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攻击性行为切入探索家园共育有效途径 论文_第1页
由攻击性行为切入探索家园共育有效途径 论文_第2页
由攻击性行为切入探索家园共育有效途径 论文_第3页
由攻击性行为切入探索家园共育有效途径 论文_第4页
由攻击性行为切入探索家园共育有效途径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攻击性行为切入探索家园共育有效途径摘要:基于我园上一个已经结题的课题《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养的实践研究》探索出的新型研讨模式——“卷入式教研”,老师们的问题聚焦在幼儿行为问题——“攻击性行为”问题上。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检验,探索出攻击性行为的调整策略;通过“友伴成长计划”等家园共育途径将方法策略传递给家长,并形成正向作用和逆向反馈两条闭环路径;由此长期、有效地干预问题,改善攻击性行为。关键词:家园共育,攻击性行为,策略一、一个问题课题研究的出发点一定要基于问题的解决。我园市级课题《家园共育改善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研究》产生的初心,源于老师们的一次教研活动。基于我园上一个已经结题的课题《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养的实践研究》探索出的新型研讨模式——“卷入式教研”,老师们的问题聚焦在幼儿行为问题——“攻击性行为”问题上。经过观察,每个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征各有不同,成因也不尽相似。然而这些现象无一例外困惑着老师,也困扰着家长。老师们尝试在班级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行为进行干预,发现效果甚微。我们感悟到——脱离家长的支持,教师单方面努力很难有效的矫正幼儿问题行为,常常有反复、转移的现象出现。大家迫切想寻求一种通过家园共育、合力帮助幼儿解决攻击性行为的方法。通过搜集资料自我学习,老师们发现国内外的研究都只是单一聚焦“攻击性行为”或“家园共育”某一方面。然而我们的研究并非泛泛的家园共育也非单纯的攻击性行为,而是通过家园共育改善攻击性行为的干预方法及策略。两个关键词紧密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问题;它们组成研究的核心,缺一不可。二、两点关键 研究初期,课题组教师一直被两个难点困扰,这两个难点同时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突破点。1.“攻击性行为”的敏感性,导致教师在评价、干预、沟通的过程中难以把握。如何让沟通更顺利?评价更科学?干预更有效?2.教师单方面干预问题行为“势单力薄”。如何真正有效地通过家园共育解决攻击性行为问题,实现家园合力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让干预效果从1+n变成(1+n)²?三、三方关系基于课题的研究内容——“通过家园共育改善幼儿攻击性行为”,它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幼儿个体,更不是家长或老师个体,而是这三方联合起来形成的一种关系体。三个关系体组成如下图一般的循环作用体系,包括正向作用和逆向反馈两条路线。图1家园共育双向循环图以攻击性行为为例:以问题行为的产生为起始,我们从“幼儿”出发——幼儿的行为作为教师的“评价依据”,从而探索出适合孩子的行为干预方法;教师将干预方法指导给家长,家长用此方法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干预。转而通过幼儿行为变化向教师反馈方法的效果;最后教师再以此为依据对幼儿行为进行新一轮的策略校准。值得提出的是:此循环体系不单单适用于“攻击性行为”,任何幼儿身上出现的问题行为都可以加以延用。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转变——我们要从聚焦“问题儿童”转变到聚焦“问题行为”。我们要笃定一点:一切研究的出发点和过程都是对“攻击性行为”的发现、诊断、干预,而不是给幼儿贴标签。我们更应该明确:“攻击性行为”是阶段性的、是变化的、是可以通过干预被改善的。因此在这个关系体的循环作用下,孩子的问题呈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我们的教育策略也就要随之不断变化。四、四大收获1.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基于课题《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养的实践研究》探索总结出的“卷入式教研”和“互培式学习”模式,课题组开展多次活动以达到每位教师相关业务能力的提升。(1)活动形式:自学、互培、专家引领,分享交流。(2)活动内容:攻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和干预方法,家园沟通技巧。图2“卷入式教研”发现问题图3专家指导课题研究方法图4家园沟通专题讲座2.锦囊妙计线上献策课题组开辟“锦囊妙计”线上专栏。将教师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各种有效干预攻击性行为的方法,以案例的形式汇集到“锦囊妙计”中。专栏平台可供教师和家长搜索、参考以及评论互动,更加灵活地的帮助到有需要的老师和家长。 图5“锦囊妙计”公众号截图3.幼儿个案成长追踪课题研究初期,幼儿园对全园发放“家庭教养方式调查”问卷,班级教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为依据确定追踪对象。教师对长期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进行个案追踪,通过“个案追踪观察记录”验证干预策略的效果。图6“家庭教养方式调查”问卷4.“友伴成长计划”支持

“友伴成长计划”是宿幼教育集团基于家园共育工作的一项新的尝试。它把幼儿、家长、老师作为三个基本点,通过各种活动为载体和契机,促进三方紧密联合。作为父母,毫无疑问都是爱孩子的,但是很多父母都不能笃定我们给孩子的爱是完全正确、健康、真正能给孩子能量。“友伴成长计划”的“友伴”二字,旨在通过各种活动有效地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像“朋友”一样、做到对孩子真正的陪伴!“友伴成长计划”亲子互动营的活动包涵五大类型:(1)幼儿专属活动“幼儿专属活动”包涵——情绪绘本阅读、专注力小游戏、沙盘游戏等。其中沙盘游戏是一种很适合让孩子释放情绪和心理疗愈的游戏。幼儿园特邀正面管教家长认证讲师、高级沙盘游戏咨询师为孩子做沙盘游戏咨询。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通过沙盘游戏,心理老师对每个孩子也都有不同的解读——他们各自的闪光点有哪些?他们在养育过程中的需求是什么?他们现在可能正在面对的什么样的小问题?他们目前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是什么?我们的教师也在此过程中向心理咨询师学习,通过沙盘与孩子的内心呈现形成连接,寻找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图7沙盘游戏(2)家长专属活动“家长专属活动”囊括了家长读书交流、主题沙龙活动等。我们的第一期沙龙主题叫做“如何进行有温度的亲子沟通”。前面提到——要从聚焦“问题儿童”转变到聚焦“问题行为”。我们说——-要跟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而不是“把孩子当作问题”;要“和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谈如何解决问题”。那么在实实在在的沟通场景中,怎样通过对话转变这个立场,实现目标呢?老师会通过情境模拟、沉浸体验的方式把工具教给大家。图8家长互动沙龙(3)亲子互动活动“亲子互动活动”形式包括——亲子情绪管理活动,亲子沙盘……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有益于加深亲子间的心理沟通。尤其是亲子沙盘,父母能透过孩子的象征性游戏,了解孩子对家庭、对父母、对现状的感受、想法及困惑。从而能更有针对性地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帮助和支持! 图9亲子沙盘游戏

(4)深入家庭活动我们将线下家访和线上家园沟通工作纳入到“友伴成长计划”当中,让家园沟通不再只是随机的、零散的,这样的调整促进家园沟通工作更加系统化和持续化,家园合力效果也更加坚固与稳定。图10线下家访图11线上家园沟通(5)持续观察互动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个案追踪观察记录”,我们将家园沟通练习册作为与家长持续、深入沟通的媒介。教师通过家园练习册与家长沟通近期幼儿行为发生的小问题,向家长询问孩子家庭表现以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与方法。家长再向教师进行情况反馈,以供教师进一步验证效果、校准策略。图12家园练习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