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系列资料:教学案例-郭初阳课堂实录_第1页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系列资料:教学案例-郭初阳课堂实录_第2页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系列资料:教学案例-郭初阳课堂实录_第3页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系列资料:教学案例-郭初阳课堂实录_第4页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系列资料:教学案例-郭初阳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郭初阳教学实录

《远与近》课堂实录..............................................................2

《套中人》课堂实录.............................................................12

《套中人》课例评价.............................................................22

《沉重的时刻》课堂实录.........................................................29

《弟子规》课堂实录.............................................................41

《远与近》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首诗(出示PPT),第一个同学,请你朗读,好吗?

生:(朗读)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师:非常好,请坐,把话筒往后传。第一个同学朗读的时候,把儿化音加上去了,“一会儿、

一会儿”。好,后面那位同学,请你继续朗读,好吗?

生:(朗读)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师:非常好,请坐。第二位同学朗读的时候,他有意强调了第一个字“你”,在这首诗里面,

“你”是一个核心,是所有猜测的焦点,值得强调。(示意往后)继续,接着往下读。

生:(朗读)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师:非常好,请坐。在读的时候大家要注意,“远”,第几声?

生:第三声。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远”,一、二,开始。

生:(齐声)远.

师:嗯,第三声,它有一个拖长的音调,对吗?而“近”呢?是第四声,很短促。所以“yu

dn”距离很远一一有这样一种声调的对应,对吗?“jin”,(靠近身边的学生)我们很近。

这在刚才的那位同学的朗读上有所体现,最后,请你朗读一遍,好吗?

生:(朗读)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师:非常好,请坐。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请注意这首诗分成两节,中间要有适当的停顿。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领读)一、二,开始。

生:(齐声)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师:再来一遍,一、二,开始。

生:(齐声)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师:默读一遍,记住它。(学生们坐姿紧张,双手叠放于桌上)各位可不可以把手都从桌子

上放下去,你的手放在桌子上,记忆力会很差,把手都放到桌下,轻松一点。看到大家的手

都放在桌子上,我很害怕。(学生垂下手,换了轻松的坐姿)对,记住它。好,各位朝我这

里看,请看我,不要看云啊,不要偷看。你,一、二,开始。

生:(抬头看师,齐声背诵)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

很近。

师:非常好。话筒轮到谁了?(示意背诵)继续说,看着我。

生:(背诵)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师:非常好,请坐。(示意)女生,来背诵一下。

生:(背诵)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

师:漏了一个字,最后一句话怎么背的一一“你”看云时很近。(话筒传到下一位同学,正

自动起身打算背诵)请坐,没有让你背。(众善意地笑)不要急。

2

师:好,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有没有人知道?

生:(小声)顾城。

师:非常好,有同学知道这首诗是顾城写的。(出示PPT)

师:在结识顾城之前,我想请大家先做一件事情,准备好你的笔和纸,大家看PPT,上面有

一个几何图形,请各位同学用最快的速度选择一个恰当的几何图形来表现这首诗,把这首诗

简化为一个几何图形。越快越好,随便画,不要讨论,不要偷看,旁边的人也不知道。千万

不要受上面这个图形的影响,上面的图形是乱画的,只是为了告诉大家:请你画一个几何图

形。

(生思考、画图形,师巡视,然后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5'10'—6’10')

师:好,时间有限,我们看黑板。有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角形,我看到很多同学画

了一朵云,这位同学和大家画的不一样,来,我们请这位同学说一说,话筒递给她,你为什

么要画一个三角形?

生:因为这首诗中有三个主角,一个是你,一个是我,一个是云,三角形有三个角,分别代

表了你、我和云。

师:非常好,谢谢,请坐。那么大家看一下(示意黑板),在这首诗的三个主角中,你、我

和云,如果我们有A、B、C(示意三个角),云应该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呢?

生:A,顶上。

师:哦,放在顶上(板书“云”),云总是在天上的,是吗?接下来是“你”和“我”的问

题(板书“你”、“我”),对吧。好,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一、二,开始。

生:(齐声朗读时,师对应指示三个角)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师:很好,这个三角形画得很漂亮啊。好,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顾城。(出示PPT)

师:顾城是一个很可爱的诗人,他总是戴着一顶帽子,他的帽子很像牛仔裤上剪下来的一截

裤腿。(生笑)所以大家要问他:你干吗戴这么一顶帽子啊?

他有几个很好玩的回答一一

他说:这是我的家,我老待在家里很安全。

第二个答案:我生气的时候,这是烟囱。

第三个答案:今天,要是谁乐意往里面放钱,也并不太坏。

所以这个诗人很喜欢戴一顶帽子(出示PPT)

师:这首诗也有一顶帽子,但是被郭老师给摘掉了。今天我们这节课要做的一件事情,是请

你对这首诗拟定一个你个人觉得最恰当的、最为精妙的标题,拟一个题目,根据你对这首诗

的理解。大家对这首诗现在已经非常熟悉了,都能够背诵了,但是它缺少一个题目,请你认

真地思考,慎重地下笔,给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好,各位有几分钟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情,

现在开始。

(生思考、书写,师巡视,9'05〃一一12'02")

3

师:各位在考虑的时候,要注意这么几点。第一点,你拟的标题应该体现出你对这首诗的理

解。第二点,它是一个题目,请注意“题”,“题”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脑门,“目”的意思

是眼睛,对吗?其实我们看人也是一样,看的是上面头部这一块,你不要把题目拟得太复杂,

越简练越好,这是第二点。第三点,你所想到的题目其他同学也都能想到,所以尽可能要想

得跟别人不一样,但是要有道理。好,各位还有一点点时间,继续想。

(生思考,师巡视指点,12'50"一—14'10")

师:有同学偷偷问我:“郭老师,我用两个字,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了。如果你觉得有必

要,你愿意用十个字,也可以啊。你说郭老师,这首诗一共就二十四个字,但是我这个题目

有一百个字,可不可以?也可以啊,只要你认为有道理。

好,接下来,因为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分一下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要交换意

见,每个小组要推选一个最有水平的题目,我们这样分,四人一组,(示意)第一组,第二

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最后面两位坐到里面来,好不好?过来。

好,明确了,四人一组,充分交流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你的题目是什么,要知道其他三位同

学的标题分别是什么,然后各位定一下,看看哪一个题目最好,哪一个题目别的小组都想不

到,哪一个题目最能代表自己小组的水平和才华。等一会儿,我要请同学把思考的结果写到

这块黑板上来,有字为证哦,所以,加油!现在开始。

(四人小组讨论,师巡视,加入各个小组中,15'30"一一20'55")

师:好,我暂时打断一下,请各位回一下头,看一下PPT。

师:四人小组,四位同学,(示意)A、B、C、D,这样四位同学,请注意,等你们讨论之后,

你们讨论的结果将由A同学上台来书写;请注意,等会儿发言的时候将由C同学来阐释;B

和D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等会儿我的追问将由B同学和D同学来回答。所以,请各

位积极参与讨论啊,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让你们的A同学上台书写,抓紧时间。

(四人小组热烈讨论,21'36"——22’49")

师:已经确定题目的小组,可以派A同学上黑板来书写.

(A同学们渐次上来板书,师告知写上题目与姓名,23'00"一—25'44")

师:我们来看黑板,大家知道了创作是很艰难的。哪怕只是想一个题目,一两个字而已,我

们都想破了脑袋,四个人商量了很久,结果我们才很艰难地把结果呈现在黑板上。先一起来

看-一遍。

师:(示意黑板)这一个小组的标题比较长:云近而我远。然后,这一组写的标题是距离。

这一组写的标题是友谊。这一组写在这里一一遥远。这里有一个题目很奇怪一一自然。同样,

也有一个小组写的是距离。这个很特别:障碍(众生笑)。有一个小组写的标题是一个字:

美。

好,那么接下来一一八个小组的题目都在黑板上了一一我们排一下顺序,依次请同学来发言。

那么首先,我想,因为写距离的有两个小组,我们就从距离开始,第一组(标距离,1),

第二组(标距离,2)o这个标题好像跟距离也有那么一点关系,那就作为第三组来发言(标

4

云近而我远3)。这个还是和距离有关,对吗,我们集中把这个为题探讨透,这是第四组发

言的同学(标遥远,4)。这个跟距离刚好反一反,对吗,有那么点意味,我们把障碍放在

第五组(标5),把这个美放在第六组(标6),友谊放在第七组(标7),自然放在第八

组(标8)。

不要紧张,我们再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诗,好吗?放轻松一点,一、二,开始。

生:(齐声)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师:非常好。我们的话筒在哪里?第一组,冯洛晶,你们小组的C同学来阐释一下,为什么

你们组拟的标题叫距离?

生:因为这篇课文主要是在讲你、我、云这三者之间的距离。

师:结束了?请坐,同桌继续补充。(同桌缓缓站起,思考中)

师:没错,这首诗写的就是你、我和云之间的“距离”一一这是对三者的概括,但除此之外

还有别的吗,关于距离,你们还有别的发现吗?

(师等待,生持话筒思考良久,终无语,28'58''——29'23'')

师:我们知道你很努力了,很想告诉郭老师,但是我们知道,沉默的时间超过三秒就会显得

尴尬(众笑),你坚持了六秒钟,请坐,前面的同学帮助一下。

生:因为……

师:用话筒。

生:因为文中的“看”、“远”、“近”,全部写的都是距离,所以叫做距离。

师:好的,请坐。第三个同学补充了“远”、“近”,很明显,这都跟距离有关。好!这是

第一小组给我们的一个非常简要的概括,我希望后面那个小组能给我们更多地、更丰富、更

美妙的解释。我们请一一来,仇索,你们小组,C同学,话筒递一下。关于距离,你们是否

有高见?

生:第一点跟他们是一样的,在这首诗的第二段,我们认为云的距离应该是比人与人之间的

距离远的,但是他认为云的距离比他和人之间的距离更近,形成对比,所以我们认为是距离。

师:很好,请坐。我们会发现,根据第二小组同学的阐释,(示意黑板上的图形)其实这个

三角形画得还不是最完美的,因为他说,根据我们普通的生活经验可以知道,云和人之间的

距离比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要更远,对吗?按照理论上来讲,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应该把云

画得更高一点,甚至可以画到房顶上,对吗,完全可以。这应该是非常尖锐的,是一个锐角

三角形,对吗?好,那么第二小组的其他两个同学是否还有补充意见,关于距离,展现一下,

发言机会很难得。来!你怎么看?

生:实际上,“我”与他人的距离应该小于“我”与云之间的距离,而这里却写“我”与人

的距离大于“我”与云之间的距离,可能是因为,人之间互相不信任之类的原因,构成了“我”

和他的距离越来越远,导致“我”和他的距离比“我”与云的距离还要远。

5

师:非常好,请坐。跟绕口令一样,把我们都给绕晕了(生笑)。但总而言之,我们知道这

个距离是很玄妙的。我和你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对吗?但是,我们会发现,在这首诗的第

四行也就是第二小节的第一句话,是哪三个字?我一一

生:(众人小声)我觉得。

师:这是我的一种什么?

生:感受。

师:这是我的一种感觉,对吗?在我的感觉中,这个距离是固定的吗?

生:不是。

师:不是,那是怎么样的?你们小组还有一个同学没发过言,你来继续说,在你的感觉中这

个距离会怎么样?

生:这个距离可以随时移来移去,是不固定的。

师:非常好,请坐。所以,根据第二小组给我们的贡献,我们会发现这个距离,它是会发生

变化的(板书:变)。我们再来朗读一遍一一这是一首会变化的作品对吗,它不是固定的一

—你,一会看我,一、二开始。

生:(齐声)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师:在变化,在变化……好!还有一组同学写的是云近而我远,来,张玲艳,你们小组,C

同学。

生:我们小组取这个名字是因为诗的内容,他说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所以

我们就取了这个题目了。

师:你们小组认为这首诗里面最重要的是远和近这两个字吗?

生:(点头)嗯。

师:非常好,请坐,顾城这首诗原来的标题其实就是《远和近》,我们根据我们的理解给它

加上标题,所以第三小组直接把这两个字放在了题目里面,但是他觉得“云”和“我”这两

者也很重要,于是就把它们嵌在里面.另外两个同学有补充发言吗?

师:(该组B同学、D同学笑而不答)没有。好,我们继续往下走,轮到哪一组了?第四组,

来,遥远。章乙凌是吧,来,你们小组。

生: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到云,但是两个人如果相隔很遥远的话,那他们互相就看不见

了,所以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一定是小于一个人到云的距离。

师:那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在这首诗里面的“你”和“我”,你觉得他们的真实的距离到

底有多远?你告诉我,有多远?

生:(低声)近在咫尺。

师:那么是你和我之间的距离吗?还是你跟这位男生的距离,还是你跟同桌的距离,还是你

跟摄像的距离?你感觉,哪个距离比较恰当?、

生:我和同桌。

6

师:你和同桌,是吗?好,请坐。同桌很感动啊!(众生大笑)站起来发言还想着同桌,而

且你的同桌是女生。(众笑)

师:(肃然)他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答案,也就是说,这个小组的同学告诉我们,在这首

诗里,你和我两个人,实际的距离是怎么样的呀?非常一一

生:近。

师:非常非常近的。所以说你的同桌,他往哪里看,你知道吗?你当然知道了,因为他就在

你的旁边呀!对吧?他上课走神了,他在看手机,都被你发现了,因为他是你的同桌,你们

挨得很近。

但是在这首诗里面,你觉得他们两个的距离真的很近吗?来,刚才那个小组的同桌发一下言。

你们小组拟定的标题是遥远,为什么拟的是遥远?

生:因为我们觉得……

师:刚才你的同桌说,他和你近在咫尺呀。

但是我觉得,他们虽然近在咫尺,但是他们的心可能并不是……

师:在一起。

生:(笑)对。

师:请坐。当你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同桌非常失望(众生大笑)。

这两位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二位同学回答的时候,出现一个非

常重要的字(板书:心),“心”,对吗?

在网上看到一句很流行的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是

谁。我们相隔得多么远啊,但我们俩面对面也没有用啊!是吗,所以,在这首诗里面我们会

发现,有几种距离?

众生:两种。

师:两种,哪两种?一种是----

众生:长度上的距离。

师:长度上的距离就是物理距离。对吗。第二种是什么距离?

众生:心理距离。

师:非常好!(板书:心里、物理)心理的距离和物理的距离,哪一种距离是不变的?

生:物理的。

师:物理距离是不变的,像这个僵硬的三角形,而心理距离呢,在不停的发生变化。

好,随着我们各小组的加入,对这首诗的理解越来越不一样了。继续,轮到哪一组了?来,

杨晨颖,你们组给我们谈一谈“障碍”的问题。关于诗的理解,我们的确有很多障碍。

生:“障碍”,就是我和你之间有一种心理上的障碍,这种障碍可能是在她旁边却不敢跟她

说话,有种胆怯的心理。

师:请坐。(示意同桌)还有补充?

生:从“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用云衬托出我们心理之间的障碍。

7

师:很好,请坐,还有补充吗?

生:(这一小组的最后一位发言者)因为云离你比较近,我离你比较远,所以云是在你和我

之间的,说明了你和我之间有一层像云一样似有似无却又无法跨越的障碍。(热烈的掌声)

师:这是一个非常团结的小组,每个人都站起来表达了一番。(生笑)他们的努力只不过是

想克服一个“障碍”一一让我们更深刻地明白了,在这首诗里面,你和我虽然挨得如此之近,

却仿佛隔着千山和万水,对吗?最后一位同学说得很好,他们之间有“云一样的、若有若无

的”障碍。

第一位同学的发言也很值得重视,因为他说出了那样一种情感,诗里面“我”的情感,“我”

是一个比较羞涩的、胆怯的、羞于表达的、不知如何言说的……这么一个人,对吗?“我”

有和她对话吗?没有,甚至也许“我”连和她说话的一一(有生答“勇气”)一一机会都没

有,“我”只能用什么跟她交流?

生:眼神。

师:只有,且只有眼神的交流而已,是吗?所以这里的障碍不仅是距离上的障碍,还有心理

上的障碍,甚至还有表达上的障碍、沟通上的障碍,这是一个很棒的答案:障碍。、

很好,继续,叶媛媛,你们组,请为我们谈谈美。

生:因为既远又近,所以距离产生美;而云的洁白也是一种美,让我们感觉心旷神怡,所以

这也是一种距离的美。

师:这个小组给我们提供了两条关于美的证据:第一个,因为有距离才会美,隔得很远,越

远越美一一挨得很近看起来就不够美一一距离产生美;第二个在这个小组中,他们第一次强

调了这首诗里面云的意象。云一一我们想想一一云:白色、轻盈、纯洁、柔和、自由、温暖、

自在……所有这些都属于云的范畴。所以我们看云的时候会觉得:哇,非常美!我们学过一

篇课文叫《火烧云》,有印象吗?很美,有道理。还有补充吗,你们小组里面,有谁还想发

言吗?谈一谈。

生:因为美不是固定的,不同的距离产生不同的美,所以我们把这个题目取名为美。

师:很好。当我们去看蒙娜丽莎这幅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一(示意学生)请坐一一她的

眼睛,你在不同的角度看她,她好像都在看你,因为有变化,所以这样美才更加丰富多彩。

很好,友谊,是哪一组的,翁佳一一我看不清楚,(生答:胜),翁佳胜,哦,这个胜字太

酷了。

生:刚刚在讨论中,我们在猜测:你和我的关系是什么?然后一一

师:你们想探讨一下他们的关系,是吗?

生:然后,我们猜测得最多的就是,他们是朋友的关系,所以把它取名为《友谊》。

师:你觉得他们是怎、么样的朋友,是老朋友吗?

生:嗯……应该是的。

师:是老朋友,老朋友还很胆怯呀?话都不敢讲。

生:嗯……他们之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8

师:哦,吵架了是吧(众生笑),吵架了,那朋友偷了我一块橡皮,我骂了他一顿。(生笑)

好,请坐,(示意同桌)我们请男生来谈一谈,男生对朋友的理解肯定不一样。你怎么看,

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样的朋友?你继续说,怎么感觉就怎么说。

(生起立,思考,沉默,42'37"—42'55")。

师:友谊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对吗?很难发言,请坐,还有没有同学没有发过言?帮助

一下。(该组另一男生起立,沉默)请坐,没问题,这个小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全不一样

的标题,觉得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是朋友,但是郭老师很据刚才我们的其他小组提供的证据,

很明确的,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怎么说呢?纯粹是他们俩(指刚才那一对同桌),对

吗?(众笑)当然,同桌也是朋友,是吧?哦,有同学要发言,好,如果你有话要说,你可

以举手。

男生:我感觉,如果是老朋友的话,不可能是那种不会讲话的,老朋友应该是比较善于交流、

不会不讲话这样子的。

师:那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朋友?

男生:我感觉……

师:说。

生:我感觉,他们应该是,或许是新朋友这种……(笑。众生议论)

师:你觉得这对朋友应该是像我们一样的哥们呢,还是像他们那对同桌一样呢?(众生大笑)

生:我觉得应该是(众生大笑)……因为同桌的话……

师:我不是说同桌,我是说他们的性别(众生笑),你觉得是像我们两个的性别,还是像他

们两个的性别?

男生:像他们两个的性别。(众生大笑,鼓掌)

师:像他们两个的性别,请坐。当我们谈到友谊这个词语的时候,我们有一位同学非常勇敢

地举起了手,并且他试图在友谊这个台阶上更进一步来为我们分辨诗里面两位主角的性别,

于是他给出的答案是认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异性。还有没有同学要发言?(一女生举手)

好,把话筒传一下。

女生:我觉得对于友谊这件事情来说,就算是老朋友之间也会有吵架的时候,我也有过。

就像有句话说“感情是吵出来的”一样,他们做朋友不可能一直不吵架,不然的话两个人的

感情就不深厚。既然是老朋友他们肯定会有吵架,因为接触越深,就会对对方的一些事情了

解很清楚,因此就会吵架。

就算他们现在这样,有隔阂的感觉,也还是有深厚感情在那里。他们只是跨越不了这个障碍

而已。

师:好,先别急着坐下去。你说的非常好,你说尽管他们内心有矛盾,有这样的隔阂,但是

他们其实有深厚的感情。请你给我们朗读一下这个作品,读出这种感觉,好吗?

女生:(朗读)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9

师:好悲伤啊,请坐。(众生笑)好,时间有限,我们继续往下走,关于他们是什么样的朋

友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思考。我们这里还有一组是自然,程鑫这一小组,C同学谈一谈,

话筒递一下。

生:我们组认为,这首诗从整体来看,显得十分自然。(众生大笑)

师:请注意,我恍然大悟了,原来这个“自然”是当作形容词来使用的一一十分“自然”!

请坐,(示意同桌)有补充?

生:在这首诗中,我重点看出了你、我、云,三者都是处在大自然中的,是密不可分的,所

以我认为用自然作为这首诗的题目比较恰当。

师:请坐。请各位抬起头来,抬头往上看,我们能看到云吗?

众生:(抬头看,笑)不能。

师:看到聚光灯。所以他们这个小组给出的题目很有意思,告诉我们这首诗所发生的情境,

必须是在敞开的自然中,因为对方抬头就可以看见云,是吗?而且这首诗它的确很自然,大

家有没有发现,一首好的诗,它并不一定是用非常深奥的语言,恰恰相反,它用的是3岁小

朋友都认识的语言,但它却讲出了我们直到30岁都还无法完全参透的话语,对吗,这就是

好的诗句。它的表达是自然的,读起来也是很顺口的一一这是好作品的评判标准之一。

那么我想说的是,我们最后一个小组,他们的观点和诗人本身的观点非常接近。我们请这个

小组的另外一位同学,来给我们朗读一下顾城本人的看法。(出示PPT)

生:这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

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

“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师:很好!请坐。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所

以说,如果顾城本人来拟一个标题,有可能他也会很喜欢“自然”这个标题,这跟他的本意

非常呼应。

师:好,我们再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作品。(出示PPT)

师:这就是诗人的样子,长得很好看,我们来一起读一下,它的标题叫做《远和近》。远和

近,顾城,一、二开始。

生:(齐声朗读)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师:好,我想再请两三位同学来说一说,他有他的题目,他有他的帽子,我们用我们的帽子

变了很多戏法,然后我想请同学来说一说,到现在为止,你最喜欢哪一个题目?你来说。

生:我还是喜欢诗人的题目。

师:理由是?

生:它深刻地表现了最后两句话的内容。

师:深刻的道理,他还是喜欢“远和近”,请坐。你喜欢哪一个?

生:我比较喜欢我们组的“障碍”。(众笑)

师:嗯,为什么?

10

师:因为我觉得他们之间的确有一种似有似无、飘忽不定的隔阂;另外,他们的距离虽然现

在非常近,但是心灵上却非常遥远。

师:很好,请坐。我们再一起来背诵一下。

生:(齐声背诵)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师:明天天气放晴,大家有空要抬头看一看云。好,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师:谢谢大家

11

《套中人》课堂实录

授课班级: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一(1)班

授课时间:2006年4月5日上午第四节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就从拿着话筒的同学开始吧,(示意)来,游洋,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的名字,是

否还记得?

游洋:别里科夫。

师:别里科夫。很好,请坐。第二个,别里科夫喜欢把一切东西都放到一一

谢冰:套子里。

师:套子里。第三个,他把什么东西放到套子里,能列举一样吗?

郑奕丁:把自己,放在套子里。

师:把自己放在套子里面,怎么放?

郑奕丁:他穿套鞋,用衣服把自己浑身裹着。

师:哦,用这样一种形式把自己放在套子里。还有什么东西也放在套子里?

陈帙舟:还有,比如说,把衣服领子竖起来,把自己裹在里面;还有,他把自己思想也放在

套子里面。

师:怎么把自己的思想放在套子里?

陈映舟:他的思想很封闭,不接受新的思想。

师:两位同学说得很玄妙,有没有更具体一点的套子?

沈晶:比如说,他还把雨伞、手表及削铅笔的小刀,也放到套子里。

师:所有这一切东西,都放在套子里面。请坐,洪碧芸,还有补充吗?

洪碧芸:还有,他戴黑眼镜,然后用棉花堵住耳朵……而且他在最晴朗的日子里也会带上雨

伞。

师:在最晴朗的日子,他也要带上雨伞。请坐。他把一切都放在套子里面。

那么一一邵凌玮,为什么他要把自己都放在套子里,你可以给出一个原因吗?给一个词。问

题在哪里?

邵凌玮:隔绝人世。

师:隔绝人世,为什么他要隔绝人世?

邵凌玮:现实生活在刺激他。

师:现实生活刺激他,让他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邵凌玮:惊恐。

师:惊恐。很好,请坐。(板书“惊恐”)他对一切都感到,感到害怕。

那么前面我们发下来一个问卷,请同学填对这个小说的评价,以及在这个小说中感

12

到最困惑的一件事情,最后我整理了一下,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对两点,觉得很费解。

师:第一点,为什么别里科夫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战战兢兢的、胆小的人,他能够辖制全

城十五年?大家都怕他。很奇怪。轮到谁了——叶卉,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

叶卉:我觉得,别里科夫其实是对他周边的人有种心理上的刺激,就是说,别人觉得自己生

活不自在,好像是被人时时刻刻都盯着,监视着。

师:很好,请坐。其实在对小说的评点中,我们有一位同学,写得特别好,我觉得可以作为

我们第一个疑问的答案。是一一方沁玮。方沁玮在哪里(注:阶梯教室,座位打乱了),噢,

方沁玮,朗读一下你的第一印象。

方沁玮:在那个社会,人们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甚至直不起腰做人。套中人生活在那一个

套子里,却留了一个孔观察别人一一那一双双眼睛确实令人感到喘不过气来。

师:我有问题,为什么这里你用“一双双眼睛”,而不用“一双眼睛”?

方沁玮:因为有很多的套中人,不止别里科夫一个。

师:非常好,请坐。这可能是我们根据文本所能得出的一个答案。不止是他一个,对吧?好,

我们再回来。

师: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华连卡,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子,她竟然会爱上别里科夫?我们

不说明确的爱,至少她也表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好感,对吧?我们这里又轮到谁了,那个,

周金晶,你是怎么解释?

周金晶:我觉得是因为,当时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在这个城里是很多的,是到处可以见的,

所以也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

师: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人,并不是一个特殊人物?

周金晶:是啊,还好。

师:好,请坐。但是,郭可翔同学有点补充

师:哪可翔,请你朗读你的段落。

郭可翔:平淡中体现出幽默与讽刺,小说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让人感觉意味深长,这让我想

到了我们中国现在的许多守旧的人,他们的结局会怎样?

课文将许多重要、精彩、助于理解的段落删去了,实在是不合适,尤其是对别里科

夫死后在棺材中的描写。

师:有且仅有一位同学发现我们课文中……这篇课文是一个节选本。郭可翔别坐下去,你什

么时候读过原文的?

郭可翔:很早。

师:很早以前?

郭可翔:嗯。

师:你对他在棺材中那个情景特别有印象?

郭可翔:嗯,是的。

师:好,非常好,请坐。这可能也是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华连卡会爱上他,其实原文中有

13

交代,但在这个删节本中,你无法得到一个非常好的答案。所以接下来,我把恢复了的《套

中人》,我把讲义发下来,大家看一看这个原文,它到底是怎么写的?

(发讲义5:50-)

师:一共是两大张,看一看,总共有六页。拿到以后,我们第一件事情,先把第二页上面没

有印出来的地方,我们把它补上去,因为这个字打得太满了,所以有一行整个地没有打一到。

我们看第二页,把字补上去,否则你没法理解。

(师口述,生记录,把讲义漏印的字,一一补充完整6:50-8:20)

师:《装载套子里的人》,这是我们课文的名称,它删去了什么东西,从而隐藏了什么东西?

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花几分钟,通读全文。

生阅读讲义(8:37-13:00)

师:等一下我们小组讨论,每一个小组请比较,然后得出一个关键词,可以从文中来,也可

以是你的独特概括:那么,讨论完之后,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书写你的关键词,然

后再请另外一位同学来简要地阐述一一为什么你用这个词语。

好,我们四人小组交换一下意见,每个组得出一个词。

(13:25-)(许多同学尚未读完,继续在看讲义)

师:这阅读量比较大,大家抓紧,抓紧,文章比较长。

(15:25-)(大部分同学开始小组讨论,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师:已经讨论好的小组,可以上来书写,每个小组的A同学,请你上台书写关键词。

(18:20-21:10)同学陆续上台板书,直至十二位同学书写完毕。

十二个关键词从左至右:解释、尊重生活、生活化、性爱、情爱、性与爱、感、套中套、绝

对现实、环境、女人、剔肉断筋。

师:《装载套子里的人》,这是我们课文的名称,它删去了什么东西,从而隐藏了什么东西?

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花几分钟,通读全文。

生阅读讲义(8:37-13:00)

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比较阅读足本和课文的删节本,然后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一

师:好,所有小组讨论的结果就在黑板上面,那么我们就从最后一个组开始。每个小组的C

同学,请你用最简单的一两句话,阐明这个词语。

来,张洪璐小组,写了一个“尊重生活”,请来阐述一下。(传递话筒)C同学,你们组的

C同学是谁?

生:没有C同学。

师:没有C同学,好,那么张洪璐你本人来阐述吧。

张洪璐;首先,在郭老师给我们的阅读材料里面,契诃夫他本人的文学观,有一部分就是说

要“尊重生活”一一“老老实实的真实”一一生活是怎么样的,他就要描绘出原来生活的本

质;但是我们看到,在给我们完整的《套中人》这个文本里面,就是说……有一个比较……

下划线……就是第一页,“或者某一篇文章要求禁止性爱”,“或者有人看见女校的女学监

14

很晚同一个军官在一起”。

这方面就是说,虽然这方面在中国有可能会比较忌讳被谈到,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

文学作品来讲,这部分是必须要留在里面的,因为性爱这种都是包含在生活之内的,我们要

尊重生活,必须就是尊重生活的全部。但是他,给我们删除了很多,使它反射的这个生活是

不完整的。

而且尊重生活,也就是要尊重每一个细枝末节,旁边其他……很多删掉的都是比

较……语文书上面给我们的感觉,就像一个套中的别里科夫,给我们一个大概的轮廓,但是

他套中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个细节没有展示出来,所以这一点使得我们有疑惑。但是如果

看过完整的版本的话,这些疑惑,都没有了。

师:非常好,请坐。有同学直接就写了这个问题(圈出黑板上的“性爱、情爱、性与爱”),

哦,这个也可以包括进去(圈出“女人”),这个我们等会儿集中来探讨。我起先以为张洪

璐同学谈的是一个遥远的、没什么关系的一个话题,没想到也是涉及这个内容。

好,那么我们继续来,继续跟着“生活”(划出“生活化”),生活化,是哪一组

的?(寻索)这是哪一个小组的,好,来!

杨飘飘:原文可以看出,它的形式是几个人在谈话,然后讲到一个故事,这样看起来很有现

实感,很真实;还有一些对风景的描写……还有他死后在棺材里的那种……其实是很生活化

的一篇文章,但是课文上全删掉了,好像想要加强读者对套中形象的印象,但是我觉得,这

样看起来就是,只留下一些看起来很荒诞的东西,就是感觉不真实。

然后,还删去了一些意外的东西,比如说他要结婚啊什么的,书上就是比较少。因为这里有

句话说,这是一个机会,他可以拿掉他的雨鞋和雨伞,但是最后还是失去了这个机会,有一

些起伏,对于他这个套中的形象。

师:很好,请坐。我们继续简单地来谈,刚才杨飘飘同学谈到风景(划出“环境”),那么

这里有小组谈到环境的问题,是哪一个组,来,话筒。李如一,请你来谈,简单一点。

李如一:在课文中,我们感觉有个什么东西在压制着他,让他感觉跟装在套中一样,但是具

体是什么东西,我们就看不出来;在原文中,我们发现被删掉了很多书上没有出现的人物。

这种角色,让我们知道是整个社会环境对他有很大的压力,让他也不能……就是他把别人也

装在套子中,把自己也装在套子中。

师:很好,请坐。在原文中可能更多涉及到一个社会的大的环境。好,然后(划出“绝对现

实”),那么这个“绝对现实”是哪一组的?(寻索,示意)黄璐。

黄璐:我们小组觉得,就是课文更像是一个小说,而原文的《套中人》有一点历史的感觉。

然后,文章把那些有关性爱……到后面还提到那个“你们学校不是学校,是警察局”,然后

还有提到“一点都没有自由”,提到那些背景的事情就完全没有了。

课文从头到尾,大部分都是在讲,他是怎么装在套子里面的,但是没有讲,他为什

么装在套子里面。

而文章其实有很多大白话,就是直接给你点出来他是为什么,但是课文里面都没有。

15

师:好的,请坐。我们抓紧。(划出“剔肉断筋”),剔骨断筋,是谁?

众生笑道:剔肉断筋!

师:哦,剔肉,剔肉断筋。(笑,递话筒)柯晓宇。

柯晓宇: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比喻成一个人,因为契诃夫本身也是一个医生;我们这本教科

书的编者,就好像把这个人给解剖了,然后把这个人的肉给剔掉了,剩下了骨头,他就拎出

了这篇文章的主体。但是在剔掉肉的同时,这个人的筋也断了一一我们小组觉得,这篇文章

在删节了之后,就……

师:就变得血淋淋了?一个很好的比喻。

(众笑)

柯晓宇:就变成了散架的骨头,就没有连起来。然后,因为他删掉的除了一些中学教育中忌

讳的,一些和别里科夫无关的人,主要留下来的是别里科夫本身,但是有的时候,因为在一

个短篇中,所有的细节、所有的文字都是为它的主题服务的,所以,如果把细节删掉的话,

可能它的整体反而就不连贯了。

师:非常好,请坐。时间很有限,接下来的同学,请用一两句话,简单说明,好吗?(划出

“感”)我们继续来,这个“感”,哪一组?一一两句话。

倪馒铉:首先是谈感情方面,就是爱情方面,刚才的小组已经讲过了;

然后就是一个感觉的方面,我们就是觉得这篇课文大部分都是在写别里科夫,但是《套中人》

这篇文章并不是只写别里科夫,是希望在整个大背景下,通过细节的描写引出。因为别里科

夫这个人,他整一个与“逃避现实”是同一回事情,其实可以引出周围生活中非常非常之多

的人,他们其实跟别里科夫一样,他们也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这篇文章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它的细节,比如说整个大环境的背景都被删去了,我

们就无法找到别里科夫为什么会成为套中人的原因。

这篇文章给我们的感悟,就是他所要避免谈到的事情,就是生活在社会里的人,就

变成了套中之人。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己还是生活在自己的套子里.

师:也就是说,很多很多的套中人一一其实文中还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套中人,就是村长的老

婆,叫什么名字?开头结尾都出现了她。

倪镀锌:玛芙拉。

师:好,请坐。有具体的两个套中人:泛指的,可能人人都是。好,最后,还是哪里没有谈

到的,嗯,(划出“解释”)解释,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谢冰,你来谈一谈。

谢冰:首先,他删除了为文中结论作铺垫的那种……然后就是说,文中一些细小的结论,在

原文中都有详细的解释,但是这里全部都大篇幅地删掉了。

师:能不能举一个例子?

谢冰:比如说,“由于校长太太极力撮合,华连卡开始对我们的别里科夫明白地表示好感”,

这里,课本的意思是:只要一撮合,就有好感。是不是太快了一点?

(众大笑)

16

谢冰:还有一点发现就是,他删去的这些解释,原文原来是一篇对话,但是课文里面就变成

了记叙文。

师:好,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就是华连卡为什么会爱上别里科夫,看了原文以后,

谢冰,你是怎么看的,为什么?

谢冰:首先,两个人都年纪大了。

师:嗯。

(众笑)

谢冰:然后,一帮人在旁边怂恿。

师:撮合。还有一点,发现没有?

谢冰:还有一点是,他们,他们都对语言感兴趣。

师:都对语言感兴趣?好,请坐。还有一点原因,华连卡跟她的兄弟关系不太好,经常吵架,

是吗?所以她想,啊呀,早点嫁个人算了。有这个问题,所以说刚才那个疑惑,其实在这里

可以得到解释。

好,我们很多组都谈到这个问题(划线)一一,性爱、情爱、性与爱、女人一一那么,我们索

性集中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可以探讨呢?接下来,我想我们就花几分钟,再次来

探讨性爱这个问题,它与别里科夫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一一别里科夫,性一一到底是怎么样

的?好,我们研究一下,然后再来发表意见。我们的主题词就是“别里科夫的性爱”,好吗?

(生笑)

小组讨论,师加入到讨论之中(34:04-37:18)

师:好,时间很有限,接下来,我想我们自由发言,把你们小组交流的成果,一起来展示一

下。这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问题,这里面我们可以牵扯出很多的话题,有很多切入点。你

们怎么看,大家怎么想,随便谈一谈,好吧?谁来,谁想发言?(寻索)好,吕诗朋。

吕诗朋:我觉得,我觉得他这个人,不是完全去避免性爱,他能够接受性爱的。但是对于性

爱,他给自己的一个底线,就是说她接受的是合法的性爱。然后他给自己的一个前提,就是

说“我不希望出任何乱子”,就是这个性爱必须是合法的……我觉得他还是能够接受婚姻

的,因为他是希望有婚姻这么一个套子,在婚姻这个套子之下去发生性爱。这样的性爱就会

成为合法的性爱,就是他能够接受的。

然后,其实我个人觉得,教科书没有必要去避免这些事情,谈起这些,并不是很过

份的事情。而且,他也不是为了避免,只是觉得可能这些东西,和他需要表达的主题,想让

我们知道的主题,有违背。

师:非常好,请坐。还有谁要发表意见吗?罗勰,你怎么看?

罗勰:我们觉得,别里科夫没有得到很好的性启蒙。

(众大笑)

师:缺乏性教育。

罗勰:是的。在这方面,他想到,睡觉就是盖上被子就睡觉,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就因为

17

他这种无知,造成的就是:一有女人对他有好感,跟他进行接触之后,他就是,有一种全盘

接收的感觉。如果他原来就有很好的性启蒙,再加上她这种态度的话,应该不会产生这种故

意去抵触这方面的问题。

然后,华连卡一一这样很轻易地,就能对她产生好感。因为他的性启蒙,没有得到很好的教

育,然后刚好她就进来,他们两个就产生好感了。

师:看来他对性的认识非常不完善。接下来,谁想发言?张歆文。

张歆文:他把这些都想得很肮脏,所以一想到女人,就想到不好的东西。我觉得当那个女子

出现的时候,两个人都产生好感的时候,其实他那种纯洁的东西又有一点恢复,就是有一点

被激发出来。但是后来又因为制度的压制,所以又把他压制下去,所以他始终都是,永远都

是觉得性和爱都是很不正当的,肮脏的。所以他永远都得不到那种最纯洁的爱情。

师:他本身的爱情观也不是太健康?

张歆文:嗯。

师:很好,请坐。我们回到文中来。我们逐渐逐渐,有些东西明确起来了。在原文第一页上

面,就是被我们课文删掉的那句话,那一小节的第二行,“通告上禁止中学生晚上九点钟以

后上街,或者某--篇文章要求禁止性爱,他就觉得清楚明确",那么我要问,别里科夫他的

观念,他究竟是主张性爱,还是主张禁止性爱?如果我们推测一下的话。毛薇秋,你怎么看?

毛薇秣:别里科夫他自己,就像吕诗朋所说的,应该是以婚姻为前提的性爱,他是可以接受

的。但是他其实本身是,相当于思想上的洁癖,对于新过来的东西,他马上就要很快地把它

洗掉,去抹除掉。他只接受自己老一套的东西,对于违反法律、人的行为道德的那种,他都

是很反对的。

师:请坐。毛薇秣同学刚才有一个词语用得太好了一一思想上的洁癖。思想上的洁癖,那么

我要继续追问,如果没有婚姻的性爱,你如何看待?或者说,性爱是否一定要在婚姻之前?

(注:此处口误,当为“婚姻是否一定要在性爱之前”)我们跳开一下课文好不好,我想听

听同学们的观点。嗯……瞿贞,你怎么看?

瞿贞:我首先想到的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在那个时代的话,大部分的人,都应该觉得在婚姻

以后才会发生性爱。现代我们想的,有可能都完全不一样了。

师:我们现在怎么想?

瞿贞:现在,如果说是西方的话,那觉得有可能都无所谓。但是中国的话,一部分人的思想

比较开放,但是一部分人还是保持着原来比较守旧的思想。

金乙:我想到《1984》里面讲到性爱的问题就是,那边的那个党主张,性爱只能当作一种产

生后代的手段,不能有爱,也不能有性欲在其中。因为一个人在性爱的时候,脑子里只有对

做人最高的一种欲望,那就不会再有党了,不会再有他绝对要遵从的规则了。

所以说,这里面主人公很有点避讳性爱,他觉得婚姻只是一种权利和义务。但是从中我觉得,

他应该是不接受性爱的,因为他觉得接受性爱的时候,就是真正走出套子,真正去接受社会,

真正追求自己的人性上最……最……我觉得是比较单纯的,对“真实”的认识。

18

师:非常好,请坐。还有同学要发表意见吗,就这个问题?好,洪碧芸0

洪碧芸:我觉得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是不可能提倡婚姻以外的性爱,是因为我们现在还处

在要巩固私有制的阶段。

(众笑)

洪碧芸:因为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会造成社会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所以……

师:不恰当的性爱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洪碧芸:对,因为当两个人组成一个家庭的时候,他们的私有制财产分配很明确,都是他们

的。但如果跟外界因为性爱的原因,而使社会产生不稳定的话,可能会对私有制财产分配不

是很有好处,所以说我们才这么提倡这个道德问题,特别要强调,不能够做出违反婚姻道德

的事情。

师:哦,究竟是财产,还是道德?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好,倪银钮,你还有话要说。

看来这个话题很让人感兴趣。

(众笑)

倪镀锌:洪碧芸刚刚谈到私有制;我想到,如果是婚姻前的性爱的话,不是很有助于计划生

育。

(众大笑)

师:我们好像把十九世纪末期的俄国,挪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来谈了。

倪镇钮:还有一点我想补充,就是好像一年以前,在《婚姻法》里面,“同居”前面还是加

“非法”两个字的,但是《婚姻法》重新制定以后,把“非法”两个字涂掉了,“同居”他

不是明确地说你是非法的,因为这应该是根据人的……个人要求。

师:嗯,个人要求。

倪铿钮:然后还有,就是想补充一点,就是性爱这个东西,如果过分了的话,人可能就丧失

了那种对爱的理解,最单纯的理解。就像《兄弟》里面,下半部他讲到李光头,他就是因为

接触了过多的性爱,到最后看到女人,他已经不会想到爱了。

但是像别里科夫这种,他就是觉得最好是不要接触,一点点都不要碰到,他就是连

女人都不要碰。

师: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才好。

倪馒锌:暧,所以他连女仆都不用,因为担心别人对他有不好的想法。

师:说得好,请坐。我想用一一哦,邵凌玮还要说话。

邵凌玮:我想,如果把这个人,也就是文章的主人公放到一个社会背景里去的话,我们讨论

的是别里科夫的性爱,但是我觉得,他是没有性爱的。他的思想是根据那些条条框框走的。

师:他跟性爱擦肩而过,然后就死了。

(众笑)

邵凌玮:对。他就是想如果那个制度要求他有性爱,他就去干;这个制度如果是要求禁止性

爱,那么他就禁止性爱。所以我觉得,别里科夫就像整个制度下的机器一样,在履行他的职

19

责,而没有自己的思想,也没有他的主张。

师:非常好,请坐。请允许我插入一则材料,因为一直没有机会。

(生笑)

师:嗯,请梁浩旻,你来朗读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一一

梁浩旻:性政治•色情检查:不论是书籍、报纸、收音机、电影、电视、光盘或网络,每

当一种新的传播媒体问世后,国家、主流权力、性压迫者、教育机构与某些家长、宗教人士……

这些压迫者就会想尽办法进行检查管制;因为管制可以增长他们的权力与金钱,查禁也可以

扫除不利于他们特权的意识形态,以便继续维持压迫特权的正当性。

对色情的检查往往伴随着对其他主题的检查,不利于社会自由与平等。对色情的检

查也成为保守运动的开路先锋与壮大武器。

《色情自由就像言论自由》卡维波(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中国时报》2005年9

月25日。

师:请坐。我郑重地提醒大家注意,卡维波教授的提法,他说“色情自由就像言论自由”,

这是你自己的事情,跟别人没有任何关系。对吗?所以别里科夫他的攻击性就在于,体现出

一个专制社会一一它对人的一种侵犯和压迫,它完全进入了你的私人生活。对吧,公私不分,

这是最大的问题。

不违法,就行。所以这是我们这个问题探讨的终结。成为一个套中人是非常可怕的,他连他

的私人生活一点都没有。

而我们前面之所以谈,别里科夫,大家都很怕他!(划出“惊恐”)大家都很怕他,为什么?

因为他本身的恐惧。他是防守型的,还是一一

众生:进攻型的。

师:进攻型的,他是一种进攻型的恐惧。因为内心很害怕,所以他以进攻的姿态,来让自己

觉得安全,所以他到别人家里面一坐,一言不发,两个小时,唉声叹气,所有人都被他吓坏

了。他是以进攻的姿态来给自己制造一种安全感,是这么一回事情。

好,时间很有限,哎呀,我们已经超出时间了,最后我们有一位同学的评点写得特别好,我

们请她来朗读一下。洪碧芸,请你朗读你的第一印象。

洪碧芸:因为我们知道这不是真实的,所以我们想笑;又因为我们知道这也不是空穴来风,

所以我们又笑不出来……我们哭笑不得。

师:我想借用刚才那个小组最后那三个字,套一一中一一套,这样一篇课文,在我们这个时

代,居然也被阉割掉了,以至于你不能认识到别里科夫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真是可怜的别里

科夫啊,非常可怜。

好,最后有两个问题,大家课外可以去思考一下。(注:出示下一张PPT,发现漏讲了一张)

啊哟,我忘了一个环节。

师:囚,对吧?打破框框,人人都平等,权力分治,对权力有限制一一

师:“套中人”,来,洪碧芸站起来,话筒在你手上。

20

“套中人”如果是一个谜语的话,以它作为谜面,猜一个字谜,这个字应该是哪一个字?

洪碧芸:人。

师:请坐,一起告诉我。

众生:囚。

师:应该是“众人”的“众”,对吗?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数。

师:最后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别里科夫”,它俄文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契诃夫的小说中,人物的姓名,往往是

有含义的。“别里科夫”什么意思,去查一查。这个和刚才毛薇秋说的那个词很有关系。

第二,这里面有两个故事,其实。在我们原文中,伊凡•伊凡内奇说,要是您乐意的话,我

给您讲一个有教益的故事,他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如果说别里科夫是一个关于“权力”,在权力的压榨下使人变形的故事的话,那么接下来伊

凡讲的这个《醋栗》,又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呢?课外去看一看。

好,今天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21

《套中人》课例评价

问卷三个问题

您认为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

您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综合评价ABCD

十四中某教师

成功:一,围绕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展开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二,

原文与课文对照,培养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三,写“关键词”环节设

计,让学生的思维从具象到抽象再到具象,这种思维训练很独特。

不足:无

综合评价:A

十四中刘洋

成功:一,材料过硬。二,方法新颖。三,学生把握住了主题。

不足:一,是否应回护一下课本的版本(以性爱为突破点)。二,老师有些离题。

综合评价:B

学军中学周秋敏

成功:真,深,入!

不足:无

综合评价:A

学军中学俞璐漪

成功:一,通过一连串的疑问引导学生解读小说。变品味小说阅读为能感阅读过程,

最大程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二,注意到了课文遭删节而补充信息,从而还原文本原貌。

三,探讨一些所谓禁忌问题。

不足:一,对文本提出了疑问但未能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深入分析,例如没有婚姻的性

爱如何看待?很多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时仅仅立足于自身原本阅读经验或生活经验回答。老师

未能抓住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别里科夫的婚姻,别里科夫的性爱。二,想

讲的太多,但没抓住一个重点深入挖掘。

综合评价:B

学军中学

成功:学生占主导地位,课堂气氛活跃。

不足:一,语文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及独到的见解批判能力,本课有所偏离。

主题偏离,在学生尚未对这些基本的东西了解后,便抓住了“性爱”一词,有舍本逐末之

疑。三,试问,通过四十五分钟,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

综合评价:C

学军中学某教师

成功:让学生看到原著,有利于开拓学生眼界。课堂气氛轻松。

22

不足:偏离主题,没抓住小说重点。

综合评价:C

学军中学某教师

成功:一,动态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调动自主学习思维,在探究中形成一个

动态阅读过程。老师开放教学理念,给了学生更大舞台0二,流动文本。任何一个作品进入

中学视野无不经过编者安排,编者的安排很大程度体现了与当前语文教学/超前语文教学的

倾向。语文教学的倾向。在郭老师的课堂中,没有拘泥在节选本中,而是进入一个更宏大的

阅读视野,构建一个有意义的流动文本。树木T森林。三,关涉阅读(醋栗)

不足:课堂节奏较松散,个中一些问题讨论似乎与文本主题无关(愚见)

综合评价:A

解读郭初阳

杭州外国语学校倪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