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典型高考题汇总_第1页
历史必修三典型高考题汇总_第2页
历史必修三典型高考题汇总_第3页
历史必修三典型高考题汇总_第4页
历史必修三典型高考题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总:必修三第一单元1、(2015年全国卷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2015年山东卷)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3、(2015年四川卷)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克已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4、(2015年四川卷)3.“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5年上海卷)32.“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6、(2015年上海卷)34.清末的文章《狮子吼》中说:法国革了几次命,终成一个民主国,都是受这《民约论》的赐。明末清初我中国亦有一个卢骚(卢梭)——黄宗羲,他写的书已包含民约之理,比《民约论》出书还要早几十年哩。以上情形体现了A.卢梭的思想受到黄宗羲的深刻影响B.《民约论》是法国革命的思想源头C.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清末西学东渐的常见现象D.卢梭与黄宗羲的思想有类似之处7、(2015年浙江卷)12.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15年高考江苏历史卷)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9、(2015年安徽卷)1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害也。——《海国图志》陈独秀

1879-1942

本志主旨,固不丰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丰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新青年》3卷5号《答顾克刚》(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12分)(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14分)

【答案】(1)顾炎武:社会问题:文风浮华;主张:文章事业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应该有益于世(亦即经世致用思想)。魏源:社会问题:中国缺少学习精神;主张:向西方学习。(亦即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社会问题:不讨论时政;主张:关注政治。(2)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18、(2015年广东卷)38.(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颁布取消读经讲经课壬戊学制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6分)

儒家。宋明时期理学有了新发展,“存天理、灭人欲”,有利于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朱熹做《四书章句集成》,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19、(2015年重庆卷)14.(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书:“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及登基)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摘自[明]梅鼎祚编《两汉文纪》(1)根据材料一,回答汉高祖对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禁学”的具体表现。(2分)勤奋学习;自己写奏章。

汉高祖对读书无益的反思。

焚书坑儒。

20、(2015年全国卷ⅠB卷)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5分)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8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7分)21、(2015年全国卷ⅠB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一等(12-9分)①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二等(8-5分)①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②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4-0分)①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②对公式中要素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①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22、(2015年天津卷)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1)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料来源于: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4分)(2)经世致用(明道救世)。

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6分)此强调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23、(2015年山东卷)38.(16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城市与生活

材料二

生活与观念

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宋会要辑稿》刑法二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梦梁录》卷十八图10

北宋东京(开封)内城平面示意图(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佛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第二单元1、(2015年安徽卷)19.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的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持续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定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人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表明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答案B】解析:本试题难度不大,主要是根据材料的信息解读以后得出:"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应该即可得出答案。

2、(2015年山东卷)20.“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A.

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

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C.

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

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3、(2015年四川卷)10.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4、(2015年天津卷)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5、(2015年北京卷)20.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6、(2015年北京卷)21.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

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2015年重庆卷)10.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

8、(2015年广东卷)38.(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颁布取消读经讲经课壬戊学制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答案】(1)人文主义;

背景:政治: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地位;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思想:人们追求世俗人生乐趣;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9、(2015年全国卷Ⅱ)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5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10、(2015年浙江卷)39.(26分)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材料二

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与富兰克林等,无一不是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与自治”的实验场。接着,理性与自由的信念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到19世纪后半期,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技术发明与创造的空前增长。——摘编自梁霄羽《极简美国史》等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10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产生广泛影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那一代人”所进行的“实验”是怎样实现“自由与自治”的。19世纪后半期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哪些“发明与创造”?(10分)制定联邦宪法。确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调和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创建第一个发电厂;贝尔发明电话机;福特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德雷克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第三单元1、(2015年福建卷)16.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2、(2015年广东卷)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3、(2015年重庆卷)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

4、(2015年北京卷)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材料一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秦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准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8分)(1)同: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历经变迁。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载体,体现在典籍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形成了各自的文化圈,对周边国家民族语言产生了影响。异: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使用至今,而拉丁语逐渐变为书面语言。(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5、(2015年安徽卷)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答案B】解析:本试题属于选修教材的考查,难度属于中等。本题以地图的形式旨在考查学生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地图中的“德意志”“英国”“日内瓦”“瑞典”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与宗教改革相关,B符合题意,故选B。同时题干的图示可以看出,覆盖的地区基本上是以德意志为中心的中欧地区、以瑞士为中心的北欧地区和英格兰地区,可以看出是宗教改革后三大新教范围。而文艺复兴中心是意大利,启蒙运动中心是法国、工业革命中心是英国。

6、(2015年海南卷)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明代小说繁荣,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明中后期,文人与市民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明代小说中的一些情节被人们津津乐道,如“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这些小说不仅增长人们的知识,开阔眼界,而且影响了人们的观念。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摘编自周先慎《明清小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小说在当时所起的社会作用。(5分)(1)唐宋元文学发展,留下了大量的素材;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创作;小说通俗易懂,接近日常生活,易于被民众接受;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7分)(2)满足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有一定教化功能;提升民众的知识水平。(5分)

第四单元1、(2015年四川卷)11.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2、(2015年高考江苏历史卷)15.“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3、(2015年福建卷)22.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A.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量子论

D.相对论4、(2015年海南卷)18.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B.民主体制的普遍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C.人们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第五单元1、(2015年全国卷Ⅱ)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2、(2015年山东卷)19.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2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3、(2015年上海卷)24.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该分别出自A.《民报》、《时务报》

B.《民报》、《天演论》C.《天演论》、《时务报》

D.《海国图志》、《天演论》

4、(2015年四川卷)4.1893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这主要反映了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图1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D.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5、(2015年高考江苏历史卷)7.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6、(2015年海南卷)13.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7、(2015年海南卷)16.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A.抨击尊孔复古

B.抨击军阀统治

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生主义8、(2015年海南卷)21.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9、(2015年安徽卷)36.(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言论顾炎武

1613-1682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日知录》魏源

1794-1857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害也。——《海国图志》陈独秀

1879-1942

本志主旨,固不丰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丰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新青年》3卷5号《答顾克刚》(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12分)(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14分)

【答案】(1)顾炎武:社会问题:文风浮华;主张:文章事业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应该有益于世(亦即经世致用思想)。魏源:社会问题:中国缺少学习精神;主张:向西方学习。(亦即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社会问题:不讨论时政;主张:关注政治。(2)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10、(2015年北京卷)37.(3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材料三

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表3内容为新词汇示例。表3创造新词的方式繁体字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音译外来词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当劳赋予旧词新涵义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学(计学)、总统其他西學、洋錢西学、洋钱、孔子学院(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6分)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3进行解读。(10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时代背景:20世纪10年代中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提出了“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其中更激进的人士认为,汉字是一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因此提出“废汉字”的主张。

11、(2015年浙江卷)39.(26分)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3)阅读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论述。(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史论结合,言简意赅。在“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部分。侧重①:“师夷长技”促进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维新派传播西方资产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