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17外交事业的发展_第1页
八下17外交事业的发展_第2页
八下17外交事业的发展_第3页
八下17外交事业的发展_第4页
八下17外交事业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交事业的发展WaijiaoshiyedefazhanWaijiaoshiyedefazhanWaijiaoshiyedefazhanWaijiaoshiyedefazhan第16课第17课温故知新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这一原则的提出者是谁?4、哪一事件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为什么?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权利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1、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

3、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有哪些?

广大亚非国家的支持;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积极灵活的外交策略;70年代中美改善关系原因?共同要求美国中国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②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④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①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②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③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小球乒乓球大球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这一时刻起,“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以上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什么?

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请回答:关于台湾问题,美国的立场是什么?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兵乓球代表团,中美开始接触,所谓“小球推动大球”。1989年2月25日至26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军委主席邓小平会见了布什总统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布什总统,并赠送他一辆飞鸽牌自行车1972年9月27日接见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中日关系与我国建交的国家1970年底1980年1992年2005年55124151165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身着中国民族服装的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江泽民主席身穿一件大红色的中式对襟唐装出现在上海科技馆迎宾大厅,迎接前来参加此次APEC峰会的领导人们随堂练习1、中美关系“解冻”于20世纪()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C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第()届联合国大会上?A、23届B、24届

C、25届D、26届D3.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A4.2007年1月30日至2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非洲八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的八国之行是一次面向全非洲的友谊之旅、合作之旅,中非友谊历史悠久,毛泽东当年曾深情地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这一历史事件是指(

)

A.1945年中、苏、美、英等50多个国家通过了《联合国宪章》

B.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表达了亚非人民要求独立的共同愿望

C.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中国加入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C5、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APEC会议能在上海举行,其根本原因是()

A、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C、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D、开发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B能力拓展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