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军事聚落景观演化研究_第1页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军事聚落景观演化研究_第2页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军事聚落景观演化研究_第3页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军事聚落景观演化研究_第4页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军事聚落景观演化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代山西长城沿线军事聚落景观演化研究

由于蒙古贵族们从漠北撤退,经常南下,因此明北的防御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警察和驻军在北部边境修建了要塞和要塞。永乐朝开始又大体沿长城一线,逐次建立了九个边防重镇,即“设九边以卫中夏”,形成了一个以防卫京都为主的防御体系。“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地形上,居京师上游,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谓“京师之安危”,“系于山西也”1。大同镇边、太原(三关)镇边成为当时九边或九镇的核心地带。宛若长龙的边墙内,卫所、关隘棋布,堡寨、墩台林立,这些众多的军事据点在山西沿边区域形成了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军事聚落。随着清代的一统,民族矛盾的消失,这些军事聚落有的因其功能的顿失而废弃了,大部分则逐渐演化为城镇和村落。一军事性聚落的形成和初步形成阶段明朝与残元势力的军事斗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明初至正统末为第一个阶段,正统至隆庆和议为第二个阶段,隆庆和议至明亡为第三个阶段。山西北部军事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这种军事斗争的起伏密切相关。第一阶段,主要目的是为了廓清残元势力,进一步巩固在全国的统治,维护北防安全,采取较为积极的军事政策,在不断用兵漠北的同时,设卫所、兴屯田、筑边堡、谨烽墩,军事性聚落开始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第二个阶段,所谓“正统后胡虏酋淫逞,剽掠不时,东胜失守,云玉中徙,一墙之外,豺狼所嗥,……嘉靖中俺酋猖獗,遂令邑无完雉,堡尽血磷,边氓褫魄,则惟窃出从虏耳”。面对蒙古南侵,明廷消极防御,于是大同镇边“先筑弘赐等内五堡于东,嗣筑镇羌等外五堡于西;既创靖虏、灭胡诸堡以壮声援,又于塞外筑拒墙五堡以厚蔽肩,……复以守塞之道,以为守长城必附台,以利傍击;台必置屋,以便瞭卒。西起丫角山,东止李信屯,延袤三百余里,森列敌台暗门,……”2山西北部军事聚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隆庆和议”后,北防建设依然为明廷大事,但蒙古族基本未大举南下,到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明朝边防威胁在空间上发生了转移,山西已不作为重要的防守地了,山西北部军事聚落发展趋缓,但在功能上却发生了变化。1.山西北军事聚落明初,“天下既定,度要害之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二百人为千户所”3。“凡天下要冲及边防去处,奉旨创立卫所,拨军守御”4。洪武三年(1370年)设山西都司,八年改为山西都指挥司,领9个卫,9个千户所5,其中属于山西北部的有振武、镇西等2个卫,宁武、宁化、雁门、保德州、偏头关、八角、老营堡等7个千户所。洪武四年(1371年)置大同都司,八年(1375年)十月改名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山西行都指挥使司领大同前、大同后、大同左、大同右、镇朔、定边、阳和、天镇、威远、平虏、云川、玉林、镇虏、高山等14个卫,7个所6。按照明代卫所编制,山西北部拥有官兵十万之众。大多数卫所驻地原本就是重要的军事或交通聚落,有的本来就是明或明以前的州县治所,如:大同府城,大同前后二卫守。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徐达因其旧城城南半增筑。明年都指挥周立以砖外包。怀仁县城,安东中屯卫后所调守。洪武十六年(1383年),指挥桑桂因旧城增筑,永乐九年(1411年)指挥于忠重修。朔州城,朔州卫守。元时就是州治,明初因所省旧址累修。代州城,振武卫守,本后魏文帝筑广武军上馆城,隋开皇六年(586年)改为代州城。新设的卫城有:大同左卫城,云川卫附。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镇朔卫始筑,永乐七年(1409年)设大同左卫筑完。大同右卫城,玉林卫附。洪武二十五年设定边卫始筑,其后卫革。永乐七年设大同右卫筑完。阳和卫城,高山卫附。筑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7。那些旧的聚落因军事因素的叠加而得到了新加强,新的则因战略地位重要而发育迅速,成为重要的军事聚落。明对军人实行军户制度,军人“世皆军籍”8,“兵役之家,一补伍,余供装,于是称军户口”9,军户不受行政官吏的管辖,在法律上,军户是世袭的,固定的,家族的,军人都必须在营结婚安家,即“军士应起解”时,“皆佥(签)妻”10,由国家供养。如果说家属随军驻守边塞,是形成军事聚落的前提条件,那么对关塞冲要屯驻的军人与其家属进行严格的户籍管理是稳定沿边军事聚落的重要措施和有力手段。《明会典》记载,“明代凡天下冲要及险阻去处,各画图本,并军人版籍,须令所司成造送部,务知险易”,同时规定,“图本户口文册,俱限三年一次造报”11。2.河南筑边墙、堡墩明初在积极用兵于漠北的同时,就开始了北防建设。洪武五年,明军兵分三路进讨漠北无果后,“洪武六年命大将军徐达等筹备山西、北平边”。这是明代山西境内筑边墙的开始。永乐时期,加强了北部边防工程,一方面在长城沿线设置关隘,另一方面,修筑边墙城垣和边墙沿线的堡墩。至正统以后,由于明蒙关系骤然紧张,筑边墙、修堡寨的次数和力度不断加强,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隆庆和议”之后。山西边墙与堡寨的修筑在成化和嘉靖时掀起两个高潮。如成化二十一年,余子俊以户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总督大同、宣府军务时,筑边“东起四海冶,西抵黄河,延袤千三百里”12。嘉靖时,宣大总督翁万达“自大同东路天城、阳和、开山口诸处为墙一百二十八里,堡七,墩台一百五十四”13。根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的记载,官设堡寨,大同镇56座,山西镇(太原)69座14,见表1和表2。说明了该区域以堡寨为形式的中间层次的军事聚落的发展十分迅速。3.屯军堡与商屯为了供养庞大的军队,明朝沿边广置屯田。洪武三年,太原、朔州诸处已有了屯田15。八年,山西大同都卫屯田就已达2649顷16。二十五年,代王朱桂就藩大同,令立卫屯田17,同年令山西民兵屯田18,十二月,复于大同立16卫开耕屯田19。二十六年朱元璋曾下令普立边屯:“那北边卫分都一般叫他屯种,守城军的月粮,就屯种子粒内支。”20目的在于使北边军士完全用屯田自给,不再劳民输纳。为了减轻民运的艰苦,二十七年正月下令山西大同、蔚、朔、雁门“各卫止留千人戍守,余悉令屯田”21。二十八年四月,敕发山西都指挥使司属卫官军26600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洪武之后,军屯继续发展。如正统六年(1441年),因边境宁谧,宜广屯田,增大同、宣府二边屯军6700余人22。正统八年(1443年),修复了沿边墩堑,拨军分地屯种23。镇守大同总兵周尚文,在嘉靖年间开置了屯田40000多顷24。为了加强屯田管理,明政府规定每百户为一屯,六、七屯或四、五屯择近建堡,屯设正副屯长各一人,大堡有守备、操守等官,小堡则只设防御操堡官或总旗官,屯堡成了军屯的最基层组织。万历十一年(1583年),三关塞下有荒田三万余亩,都御史侯公于赵题请准作官垦田,“且相险阻,就水草立堡十五,立仓二十,立庄二十有二,分官库居耕其地,而委官督率”25。成化《山西通志》记载的屯军堡有28处之多(表3),事实上屯军堡庄还远不只这28处。除军屯外,明代于边又兴商屯,“明初,募盐商于各边开中,谓之商屯”26。原本是为了解决边粮不足的问题,永乐开始,为省长途运输之劳,于近边荒区“商人招民垦种,筑台堡,自相保聚”27。商屯所建堡寨今天我们无从得知,但当时商人招垦时建屯立庄应不在少数。除屯军堡庄外,这一层次的军事聚落的大宗应当说是乡堡了。根据《云中郡志·武备志》记载,大同镇辖区的乡堡数量很大。大同前卫54,大同后卫63,大同县127,怀仁县11,朔州28,马邑县3,应州17,山阴县4,浑源州70,广灵县60,灵丘县16,共计45328。其次是墩台,“御边莫先设备,设备在于添墩”29。自周代开始,边防就有烽燧之设,唐以后称之烽火台,明代则名为墩台。明代将长城设防推向极至,墩台建筑在数量与质量上也是史无前例的。“山西濒虏,屯牧连野,堤守失严,变将随至,必相地形高耸足以远眺者,筑立墩台,设军戍守。一旦有警,昼则鸣炮,夜则举火,庶警报易以飞传,兵马便于召集”30。明代于边每二里设墩一座,每座守兵少则三人,多则十人,“拨给沙田四、五十亩,耕种养瞻,专司瞭望”31,形成较小的聚落址。这种以墩台为形式的聚落,在山西沿边很多,据成化《山西通志》卷3《烽堠》记载:大同镇沿边有827个边墩和813个火路墩32。万历时,三关镇边“东路:东自平型石窑庵尽境起,西至宁武界神树梁止,接火墩台186座,突心砖楼22座。中路:东自东路广武界神树梁起,西至西路老营界地椒峁南焉止,边墩117座,突心砖楼2座。西路:东自中路界地椒峁迤南焉起,西南至河、保界石梯口止,沿边并接火墩台407座,砖墩楼台31座”33。二军事中心的变化1.军事聚落的经济因素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以渐变和突变方式进行的。明代长城沿线的军事聚落自形成之日起,就不断发生着变化。伴随着大批军士携家带口来到这里,非军事因素尤其是经济因素便逐渐得到发育,谭其骧先生在《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一文中曾说“在明代,山西的边境城市大同的繁华也是很出名的”,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大同是边境城市,驻扎了大量的军队,所以全国的财富大量输往大同消费。二是对蒙古人的互市。明朝和蒙古和好时期,大同是对蒙古贸易的主要市场”34。对于第一个原因,张萍在《明代陕北蒙汉边界区军事城镇的商业化》35一文中对陕西北部长城沿线城镇的商业化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山西与陕西情况相当,此不赘述。关于九边的民族贸易,余同元在《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一文中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文中云道:“九边各镇不仅是明廷同蒙古贵族抗争的战场,也是汉族人民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互市贸易的场所。”马市是当时民族贸易的主要方式,他认为,以“隆庆和议”为界,分前后两大时期,前期是明蒙之间官办的“朝贡优赏贸易”,后期性质发生变化,朝贡贸易发展为互市贸易,官市过渡到民市,在更大规模的民族贸易市场上,民间自相往来、互通有无的市易占据了主导地位36。其分析确有见地。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特将文中的中三边民族贸易市场表中的山西、大同两镇照录于斯,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市场分大、小两种,大市岁开一次,主要是蒙古各部酋长和贵族参与互市,小市则是一般成员和汉人交易的市场,属于纯粹的民市。在整个军事聚落中存在有军事性和非军事性两种经济因素,所谓军事性经济就是直接为军事服务的经济项目,诸如采办军火、营垒筑边所需的物质供应等,非军事性经济一是为寻常百姓所需的油盐米面等,二是对蒙贸易。这两种经济因素交互作用,共同促使军事聚落中经济因素的不断发育、发展,进而影响军事聚落在功能上的不断变化。随其经济因素的增长,逐渐形成了一个“市人”集体,这些“市人”因其财资不断壮大进而参与政治,在嘉靖年间大同发生的兵变中,“兵变分子”张昱就“纠合市人,肆言兵来压境,遂上城楼抢取盔甲”37。这些经济因素的发育和发展,应当说是日后在军事功能顿失后,有些聚落能够继续存在,并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城镇的内在原因。2.明清时期的变迁明清易代,山西北部的军事聚落随着军事因素的消失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军事聚落朝两个方向转化:向城镇聚落转化,向乡村聚落转化。宁武所等县,置府,改置平鲁前文所述高层次的卫所和部分中等层次的堡寨,在清鼎革后,便转变为府州县城。如:阳和、高山卫,雍正年间撤卫设阳高县;天成卫、镇虏卫,雍正年间撤卫设天镇县;雍正三年(1725年),宁武所改设宁武府,于宁武所地设宁武县为府治,于神池堡地设神池县,于偏关所地设偏关县,于五寨堡地设五寨县;同年,又在大同右卫合玉林卫改设右玉县,于大同左卫合云川卫改设左云县,改平鲁卫为平鲁县。在顺治初年,阳和卫之西安堡曾作过大同府治,并一度曾为阳和府38。归州、戍、栅、行为一些中等层次的堡寨和较低层次的堡庄和墩台转变为乡村聚落。清代乃至现在,有不少乡村聚落是由此发展而来的。雍正《朔州志》卷4《建置志·里堡》记载:朔州“初,官分州卫,地别民屯。自裁卫归州并为十一里,而其间依山傍水,野处穴居,耕而食,凿而饮者,有堡寨、村庄、窝会沟坪,各因所居之地而名之,合计四百一十五村庄”。民国《偏关县志·序言》言道:“朔北汉迄今,历代屹为重镇,楼、堡、堠、堞、营、戍、栅、隘虽已废圯,犹有存者”。其实何止存者,“清鼎革后,蒙古内隶,华夷相安,明时戍兵大都解甲归田,编为农籍”。这些解甲归田的士兵,是本地人的当然编为本籍为农,曾是外乡人也可能留在戍守地以农为生了,因此有的军事聚落直接演变为普通的居民点,在今天的版图上我们仍然可以找到这种居民点的影子,如表5。三促进了美国体系中国家的聚明代山西北部聚落以其浓厚的军事色彩而特征鲜明。一般地区聚落是随着该地区人口积聚到一定的量,经济发展到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