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提案_第1页
关于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提案_第2页
关于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提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关于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提案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0803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由:关于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提案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中国证监会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办理提案人:孙南申主题词:保险,经济提案形式:个人内容: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逐年增长和财富存量的持续积累,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威胁与破坏程度将不断上升。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2325人,紧急转移安置14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其中绝收面积8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363亿元。2008年初南方冰雪灾害,造成了1516.5亿元的巨额经济损失,而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为8451.4亿元,其中,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了总损失的7成。然而,对于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中国的保险赔付率极低,直接经济损失达8400多亿元的汶川大地震,所获得的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为18亿多元,与具有巨灾保险制度的其他国家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如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后,各保险公司承担了约70%的重建家园费用,而2005年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后的重建费用,约有50%来自保险公司。尽管社会存在着对自然灾害保险的需求,但国内保险市场的自然灾害保险产品极度匮乏。保险公司并不提供巨灾保险,所提供的财产险,均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作为免责条款,被保险人无法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赔偿。对于人身险,也不涉及地震等巨灾内容,只考虑死亡、伤残等情况的索赔。虽然自然灾害发生概率很小,但所造成的损害十分巨大。现行保险体制下,自然灾害险因不符“大数法则”而不具商业可保性,难以通过市场手段进行保险,实际上是通过国家财政制度而非金融保险制度加以解决。这种现状反映了社会对自然灾害保险产品的潜在需求与实际供给之间的巨大落差。国际成熟经验表明,巨灾保险是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一项有效保障措施。因此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对现行的商业保险体制进行改良,尽快建立以商业保险为基础、国家财政支持为条件、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制,以有效地利用社会资金分散风险,减少因自然灾害所致的损失,并通过引进商业保险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具体政策性建议措施如下:(一)引进自然风险评估机制,出台风险评估公司经营政策鉴于保险公司难以确定承保相关自然风险所需承担的成本以及所需收取的保费,因此可以通过专业的自然风险评估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保险公司可以从风险评估机构(如世界最大的巨灾风险评估机构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公司,AIRWorldwide)处购买相关的灾害评估数据以减少理论上成本和收入的不确定性。中国目前尚无此类专业公司经营风险评估,使得保险公司难以按《保险法》规定确定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因而影响到保险公司承保自然灾害风险的积极性。相关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机构对此问题的解决相对准确,可为确定合理的保险费奠定良好的基础。风险评估公司通常在研发各类巨灾保险模型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业务,不仅可为保险公司提供科学的风险评估及合理的定价,还可对政府、保险公司、企业和个人在巨灾保险中所承担的损失提供合理的分配比例结构。(二)出台资本市场保险融资政策,解决保险人资金筹措能力在自然灾害险保险费的征收和理赔方面,保险公司所惯常采用的实收实付制难以解决短期内迅速筹措巨额资金的难题。就自然灾害保险产品而言,社会的需求与保险公司的供给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再保险并不能有效解决这一供需矛盾,而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实施尚有待于成熟资本市场的建构。因此,如果能解决保险人筹措巨额资金的能力问题,则自然灾害风险的可保性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简言之,自然灾害保险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市场而非保险市场。保险人可以根据自身筹措资金的能力来决定提供保险产品的数量。随着资本市场的渐次完善,保险人供给相关保险产品的能力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保险需求将会得到满足。为此,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促使保险风险的证券化。融资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和保险证券化为直接融资的三大表现方式。其中,后者均以前者为基础。保险证券化意指保险人以发行债券的方式筹措专项资金,用以支付可能发生的巨灾损失。如在债券持有期间未发生巨灾,债券利率按较高比率计算,如发生巨灾,则利率按较低比率甚至零利率计算。(三)提供巨灾保险补贴与财政救济,设定最低免赔额与最高赔偿额上限1、由政府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使有需求的保险人获得相关保险产品,但不宜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补贴保险费。考虑到中国国土规划的具体情况,政府有必要区别对待,即对于那些不能自主决定居住地的低收入保险需求者,政府应提供补贴鼓励他们购买自然灾害险;对于那些有能力决定居住地的保险需求者而言,政府不应提供补贴。当政府提供补贴激励购买保险时,潜在的需求就可能变为有效需求。2、在通过商业保险承担部分巨灾损失的基础上,政府以财政的方式补充商业保险的不足。在保险人无力提供相关保险产品或潜在被保险人无力获得保险的情况下,通过政府在灾后的财政救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商业保险难以承担的风险损失,从而有助于受害人重整生活。3、鉴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十分巨大,应允许保险公司通过设定最低免赔额、最高赔偿额上限(如损害数额的40%)等共同分担风险的方式来减轻自身的资金压力,同时,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提供优惠保费的方式鼓励被保险人积极预防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的运作是以商业为基础,只承担普通的商业风险。(四)推行商业保险加财政救济的保险模式,实行介入保险市场的基本政策1、关于自然灾害保险的政府介入的方式,政府宜采用商业保险加财政救济的自然灾害保险模式,而非是完全市场化的思路,如保险产品的价格依成本而非供求而定、需求的满足依地位而非能力而定,这是目前最为可行,对保险市场运行机制损害最小的方法。因此。商业保险公司及再保险市场应成为巨灾风险补偿机制的重要主体,而政府则是此类风险的最后承担者。2、在保险市场的监管方面,政府的职能是确保自然灾害保险的保费应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加以确定,这一保险产品应优先供应给那些无其他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