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二首课件_第1页
李白诗二首课件_第2页
李白诗二首课件_第3页
李白诗二首课件_第4页
李白诗二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不记得从什么时间开始,我喜欢躲进世界的角落;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只希望有一天你们会懂我的心!当我忧愁烦恼的时候,当我暴躁烦怒的时候,当我心情乱糟糟的时候,甚至当我快乐得不得了的时候,我都想换个角度,重新看看我的世界。啊!如果有一天,我站在世界的最顶端,我会比现在更幸福吗?有时候我害怕寂寞,希望一直有人陪在我身边。有时候我喜欢孤独,厌烦纷扰的人群。怎样才能找到一种神奇的魔药,好让我打败内心的恐惧呢?第一页第二页,共53页。但愿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里,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满满的幸福!尽管这个世界漏洞百出,但真的不用担心!每个漏洞都会找到一个补洞的人。但是如果我们轻易放弃我们该做的,世界同样也会放弃我们!最后,连角落都不给我们躲藏了!第二页第三页,共53页。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论语》赏读: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知学无止境,方能真谦逊,学然后知不足。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赏读: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交代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夺,改变。为君子者,必须要有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修身名句

第三页第四页,共53页。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赏读:士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毅,因为任重道远。将仁爱之心作为自己的重任,这不是有责任感的表现吗?即使是死去了,他依然觉得有很多责任没有尽到,这不是道远吗?弘毅,心胸开阔,意志坚毅。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赏读: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礼崩乐坏下,首先要正名,在什么样的位置,就要把那个位置上的事情做好;当然更重要的是不在那个位置上的,就不要去做那个位置上的事。

第四页第五页,共53页。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第五页第六页,共53页。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开始离川在各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安徽当涂县。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第六页第七页,共53页。2.写作背景《将进酒》: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此时,诗人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宴饮。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的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将进酒》,乐府旧题,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第七页第八页,共53页。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梦游天姥吟留别》:第八页第九页,共53页。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一是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二是玄宗仅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三是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李白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已是他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第九页第十页,共53页。你站在中国文坛的黄金马车上翘首远瞻,你立在宦海沉浮的风口浪尖上踯躅向前。谪仙的挥毫洒脱与诗圣的铿锵有力,在天地自然的鬼斧神工下,熔铸成你不屈的豁达魂灵。那夜空中熠熠闪光的银河是对你的溢美之词,这大地上奔腾豪迈的长江是对你无上的礼赞之章。汪洋恣肆,你是酒中王侯;俊逸洒脱,你是诗坛霸主。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你的诗作如行云流水,飘逸如仙;讴歌山河,抨击权贵,追求光明,你豪情万丈,惊风泣鬼,你绣口一吐,便璀璨了整个盛唐。大哉,青莲居士!3.审美视窗

狂放不羁酒中仙——李白第十页第十一页,共53页。预习作业qiānɡzūncénzhuànxuèɡūmǔyínɡshànlùjīmínɡhōnɡjì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53页。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悲伤心情愉快,有兴致且,姑且;会须,应该请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53页。名词作动词,歌唱倾默默无闻只管拿出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53页。确实,实在超出依据凄清日落,天黑栗,使……战栗;惊,使……震惊旋转,运转暂且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53页。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如青丝暮成雪!②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④陈王昔时宴平乐,______________。⑤脚著谢公屐,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迷花倚石忽已暝。⑦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3.积累名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

明镜悲白发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酒十千恣欢谑

身登青云梯

千岩万转路不定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53页。李白(701—762),字________,号________,是中国继_______之后最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有“________”之称。他现存诗歌近千首,有《________》。4.文学常识太白

青莲居士屈原浪漫诗仙李太白集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53页。5.文白对照将进酒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53页。段解:作者此时怀才不遇,仕途坎坷。因此,才引发了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诗人正是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痛饮的。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53页。段解:作者纵酒行乐,并呼唤朋友莫停杯。这并非消极之举,而是积极用世的表现,借酒来发泄对现实的不满。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53页。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53页。段解:作者把万古的忧愁消解在美酒中,可见他的洒脱,但这洒脱中满含着无奈与怨恨,他只能凭着一身傲骨,化忧愤为豪放。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53页。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53页。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53页。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53页。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53页。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53页。结构图示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53页。诗人的才能不能施展,理想难以实现,便借劝朋友喝酒的由头,倾吐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无奈,以及对权贵和世俗的蔑视。同时也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通过一个离奇变幻、自由壮美的极乐梦境表达自己对自由乐土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神仙世界的五彩缤纷,反衬出人间社会的极端丑恶,作者借此表达了对黑暗现实强烈的不满和憎恶。主旨归纳《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53页。

试品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的艺术表现力。重点突破提示(1)“黄河之水天上来”,诗人大胆想象,又语带夸张,“天上来”是肉眼无法穷极的,诗人化眼前之景为艺术想象,极写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直走东海,势不可当的磅礴气势。(2)前半句写大河之来,不可阻遏;后半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宜于感情抒发。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53页。

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提示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的前夜,其时唐玄宗沉溺女色,宠信奸佞,朝纲废弛,官场黑暗,社会极度腐败,豪门贵族寻欢作乐,不念国事。诗人对此极为愤慨,“钟鼓馔玉不足贵”表达的正是对权贵们的鄙弃不屑和强烈的否定;但他又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消极反抗,于是“但愿长醉不复醒”。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共53页。“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愤慨和否定、鄙弃和蔑视;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但愿长醉不复醒”消极逃避,显得愤激而消沉,而后者所谓“开心颜”则包含着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显得愤激而决绝。在表达形式上,前者婉曲,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后者直白,锋芒直指权贵,情绪急切。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二页,共53页。《将进酒》这首诗感情热烈奔放,风格豪放飘逸,这种浪漫主义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提示《将进酒》大量运用大胆的夸张,借以表达用平常语言不足以表达的激情,造成喷薄而出、一泻千里的震撼人心的效果。诗歌的开头,借助想象写黄河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又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是朝暮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浪漫主义色彩极浓。诗中屡用极言其多的数量词“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出豪迈的诗情。全篇大起大落,节奏疾徐尽变,语言参差,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三页,共53页。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提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诗人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表达了诗人心中天姥山的雄奇高大,以及对天姥山的喜爱和向往。第三十三页第三十四页,共53页。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诗歌中的修辞方式·夸张第三十四页第三十五页,共53页。《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第二段中诗人描写“仙人盛会”有什么作用?提示一方面这是诗人的现实生活阅历在诗中的反映;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仙人生活的向往。第三十五页第三十六页,共53页。

名句赏析赏析这一句表明诗人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并且高度自信。“有用”而“必”,这是何等自信!简直像是人的价值宣言。因此在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来。(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第三十六页第三十七页,共53页。(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赏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千古名句。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样,被过去追求个性自由、维护人格尊严的知识分子奉为座右铭。在封建社会,封建等级制度迫使大多数人“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却宣告与封建统治者决绝,蔑视权贵们,去追求“开心颜”,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在封建社会,这是难能可贵的。第三十七页第三十八页,共53页。(1)诗情大起大落整首诗以“劝”字为线,感情起伏,一波三折,由悲而喜,由喜而乐,由乐而狂,由狂而愤,千头万绪最终绾结于一个“愁”字,既有气势,又有曲折。总之,这首诗中,诗人感情变化极快,落差极大。开头四句写悲,“人生”以下六句先写喜,再写欢,一直写到“钟鼓”四句的狂放激愤,最后才归结到“万古愁”,回应开篇,收束全篇。1.文本审美《将进酒》第三十八页第三十九页,共53页。(2)手法极尽夸张从写作技巧方面来讲,夸张手法恰到好处的运用,是本诗成功的最大诀窍。“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化眼前之景为艺术想像,使诗的气势更为磅礴。“千金”“三百”“十千”等夸大的数字表述,使人感觉其豪情而不觉其空泛。第三十九页第四十页,共53页。(3)行文灵动多姿句子长短相间,句式多变,显示出奇偶相生在表达感情灵动多姿方面的优势。“金樽”“钟鼓馔玉”等语汇与口语,使诗篇既华美如锦云,又流畅如清泉。总之,多种艺术手法的巧妙结合,使整首诗色彩缤纷,感情充沛,纯以气象见胜。难怪严羽叹道:“一结豪情,使人不能字句赏摘。”第四十页第四十一页,共53页。(1)全诗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等手法,把幻想中的景物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2)句式参差,屈伸自如,语言极富自然节奏感。全诗以七言为主,兼有四、五、六、九言,参用《楚辞》句法,造成波澜起伏、收纵自如的气势。这种灵活多变的句法使全诗流畅自然,错落有致,很好地表现了李白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梦游天姥吟留别》第四十一页第四十二页,共53页。2.写作迁移【角度】选取文中一首诗歌,对其进行鉴赏。角度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示例】

夭矫离奇托梦寄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彩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写得淋漓酣畅,引人遐想的是述梦部分。第四十二页第四十三页,共53页。一入梦,诗人便不食人间烟火味——诗人竟然在镜湖上空飞行,又值月夜,月光把他的身影投在清澈的湖水中;飞过镜湖,月儿依旧伴着他,直送他到登山的起点——“谢公宿处”。接着写登山。本来是险峻的路,但是诗人却毫不费力,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如同飞升一样到了山巅。这时已是黎明,眼前出现了一幅雄奇的画面: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莽苍的群山。他又听到了桃都山顶天鸡的啼叫。这当然不能说明是仙境,但已经是接近仙境了,或者说意味着仙境即将出现。第四十三页第四十四页,共53页。果然,在诗人“迷花倚石”之际,暮色骤然降临,熊在咆哮,龙在吟啸,巨大的声音震得岩石、泉水、深林、峰峦抖动不已。至此,仙境已是呼之欲出了,但诗人却忽然将视线转向天上的云、山间的流水及水上的烟雾,出现了瞬间的宁静。这是为下文蓄势。接着便是雷电大作,地裂山崩,听轰隆一声,神仙洞府的石门大开,青色的天空一望无际,日、月、金台、银台交互辉映,是真正的仙境。这一段写梦境的进一步展开,时徐时疾,波澜横生,使读者目不暇接,恍若身入仙乡。第四十四页第四十五页,共53页。梦境的高潮是仙人盛会,因为仙人们是从空而降的,所以先写他们的衣裳和坐骑。“云之君”即楚辞中的云中君,由于来者甚多,只拿他来作代表。他们都聚集到那金银台上来做什么呢?诗人只写了“虎鼓瑟”这样的一个细节,其余一切让读者自己去想——读者一定会想到,这是一次幸福、欢乐的盛会,所有的与会者都在那里亲切地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像人世间的朋友们欢聚在一起。这样的“梦游”真是一种美的享受!第四十五页第四十六页,共53页。诗人由梦醒时的低徊失望,引出了最后一段。这一段由梦转入写实,揭示了全诗的中心意思,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在短短的几行诗里,表现了诗人的内心矛盾,迸发出诗人强烈的感情。他认为,如同这场梦游一样,世间行乐,总是乐极生悲,古来万事,总是如流水那样转瞬即逝,还是骑着白鹿到名山去寻仙访道的好。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态度,表现了李白思想中消极的一面,但是我们评价这首诗里所表现的李白的思想,决不能只看到这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更为强烈的一面。在李白的思想中,和“人生无常”相伴而来的,不是对人生的屈服,不是跟权臣贵族同流合污,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第四十六页第四十七页,共53页。他求仙访道,不是为了满足无穷的贪欲,而是想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贵的鄙弃和不妥协,正像诗的结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