的分析,找寻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深启超语言的流畅严密、亲切等特点。六、布置作业.1、完成本课练习册相应练习.2、完成本课读读写写生字词抄写。3、积累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