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第二版)第七章(三)教学课件_第1页
刑法分论(第二版)第七章(三)教学课件_第2页
刑法分论(第二版)第七章(三)教学课件_第3页
刑法分论(第二版)第七章(三)教学课件_第4页
刑法分论(第二版)第七章(三)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妨害文物管理罪一、故意损毁文物罪第三百二十四条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概念和特征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损毁文物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而有意加以损毁。(二)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全国人大常委会2019年12月29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文物的规定适用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的解释》规定:“刑法有关文物的规定,适用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据此,故意损毁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的,应当以故意损毁文物罪论处。2.行为人盗窃文物时造成珍贵文物损坏的,属于本罪与盗窃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按其中处罚较重的罪定罪处罚。但如果是盗窃行为完成以后,又损毁所盗文物的,则应以本罪与盗窃罪数罪并罚。(三)本罪的处罚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概念和特征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是指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二)法律适用问题1.如果行为人故意损毁名胜古迹同时造成其中的珍贵文物毁损的,属于本罪与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法条竞合,应按其中的特别法条故意损毁文物罪定罪处罚。2.在国家名胜风景区、文物古迹区随意刻画等一般损毁行为,不构成本罪。(三)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处罚三、过失损毁文物罪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过失损毁文物罪的概念和特征过失损毁文物罪,是指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损毁国家珍贵文物或者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了严重后果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3.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二)过失损毁文物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本罪与故意损毁文物罪的损毁对象、行为表现相同。区别在于本罪的罪过为过失,且以造成严重后果为必要条件。2.根据上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过失损毁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以本罪论处。3.行为人因失火而烧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以及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如果危害公共安全,属于本罪与失火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以其中处罚较重的罪定罪处罚。(三)过失损毁文物罪的处罚四、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第三百二十五条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行为。2.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二)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根据上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非法向外国人转让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构成犯罪的,应当以本罪论处。2.如果行为人是在我国的内海、领海、界河、界湖将收藏的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出售给外国人的,应以走私文物罪定罪处罚。(三)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处罚五、倒卖文物罪第三百二十六条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倒卖文物罪的概念与特征倒卖文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非法买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倒卖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倒卖文物,是指违反国家文物管理法规,倒手买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的行为,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无权经营文物的单位或个人擅自收购或者销售文物;二是经国家批准的文物经营单位,超越经营范围,经营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2.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其中单位可以是无文物经营权的,也可以是有文物经营权的。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具有牟利的目的为必要条件。(二)倒卖文物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倒卖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情节严重的,应当以本罪论处。2.本罪与走私文物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在我国的内海、领海、界河、界湖倒卖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应以走私文物罪定罪处罚。3.本罪与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的界限(1)犯罪对象不同。(2)客观行为不同。(3)主观方面不完全相同。(三)倒卖文物罪的处罚六、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第三百二十七条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将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是指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出售或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个人的行为。所谓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是指国家所有的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收藏保护的文物。这里的非国有单位或个人,是指中国的非国有单位和中国公民。2.本罪主体是单位特殊主体,只有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文物考古机构等单位才能构成本罪。3.本罪主观方面为故意。(二)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非法将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藏品出售、私赠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应当以本罪论处。2.如果将馆藏文物出售或者赠送给中国的国有单位的,不构成本罪。3.如果将馆藏珍贵文物出售或赠送给外国机构或外国人的,应定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4.个人将馆藏珍贵文物出售的,应根据买方是否外国人,分别定倒卖文物罪或者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但如果是馆藏文物的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文物藏品占为己有,然后将其出售或者赠送他人的,则应以贪污罪定罪处罚。(三)本罪的处罚七、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第三百二十八条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四)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的概念和特征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是指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为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且一般具有非法占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中文物的目的。(二)法律适用问题1.盗掘不具有任何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不构成本罪。2.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属本罪加重犯,不实行数罪并罚。(三)本罪的处罚八、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概念和特征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是指盗掘国家保护的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上表现为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3.本罪主观方面为故意。(二)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的法律适用问题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并盗窃或者损毁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属于本罪的结果加重犯,不实行数罪并罚。(三)本罪的处罚九、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第三百二十九条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的概念和特征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是指公然夺取或者秘密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抢夺、窃取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二)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按照《刑法》第329条第3款的规定,抢夺、窃取国有档案的行为,同时又触犯其他罪名的,以其中处罚较重的罪定罪处罚。2.抢劫国有档案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三)本罪的处罚十、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两款行为,同时又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一)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的概念和特征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是指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档案法的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的。(二)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的法律适用问题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的行为同时触犯其他罪名的,以其中处罚较重的罪定罪处罚。(三)本罪的处罚第六节 危害公共卫生罪一、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第三百三十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一)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概念和特征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指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引起鼠疫、霍乱等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的严重危险的行为。2.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3.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法律适用问题行为人出于报复、泄愤等动机,故意引起霍乱、鼠疫等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的严重危险的,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三)本罪的处罚二、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第三百三十一条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概念和特征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是指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行为。2.本罪主体是自然人特殊主体,限于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3.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二)法律适用问题非上列特定人员过失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应定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故意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三)本罪的处罚三、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第三百三十二条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的概念和特征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是指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境卫生检疫规定,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2.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3.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二)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故意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应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三)本罪的处罚四、非法组织卖血罪第三百三十三条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迫他人出卖血液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一)非法组织卖血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组织卖血罪,是指未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者委托,擅自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行为,即没得到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机关的批准或委托,而擅自通过招募、欺骗、劝说、引诱等方式,动员、策划、指挥、安排他人向血站、红十字会或者其他采集血液的医疗机构出卖血液。2.本罪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二)非法组织卖血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按照《刑法》第333条第2款的规定,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造成他人伤害的,应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三)非法组织卖血罪的处罚五、强迫卖血罪(一)强迫卖血罪的概念和特征强迫卖血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逼迫他人出卖血液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迫他人出卖血液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二)强迫卖血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本罪与非法组织卖血罪区别的关键在于卖血行为本身是否违背卖血者的意志,违背的构成本罪,不违背的,则构成非法组织卖血罪。2.根据《刑法》第333条第2款的规定,强迫他人卖血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定罪处罚。(三)强迫卖血罪的处罚六、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第三百三十四条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是指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二)法律适用问题本罪属危险犯,行为人非法采集、供应的血液或制作、供应的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制品,只要足以危害人体健康,就构成本罪的既遂。七、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的部门,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其他操作规定,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的概念和特征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是指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的部门,在采集、供应血液或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的过程中,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其他操作规定,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采集、供应血液或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的过程中,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测或者违背其他操作规定,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的行为。2.本罪主体是单位特殊主体,只能由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的部门构成。3.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

(二)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本罪行为人采集、供应血液或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的行为本身是合法的,只是未依照规定进行有关检测或者违背了其他有关操作规定。这是本罪与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区别的关键。此外,两罪的罪过也不同。本罪为过失,后者为故意。(三)本罪的处罚八、医疗事故罪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医疗事故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2.本罪主体是自然人特殊主体,即医务人员。3.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二)医疗事故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应分清以下界线:(1)医疗事故罪与医疗差错的界限;(2)医疗事故罪与医疗意外的界限;(3)医疗事故罪与医疗技术事故的界限。2.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主要区别是:(1)犯罪客体不同;(2)犯罪主体不同;(3)违反的规章制度的范围不同。3.本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关键看是否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违反有关规章制度或者治疗护理常规的失职行为而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三)医疗事故罪的处罚九、非法行医罪第三百三十六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非法行医罪的概念与构成特征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而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2.本罪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无医疗技术的一般公民,也可以是有一定医疗技术,但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二)非法行医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从两方面把握:一是看行医行为本身是否合法,如是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而合法行医,不构成本罪;二是看情节是否严重,虽属于非法行医,但未达到情节严重程度的,只能通过行政的方式处理。2.本罪与医疗事故罪的界限。两罪的区别主要是:(1)犯罪主体不同;(2)客观方面不同;(3)主观方面不同。(三)非法行医罪的处罚十、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一)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而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行为。2.本罪主体是自然人一般主体,但必须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3.本罪主观方面为故意。(二)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已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上述节育手术的,不构成本罪。如果导致他人伤残、死亡的,可定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2.本罪与非法行医罪在主体、主观方面均相同,区别的关键在于客观方面:本罪表现为擅自进行节育手术,非法行医罪则表现为擅自从事一般的医疗活动。(三)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处罚十一、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第三百三十七条

违反有关动植物防疫、检疫的国家规定,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或者有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的概念和特征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是指违反有关动植物防疫、检疫的国家规定,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的,或者有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危险,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有关动植物防疫、检疫的国家规定,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的,或者有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危险,情节严重的行为。2.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二)妨害动植物防疫、检疫罪的法律应用1.2009年2月28日公布并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七)》第11条对本罪客观方面作了两方面修改:一是将逃避依法实施的境内动植物防疫、检疫的行为纳入了本罪,扩大了本罪行为的范围,因而不论是逃避进出境的动植物检疫,还是逃避境内的动植物检疫,都可构成本罪;二是规定逃避动植物检疫,有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危险,情节严重的也要以本罪定罪处罚,加大了对逃避动植物检疫行为的打击力度。2.构成本罪须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或者有引起重大动植物疫情危险,且情节严重。(三)本罪的处罚第七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污染环境罪

第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污染环境罪的概念与特征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2.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3.本罪主观方面是过失。(二)污染环境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本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界限。区别的关键在于所涉及的物质不同。2.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区别主要有:(1)犯罪客体不同;(2)犯罪主体不同;(3)行为方式不同。3.本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界限。区别主要有:(1)犯罪客体不同;(2)犯罪主体不同;(3)客观方面不同。(三)本罪的处罚二、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第三百三十九条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行为。所谓固体废物,是指人们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的废弃物质。应特别注意,本罪倾倒、堆放、处置的必须是境外的固体废物,即所谓“洋垃圾”。2.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二)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本罪与走私废物罪的界限。区别主要在于:(1)犯罪客体不同;(2)客观行为和对象不同。2.本罪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界限。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犯罪对象不同;(2)主观方面不同;(3)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三)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的处罚三、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定罪处罚。(一)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的概念和特征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是指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二)法律适用问题如果是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的,应以走私废物罪定罪处罚。(三)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的处罚四、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第三百四十条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一)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是指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水产资源保护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二)法律适用问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他人养殖水产品的湖泊、水库、渔塘中,用电击、爆炸等方法盗捕水产品,危害公共安全的,以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相应的罪名定罪处罚;未危害公共安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三)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处罚五、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是指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而故意加以猎捕、杀害。(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使用爆炸、投毒、设置电网等危险方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同时构成本罪和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实施本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2.为走私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而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属于本罪与走私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的牵连犯,应当按照其中处罚较重的罪定罪处罚。3.故意伤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不能定本罪,可按照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三)本罪的处罚六、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一)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是指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批准,擅自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3.本罪主观方面为故意。(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根据《刑法》第155条第2项的规定,在我国的内海、领海、界河、界湖收购、运输、出售珍贵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应定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2.根据上述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27日的《解释》,实施本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三)本罪的处罚七、非法狩猎罪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一)非法狩猎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狩猎罪,是指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杀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杀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二)非法狩猎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本罪与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界限。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犯罪对象不同。2.本罪与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界限。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犯罪对象不同;(2)行为表现不同。3.使用爆炸、投毒、设置电网等危险方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同时构成本罪和爆炸罪、投毒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实施本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三)非法狩猎罪的处罚八、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第三百四十二条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概念与特征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农用地大量毁坏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并具有改变农用地用途的目的。(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把握:一是看行为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是否改变其用途,如果继续用于农作的,不构成本罪;二是看是否达到数量较大,造成大量耕地、林地毁坏的程度。未达此程度的,不构成本罪。2.本罪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的界限。(1)侵犯的客体不同;(2)客观行为不同;(3)所涉及的土地范围不同。本罪涉及的只限于农用地,后罪涉及的则包括耕地和其他土地;(4)主观方面不同。本罪只要是故意即可,后罪则必须具有牟利的目的。(三)本罪的处罚九、非法采矿罪第三百四十三条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非法采矿罪的特征和概念非法采矿罪,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2.本罪主观方面为故意。(二)非法采矿罪的处罚十、破坏性采矿罪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一)破坏性采矿罪的概念和特征破坏性采矿罪,是指违反矿产资源法规,采取破坏性的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矿产资源法规,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二)法律适用问题本罪与非法采矿罪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方式的不同。(三)破坏性采矿罪的处罚十一、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第三百四十四条违反国家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及其制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是指违反森林法规,非法采伐或者毁坏珍贵林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1.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的行为。2.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二)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法律适用问题1.由于本罪涉及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故《刑法》对构成本罪没有数量和情节的限制。2.本罪的采伐、毁坏行为既可秘密进行,也可以公开实施,且无时间、地点和使用的工具、方法的限制。(三)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处罚十二、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一)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制品的行为。本罪为《刑法修正案(四)》第6条新增设的罪名,其主要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