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教案-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08级汉语言文学一班许欢【教学内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主要内容、基本功能。【重点与难点】文化基本精神: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力、贵和尚中【讲授提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精”和“神”的字义理解以及“精神”的词义所谓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是指具体的文化表现和具体的文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知道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2、具备条件:(1)广泛的影响: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并成为他们基本的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2)积极作用: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3、实质: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思想,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4、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凝聚与文化传统之中,但是文化传统是一种事实判断,文化基本精神或民族精神是一种价值判断即“优秀传统”,长期受到人们尊崇(特点有褒有贬,文化基本精神只有褒的一面)5、地位: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天人合一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或者“征服”、“让”或者“争”)(一)观念产生的原因1、中国有着悠久而不间断的农耕文明史新石器时期:南方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稻米;北方西安“半坡”遗址的小米——中国先民的农业格局。三皇五帝时期:《周易》记载:伏羲作八卦,神农以《易》作了耜、耒等农具;《史记》记载轩辕时代已“艺五种”(黍、稷、菽、麦、稻);相传是帝尧时的歌谣《帝王世纪·击壤之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何有帝力哉!”(三皇:伏羲、神农、燧人;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代时期的农业文明:《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周本纪》说周人的祖先公刘“务耕种,行地宜,……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国语·周语》记载了周王带领文武百官、众多农民在上千亩的田野上一起劳动的场面。2、农耕文明使“天学”成为第一科学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史,使探究天道自然规律成为古人最关心的学问:1)历代帝王登上帝位第一要务是:“治历明时”。《尚书·尧典》开篇就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2)夏代遗留文献《夏小正》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老的月令。这篇文字按十二月的顺序,详细的记载了大自然包括天上星宿、大地生物的相应的变化,形象的反映了上古人民对时令气候的认识。3)春秋时期,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节气已经确立。4)秦汉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理论实质: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显示了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三)作用:能够得到自然界域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界的一致,自我身心的平衡与自然界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四)儒家对“天人合一”观念的认识1、在对待天人关系上,儒家主张“法天而行,天人相谐”。1)孔子对天的理解和体验:《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自然界的生命意义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把自然界的山、水与仁、智的德性联系在一起。孔子曰:“唯天为大,唯舜则之。”2)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认为人应当秉承天地的精神:《周易•说卦》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周易•大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五)“天人合一”产生的三大学说(PS补充说明)天人相副说天人感应(政治)论天心人性论(六)道家学说中——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坚强的东西就是最柔弱的东西,最厉害的斗争手段就是不争)《老子•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蒭苟;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蒭苟。”(七)道家学说中——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之道是难于认识的,故我们应审慎的对待自然)混沌的故事——人类总以自己的方式改造自然,而这恰恰是破坏自然;朝三暮四的故事——人道向天道学习的困难,人类认识总会存在误区;庄生梦蝶的故事——主客体双方有时会发生转变;无用之树与不叫之鹅的故事——人类的积极性有时会带来害处。(八)“天人合一”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启示人与自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要看到人的价值,也要肯定自然的价值,自然与人具有同等的权利——这种生态伦理观值得我们继承。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在积极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资源。而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核心:发展与保护的统一。二、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中国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不占主导地位,人本主义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人本主义的表现1、中国将一切发明创造归之于圣人,而西方则归之于上帝和众神。如:火、工具……2、中国主流思想儒家学说自孔子起便将思考、关注的重心投向现实世界、现实人生,而非鬼神世界。儒学作为中国学术的主流,没有发展为宗教,而具有超越价值体验的功能。这使中国人最终没有匍匐在宗教的脚下。宗教的权利也从来没有超越王权,都是作为王权的附庸而存在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的知识分子,多是将其作为一种哲学对待的;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其能使人长生不死的目标,精英学术界从来是不信的。中国人将毕生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对理想人格与人生的追求。这一理想就是内圣外王。德+功。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大学》篇所讲的“三纲八条目”。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便是一种道德的人本主义。(二)实质以人的道德为本(人的价值实现、个体道德境界的升华),寄托与整体伦理政治关系的良性互动,这是伦理类型文化的总体特征,又可称为道德的文本主义。(三)意义及评价对于人的精神开发,对于个体道德的建立,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用道德自觉抵制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过分强调道德作用,忽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消极因素,道德至上的偏向;强调人的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不重视人的权利和自由,与西方资产阶段的人本主义和人义主义不同三、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这不仅是伦理文化所需,而且是客观规律之必然,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中”指事物的度,不偏不倚,不过度亦不及;又指对事物的态度,既不“狂”又不“猖”,其实是“正”。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和而不同(和同之辩)1)和:不同元素的配合,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是创新的源泉。作用:相济、相生。不同事物相配合达到平衡,才能产生新事物。孔子讲礼:提倡“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2)同:相同事物放在一起,只有量的增加,不可能发生质变,事物发展就停止了。重和去同:反映了中华民族广阔的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概,有容乃大,兼容并包,“停尸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易经之道:太和。至高的和谐,最好的和谐状态。3、贵和又与尚中联系在一起。“致中和”是“贵和”的根本途径,“和”包含着“中”。4、与中庸的区别:中庸是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是保守理论,不能过高肯定。它体现了“礼”的保守性,阻碍事物的发展和新变新生。5、关于“度”的把握示例:不及适中过度1懦怯勇敢血气之勇2吝啬慷慨奢侈3低下高尚虚浮4麻木不仁和蔼情感激烈5伪谦诚恳夸耀6无耻谦抑羞涩7冥顽节制荒淫8小气宏度俗气9争攘友爱谄媚10无味雅谑滥谑11奸诈义愤嫉妒12同和乱对我们平常人而言,需要注意自身的心理和情感变化,遇事三思而行。6、成为中华民族的情感心理原则,适于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作用。四、刚健有为1、承接着贵和尚中而来。2、是中国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概括和价值提炼(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包括思想和实践)。3、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其意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和意志刚强,因为他们任务重大而前程遥远。他们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还不重大吗?他们奋斗到死才停止,难道还不遥远吗?可见,刚毅指坚定性,刚毅与有为联系在一起,孔子重视刚毅的品德,提倡人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并且要为之奋斗(学习也是其中之义)。4、《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而文明”、“刚健中正”,提倡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又富有辩证性地提出刚健而不过刚,要中正,要文明,不妄行,不走极端(过刚易折),防止主观盲动(发愤所作:任何事情均如此)。5、与“柔静无为”之补充:致虚、守静、坐忘(停止一切身心活动)、虚静无为(佛道宋儒均主静)。辩论结果和历史的选择,倾向于刚健有为。儒、墨、法均如此。明清学者王夫之就倡导“健动”之说,“健”是生命的本性,“动”是生命的机能和道德行为的枢纽。6、突出表现:(1)“日新”、“革新”→顺乎天而应乎人之举。改良、革命、维新、变法;(2)坚持独立人格。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一、民族凝聚功能1、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2、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这两者得出“大一统”思想和“定于一”的观念。二、精神激励功能1、刚健自强的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与内或外的恶势力作斗争;2、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实现人的价值,这首先是一种道德价值,成就完美的人格,先义后利,重义轻利;3、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人们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维旨趣,墨家的天下尚同的政治理想均是以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三、整合创新功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整合创新,做到雅俗共赏、上下乐道、朝野认同。Ps:1、天人相副说:·《淮南子·本经》:“人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支五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肾为雨,脾为雷,以与天地相参也,而心为之主。”·董仲舒说:“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2、天人感应(政治)论·《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天孽。”·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策问中的符瑞灾异之变的原因时认为:帝王积德行善,天下归心,就会招致天降祥瑞符命;反之,若残贼百姓,人民离散,诸侯背叛,即会召至灾异。·邴吉的故事:邴吉(~前55),字少卿,西汉鲁国北海人,官至丞相。邴吉曾外出,遇到村民群斗,死伤的人横陈路上,邴吉经过却不闻不问。邴吉再往前走,遇到有人追赶牛,牛气喘急,吐出舌头。邴吉停下车子,让随员骑马过去问:“追牛走了几里了?”小吏觉得丞相不问群斗而问追牛的事,太不恰当了,便因此讥刺邴吉。邴吉说:“老百姓争斗,相互杀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