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问题_第1页
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问题_第2页
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问题_第3页
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问题_第4页
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生活期末论文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现实问题刘心悦5091209077【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意识自我冲突自我调适【引言】刘心悦5091209077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是人格发展的核心要素,而青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学时代处于青年中期,在这一阶段,告别中学生涯的大学生开始把关注的重点由高考转向自我,主动探索并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意识在逐步成熟。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表现为:分化f矛盾f统一。随着生活环境、学习要求的变化和意识水平的发展,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自我的接纳与排斥、自我的肯定与否定等上下震荡的复杂情感体验,许多心理问题随之出现并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作为正在亲身感受上述情感体验的大一学生,我想就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分化期和矛盾期面临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总结和分析,希望通过研究和思考,我能正视这一年来的心理变化,并学会一些基本的心理技能。一、自我意识分化和矛盾的表现自我意识分化的表现当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的时候,大学生开始主动、迅速地关注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对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细微变化十分敏感,自我思考和自我反省开始增多,“我应该怎样做”、“我是什么样的人”、“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等是他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自我认识在各种丰富的体验和思考中不断加深。由于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行为、心理等各方面特征的主观认识,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自我意识分化将引起自我概念的修正和完善。自我意识矛盾的表现自我意识的明显分化使大学生开始注意到过去未曾注意的许多有关“自我”的细节,这种发现给他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但也同时让他们发现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由此引发自我矛盾的凸显。有自我意识分化引发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的落差作为同龄人中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己有着相对积极地评价,但由于大学之前未有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并不完整,评价也不够客观。进入大学之后,伴随环境的改变,他们开始从社会和他人的角度看待和观察自己,结果发现了种种客观但令人沮丧的现实,如“其实我学习并不算勤奋”、“原来我弹的钢琴只是业余水平”等等。这种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的落差将带来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不平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理想自我是指个体想要达到的形象,现实自我是站在现实角度对自我各种特征的认识,两者一般都存在一定差距,合理的差距激励人不断进步。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新一代大学生拥有非常强烈的成就动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渴望成功,往往在心底设计了一个“理想我”,对大学生活也进行了某种理想化的设定,而能力、验的有限却造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落差。若这种落差过于明显,大学生将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以及对自己的失望和不满。交往欲求与自我封闭的矛盾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归属需求和认同需求,渴望交往和分享,希望找到至友和知己,想要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人,所以他们往往会借助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工作的机会进行自我表露。然而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他们又存在着一定的戒备心理,很难完全敞开心废与别人进行交流和合同,潜意识中和别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对于交往的渴望和自我的封闭意识存在强烈矛盾,让大学生既合群又孤独。自负与自卑的冲突大学生对自己的智力和才能往往有着一定的信心,然而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自我定位并不准确,因而这种信心并不是稳定的“自信”,极易在外界影响中“过度膨胀”或“过度萎缩”。由于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当小小的成就到来时,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我成就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信心盲日膨胀;如果遭遇一定的挫折和失败,他们极易产生挫败感,开始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陷入强烈的自卑情绪中。这种过山车市的情感体验让大学生情绪波动很大。理智与情感的冲突随着身心的发展,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看待事物的眼光趋于客观和全面,会像成年人一样用比较理性的方式解决客观问题,比如安排自己的作息、平衡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等等。然而面对主观问题时,他们仍会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容易冲动行事,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如有的同学在失恋之后一蹶不振,有的同学终日沉迷网络游戏等等。总的来说,大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处理理智和情感的冲突。二、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问题在自我意识的发展成熟期,大学生通过积极的自我观察、自我探索和自我思考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开始从多角度审视自我、调整自我,并向理想自我靠近,建立“自我同一性”。虽然不断进行着自我意识的调整、整合,但大学生在处理各种自我矛盾时,由于身心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在经历心理煎熬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产生消极情绪、出现自我意识偏差、人际交往障碍等许多问题。根据对平时的观察和交流,我对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了以下总结:心理方面无法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大学生情绪的两个显著特点是易受外界影响和波动性大。他们对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比较敏感,十分看重成功带来的自我效能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变得焦躁、冲动,情感经历着“过山车式”的大喜大悲。而有关自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承受力、情感调适力的考验,已经让他们足够“劳心伤神”,所以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他们很可能无法迅速有效地调适剧烈波动的情绪,因而时常处于不稳定的情感体验中。自我认知的两极分化挤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大学生的潜意识里本来就存在一定的优越感,而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对自我有着更多的关注、更积极的探索,他们的自我意识往往更加明确,自尊心更强,有着更强烈的成就动机,这是他们在自我认知中非常积极的一面。然而由于他们无法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自己,一旦遭遇比较大的失败或挫折(如考试挂科、留学申请被拒等情况),他们的自我认知往往会转向另一个极端:过度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和强烈的自卑心理。生活方面人际交往的障碍由于社交欲求和自我封闭倾向之间的矛盾,他们往往在孤身一人的时候倍感寂寞孤独,在学习之余渴望与人进行精神交流,但同时也在需要打破沉默、主动交往时表现得犹豫不决,在别人主动了解自己的时候无法给予充分的信任。这让他们陷入了人际交往“两难境地”,渴望友谊、关怀和交流,但同时也无法敞开心扉,像还没学会收起刺的“刺猬”。对未来的迷茫、焦虑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理论”也进行着确立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自我理论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什么是我最重要的特质?'、“什么是我未来的目标?”等问题,大学生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他们尚未发掘出自己最大的优势,也没来得及进行长远而可行的人生或职业规划。在空闲的时间里,他们思考自己的未来,但往往思而无获,因为大多数大学生心中并没有长期的计划,人生目标也没有完全确定;面对新闻媒体有关激烈职场竞争的大量报道,他们觉得自己即将迎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太多变数和不确定,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自己超过他人的特质和优势。这样的思考和顾虑充斥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让大学生感到不安、迷茫和焦虑,对未来很没把握,对自己也没有信心。经过这两个学期的观察,我发现企业招聘的校园宣讲会或求职面试交流会上常常出现不少稚气未脱的面孔(大学一年级学生),咨询和关注这求职方面的信息和动态。这或许是一种职业规划上的未雨绸缪,但还处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的他们把不少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些事情上,真的很有必要吗?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他们这样做正暴露出了对于未来过多的担忧和焦虑。不合理的社会比较“社会比较”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提出,是指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标准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社会比较是个体认知自我不可或缺的一种途径,而对于具有强烈的评估自我、认识自我愿望的大学生而言,社会比较更是评估自我的重要标尺。正确并适当的社会比较会带来优化自我激励和动力,而不合理的社会比较却会给个体带来负面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处于发展期,自我理论也正在建立,认知和评估自我的渴望使他们很容易建立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参照系,进行不健康的比较。例如,大一新生会把自己和回校分享成功经验的学长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似乎“一无是处”,心里倍受打击;有的女生会向韩剧里衣着入时、妆容精致的在校女生“看齐”,过于在意自己的外表……不合理的比较所带来的后果显而易见,它可能会打击自信,可能会分散注意力,甚至可能引导人误入歧途,但是大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进行这类社会比较的倾向。消极的从众行为“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是消极的“盲目从众”。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薄弱,缺乏独立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他们在很多方面盲目从众:学习从众,看到周围很多同学考会计证、口译证、导游证,于是不考虑自己的特长和未来发展方向,自己也报考证培训班;消费从众,你买名牌的衣服、到高档餐厅吃饭,所以我不顾家庭经济情况,也开始跟风;恋爱从众,易被恋爱的气氛感染,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把恋爱当成“必修课”,而实际还不知道真爱为何物。盲目从众的行为让那些大学生难以独立地思考、理智地行动,结果他们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更加弱化了自我意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学习方面习得性无助离开高中进入大学,不少学生会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见识到更加优秀的同龄人而丧失自信、开始自我怀疑。自我意识较弱的大学生由于未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或较差的心理调适能力,更会在连续的挫折或打击之后产生“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意识障碍,他们认同自己的平凡,认为无论怎样做都无法改变现状,从而放弃积极的努力。这样的大学生将产生学业倦怠,降低自己的学习动机,遇到学业上的困难不加尝试就轻易放弃,懒散、怠慢,得过且过,渐渐地在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都表现出特殊的消极状态。低自制力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是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良好的自制力意味着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需要个体将“知”与“行”有机结合。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决定自我控制,因此心智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往往缺乏坚强的意志力,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差。很多同学虽然深知“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去做?”等自我控制的核心内容,但却无法成功地激励自己果决的付出行动,无法有效地抑制违背理想的行为或情绪。大学生的低自制力主要表现在:无法按照开学制定的学期计划安排规律的作息和自修,往往坚持了一个礼拜就放弃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无法鞭策自己为阶段目标付出持久的努力,比如有的人想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但做不到每天进行早读和听力训练;无法抵御外界的诱惑,例如复习阶段被室友怂恿打网游;无法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波动不过,对挫折耿耿于怀,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等等。总之,自制力差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向环境妥协、冲动行事、放纵自我。三、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的调适方法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面对的各种自我矛盾和自我冲突会让他们的自我意识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严重的偏差将发展为自我意识的缺陷。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遇到的许多问题(如上所述)的根源正是自我意识的缺陷。因此,如何通过可操作的心理技能和调试方法纠正自我意识的偏差、完善自我意识的塑造,需要每个大学生在感受自我成长的同时予以关注。进行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价首先要积极地悦纳自我,体会自己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会价值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其次要理性与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避免过度的自我接受或自我否定。建立合理科学的参照体系虽然人需要通过社会比较获得完善自我的动力和目标,但要注意到不同人之间生活起点、家庭背景、生理状况的客观差异,因此大学生应通过建立合理科学的参照群体衡量和评价自己,获得恰当的激励。抓住机会恰当地展示自我要抓住丰富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机会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社交技能,了解周围的群体,了解社会,同时发掘自己在学习之外其它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增强自信心,并培养良好、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有意识地加强个人修养、磨练意志品质拥有较高个人修养和坚定意志的人往往拥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他们自信而不狂妄,谦虚而不自卑,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讲座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有意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和品格。【后记】进入大学之后,我感到自己的情绪波动明显变大了,想到未来常常会焦虑、不安,把自己和其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往往有一种失落感,这些未曾经历的情感体验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当我在“心理学与生活”课上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领域的“自我理论”和“自我概念”时,我马上想到自己的那些的“心理问题”。进一步了解之后,我发现自己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那些让我头疼和困惑的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