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会计论争_第1页
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会计论争_第2页
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会计论争_第3页
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会计论争_第4页
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会计论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会计论争【摘要】本文基于次贷危机视角,围绕再次上演的会计界与金融界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论争,分析了次贷危机形成的直接诱因,阐述了面对挑战和考验必须明确的认识和观点。

【关键词】次贷危机公允价值会计抵押贷款证券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允价值计量自上世纪80年代因大公司破产事件,尤其是美国境内2000多家金融机构在没有预警情况下的破产后被推向高潮,再次掀起了会计界与金融界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披露的论争。围绕以历史成本还是公允价值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展开,历史成本会计的缺陷已成为职业团体与管理机构所关注的问题,其信息缺乏价值相关性,表现为既不能区分管理当局继续持有、取得、处置等决策对财务业绩的影响;也不能将价格变动对财务业绩的影响与管理当局的主观努力所产生的影响相区分,从而不利于经理人员的业绩评价;更不能预防、反映以及化解金融风险。

以美国为代表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迅速反应,FASB于1984首次将公允价值运用于金融工具会计并发布了FAS80。1990年9月,当时的SEC主席RichardCBreeden在美国参议院作证时指出了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并首次提出应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支持者从理论方面、实证方面以及审计实务等方面有理有据的论证了公允价值计量在提高信息质量方面优于历史成本计量,之后公允价值运用经历了从表外披露到表内确认的过程,其中FAS105、107、115、119、126要求主体对公允价值信息进行表外披露,FAS115、130、133、137、141、142、155、157、159等要求主体对公允价值信息进行表内确认。FASB从1990年12月至2006年9月发布的55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直接涉及公允价值的约占75%。其中IASB、英国、澳大利亚在制定会计准则时也不同程度地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而公允价值会计越来越受到各国会计界的重视和认可,并成为发达国家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模式。尤其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等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公允价值成了唯一被认可的计量属性。

但是,公允价值计量从一开始就与争议相伴,支持者多来自于以投资者为代表的SEC、FASB等会计界,而以联邦储备委员会、财政部和金融界为代表的企业界对公允价值会计持谨慎甚至反对态度,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对现行会计模式的背离,不仅缺乏可靠性,还将会导致金融机构的收益产生巨大波动,并会促使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短期化。理论界基于决策有用的“美好愿望”,遭到了来自企业界的强烈反对。

二、次贷危机引发的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质疑

此次发生在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迅速漫延至了欧洲、亚洲及拉美等国。人们在探索对策的过程中,把很多争议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会计,并且提出了与公允价值会计相关的问题。

1、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放大了经济周期的的影响。在经济形势好时夸大了对经济的乐观预期,经济形势不好时又放大了悲观预期,将经济低迷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迫使银行确认了大量的损失,似乎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短缺与公允价值会计存在因果关系。雷曼兄弟公司在向国会诉说时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迫使银行计提坏账是银行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时间国会议员、金融界包括AIG公司等以公允价值会计迫使公司报告了未发生的损失为由就曾敦促SEC暂停公允价值会计,似乎政客们也同情其观点,于2008年10月初通过7000亿美元救援计划的紧急经济救援法中,允许SEC暂停存在争议的公允价值计量部分。EESA还要求SEC于年底之前与财政部、联邦储备委员会联手共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以期找出银行倒闭事件中公允价值会计的责任。

2、在一些法律诉讼中多指控某些金融负债存在不当估计。如当带追索权的抵押资产被打包证券化出售后,类似于应收账款按质押取得借款处理,在不核销该类债权的账面价值的同时增加一项负债,有关债权的坏账风险仍由出售抵押资产企业负担,并合理提取用于质押资产的坏账准备。抵押贷款机构既要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一个负债,又要按合理的方法计提坏账。FASBStatement《金融资产的转移、服务权以及金融负债的解除》规定与带追索权义务的金融资产相关的负债应以公允价值计量,FASB解释要求还需附注披露担保品的性质、未来可能支付的最大金额、负债的账面价值和可获得担保品的性质及可回收金额,但在一些法律诉讼中多指控该负债金额为不当估计。

3、对难变现资产的计价存在争议。当市场低迷,资产流动性缺失时,取消赎回权资产的计价、信贷风险的时间和程度的估计、不良贷款的计价、贷款损失准备的确定等需要大量的估计与判断,而这些又多被指责为不当估计与判断。尤其当抵押担保证券市场在2007年出现下滑时,获得关于该类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信息因市场的萎靡、不活跃而变得困难,缺少活跃市场参照价格,实务中一些机构或参照比较活跃交易的可比市场的证券价格,又或借助于考虑违约风险、利率风险、提前赎回风险等相关参数的数学计价模型来估计证券价格,这种选择难免掺杂管理当局的偏好,以致模型因输入变量的假设性、估计性和偏好性而侵蚀输出结果的准确性,恶性的结果是该类资产的交易更加稀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信贷危机。

三、针对质疑应坚持的观点

1、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目标定位。即公平、公允、公正与不偏不倚地反映资产、负债的价值。虽然在表述公允价值的定义上,IASB的IAS39与FASB的FAS157不同,但出发点都是强调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说是一种计量属性,不如说是一种计量目标。在此目标下既不能过份稳健,也不能过于激进,更不能因过份关注某些人的利益而牺牲其他人的利益。应以产生中立的信息为目的,而不是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影响行为,确切的说,是投资者在资本筹集与分配决策中加以运用的工具。

2、公允价值会计以计量过程与计量结果的交易状态来保证实现公允计量。即只有相关资产、负债早已暴露在公平、有序、活跃的主体市场交易中才能算得上是计量过程的公允,依此状态由买卖双方意欲达成的价格才符合公允价值的计量结果,如果过程不公允就不会产生公允的计量结果。如在次贷危机中因市场萎靡而使抵押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交易频度下降,变现风险增加,变现价格无常过程中生成的价格,不能认为是公允的计量结果,此时的交易价格更接近于迫售价或清算价,按IAS39只有活跃的、有序的、公平交易情况下才能获得公允价值,对此,SEC与FASB与2008年10月的联合声明中再次重申了无序交易不可能得出的公允价值。计量过程的公允是否必然导致计量结果的公允,答案否定的,因为公允价值是交换价格而非价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公平交易和等价交换实现的是不可能存在于任何场合,但也不会出现系统性偏差,是个平均修匀值。从长期来看,公允价值应与价值一致。

3、一些金融家与政客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放大了经济周期的的影响,夸大了悲观预期与乐观预期尚为时过早。如2008年7月美林公司出售了大笔优良的结构化的信用组合资产,售价仅是资产负债表面值的22%,原始面值曾是306亿美元,针对该资产计提195亿美元的坏账损失后的账面价值为111亿美元,而售价仅为67亿美元,就发生了44亿美元损失。如果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夸大了信贷产品的损失预期,账面坏账损失就不应小于实际坏账,实际售价也不应低于账面价值。经济本身就有周期性、波动性,会计能反映经济的周期性的波动,不是抚平经济周期的波动性,而抚平经济的波动性不是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显现经济的现实、向投资者提供透明化的信息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出发点,而公允价值会计恰好承担了这一使命。

4、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准则是由企业界、会计界、学术界等相关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制定的,其中包含的专业技术的科学性不应受政客的观点左右,如果因利益集团游说而改变会计准就会极大的损害准则的有效性、持续性、科学性及权威性。正如FASB主席RobertHerz所指的政治力的介入威胁到委员会的超然独立地位,管理者应关注如何最小化公允价值计量的误差,而最大化其决策有用性,确保银行高管有动力选择最大化银行经济效率的激励,不应陷入政客游说的怪圈。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非会计问题。

5、公允价值计量需进一步完善。不可否认公允价值计量从纳入会计准则至今,已经历了20多年实践检验,其信息相关性优势没有哪一个会计准则能媲美,但公允价值计量并不完美,有些问题作为会计准则制定者是不容回避的。如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选择的随意性,某些金融负债的计价问题等,需要针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新对策。新一轮严峻挑战,为计量模式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停止公允价值计量,不仅会失去投资者的信心,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只要市场存在,公允价值计量就是必需的,让位于历史成本,是会计史上的倒退,更解决不了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完善公允价值确认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才是严谨的科学态度。我们坚信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为公允价值会计发挥主导作用创造了客观环境,完善后的公允价值计量,必将成为会计计量模式的主流力量。

【参考文献】

[1]PeterWilliams:SECissuesstatementclarifying‘fairvalue‘[J].Financial

MichaelYoungblood:ExplainingtheHigherDefaultRatesof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