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件技术规范_第1页
加工件技术规范_第2页
加工件技术规范_第3页
加工件技术规范_第4页
加工件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工件技术规范1、目的及适用范围1.1目的规范询价方外协加工件原材料、机加工、焊接、表面处理、装配、包装与运输等方面的通用技术要求,简化询价方技术图纸,可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外协加工件质量得到有效控制。1.2适用范围询价方生产检修过程中,需要外协加工。本技术规范要求与询价方图纸文件并同使用,并同图纸文件一起作为外协加工件的加工与验收标准,当两者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当询价方未提供新的技术标准或特殊要求时,则询价方的供应商应按本技术规范要求执行。具体加工项目见附件。1.3承包方式:询价方仅提供相关图纸。被询价方负责现场测绘、原料、加工成型、运输及安装等(附件备注中说明除外)。1.4工期: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年。 1.5质量要求: 1.5.1原材料通用技术质量要求1.5.1.1金属板材1)钣材厚度及质量:厚度及质量应符合现行国标要求,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2)成份:钣材金属成份与图纸要求一致,图纸未要求的的按现行国标执行,需出示材质单。3)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4)尺寸:按询价方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图纸未要求的按现行国标执行。1.5.1.2金属型材1)型材厚度及质量:厚度及质量应符合现行国标要求,采用的型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2)成份:型材金属成份与图纸要求一致,图纸未要求的的按现行国标执行,需出示材质单。3)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4)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图纸未要求的按现行国标执行。1.5.1.3标准件1)尺寸及质量:应符合图纸和国标要求,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2)成份:标准件金属成份应符合图纸和国标要求,需出示材质单。3)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4)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1.5.2机加工通用技术要求1.5.2.1未注尺寸公差未注尺寸公差按GB/T1804-2000中的中等精度等级(m级)执行,部分公差值如下表所示。1.5.2.2未注形位公差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1996中的中等精度等级(K级)执行,部分公差值如下表所示。1.5.2.3未注倒角倒圆及粗糙度要求1)未注倒角均为C1;2)未注圆角半径R1;3)机加工面未注表面粗糙度,非加工面未注表面粗糙度。1.5.2.4未注外观要求1)锐边倒钝,去除飞边毛刺;2)零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划痕、擦伤、翘曲、变形、裂纹、凹凸不平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3)零件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氧化皮、锈蚀、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杂质。1.5.3焊接通用技术要求1.5.3.1焊条种类选择1)对低碳钢结构件,一般选用钛钙型E4303(J422)或E5023(J502)焊条;2)对要求塑性、韧性及抗裂性较高的重要结构件,选用低氢型E4315(J427)或E5015(J507)焊条。当使用交流焊机焊接时,可选用交直流两用低氢型E4316(J426)或E5016(J506)焊条。3)对要求焊缝表面美观、光滑的薄板构件,最好选用钛型E4313(J421)焊条。4)对无法很好地消除油锈等脏物和要求溶深较大的焊接构件,最好选用氧化铁型E4320(J424)焊条。5)对在大量立焊缝的焊接构件,在条件允许时,可选用专门立向下焊的电焊条,如E4300(J420)焊条。1.5.3.2焊条直径选择1)焊件厚度≤4毫米,选用焊条直径不超过焊件厚度。2)焊件厚度4~12毫米,选用焊条直径3~4毫米。3)焊件厚度>12毫米,焊条直径≥4毫米。1.5.3.3焊接过程的要求1)按图纸、技术、工艺要求制作焊接,因看图纸有误,导致工件焊错,需重新焊割的,该件按次品处理。2)焊接时,要求该坡口的地方必须坡口,加工周转件没有坡口的、或者焊接型材等,应根据情况用磨光机进行坡口。需机加工坡口的应进行加工坡口处理。3)焊接时应保证工件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非加工面形位公差按IT15级执行,保证型钢、钢板对接时错位量不超过厚度的2%。4)焊接时需要代料的,未经我司技术部门的书面同意,不能代料。5)焊接时的焊缝严格按图纸要求,该连续焊的连续焊,该断续焊的一定要断续焊。如图纸没有要求的断续焊尺寸长度,则每间隔150mm焊50mm。点焊时各焊点距离必须均匀一致。6)连续焊缝要求平直光滑,不能有明显的高低不平现象,不能有焊穿、焊偏、焊疤、气孔、咬边等现象。焊缝的焊角以图纸要求为准,无要求的保证焊角为相临件的最小厚度。7)焊后:每道焊缝应清根处理,清除焊渣,去掉周边毛刺。8)图纸上要求折弯的零件,没有我司的书面同意,不得采用焊接方式。9)钢板在弯、折、卷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锤击痕迹应予以修复,不得有明显锤窝现象。10)图纸要求去应力退火的零件,焊接完毕后必须按要求进行去应力退火;并且零件放入炉里的时候,一定要放平,各支撑点都要贴实,不能有缺少重力支撑的地方,防止退火后工件的变形。1.5.3.4焊接公差要求线性尺寸公差、角度尺寸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尺寸按GB/T1804-2000中等m级执行。1.5.3.5焊后处理要求及标准1)焊缝平滑,曾现鱼鳞状;不得出现堆起凸包、不均匀的现象。2)工件焊接完毕后,外观应用砂布重新打磨一遍,不能有手感刺边角的存在;不得存在焊渣、焊点、毛刺等,焊缝应光滑、平整。应保证工件的“边齐、面平”,包括工件上开口边缘的垂直平行度。3)箱体类工件平面上焊缝不得比平面高,原则上打腻子后应该能掩盖住,看不出焊缝。4)工件在喷漆前应清除锈层、氧化皮、焊渣等杂物,对能经过喷丸处理的工件,必须经过喷丸处理。5)对于周转件,尤其是焊接后不再进行加工的平面,在焊接时必须严加防护,避免电弧损伤或焊渣损伤且焊缝均匀的前提下不能随便进行打磨。6)工件喷漆时,保证漆膜均匀无流挂,无漏喷现象。7)喷完漆后的钣金件在转运过程中,防止划伤大平面,防止工件存放变形,如有划伤则需重新喷漆处理。8)对于焊接后需进行发蓝、电镀的钣金件,焊接完毕达到相关要求后,统一喷砂处理。周转过程中应严加防护,避免磕碰划伤,不得再进行打磨处理。1.5.4表面处理通用技术要求1.5.4.1油漆1)要求油漆的加工件非使用表面喷漆前需进行喷砂处理,并清除油渍,表面除锈质量达到St3级,预先在要求喷漆的非使用表面涂覆防锈底漆两道,然后再喷面漆。2)色标按图纸执行或由询价方另外提供,油膜总厚度不低于0.1mm。3外观检验方法:目测、手感4)验收标准:产品颜色与样板相符合(正常视力在自然光或日光灯60w下观测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并不能有下列缺陷,如有该零部件或产品按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处理:不干返粘:表面干,实际未干透,表面有(或易产生)纹印,粘有织物绒毛现象;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夹杂:涂层中夹有杂物;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1.5.4.2喷塑1)色标按图纸执行或由询价方另外提供,喷塑总厚度不低于0.1mm。2)外观检验方法:目测、手感3)验收标准:要求在天然散射光线或光的照度不应低于2×40w光源环境下,被测品与眼睛的距离为500mm,产品颜色与样板相符合,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并表面应清洁、无污,喷涂层均匀、完整,不能有划痕、擦伤、翘曲、变形、裂纹、凹凸不平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如有上诉缺陷该零部件或产品按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处理。1.5.4.3发蓝1)发蓝颜色统一为深黑色,发蓝膜厚度不低于1微米。2)外观检验方法:目测、手感3)验收标准:产品颜色与要求相符合,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并表面应清洁、无污,喷涂层均匀、完整,不能有划痕、擦伤、翘曲、变形、裂纹、凹凸不平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如有上诉缺陷该零部件或产品按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处理。1.5.4.4镀锌1)镀锌蓝颜色统一为银白色,镀锌层厚度不低于50um。2)外观检验方法:目测、手感3)验收标准:产品颜色与要求相符合,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并表面应清洁、无污,喷涂层均匀、完整,不能有划痕、擦伤、翘曲、变形、裂纹、凹凸不平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如有上诉缺陷该零部件或产品按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处理。1.5.5装配通用技术要求1.5.5.1总要求1)装配应保证实物与装配图一致。所有的材料、零部件、标准件的更改代替必须经询价方设计批准,否则生产厂家自行更改替换一律不予接收。2)所有材料、机械和电器零部件、外购件均应符合现行标准、设计要求及有效期要求。所有零部件生产方需向询价方提供生产型号及厂家。3)不允许在装配过程中对被装配件造成任何损坏和降低其性能。4)凡具备装配条件的一律组装成部件发货。5)符合《装配通用技术条件》(-73)的规定。1.5.5.2机械装配的一般要求1)机械零部件装配前必须清洁。对非金属材料的部件,清洗所有溶剂不应影响零件表面质量和造成形变。2)相同的机械零部件应具有互换性。也允许装配过程中按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修配调整。3)只有在图纸有规定时才允许对外购件进行补充加工。4)机械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不允许产生裂纹、凹陷、压伤等可能影响设备性能和外观的其它操作。因装配原因导致涂复层有局部损伤时,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更换。5)弹性零件(如弹簧、簧片、卡圈等)装配时不允许超过弹性限度的最大负荷而造成永久性变形。6)有锁紧定位装置的零部件,在调整完毕后应锁定。锁定时,变化不应超过允许范围。7)过盈配合的零件,一律在制造厂内热装。8)轴承、轴瓦装配前涂抹干油。9)各可拆卸连接(螺钉、螺栓、销等)均应连接可靠,拆卸方便,无坏丝滑牙现象。螺钉装配后端面平齐工件基面,末端突出部分不超过4扣。10)齿轮、齿条、蜗轮、蜗杆在制造厂内需检查齿面接触情况,要求接触斑点沿齿长方向大于70%,沿齿高方向大于60%。11)对要求完全固定的结构应当装配牢固,不允许有歪斜、摆动、转动、位移等现象。12)各种橡胶、毛毡及其它非金属材料衬垫均应紧贴装配部件,不允许有裂纹或皱折。13)经氧化或氮化处理的钢制件,装配前应采取防锈措施。14)机械安装完毕后,不允许有残留金属屑及其它杂物。1.5.6包装通用技术要求1.5.6.1总则设备的包装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应满足陆运、海运和空运要求,并符合运输部门和海关的有关规定。1.5.6.2包装形式

加工件、部件、外购件、标准件的包装形式必须是木箱或集装箱;其它如焊接件,型材,钢管等可采用垫木包扎,木夹包扎,捆扎等包装形式;根据加工件数量批次也可散件发货。1.5.6.3分箱原则及注意事项1)应按主合同及附件、有关文件及图纸要求进行分箱。2)分箱时应按图纸的顺序号进行,同一部件的零件应尽量放在一起,能不放到其它货件号的尽量不要分散,以便清点件数,装箱清单上的件号、总的件数、净重应和产品图纸相一致。3)分箱时应重点考虑对产品质量的保护和对高精度零件的特殊防护,避免与毛坯混装,以免碰伤加工面。4)分箱时的零件要考虑起重能力,超限件运输应事先和包装设计人员研究并与有关部门联系好。5)分箱时,每箱货物的重量应尽量小于5000kg,在特殊情况下(包括出国包装)超过5000kg产品必须装箱时,应与包装设计人员研究共同解决,钢板,园钢,管材及型钢等每捆不要超过2000kg,以便于运输和节约包装用材。6)在满足包装运输的条件下,要考虑方便工人的装配和拆卸。7)对表面粗糙,不怕磕碰及防潮要求不高的机件应多考虑裸装和敞装,以节约木材,对表面粗糙,但尺寸小重量轻的机件,为防丢失,可考虑装入木箱。8)被包装物的重心,应尽量考虑在包装箱的中部,并尽量使重心置于包装箱1/2高度以下,同时注意不要因分箱而造成载荷过分集中。9)机件一般应可靠地固定在箱内,不得有松动现象。机加工表面粗糙度大于等于者,装箱前涂防锈脂并包上油纸或腊纸再入箱。10)每台产品的总装附件箱,应将拆下的紧固件,易损件及仪表,有机玻璃等分别装入小麻袋和小木箱内,再装入大木箱内,怕碰坏的机件小箱应固定牢靠。11)装箱清单,集装箱记录单,应提供二份给甲方。1.5.7运输通用技术要求根据加工件的数量、质量、体积、缓急程度和其它图纸文件要求,供应商需能提供陆运、水运和航空运输等发货方式,并根据使用条件加工件可发往询价方或其它任何指定地点,资费双方另行商议。2、双方责任与义务2.1甲方义务和责任2.1.1开工前,甲方向乙方进行现场交底,并说明相关注意事项。审核施工技术措施及安全措施,配合办理施工所涉及的各种申请、批件等手续。5.1.2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及时配合乙方办理验收、变更、登记手续和其他事宜。5.1.3甲方派工地代表对合同履行、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办理相关手续。2.1乙方义务和责任2.1.1乙方完成首件加工后须由询价方质量部门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