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电位测井详解演示文稿_第1页
自然电位测井详解演示文稿_第2页
自然电位测井详解演示文稿_第3页
自然电位测井详解演示文稿_第4页
自然电位测井详解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电位测井详解演示文稿当前第1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优选)自然电位测井当前第2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一、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3个:(1)扩散与扩散吸附作用;(2)氧化还原作用;(3)电极极化作用等。(一)扩散与扩散吸附作用

是指溶解于地层水和泥浆中的电解质离子在有离子浓度差条件下,所发生的扩散和扩散吸附现象。当前第3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1、直接扩散直接扩散作用只发生在渗透层,如砂岩。设纯砂岩的地层水和泥浆滤液均为Nacl溶液,两者的浓度不相同,地层水的浓度大于泥浆滤液的浓度。由于Vcl->VNa+,也就是说跑到泥浆中多cl-,在砂岩中Na+多,随着动态平衡,形成稳定的扩散电动势。当前第4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2、间接扩散间接扩散作用只发生在渗透层,如泥岩。当前第5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

由泥质颗粒附加导电机理可知,离子交换特性使纯泥岩中泥质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剩下的另一部分负电荷又松散的吸附阳离子如钠离子,形成“扩散层”。

当前第6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扩散吸附稳定后,形成了扩散吸附电动势。当前第7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3、井中的总自然电动势与自然电位分布

自然电位有正有负,单位为mV.当前第8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二)氧化还原作用

在钻孔剖面中电子性导电体,如金属矿、石墨、无烟煤等与泥浆和围岩中地层水接触时,由于氧化还原的结果,在接触面处酚基溶于水,H+为一方,带负电荷离子(如O-2)为一方,形成偶电层,形成正负异常。

煤层或金属矿层因氧化,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其毗邻的围岩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使煤层或金属矿层自然电位为正异常;反之,处于还原状态时,则呈现负异常。石墨和无烟煤的氧化反应最强烈,正异常。气煤和褐煤多处于弱还原状态,负异常。当前第9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三)电极极化电位

当金属电极处于盐类的电解质溶液中时,金属离子离开电极进入溶液成为离子状态,使电极带负电;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接近电极时,也有逆过程,即可以沉淀到电极表面,使电极便带正电。

往往形成于金属矿体上。

金属离子离解给泥浆滤液,使自身带负电,而泥浆带正电,在金属矿层上,呈现明显的自然电位正异常(图3-4)。

当前第10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当前第11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二、自然电位曲线及其影响因素(一)自然电位曲线特征分层点在“半幅点”。当前第12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

(二)自然电位曲线的影响因素

1、井径与厚度的影响当H/d≥4时,地层的自然电位异常达到最大,即SP=SSP,分层点半幅点;当H/d<4时,自然电位异常幅度随之降低SP<SSP,分层点移向异常峰值位移。当前第13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2、岩性的影响3、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4、地层倾斜影响5、邻层的影响当前第14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第二节电极电位测井

一、电极电位法的基本原理当金属电极与电解溶液接触时,基于:化学力(溶解压)

金属板(原子)溶液中(离子)扩散(渗透压)溶液中(离子)金属板(原子)

当前第15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如果溶解压>渗透压(Zn),溶液带正电,Zn带负电如果渗透压>溶解压(Cu),溶液带负电,Cu带正电综合:大多数贵Ag、Au、Hg金属为正一般金属Fe、Zn、Pb为负二、电极电位测量与曲线解释1、测量原理当前第16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其电极系是采用带有相互短路两个比较电极N1、N2的刷子电极。其中N1N2电极安置在位于比较电极M中央由钢制成的刷子末端,称为刷子头,使之与井壁接触。图电极电位测井原理电路及电子导电矿层电极电位曲线当前第17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

图无烟煤的电极电位曲线

1─电位电极系电阻率曲线;2─电极电位曲线

当前第18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第三节电化学测井的应用一、划分煤层、确定储集层、区分岩性

1、划分煤层图3-10a中,无烟煤有明显的自然电位正异常,而视电阻率反应为零;而图3-10b的烟煤,也有较突出的自然电位正异常,其视电阻率现显高异常。当前第19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图自然电位曲线与视电阻率曲线在煤层上的反映

a─无烟煤;b─烟煤当前第20页\共有22页\编于星期二\14点2、确定储集层、区分岩性图中(图3-11),有三层储集层,即一层含油层和二层含水层。水层。上部含水层因颗粒较细、分选性和渗透性差,其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小;而下部含水层因颗粒粗、孔隙大、分选性和渗透性好,其自然电位异常十分明显,且幅度略超过含油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图3-11砂泥剖面的自然电位曲线和视电阻率曲线当前第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