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治疗支持治疗认知治疗_第1页
行为治疗支持治疗认知治疗_第2页
行为治疗支持治疗认知治疗_第3页
行为治疗支持治疗认知治疗_第4页
行为治疗支持治疗认知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为治疗支持治疗认知治疗第1页/共93页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8级强震突如袭来。遇难:69142人失踪:17551人第2页/共93页一、心理干预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帮助求助者消除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因种种因素引起的认知迷茫、情感困惑、意志消沉等各种不良心理状态,改善人际交往,提高求助者主动调节与适应环境的方法,从而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第3页/共93页二、心理治疗

1定义

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第4页/共93页2、心理治疗的种类

以心理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治疗以改变认知为基础的认知治疗第5页/共93页第一节支持性心理治疗第6页/共93页一、支持性心理治疗

是指那些以向来访者提供心理支持为主要手段的心理治疗。第7页/共93页二、治疗理论

没有特殊理论,依靠的是人类一般常识和医生对人性的理解,起主导作用的是支持。

三、适应症所有病人第8页/共93页四、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

倾听Listening

理解Understanding

宣泄Catharsis(patient)

解释Explanation

保证Reassurance

鼓励Encouragement

指导和建议Advice

暗示

suggestion

改变环境Changingpatient'scircumstance第9页/共93页1、倾听(Listening)(1)要认真、有兴趣、设身处地地听;(2)要思考地听,抓住“关键点”;(3)对求助者讲的内容不表现出惊讶、厌恶气愤等反应,予以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4)保持中立,不做价值或正确性评价;(5)不要随意打断;(6)对求助者的倾诉做出反应;

第10页/共93页2、解释(Explanation)

是在咨询师的参考框架上,运用自己的理论和人生经验来为求助者提供一种认识自身问题以及认识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新思维、新理论、新方法。解释一般有两种:一是各种心理治疗的理论;二是治疗者的经验、实践。第11页/共93页3、指导(directive)

是向来访者提供建议,启发来访者自己做出合理的决定。

切忌越俎代庖,强行为来访者制定策略、方法。第12页/共93页比如:(1)指导言语的改变:把“我应该怎样”改为“我希望怎样”,“我干不了”改为“我可能干得了”

(2)训练性指导:如指导放松训练对抗焦虑。第13页/共93页4、保证

(Reassurance)

是指利用治疗家的社会角色在来访者心中的影响力来取信于来访者,使其建立起对某事的信心。比如:保密原则,下次咨询时准时在约定时间、地点等候来访者。第14页/共93页5、鼓励与安慰(Encouragementandcomfort)鼓励是让来访者通过努力达到某种目标;安慰是让来访者放弃某些念头去适应现状。鼓励要遵循可行性原则。第15页/共93页6、改变环境

(Changingpatient‘scircumstance)环境因素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重视改变环境的问题。可以尝试改变微观环境,如周围关系、事件等。第16页/共93页7、暗示(suggestion)

是用言语、手势、表情等使人不加考虑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事。第17页/共93页8、宣泄

Catharsis(patient)

让来访者身心放松、自由倾诉,消除郁闷、求得心理安慰。第18页/共93页五、治疗中注意事项1、让关切与同情溢于言表;2、把积极而现实的态度贯彻始终;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第19页/共93页3、因势利导、引而不发

引导来访者找到问题症结;恰当插话引发思考;阻止赘述;有时机敏准确的反问、辩驳、比喻会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妙用。4、保持中立,切勿“诱供”5、合度的分寸感,表达的艺术性第20页/共93页六、心理支持中的交谈及倾听技巧1、开始交谈时尽量采用开放式问题

通常使用“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愿不愿意…”等词来发问,让求助者就有关问题、思想、情感给予详细的说明。

比如:“能不能告诉我,这事为什么使你感到那么生气?”“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第21页/共93页2、持续交谈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是”、“还有呢”、“然后呢”、“我明白”之类的过渡性短语。来强化求助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第22页/共93页3、非言语行为的理解和把握(1)非言语行为能提供言语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甚至是想回避、隐藏的内容;(2)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的涵义;第23页/共93页(3)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不一致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求助者说他多么热爱他的集体,然而与此同时却下意识地摇摇头,嘴角涌起一丝嘲笑,从而否定了他自己的言语。一位母亲诉说她的儿子是如何不听话、打架、尽给自己添麻烦,然而她的脸上一直带着欣赏般的微笑。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一致?其真实意图?是有意识隐藏,还是无意识的?抓住不一致,有时会发现问题根源。

《lietome》第24页/共93页4、共情(empathy)

共情一词,中文有多种译法,如同感、共感、同理心等。共情技术是指咨询师一边倾听来访者的叙述,一边进入来访者的精神世界,并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验这个精神世界,然后跳出来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传递给来访者知道。第25页/共93页共情的功能(1)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修正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理解(3)协助来访者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了解

自己内在深层的想法和感受第26页/共93页5、一些非言语性行为的使用1、目光接触:适度的注视来访者,将对他的共情、理解、尊重与关注,通过目光传递给对方。2、肢体语言:坐着要放松、自如,上身略倾向来访者,用点头表示自己的注意,用适当的手势加强讲话效果。3、副语言:语气、语调、语速让来访者感到温暖,抑扬顿挫、语速适中让来访者清晰明白。第27页/共93页第二节行为治疗第28页/共93页一、概念

行为治疗(behaviortherapy)是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成果,用于帮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技术。第29页/共93页二、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与治疗过程基本假设:(1)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行为也是习得的;(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第30页/共93页治疗基本过程:(1)确认来访者的不良行为,制定治疗目标,选择治疗技术和方法;(2)以适当技术方法矫正不良行为,帮助来访者建立新行为方式;(3)记录靶行为的基线水平及变化过程,评价治疗过程。第31页/共93页四、行为治疗常用技术

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模仿学习角色扮演决断训练第32页/共93页(一)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对于应付紧张、焦虑、不安、气愤的情绪与情景非常有用,可以帮助人们振作精神,恢复体力,消除疲劳,镇定情绪。第33页/共93页1、准备工作

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轻松,毫无紧张之感;

在安静的环境中,光线不要太亮,尽量减少无关刺激。第34页/共93页2、放松的顺序手臂部头部躯干部腿部

这一顺序不是绝对不能打乱的第35页/共93页

3、放松的方法每一部分肌肉放松的训练过程:集中注意肌肉紧张保持紧张解除紧张肌肉松弛第36页/共93页4、其它放松法想象性放松:放松地坐好,闭上双眼,自行想象深呼吸放松法:

具体做法是让对方站定,双肩下垂,闭上双眼,然后慢慢地做深呼吸。第37页/共93页(二)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是目前最为盛行的一种行为治疗技术,它的创始人是南非著名的精神病医生Wolpe。第38页/共93页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恐惧症状,例如害怕某些动物、考试焦虑、社会恐怖、广场恐怖等。

系统脱敏的原理:使来访者在放松状态下接触(实际的或想象的)恐惧对象来克服焦虑,由于焦虑状态与放松状态不能共存,现在设法在原来诱发焦虑的刺激情景与放松反应之间建立联系,就可以取代和抵消原来的刺激—焦虑联系。第39页/共93页系统脱敏疗法治疗过程:1、建立恐怖(或焦虑)等级层次表2、放松训练3、按等级层次表中列出的项目进行想象

或实地脱敏第40页/共93页准备工作:放松训练、建立(恐怖)焦虑等级

找出所有使来访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并报告对每一事件他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主观程度,并将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排列这种主观程度可用主观感觉尺度来度量。单位SUD,一般为0至100第41页/共93页社交恐怖症的等级层次表在家0sud在街上1sud在校门口2sud在校园3sud在校园与同学交流4sud上课5sud注:sud(subjectiveunitofditurbance):主观不适单位第42页/共93页注意:

1、最重要、最常见的刺激不可遗漏。

2、最低层次刺激所引起的不适应足以被全身松弛所抑制。

3、各层次之间的级差要均匀适当。第43页/共93页系统脱敏的三个步骤:1、让来访者按放松训练中的方法进行放松2、想象或实物脱敏由治疗者口头引导来访者进行想象或让其观察、接触实物进行脱敏训练。想象一般在30s。3、停止想象,报告焦虑等级第44页/共93页

对一个事件是否完成了脱敏可以从两个指标判断:一是来访者保持想象的时间,如果想象时间超过了30秒而无示意,意味着他不太紧张,此时让他停下来,报告焦虑值。另一个指标是所报告的焦虑值,当焦虑值下降了5时,就可以认为这一事件脱敏已完成,可以进入第二事件的脱敏。每次脱敏治疗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脱敏事件1-4个。不能赶进度,一定要确认一个事件已经不再产生紧张才能进行下一事件的脱敏。第45页/共93页(三)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是让病人面临能产生强烈焦虑的环境之中,并保持相当时间,不允许病人逃避,从而消除焦虑和预防条件性回避行为发生。焦虑症状不可能持续高水平其疗效取决于每次练习时病人能坚持到心情平静和能感到自制为止。第46页/共93页治疗程序一、体检1、严重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瓣膜病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瘤、癫痫、脑血管病3、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4、内分泌疾患:甲状腺疾病等5、老人、儿童、孕妇及身体虚弱者6、各种精神病性障碍二、向患者介绍该疗法的原理和过程如实告诉患者在治疗中必须付出的痛苦代价,请患者或家属签字。三、治疗场地及其他条件的准备四、实施冲击第47页/共93页疗程:一般实施2-4次,1日或间日1次

少数患者只需治疗1次第48页/共93页(四)厌恶疗法厌恶疗法:在某一特殊行为之后紧接着给予一厌恶刺激,最终会抑制和消除此行为厌恶刺激必须使病人产生痛苦,尤其是心理上的,且持续时间要长是经典的条件反射原理第49页/共93页经过反复实施,适应不良行为和厌恶体验就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当欲实施一定行为时,便立刻产生了厌恶体验。为了避免这种厌恶体验,病人只有终止或放弃原有的适应不良行为。第50页/共93页厌恶疗法常用于:酒依赖、药瘾、窥阴癖同性恋等。争议性问题:技术方面和论理学方面改良的厌恶疗法:内隐致敏法第51页/共93页第二节认知治疗第52页/共93页认知疗法(Congnitivetherapy)概述认为心理异常多表现在情绪困扰上,而情绪困扰来源于对生活事件的不合理解释(不合理的认知)。此疗法通过改变错误观念和不良认知结构,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贝克的认知疗法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第53页/共93页理性-情绪疗法创始人:艾利斯1962年总结以往心理治疗中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出版了《心理治疗中的理性和情绪》一书,至此,理性情绪疗法正式登上了心理治疗的舞台。第54页/共93页其基本的理论假设: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其思绪中的非理性信念。它使人逃避现实,自怨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当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当人们接受更加理性与合理的信念时,其焦虑及其他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第55页/共93页

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第56页/共93页例如:

两个学生在路上遇见了他们的老师,老师没和他们打招呼就走过去了。其中一个学生可能作如下解释:“老师大概在想什么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另一个学生则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成绩不好,老师不理睬我们,所以装着没看见我们,其实他是看不起我们。”第57页/共93页思考:1为什么同一个事会引起两个人不同的情绪反应?

?

事件心情平静怒气冲冲2是什么影响了甲乙的情绪?第58页/共93页ABC理论埃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Belief),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这就称为ABC理论。A(Activatingevents):特定诱发性事件,B(Beliefs):当事人对该事件的观念,C(Emotionalandbehavioralconsequences):情绪的行为后果第59页/共93页

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直接由激发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论则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第60页/共93页A

B事件结果看法(信念)C×第61页/共93页

核心思想和基本观点:

强调理性认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消除非理性信念是咨询成功的关键。第62页/共93页不合理信念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第63页/共93页1、绝对化要求

是非理性信念中最常见的一个特征,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某一事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常用“必须”(must)或“应该”(should)的字眼。第64页/共93页

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友好地对待我”;“我应该是全班学习最好的”等。当某些事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不一致时,他(她)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极易陷入情绪困扰。第65页/共93页2、过分概括化

即对事件的评价以偏概全,以一概十。埃利斯曾说过:“过分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一样。”第66页/共93页

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当面对失败或是极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

特点:以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第67页/共93页

另一方面对别人的非理性评价,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其结果导致一味责备他人,并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治疗名言:“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埃利斯:“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每一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一员。”第68页/共93页3、糟糕至极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种想法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情绪体验。

第69页/共93页

十一种不合理信念

(1)自己绝对要获得周围的人尤其是周围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分析:这种观念实际上是个假象,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即便是父母,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和和赞许的态度。第70页/共93页(2)要求自己是全能的,只有在人生道路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成就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分析: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永远成功的人。虽然他以前有过很多成功的境遇,但无法保证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成功。第71页/共93页(3)世界上有许多无用的,可憎的,邪恶的坏人,对他们应歧视和排斥,给与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分析:世上没有完人,也就没有绝对的区分对与错、好与坏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会犯错误。第72页/共93页(4)当生活中出现不如意的事情时,就有大难临头的感觉。分析:人不可能永远成功,生活和事业上的挫折是很自然的,如果一经遭受挫折便感到可怕,就会导致情绪困扰,有可能使事情更加恶化。第73页/共93页(5)人生的道路上充满艰难困苦,人的责任和压力太重,因此要设法逃避现实。分析:逃避现实只能暂时缓和矛盾,根本问题并未解决。第74页/共93页(6)人的不愉快均由外在环境因素造成,因此人是无法克服痛苦和困扰的。分析:外在因素会对个人有一定影响,但重要的是内在因素的作用,包括对事件的认知评价等。第75页/共93页(7)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应高度警惕,时刻关注,随时准备面临他们的发生。分析: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是正确的,但是过分担忧则是非理性的。第76页/共93页(8)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分析:已经发生的事实是个人历史确实无法改变,但对事件的看法却是可以改变的,从而人们仍可以控制、改变自己以后的生活。第77页/共93页(9)人必须依赖他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的好些。分析:虽然人在生活中某些方面要依赖别人,但过分夸大这种依赖的必要性,则可能使自我失去独立性,导致更大依赖,丧失学习能力,产生不安全感。第78页/共93页(10)人应十分投入地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伤心难过。分析:关心他人是有爱心的表现,但过分投入他人的事情,忽视自己的问题,因此会使自己的情绪失去平衡,最终导致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自己的事情却更糟。第79页/共93页(11)人生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一个精确的答案,一旦不能如此,就十分痛苦。分析:人生是一个复杂的历程,对任何问题都要寻求完美的解答是不可能的事。第80页/共93页

理性-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减低求助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去生活,进而帮助他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第81页/共93页

A事件B信念C情绪和行为结果

activatingeventbelifeemotionalandbehavioralconsequence

D辩论效果E新的感觉

disputinginterventioneffectnewfeeling

理性情绪疗法治疗过程示意图第82页/共93页理性-情绪疗法治疗技术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使用提问技术:质疑式提问夸张式提问引导来访者认识引起自身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认清导致自身问题的哪些不合理观念,向其不合理观念提出质疑。第83页/共93页(1)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