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第十周疟原虫06级医本2008年4月23日_第1页
寄生虫第十周疟原虫06级医本2008年4月23日_第2页
寄生虫第十周疟原虫06级医本2008年4月23日_第3页
寄生虫第十周疟原虫06级医本2008年4月23日_第4页
寄生虫第十周疟原虫06级医本2008年4月23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沈浩贤职工号:1021501(第七讲)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parasitology疟原虫

(malariaparasite)疟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世界十大热带病之一一、种类

1、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P.v.)2、三日疟原虫(P.malariae)(P.m.)3、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P.f.)4、卵形疟原虫(P.ovale)(P.o.)二、形态

以p.v.为例。吉氏或瑞氏染色。

1、环状体(早期滋养体)

胞质环状、蓝色。细胞核1个,红色。

2、大滋养体(晚期滋养体)

胞核增大,胞质增多。伪足、疟色素(棕黄色)、薛氏小点(淡黄色)、被寄生RBC胀大。二、形态

3、裂殖体

核分裂、胞质也分裂,形成裂殖子。疟色素成堆。被寄生RBC胀大明显。

圆形或椭圆形,疟色素分散,核增大,1个。胞质占满胀大RBC。♀配子体,♂配子体。4、配子体三种疟原虫形态区别

p.v.

p.f.

p.m.环状体

(早期滋养体)环较大,核1个,占RBC直径1/3.常见1个原虫环纤细,核1个或2个,占RBC直径1/5.常见2个原虫同p.v.相似三种疟原虫形态区别

p.v.

p.f.

p.m.

大滋养体

(晚期滋养体)虫体变大,形状不规则,伪足、空泡、疟色素棕黄色。RBC胀大外周血液难查到,疟色素黑褐色。胞质带状,疟色素棕黑色。三种疟原虫形态区别

p.v.

p.f.

p.m.

成熟裂殖体

裂殖子12-24个,平均16个。疟色素成堆。RBC胀大。外周血液难查到,裂殖子8-36个,平均18-24个,疟色素集中。裂殖子6-12个。平均8个。花瓣排列。疟色素集中。三种疟原虫形态区别

p.v.

p.f.

p.m.配子体圆形,核1个,充满胀大RBC。疟色素分散

腊肠形或新月形,核1个。疟色素分散圆形,核1个,充满不胀大RBC。疟色素分散三种疟原虫形态区别

p.v.

p.f.

p.m.被寄生RBC除环状体,各期RBC均胀大。薛氏小点。

RBC大小正常或缩小。茂氏小点。RBC大小正常或缩小。西门氏小点

P.fP.mP.vP.o三、生活史

在人体内

在蚊体内迟发型

速发型

子孢子裂殖体裂殖子子孢子裂殖体裂殖子RBC外期(在肝细胞内)

RBC内期(在红细胞内)

环状体大滋养体

裂殖子♀♂配子体

裂殖体RBC破裂有性生殖无性生殖♀♂配子合子动合子囊合子三、生活史

1、终宿主:按蚊

中间宿主:人2、感染期:子孢子

3、感染方式:

(1)人被含子孢子按蚊叮咬,子孢子注进人体。(2)输血感染。(3)胎传感染。4、在RBC内发育时间:p.v.和p.f.48hp.m.72h三、生活史

5、疟原虫的营养与代谢血红蛋白分解(1)珠蛋白酶多种氨基酸营养(2)血红素疟色素6、裂殖子如何侵入RBC

(1)附着(2)入胞作用(3)RBC封口四、致病

1.典型的疟疾发作发作表现: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出汗退热

三个连续阶段。发作原因:(1)裂殖子(2)原虫代谢产物(3)残余、变性血红蛋白(4)RBC碎片发作周期:

p.v.和p.f.48h发作一次p.m.72h发作一次四、致病

2.再燃

急性患者发作停止后,残存于RBC内的原虫,重新大量繁殖,在无新的感染下,再次引起疟疾发作。

四种疟原虫都可发生再燃。

四、致病

3.复发

血液中的原虫全部被消灭,在无重新感染的情况下,经一段时间,疟疾症状又重新出现。P.f.和P.m.无复发(无迟发型子孢子)P.v.和P.o.有复发(有迟发型子孢子)

复发原因:迟发型子孢子引起。四、致病

4.贫血贫血原因:

1、疟原虫直接破坏RBC,特别是p.f.。2、脾功能亢进,正常RBC被吞噬破坏。3、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RBC生成障碍。4、免疫病理引起RBC的溶解、吞噬、破坏。四、致病

5.脾肿大

由于脾充血,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出现脾肿大。脾肿大是疟疾的一个重要体征。疟疾脾肿大患者儿童脾肿大慢性疟疾(9岁)23岁疟疾患者四、致病

6、凶险型疟疾临床分4型:(1)脑型疟(2)胃肠型(3)厥冷型(4)超高热型

以脑型疟最常见、最危险。引起凶险型疟疾的原因:(综合为4个原因)(1)p.f.繁殖快,裂殖子数量多(2)机体缺乏免疫力(3)被寄生RBC表面出现突起,RBC粘附在小血管内皮(4)被寄生RBC变性能力↓,在血管堆积,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四、致病

7.疟性肾病临床表现:全身水肿、腹水、蛋白尿、高血压、肾衰死亡。多见于p.m.患者。原因: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毛细血管基底膜上。8.先天疟疾,婴幼儿疟疾,输血疟疾五、免疫1.先天性免疫(1)Duffy血型阴性基因的黑人不感染p.v.(2)镰状RBC贫血患者不感染p.f.(3)RBC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不感染p.f.五、免疫

2.获得性免疫(1)种和株的特异性,同株不同发育阶段的特异性。

(2)带虫免疫(3)免疫逃避六、诊断

(一)病原学诊断

1.厚血膜法2.薄血膜法采血部位:无名指或耳垂末梢血液。小孩在足后根。采血时间:p.v.p.m.在发作数小时至10余小时内。 p.f.在发作开始时采血。血液涂片:

疟原虫广州医学院厚、薄血膜涂片的优缺点薄血膜厚血膜六、诊断

(二)免疫学诊断

1、间接荧光抗体试验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单克隆抗体检测抗原4、DNA探针检测核酸采血(三)询问病史

1、典型疟疾症状2、流行区、流行季节七、流行(一)分布

全世界,尤其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约5亿人患上疟疾,每年死于疟疾的人多达100万。每分钟就有4个孩子被疟疾夺走生命。我国除西北、华北荒漠干燥地区,西南高寒地区,华北山区外,各地区均有疟疾存在。以p.v.流行最广,p.f.次之,p.m.极少见,p.o.只发现几例。七、流行(一)分布

我国疟区分布:1、北纬330以北低疟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