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高考课改革区高考复习对策与建议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新课程新高考课改革区高考复习对策与建议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新课程新高考课改革区高考复习对策与建议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新课程新高考课改革区高考复习对策与建议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新课程新高考课改革区高考复习对策与建议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百校联赛优质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新高考---课改革区高考复习对策与提议宁夏银川一中张晓英1/143新课程、新高考三、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纲领说明二、新课改以来考试中心命制文综历史试题分析五、给我们启示与对策四、考试中心对宁夏卷评价一、河南、宁夏高考历史题2/143一、河南、宁夏高考历史题12.(河南)中国古代惯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对应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经过“禅让”代魏西晋应为A.金德B.木德C.水德D.火德选对此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清楚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关系,二要能够判定西晋经过“禅让”代魏是相生关系。相克为: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c3/14313.(河南)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面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应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担心D.文化传输方式改变影响政府管理D4/143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关税(%617.918.818878578736.419.624.318898618735.517.425.718919539433.417.125.118928881635.217.226.0

14、(河南)表1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5/143表1反应了这一时期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控制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D6/14315.(河南)19,某身着日式服装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问询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通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正当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C7/14316.(河南)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当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经有确实保障。”这指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和平处理C.《双十协定》签署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C8/14317.(河南)

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正面报道逐步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A.“三个世界”理论提出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改变C.美、苏两国间关系改变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改变B9/14318.(河南)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个“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经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初法国A.工业基于经济多元结构B.工业革命还未开始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D.农村劳动力过剩A10/14319.(河南)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果断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妥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趋势是不容置疑。”这一说法主要历史背景是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C11/14320.(河南)“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决心,不让烈士们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福佑下,让我们国家取得自由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说发表于一次著名战役之后,该战役是A.纳西比战役B.葛底斯堡战役C.瓦尔密战役D.萨拉托加大捷B12/14321.(河南)有些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是“非出本心革命者”。这次“革命”主要目标是A.打破欧洲力量均衡B.结束长久政治分裂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B13/14322.(河南)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发生地。这一事件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中立”政策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C.证实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D.造成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B14/14323.(河南)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个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德国”还是“法国”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B.推进世界经济发展主要力量出现改变C.跨国大企业民族属性消失D.发达国家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D15/14324.(黑、吉、辽、陕、宁)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以下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C16/14325.(黑、吉、辽、陕、宁)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表达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统一D.依据才能政绩任免官吏D17/14326.(黑、吉、辽、陕、宁)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认为道”A18/14327.(宁)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19/143表2反应了A.宝钞在民间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伎俩D.白银一直是主要流通货币A20/14328.(黑、吉、辽、陕、宁)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依据个人实际价值,按百分比分配与之相当事物。依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A.更靠近于数量平等B.更靠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B21/14329.(黑、吉、辽、陕、宁)图四是英国1782年一幅漫画。此漫画反应了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C.英国认可美国独立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D22/14330.(黑、吉、辽、陕、宁)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快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改变决定性原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C23/14331.(黑、吉、辽、陕、宁)1902—19,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D24/14332.(黑、吉、辽、陕、宁)某博物馆收藏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全部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优异分子加入‘为饥饿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队伍。”这一传单出现历史背景应是A.政府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B25/14333.(黑、吉、辽、陕、宁)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汇报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辽阔地域之多数小部队巧妙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战役应是A.太原会战B.平型关战役C.百团大战D.武汉战役C26/14334.(黑、吉、辽、陕、宁)1950年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要求:“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它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署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战争威胁消失B.苏联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D27/14335.(黑、吉、辽、陕、宁)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马上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含糊不清C.经过文件统计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统计比研究文件更靠近历史真相A28/143全国一卷37题(32分)(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特点和影响。(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历史背景。(12分(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主要改变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12分)三段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䓇材料二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世界近代史(629字)29/143全国二卷37题(32分)三段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䓇材料二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世界近代史(570字)(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市镇特点及兴起背景。(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特点和影响。(12分)(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差异很大,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30/143(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特点。(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16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认识。(13分)黑、吉、辽、陕、宁卷40题(37分)三段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史,材料二、三世界近代史(594字)31/1433、试卷结构与题型:试卷包含I、II两卷第I卷为单项选择,共计140分。第II卷由必考题和历史学科选考题组成,共计160分。试题只包括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必考题为必修内容。(其中历史选择题12道48分,大题1道37分,选修题4道考生任选一题15分,共计100分)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纲领说明(宁夏卷文科综合)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方式:笔试、闭卷。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32/143选考题为历史学科选修模块(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首、(二)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四个模块。每个模块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5分。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4、分值百分比:地理、政治、历史各100分33/1435、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客观题必修在前,选修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一样题目尽可能按由易到难次序排列。题目标先后次序是地理(36、37、41、42、43)、政治(38、39)、历史(40、44、45、46、47),选修(36、37、38、39、40)后是必修(41-47)往年只有历史有选修题,今年又加了地理选修题。34/1431、命题依据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试验)》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历史学科说明35/143

2、历史学科考评能力①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掌握程度;②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③重视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利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④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⑤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⑥古今贯通、中外关联⑦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36/1433、考评目标要求为四大目标十二项要求⑴“获取和解读信息①了解试题提供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②整理材料,最大程度地获取有效信息,③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⑵调动和利用知识①区分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②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③说明和证实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⑶描述和阐释事物①客观叙述历史事物,②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③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解释37/143与课程改革前目标要求改变:由原来十项能力要求变为四大项12小项目标要求。新目标由高校测量学权威教授依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制订,四大项目标按照考生答题思维次序来表述,突出新情景材料解读解析能力。在此基础上改变了全部12道例题。目标明确,要求清楚,例题指示明了。⑷论证和探讨问题①利用判断、比较、归纳方法论证历史问题②使用批判、借鉴、引用方式评论历史观点③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一样看法38/1434、考试内容方面:必修三个模块共26单元85节内容,选修四个模块共23单元。在编排上表达了古今关联、中外贯通标准。39/143①时序上打破了模块排列实施是通史排列,先后为古代史、近代史、当代史排列。古代史先中国后世界,以中国史为主,中国史占4个单元16节,世界史占2个单元3节。近代史是先世界后中国,以世界史为主,世界史占5个单元13节,中国史占3个单元10节。当代史是先世界后中国,中国史略多,世界史占6个单元19节,中国史占6个单元24节。40/143②在中外百分比上:中国史共13单元50节(古代史4单元16节,近代史3单元10节,当代史6单元24节),世界史共13单元35节(世界古代史2单元3节,世界近代史5单元13节,世界当代史6单元19节)。中国史内容多于世界史内容,但世界史内容比课程改革前老高考有所增加。41/143③在古代、近代、当代百分比上:古代史占6单元19节,近代史占8单元23节,当代史占12个单元43节.于课程改革前老高考比增加了当代史内容降低了近代史内容。42/143选考内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梭伦改革、欧洲宗教改革、阿里改革不考选考二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1、近代欧洲民主思想⑴洛克⑵卢梭2、民主政治主要文件⑴《独立宣言》⑵《人权宣言》⑶《中华民国暂时约法》43/1433、法国建立共和制波折历程⑴法国大革命⑵19世纪法国政体变迁4、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斗争⑴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民主思想⑵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⑶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斗争5、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斗争⑴第一国际⑵第二国际(把与必修重合部分取消了如英国国会与国王斗争、资产阶级代议制框架构建)44/143选考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⑴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历史背景⑵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和平⑴凡尔赛体系构建⑵华盛顿体系构建⑶“非战条约”国际联盟45/1433、第二次世界大战⑴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历史背景⑵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⑶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历史意义

4、雅尔塔体制下冷战与和平⑴美苏冷战局面形成(世界人民反战运动高涨)⑵七八十年代美苏由担心反抗到寻求缓解对话⑶联合国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主要活动。46/1435、烽火连绵局部战争⑴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⑵中东战争(印巴战争)⑶两伊战争⑷海湾战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中国政治家⑴秦始皇⑵唐太宗⑶康熙帝2、东西方先哲⑴孔子⑵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7/143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出色人物⑴克伦威尔⑵华盛顿⑶拿破仑4、“亚洲觉醒”先驱⑴孙中山⑵甘地⑶凯末尔5、无产阶级革命家⑴马克思、恩格斯⑵列宁⑶毛泽东、邓小平6、出色科学家⑴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⑵牛顿、爱因斯坦48/143二、新课改以来考试中心命制文综历史试题分析49/14325.(宁夏文综)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组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域)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改变发生于A.梭伦改革前B.梭伦改革时期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纯记忆型选择题C50/14326.

(宁夏文综)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揭露。这句话所反应情况发生在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D51/14325.(宁夏辽宁卷)西周实施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B.重复出现分封制C.三纲五常伦理观D.传统宗族观念A52/143分析原因型选择题34、(宁夏文综)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当代化城市,并取得联合国“国际改进人居环境最正确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B53/14313.(全国文综Ⅱ)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今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一个范式,其原因之一是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形制B.采取了新材质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传统D.铸造技术更精良C54/14334.(宁夏文综)是美国宪法制订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抗日战争暴发70周年。以下各项中,为其签署60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是A.布雷顿森林协定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分析作用型选择题D55/14334.(宁夏辽宁卷)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签署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欧洲联盟。欧盟建立有利于构建A.区域统一世界B.多元并存世界C.欧洲协作世界D.欧俄均衡世界B56/14315.(全国文综Ⅱ)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时尚B.儒者地位快速提升C.技术进步推进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输C57/14328.(宁夏文综Ⅰ)北宋前期继续设置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中仍与唐代相同是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B.设置“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省审议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政务部门比较型选择题B58/143

14.

(全国文综Ⅱ卷)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以下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观点相同是A.龚自珍B.洪仁玕C.李鸿章D.严复C59/14323.(全国Ⅱ卷)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总结20世纪历史时说,最简单明了一点,就是到了80年代,保加利亚与厄瓜多尔之间相同之处,远比其各自与1939年时本国或对方更为靠近,他强调是A.走向当代化国家经济上共同之处增多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间联络日益亲密.C.不一样国家之间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缩小D.各国经济发展速度加紧A60/14314.(全国Ⅰ)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新气象。以下最能表达南方文化特征是

A.初唐书法B.秦王破阵曲C.飞天壁画D.唐三彩A特点类选择题61/14331、(宁夏辽宁卷)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1900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个)7800027产量(吨)3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表一所反应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改变主要特征是A行业竞争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B62/14324.(宁夏文综)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防止使用本王朝帝王名字,遇有相同字时,必须改用其它字。以下各项属于这种情况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素养型选择题A63/14324、(宁夏文综)中国古代用12种动物与“子、丑、寅、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唐玄宗因属鸡而热衷斗鸡。唐玄宗出生之年应该是A.庚申年B.癸卯年C.甲辰年D.乙酉年D64/14324.(宁夏辽宁卷)图4是甲骨文“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记载。据此,“有年”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C.庄稼收获D.祭奠谷神从图片中“年”字组成为“禾”,能够缩小选择范围,从B、D中选择,了解“有年”即“丰收之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C65/14312.(全国Ⅰ卷)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溢号D.行业A66/14312.(全国Ⅱ)中国古代惯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对应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经过“禅让”代汉曹魏应为A.金德B.木德C.水德D.土德D67/143给出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型选择题32.(宁夏文综)在一场革命暴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东西结束。”这场革命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法国大革命C.巴黎公社起义D.俄国二月革命C68/14316.(全国文综Ⅱ卷)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欲望,为此还与中国落后势力“实施联盟”。列宁所指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B69/14327.(宁夏辽宁卷)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应了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勉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效增强D70/14329.(宁夏辽宁卷)罗马法要求: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不然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要求以后成为当代法治主要标准。以下各项中,符合上述要求是A.法庭立案是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唯一依据B71/14323.(全国文综Ⅱ)图3是反应古巴导弹危机漫画。漫画中两个人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能够提取正确历史信息是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主动权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绝对权力B72/143利用史学理念、方法类选择题73/14323.(全国文综Ⅱ)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历史或非西方历史,没有一个包含这二者全球性观点是不行;只有利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A.从西方角度认识非西方历史B.从非西方角度认识西方历史C.用比较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历史D.用整体性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历史D全球史观74/14323.(全国Ⅰ)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造成热战冷战不停,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角度去思索,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是,20世纪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国家之间反抗激烈C.世界联络日益亲密D.民族矛盾逐步缓解C75/14323.(全国文综Ⅱ)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个文明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依然行之有效东西探索.它有待处理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当代中国以前时代与今天依旧相关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是A.史学是当代人历史认识B.以探索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历史D.从文明传承角度阐释历史D文明史观76/14335.(宁夏卷)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机车、富尔顿汽船和加特林机枪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是:A.世界各地横向联络深入加强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D.科技革命对杜会影响越来越大A77/1438.(山东文综)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创造”、“大清帝国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步缩小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A.工业文明下世界B.晚清政府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隔绝与冲突A78/14315.(海南卷)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A.服装改变反应了妇女政治地位提升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C.妇女装束改变与其社会角色改变相适应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本身权利C社会史观79/143现(近)代化史观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全部制B.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方案B80/14311.(江苏单科)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纲领》称:近百年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假如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A.全方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基本线索B.依据人类文明发展普通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社会性质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政治前提B81/14335.(广东卷)以下关于五四运动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文艺复兴”B.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当代转折点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分水岭革命史观—利用阶级分析法分析历史D82/143史学方法—史学方法、史料使用83/14336.(上海大综合卷)20世纪80年代,有些人类学家认为全部当代人都源于20万年前非洲。假设当代中国人祖先由非洲迁徙到中国,验证这种假设最可能用研究方法是A.基因分析B.民俗调查C.实地考查D.文件查阅A84/14315.(上海大综)5月1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了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该寺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历史.唐招提寺是为唐朝来鉴真和尚建道场.以下研究鉴真东渡方法和路径中最不可靠是A.查阅历史文件B.参观唐招提寺C.咨询教授学者D.观看故事片《鉴真东渡》D85/143(宁夏辽宁卷)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事件所留下痕迹,是心理状态——一个文字上描写和叙谈。”作者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原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应历史C.历史是“心理状态”反应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应历史真实C86/143史论结合,论从史出87/1434.(广东卷)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亲密相关”结论。该判断:A.材料充分、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D88/143(2008上海卷)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觉了以下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是A.1910月开往上海船票B.19签发苏联护照C.19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合影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俄文原稿C89/14310.(2008江苏卷)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至1763年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时期,是从15以前时代地域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世界霸权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战是A.新航路开辟B.欧洲国家对外扩张C.工业革命亲密了国际交流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C90/143实事求是使用材料91/14330.(2008宁夏卷)1870-19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百分比,本表2反应出年份棉布金属和矿物机械187028.05.8——188024.95.5——189020.25.70.3190021.54.70.7191014.74.31.5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降低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D.中国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c92/14330.(广东卷)10.“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同志。他慎重利用各种方式(包含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口号。”美国《时代周刊》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A.民族主义者B.专制主义者C.自由主义者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历史概念专有名词A93/14322.(海南卷)以下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准确表述是A.相当于议会立法机构B.行使国家权力行政机构C.工人士兵等阶层协商机构D.立法与行政合一机构D94/14317.(全国文综Ⅱ)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水手,百姓是出资本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表达观念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B95/143历史学科①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掌握程度;②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③重视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利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④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⑤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脉络。96/143Ⅱ卷主观性试题注意①展现方式:材料题②41题重视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利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③材料阅读量大于老高考,要求学生能够快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基本是四问。97/143选修试题分析:①展现方式:材料题,②重视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利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③材料阅读量大于老高考,要求学生能够快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利用信息牵引所学知识,分析处理问题。④07、08、都是2问。⑤考试中心教授讲解:选修是必修延续、深化,选修题命制比必修难。98/143三、国家考试中心对宁夏高考卷评价宁夏卷抽样统计:41题37分。宁夏均分12.63分第一问满分19分,得分6.93分第二部满分12分,得分3.25分第三问满分6分,得分2.45分选修题15分选一得分6.73分;选二得分5.24分;选三得分8.93分;选四得分5.14分99/143①必修三部分分布不均,经济史偏少②阅读量稍大4100字,(4300字、4100字)③材料展现方式单一④有些问题提法稍难,如选修民主思想(1)指出罗斯福强调“不虞匮乏自由”和“不虞恐惧自由”时代背景。⑤缺乏开放性、探究性⑥总体对于宁夏考生过难,海南卷难度尚可宁夏卷问题与商榷:我问题:100/143①同意经济史偏少,要适当增加②不一样意阅读量大,同意材料展现方式单一③不一样意有些问题提法稍难④同意缺乏开放性、探究性⑤总体偏难,但在合理范围之内⑥是否带有地方特色?⑦选修是必修提升,考查难度要适当提升⑧降低了串题(主题式选择题),考虑到教材是专题史,题再专题,考查面过窄。命题教授回复:101/143四、给我们启示及对策102/143第一、以课程标准为根本,主动努力促进教师教学观和学生学习观转变。重视新课程下课程标准,不但要重视每一单元、每一节内容标准,更要重视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绪、课程目标改变。103/143如:新课程下教材观:教材只是历史课程内容中最主要资源,但并不是惟一资源,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材。比如: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百家争鸣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整合。104/143比如:在高三二轮复习时,按时间次序打乱模块讲通史,重新组合帮助学生建立时空体系。105/143新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深入培养和提升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一门基础课程。”“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方面提升人文素养基础和载体”。新课改省份素养型试题出现,正是帮助老师们实现新课程性质观念转变。106/143新课程下学生学习观: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知识和经验取得过程指导、重视对学生体验与感情培养,重视学习过程形成,学生发觉问题、处理问题过程培养。107/143第二、重视“双基”考查(1)、在依据课程标准基础上,重视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主干知识掌握程度,加大知识考查拓展性(广度、深度)、探究性(学习潜力)。108/143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条件(生产力、商品经济发展)表现(时间、地点、行业、内容、关系、实质、与传统手工业区分、清朝发展表现)妨碍了原因(农民、地主、国家、政策、传统观念,根本原因)认识(主动、地位、)重农抑商(概念、原因、直接、根本目、表现、影响)海禁:原因(内因、外因)、影响(主动、消极)课程标准: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原因109/143依据课标怎样有效地把握教材,大胆取舍,精讲、讲透。比如近代史五大侵略战争,课标要求是“列举1840年至19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斗争精神”,但仅按课标要求不够,应在一鸦或甲午战争上深挖,讲清战争原因、过程、特点、方方面面影响、中国失败原因、和世界史关系,讲清一场战争,其余举一反三。取舍度怎样把握,发挥备课组力量,集体探讨,各抒己见,共同把握。110/143(2)、重视考查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基本技能,以图文材料选择题作为选择题主打题型,历史综合题信息载体以新材料为主,信息展现形式多样化。111/1436.(上海历史)右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十一项链接。假如再添加一个新网页链接,最适当是

A.浑天仪B.翻车C.赵州桥D.数学D112/14332.(上海历史)右图为欧盟驻华使团设计一张题为“祝欧盟生日高兴”贺卡。这一设计寓意是

A.今年正逢欧盟成立50周年大庆

B.招财进宝是民间祈福一个习俗

C.用中国民俗表示对欧盟繁荣期盼D.欧盟生日恰好是中国农历金猪年C113/1431.(海南卷)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觉了许多随葬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所表示带“贝”文字。这说明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奠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D114/143年份1840187019001920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2214.88.47.1A.工业化

B.殖民战争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8.下表反应了英国农业人口改变,造成这一改变主要原因是A115/1435.如图所表示是民国九年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能够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传输B.实业救国思潮

C.工人阶级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116/14330.(广东卷)

《民报》创刊号登载黄帝象(下见图)主要目标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C.提倡个人崇敬D.反对帝国主义B117/143第三、彰显能力导向(1)、突出新史学理念(文明史观、当代史观、全球史观)导向作用,重视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利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2)、展现新课程理念导向作用,经过情境创设,加大问题灵活性、应用性、探究性,使高考更能考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118/143《江苏例题》孔孟学说主要讨论是

A.人与人关系

B.人与自然关系C.国与国关系D.夷夏关系《江苏例题》

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示形式改变看,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

A.逐步平民化

B.逐步贵族化C.逐步神秘化D.逐步宗教119/14311.有研究者在叙述“明朝妇女婚姻观两重性”时,引用过以下材料: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551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120/143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经过巧妙自我介绍,订下终生。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实?121/143(2)结合明朝中后期经济、文化情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原因是什么?(2)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122/143(3)考生可从材料本身可靠性或对材料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看法。如: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反应,能够作为史料使用。)②材料三、四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自主性。(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件、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123/14312.材料一长久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主要准则。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重视从当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当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当代工业社会转变,包括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历史,能够用“从传统到当代”这一思绪作解释。124/143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按照材料一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间哪些主要事件评价较高?(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它反侵略反封建斗争。125/143(2)按照材料二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2)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取得了一定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在推进当代化方面存在不足。126/143(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影响。(3)新中国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完成,为当代化开辟了辽阔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全方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127/143新课程下课程标准比较概括,给教师们教学提供了拓展空间,在平时日常教学中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