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女性人格范型的历史演变_第1页
中国近代女性人格范型的历史演变_第2页
中国近代女性人格范型的历史演变_第3页
中国近代女性人格范型的历史演变_第4页
中国近代女性人格范型的历史演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女性人格范型的历史演变

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父权制思想和“才女无德”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主导文化群体。一半以上的女性拒绝上学。当时,“三从四德”的圣人和母亲成为了当时女性的榜样。在近代中国,从戊戌到五四,伴随着近代女学的兴起与深入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精英分子在倡导妇女解放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对传统的“贤妻良母”式女性人格范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并根据时代潮流积极探索新的女性人格形象。由于社会气候和文化素养的不同,中国近代女性人格范型经历了由戊戌时期的“新贤妻良母主义”到辛亥时期的“女国民教育”,再到五四时期的“超贤妻良母主义”等一系列转换。一、“新贤妻良母”思想的教育意义甲午惨败,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峻形势,刚刚从封建营垒中走出来的维新派,以极大的勇气登上了历史舞台,毅然决然地担负起救亡图存、强国保种的重任。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愚民多,智民少,如是国亡所存者幸矣”。(P37)而返观中国现实,“国中女子二万万,全属分利而无一生利者。惟其不能自养,而待养育于他人也”。(P37)广大的女性没有知识,不具备自养能力,只能成为男子和社会的负担。鉴于此,维新派将兴女学与民族的安危、国家的强弱联系在一起,提出“欲强国,必由女学始”,认为女子有学,才能强国保种,挽大厦于将倾。在兴办女学的过程中,“新贤妻良母主义”成为维新派办学的宗旨,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女性人格范型。梁启超在《倡设女学堂启》一文中将办女学的目的概括为塑造“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的贤妻良母。1898年,女学堂开学之前公布的《中国女学会书塾章程》,亦称“其教育宗旨以彝伦为本,所以启其智慧,养其德性,健其身体,以造就其将来为贤母、为贤妇之始基”。为了塑造符合资产阶级要求的“新贤妻良母”,维新派认为广大女性必须掌握包括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在内的文化知识,因而他们为女学堂所开设的课程为“中文西文各半”,“皆先识字,次文法,次读各门学问启蒙粗浅之书”。(P162-163)为避免女子掌握文化知识后,思想逐渐觉醒,向往走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维新派认为有必要用封建道德对她们进行规范,使她们“学成即勿与外事,相夫教子得以多”,(P47)所以他们又规定《女孝经》、《女四书》为女学堂的必修课程。戊戌时期的“新贤妻良母主义”不同于传统的“贤妻良母”。古之“贤妻良母”,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将“女才”与“女德”对立起来,认为女子一旦有才,就不能安居闺阁,男子就难以驯服,“此实祸天下之道也”。(P38)而维新派所持的“新贤妻良母主义”则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改良性质,要求广大女性一是从为一个家庭而生存,变成为社会承担一定义务,为善种保国作贡献;二是不惟酒食是议,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具有相夫教子的能力;三是改变在家庭中为奴为仆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简而言之,就是既保持传统美德,又具备现代知识,德才兼备,以辅助丈夫、教育孩子,做新时代的新女性。新的人格范型要求广大女性精心侍奉一家之主的夫,全心呵护宗嗣之继的子。在相夫方面,通过接受教育,“内之以拓其心胸,外之以助其生计”。(P38)同时,具备了一定知识的妻子还可变“分利”为“生利”,使“执业之人可骤增一倍”,“人人足以自养而不必一人养数人”,(P38)这样既有利于补给家用,又有利于国家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严复认为“母健然后儿肥,培其先天而种乃进”,(P28)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在教育子女时“因势利导”,提高孩子的素养,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梁启超亦提出“欲强国,必储人才;欲植人才,必开幼学;欲端幼学,必禀母仪;欲正母俗,必由母教”,可见母教实为保种之本原。维新派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既对家庭有责任感,又对社会有义务感,具备一定知识、能力和主动精神,既能成为相夫教子的贤内助,又能为强国善种尽到责任。这种“新贤妻良母主义”的人格范型,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女性的主体人格,提高了她们的社会地位,冲击了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观念,较之传统以“三从四德”为标准的贤妻良母主义,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这一女性人格范型带有浓厚的封建保守性,仅仅是“男尊女卑”的另一版本而已,它要求女子“为他人母,为他人妻,其名曰贤母,曰良妻”,(P483)具备普通的智慧能力,能够更好地相夫教子,但却仍无法摆脱顺婢良仆、供男子驱策的命运。这一人格范型所重视的是女子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而无视女子应享的的权利,并以为女子只能助男子成事业,难以自成大业,所以全然不顾女性的才能、兴趣、爱好和社会的需要,仍将她们禁锢在家庭之中,不准参加社会活动。如此一来,女子的地位也只是由奴隶升级为高级奴隶而已,她们仍然是男子的附庸和家庭的玩偶。显然,“新贤妻良母主义”并非一个彻底的妇女解放范型。二、女性人格范型辛亥革命使几千年来跪着生活的女同胞们站了起来,她们作为一支新崛起的政治力量投身革命洪流,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的小天地,步入社会大舞台,为挽救国家、振兴民族而积极奔走,群力意识逐渐增强。中华民国的创立便利了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的进一步传播,由马君武最先系统引进中国的斯宾塞、约翰·穆勒的女权学说逐渐成为了革命派倡导妇女解放的理论武器,既高扬国家意识又蕴含个体意识的“国民”新概念成了国民性改造的价值标尺。一些先进分子开始对戊戌时期的“新贤妻良母主义”女性人格范型提出质疑:陈以益认为,“贤妻良母之教育,犹教婢女以识字耳,虽有若干学问,尽为男子所用”。《民立报》也载文认为,贤妻良母专注于相夫教子,结果使女子终身成为社会的附属品,丧失了本该拥有的权利。被誉为“中国女界之卢梭”的金一提出,女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女性教育成为贤妻良母,而是要把她们教育成反抗压迫、独立自由、品质高尚、体魄健强、献身革命的人”。(P56)显然,在那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妇亦有责焉”的社会背景下,“新贤妻良母主义”已不符时代需要,因为这一人格范型下培养出来的女性有国民之形质,无国民之精神,实有民等于无民。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批判“新贤妻良母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之尖锐对立的“女国民教育”宗旨,这是一种着重于国民义务的人格范型。“女国民教育”是“国民”意识不断发展的产物,它将推翻皇权统治作为挣脱夫权、族权束缚的突破口,注重女性的政治觉醒与社会参与,突出群体意识和牺牲精神,根本目的在于改变广大女性“相夫教子”的社会角色,使其与男同胞一起以“国民”的资格担负起救亡、革命的重任。这一女性人格范型不仅重视女性的“国民之母”地位,而且要求确认其“女国民”的地位,尤其强调“男女平等的权利”。(P475)指出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女性要想取得平等的权利,必须先与男性共尽“国民”义务,投身于铁和血的战斗,救民族于危亡。正因为如此,革命派本着“勿以贤妻良母为主义,当以英雄豪杰为目的”的宗旨,为新女性设计了以“自由购就文明血,炸弹惊回专制魂”的俄国女虚无党苏菲亚为人生追求样板。在这一人格形象感召下,许许多多的女子走上了“激昂慷慨赴前程,觥觥自由魂”的道路。对于女国民教育,革命派不仅通过舆论大力宣传,而且将其付诸实践。燕斌在《中国新女界杂志》发刊词中反复地强调:“本社最崇拜的就是‘女子国民’四个大字,本社创办杂志的宗旨虽有五条,其实也只是这四个大字,本社新女界杂志从第一期以后,无论出多少期,办多少年,做多少文字,也只是反复地解说这四个大字。”《女子世界》也赫然以“改铸女魂”为办刊宗旨,号召妇女“撇脱贤妻良母的依赖性,靠自己一个人去做那惊天动地的事业”。(P473)革命派创办的女校,其教学目的基本与男校一致,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近代意识,具有较强爱国精神,有知识、有理想的新型国民。(P530)著名教育家蔡元培1902年4月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章程中明确规定:“本会以教育中国男女,开发智识而增其国家观念,以为他日恢复国权之基础为目的。”同年冬天,该会所办的爱国女校,三易章程,却都以“铸造国民为目的”,(P1007)所开课程也是为了造就女国民。革命派所办的另一女校——苏苏女校,同样号召女学生“注重兵操,练习体魄,提倡尚武精神”。(P306)1903年,留日女学生组成的爱国团体——共爱会也是以振兴女学,恢复女权,尽国民之天职为宗旨的。“女国民教育”是军国民教育在女子教育上的具体化。通过此人格范型,革命派力求把广大女性培养成“高尚纯洁完全天赋之人,摆脱压制自由自在之人,思想发达具有男性之人,德性纯粹模范国民之人,热心功德悲悯众生之人,坚贞节烈提倡革命之人”。概而言之,就是塑造“健全体格、完全人格之女国民”。(P577)“女国民教育”以教育为手段,使女性具备国家、民族的观念,为社会尽最大的义务责任,成为真正的英雄豪杰。这一人格范型在一定时期内的确取得一定社会成效。20世纪初,觉醒的女性积极投身于拒俄运动、抵制美货、收回利权等运动中;整个辛亥时期,更多的女学生从事暗杀、运送武器等活动;武昌起义之后,妇女参军参政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女国民教育”也并非完美无憾。它过分强调了女子的“国民”地位,把做个“国民”视为女性唯一神圣的责任,从而忽视了女子独立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女子为人母、为人妻的本分。凡此种种表明,“女国民”这一人格范型是时代的产物,应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而生,随着辛亥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的退潮又重新回归“贤妻良母主义”,但是先进中国人对于女性人格范型的探索却并未到此为止。三、独立人格的培养五四时期,在皇权专制体制已经覆灭,但是封建的夫权、族权以及封建礼教仍然是妇女解放的主要障碍,扫除这些障碍,重塑女性人格形象成为思想启蒙者的首要课题。他们从反对儒家学说为主体的封建伦理道德入手,以倡导女子独立人格为终极目标,认为女子“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可见,这一时期的先进分子已经意识到,女子生来和男子一样是“人”,他们不是只为做夫的“贤妻”、子的“良母”才来到这个世界,因此,她们有和男子同样做“人”的权利,也应共担改造社会的责任。胡适认为:“女子也是堂堂的一个人,有许多该尽的责任,有许多可做的事业,何必定须做人家的良妻贤母。”如此,由胡适所倡导的“超贤妻良母主义”,便成为了五四时期的女性人格范型。这一人格范型要求广大女性具有“自立”的观念,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可以不依赖别人,独立自主地生活,并为社会做事。一句话,即具备独立自主的人格。它为女性设计的人生追求样板不再是苏菲亚那样的巾帼英豪,而是易卜生笔下不满自身玩偶地位、“抛弃了家庭、丈夫、儿女,飘然而去”的娜拉。“超贤妻良母主义”是人的觉醒和个性的解放成为社会思潮主流时代氛围下的产物,它直接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封建的族权、夫权,突出了个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其根本宗旨在于解放妇女,使其挣脱封建束缚,获得独立自主的人格。五四时期的女子教育趋重于女子独立人格的培养,为女子提供发展自己的空间,以达妇女解放的目的。而要培养女子的独立人格,就要有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指导思想,“以往的女子教育,无非教女子成物(例如商务中华两大出版所所出的教材,学龄以内的女子,就教她‘守节’、‘训婢仆’)。女子与男子既应有一样的人格,无论小学中学大学各专门学,凡是男子得求学的学校,就是女子得求学的学校”。这一教育思想部分地在实践中得到推行。例如长沙的周男女校,在校长朱剑凡的支持下,就采取了“注意科学的教育,提倡学生自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P436)等措施,直接向传统的“贤妻良母”教育模式挑战。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女子教育中有关封建伦理道德方面的内容逐渐减少,到1922年壬戌新学制,终于正式确认了女子教育全面发展的思想,即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要发扬民主精神;教育要发展个性,使受过教育的女子做到德高、体健、才茂。另外,这一时期大学女禁开放、中学男女同校也不能不归功于“超贤妻良母主义”的人格范型的作用。尽管由于种种因素,当时男女受教育的机会还不可能完全平等,但这一切的进步毕竟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教育体制,为女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超贤妻良母主义”,即独立自主的人格范型,是中国资产阶级探索女性人格范型的最高阶段。它使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人”,一个和男子一样堂堂正正的“人”,是“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