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的赏析_第1页
《望江南》的赏析_第2页
《望江南》的赏析_第3页
《望江南》的赏析_第4页
《望江南》的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江南》《望江南》(通用7篇)

《望江南》篇1

1、理解大意。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早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远眺,她看到许很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2、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4)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5)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3.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许多内容:时间,从早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盼望到绝望以至最终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武陵春》

1、理解大意。

文章大意:暮春季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芳香,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丢失了爱好,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2.问题:

(1)在《望江南》中,仆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态?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白什么?

(3)本文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3、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仆人公或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1.文章大意:《渔家傲》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方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江城子》

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速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消失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肯定会为国效力。

《破阵子》

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预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速的的卢马,猛力拉曼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吗?

2、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作业:

1.《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4.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参考答案25课

《望江南》

2.答案提示:1)“女为悦己者容”她细心梳洗说明她信任爱人肯定会回来,心中布满盼望。(2)“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3)“过尽千帆皆不是”从“盼望是”到发觉“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盼望到绝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4)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连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5)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武陵春》2。答案提示:(1)梳洗罢,是一种信念,一种盼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爱好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仆人公的心态,应当学习这种写法。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盼望,似乎可以为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的心。(3)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2.答案提示:(1)《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芜、戒备森严。《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2)《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江城子》中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3)总体分析: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作业:

1.《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衡阳雁去”,秋天涯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周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座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白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别背景。

2《武陵春》中,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详细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装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行触摸。“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退愁苦的方法。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方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3.“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静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呈现了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接受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是以魏尚自喻,表达盼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4.“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威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美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望江南》篇2

创新挖掘诗词中的想象元素

——记《词五首》之《望江南》的教学

宜昌市第十五中学吴佩

教学意图:传统古诗词的教学流于两种形式:一种是老师唱主角的疏通讲解,自评自析;一种是依据课文的支配逐个讲授关联不大的诗词。前者学习的主体——处于被动的位置,对诗词的领悟只停留在老师传授的层面,自身的获益并不大。后者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有走马观花之嫌,最终同学除了会背诵外并没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更不要谈学习方法的把握了,到头来老师还是无法做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针对以上两种情形,我在讲《词五首》时只选取《望江南》这一首简短精练的词为教授重点,一节课完全围绕《望江南》绽开,并选取与其主题内容相像的现代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为延长补充内容,以想象为线,通过对这两首诗词读中解意、读中赏句、读中创段、读中比文这四个环节,引导同学融入诗词,训练同学形象思维力量,获得审美享受,并把握诗词学习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教学预备:老师预备:上课前将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提出预习内容和要求;让同学查找关于词的学问及与相关的文学常识。同学预备:上课前,尝试有感情、有节奏地阅读这首词和《探究之旅》上的《错误》,摘抄自己喜爱的语句并加以点评。四到五人为一组,尝试依据《错误》的内容,绘制一幅插图。

教学过程:对文章的讲授通过“你喜爱读诗词吗,谈谈你对诗词的感受”这一问题来导入,在同学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诗词的看法后,老师参加对话谈自己的感受即喜爱诗词在细心锤炼的寥寥数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留给人无限想象空间,非常奇妙。此环节师生同谈对诗词的感受,一来营造公平、宽松的课堂气氛,为下面同学畅所欲言,大胆想象做必要的气氛铺垫,二来点明学习重点——想象与情感,自然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古诗词的学习首先要疏通诗词,获得对诗词内容情感的整体感悟,因此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读中解意”。首先让同学齐读《望江南》,在读中思索这首词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并为课本上的插图配上标题做点睛之笔。这一问题的设置在于考察同学对诗词的整体理解力量与语言归纳力量,为课文的插图配标题这一小问题在用足教材资源形象感知诗词的同时注意强调同学语言的凝练与诗意。然后设置小问题“思妇思夫这一过程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我们从哪些字眼里能深切体会感受这种情感?”让同学融入诗词进行深一层的思索,并协作老师的范读和同学有情感的仿照朗读引导同学在品字的过程中把握诗词的情感。

接下来进入其次个环节“读中赏句”,让同学思索哪些诗句协作这种情感写得很有表现力。此时的同学在理解词意把握情感的基础下能饶有感受的对诗词中的精彩语句审美赏析。其中对“斜晖脉脉水悠悠”这一情景交融语句的赏析是重点,可以通过同学自动发觉赏析老师点评或老师引导同学赏析来完成。然后围绕这一句让同学想象思妇在“过尽千帆皆不是”时的心声,要求同学用第一人称道出思妇的心声,从而水到渠成的进入第三个环节“读中创文”。

第三个环节还有一个练笔内容——在一名同学范读的时候,其余人再发挥想象,担当《望江南》MTV的导演,用形象的画面来表达最令人心碎的一句“肠断白蘋洲”。这一环节的两个练笔内容在让同学投入诗词、参加体验、获得最高审美享受的同时,还训练了同学形象思维力量与书写描述力量,潜移默化地让同学深切体会到诗词凝练语言背后的丰富内容,突出了教学的目的和重点。

紧接着,让同学转换角色,由导演化演员,将自己定格为帆船上的游子、行途中的过客,设置过客在旅途中看到了在岸边苦苦守望的思妇这一详细情景,去体会当时油然而生的情感,从而过渡到对郑愁予的现代诗《错误》的学习,进入课文巩固延长阶段。首先让一男生投入老师设置的情景用自己领悟的情感朗读《错误》。然后用学习《望江南》的方法——读中解意、读中赏句、读中创段来学习《错误》,以同学自学为主,老师简洁点拨,让同学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自主的探究学习新诗文。《错误》的学习过程与思索内容与《望江南》大同小异,目的在于让同学举一反三,在把握巩固学习诗词方法的同时依旧保持诗词学习的爱好,不至于因学法雷同而感觉枯燥单调。其详细步骤如下:在读中解意里让同学为《错误》配插图并为插图命标题,配插图提高了同学诗文理解的要求;在读中赏句里老师情感朗读,同学品尝读来满口留香,回味无穷的语句,在老师的适当指引中咀嚼语句的芳香;在读中创段里将主动权留给同学,让同学在齐读诗文中围绕诗文主旨,在诗文中查找想象的空间,设置一个能发挥想象的练笔,并自己创作,老师可举例,如想象思妇误以为归人回家时的情景,描述一下,可以正面描写可以侧面描写,还可以用比方句形容。

在同学对这两首诗词进行深化鉴赏以后,便进入这节课最终一个环节——“读中比文”。女生读《望江南》,男生读《错误》,在读中比较两首诗词,说说自己最喜爱哪一首,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比较鉴赏是观赏诗词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同学把握这种方法,对于提高他们的鉴赏力量和审美品位很有关心。最终老师以“诗词是凝练的,诗词是丰富的,它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采摘它的甘甜,在生情并茂的朗读中去回味它的芳香”小结结束诗词的学习。

教学效果:这一节诗词赏析课上得比较胜利。由于内容丰富,过渡自然,两首诗词奇妙通过转换角度联想连接,老师问题设置合理,对诗词的挖掘透彻,化大问题为新奇别致的小问题,体现了语文教学上的“以人为本”,适合同学思索想象,同学活力被激发。注意对同学综合力量的训练,引导制造性评述与表达,为同学打造赏析表达的舞台,同学用语言描述体现诗化。奇妙用方法指导同学学习《错误》,做到举一反三又加深了同学对诗词的领悟。通过为插图配标题,结合《探究之旅》里的诗文《错误》做补充拓展阅读用足用活教学素材。同学朗读与设置的问题相穿插,赐予再次感知的空间。在学问与技能上让同学把握吟咏观赏诗词的技巧与方法,引导同学体悟诗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育同学对古诗词的鉴赏力量;在过程与方法上引导同学反复诵读,把握恰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充分发挥同学主体想象在阅读诗词时的作用,鼓舞同学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诗词的意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注意引导同学体会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在感悟中使同学多一份情感的经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究:

l现代诗与古典词奇妙结合,用相同的方法赏析现代诗与古典词,最大限度地让同学获得一种品尝诗词的亲切感,最大限度地让同学感受闺怨凄美的永恒,潜移默化地祛除同学对诗词学习的畏难心情,让他们放下思想的包袱走进诗词,只有乐学才能学好。

l注意围绕诗词充分开拓挖掘同学的想象思维,让同学在想象中增加对诗词的感悟力,在想象中获得自我创作的审美心情。

l注意对同学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训练。新课标的新理念之一就是教会同学终生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学习方法的指导能让同学更高效的自主学习。对同学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训练要以同学为本,即老师要开动脑筋,摒弃传统教法,大胆创新,让方法与爱好并驾齐驱。

2022年1月23日

《望江南》篇3

望江南

【晚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一首写离情愁思之词。一个女子,清早梳妆装扮,倚靠栏杆,远眺江面,期盼着爱人的帆船归来。然而从早晨到日暮。干帆过尽,始终不见爱人踪影,因而"肠断白苹洲。“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划出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过尽干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过长。她独倚江楼眼望江面对每一只船都寄予了深切的厚望。盼望朝思暮想的爱人正在那驶过来的某一只小船上,但热切的盼望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过尽千帆皆不是“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有焦灼而又布满盼望的等待,有绝望苦恼的无奈,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斜晖脉脉水悠悠"境界扩大,于宽阔的画面之中包蕴了丰富的内容。干帆过后,不见爱人,看帆徒使人伤感,不看也罢,她把目光投向那水天相接的远处,但见一抹斜阳悄悄地照着江面,江水无语东流。面对此景,“此时无声胜有声”,仆人公孤独孤独     之感便真实呈现于读者眼前。

渔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②

衡阳雁去无留意。③

四周边声连角起,④

千嶂里,⑤

长烟落日孤城闭。⑥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⑦

羌管悠悠霜满地。⑧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解释】

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②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角:军中的号角。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⑥长烟:荒漠上的烟。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⑧羌管:羌笛。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品评】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这恰与《苏幕遮》仿佛。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苏幕遮》的。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芜,这是托物寄兴。接着,“四周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详细展现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示意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过片后“浊酒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

“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受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②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

亲射虎,

看孙郎。④

酒酣胸胆尚开张。⑤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⑥

会挽雕弓如满月,⑦

西北望,

射天狼。⑧

【】

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闻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解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

借以自指。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

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念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恳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急。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攻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闹,音节响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丽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

解释:

武陵春:调名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述武陵渔人游历桃花源事。又名《武林春》。《词谱》以毛滂词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双溪:水名,在今浙江金华城南。

拟:预备。

舴艋舟:小船。

评解:

这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坎坷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评曰:“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所论甚切。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首句用笔极为细腻:其意不过是说风吹花落,却不从正面着笔,而落墨于“风住”、“花已尽”的结局。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花遍地,而这又反照出风之狂暴。一句中有三层曲折,确是匠心独动。次句写日色已高,而犹“倦”于梳头,从侧面揭示情怀之苦、心绪之乱,笔法略同于其早期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起来慵自梳头”,但一为生离之愁,一为死别之恨,巨细深浅均有所不同,在遣辞上易“慵”为“倦”,正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差别。三、四两句是漱玉词中并不多见的直抒胸臆之笔。之所以一改含蓄风格,当是由于汹涌澎湃的情潮已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自由渲泄。“物是人非事事休”,说明她生活中原有的美妙东西已尽皆丢失,无一留存,虽是放笔直书,却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欣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这是其构思新奇处。此外,下片中“闻说”、“也拟”、“吸恐”六字前后勾连,也是揭示内心活动的传神笔墨。

全词布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苦痛。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奇,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奇奇巧,肤浅哀婉,遂为绝唱。

集评:

《唐宋词百首详释》:全词动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本非悼亡,而实悼亡,妇人悼亡,此当为千古绝唱。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感情深切真挚,构思新奇奇妙,语言浅近而含蓄肤浅,无论是直抒愁苦之情或细写内心的微妙变化,都很生动感人。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速,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解释: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接连响起号角声。

“八百里”句:广布八百里范围的将士分熟肉吃。麾下:部下。炙:烤熟的肉。

“五十弦”句:各种乐器齐奏军歌。翻:演奏。塞外声:雄壮悲凉的军歌。

“沙场”句:秋天在战地检阅军队。

“马作”句:战马像“的卢”那样跑得飞速。的卢:刘备的战马,曾“一越三丈”使刘备脱险。

“弓如”句:弓弦像惊雷那样响。

“了却”句:完成了皇帝托付的天下大事(指收复中原)。

“赢得”句:获得了不朽的荣誉。

这首词是写给他的伴侣陈同甫(陈亮)的。首句叙写了现实生活,“看剑”表现他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事。从“梦回”句起到“赢得”句止,通过写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结句笔锋急转,“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雄志未筹而年纪以老的境况。这首词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情调激扬,描绘生动,形象鲜亮,用词精炼,艺术造诣很高。

《望江南》篇4

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特别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力量,第一我给大家整理了,盼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关心。

祖父和他的牛的阅读附答案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解释】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是性灵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与袁牧、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6.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从母亲的角度落笔,写其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看到儿子在年底前回到家中,喜悦之情难以掩饰。

B.颔联以寒衣在身和家信墨新,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担忧母亲在家辛苦,所以频繁写信回家。

C.后四句叙述儿子到家时的情形,疼儿之语声声在耳,让人心碎,怎忍在母亲面前为旅途劳顿而发怨言让母亲担忧。

D.尾联表达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

7.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全诗细腻地刻画了对久别回家的儿子无比怜爱、关切的慈母形象。

B.诗歌用华丽的语言,细腻地表现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简单的感情。

C.诗中"怜'"呼'"问'等词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真实、生动,情深意重。

D.诗中的"风尘'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比方在外漂泊的艰辛苦累。

答案:

6.(2分)B【解析】颔联以寒衣在身和家信墨新,体现了母子情深,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关怀和爱惜。

7.(2分)B【解析】从诗歌整体看,全诗语言朴实。

《望江南》阅读题答案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乐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试题】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参考答案】

(1)要点:"箬笠'"蓑衣'勾画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安静、钓翁的安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示例:空旷,示意钓翁生活的闭适拘束;"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得意之情;"欢乐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快。

(20xx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

【简介】

李纲(1083-1140)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民族英雄。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接受。后抑郁而死。宋代闻名爱国民族英雄,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亮生动,风格沉雄劲健。其中《六幺令》以江烟水云歌月以及玉树疏钟古寺高楼等背景衬托词人"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之感古伤今之情怀和"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之坚韧不拔之操守,读来令人肃然起敬。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补充解释】

①"江上雪'二句:化用柳宗元《江雪》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②箬,箬竹,竹子的一种。箬笠,用箬竹编制的斗笠。散,同霰,冰霰,小雪子。玉花,像白玉一样的雪花。

③"图画'句:意谓此等雪景.图画怎能画出。若为:怎么能。这句说,若把这景象画出来,将是一幅绝妙的图画。

④屿,小岛。鳊,一种淡水鱼,肉味鲜美。缩鳊,缩着项的鳊鱼。鲫,鲫鱼,一种淡水鱼,肉味也很鲜美。

【鉴赏】

这首词描写的是渔家生活。

上片,写老渔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钓。"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斗笠上只听见雪弹子敲打的声响,蓑衣上不时抖落积累的雪花,这两句描写真实,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目睹耳闻,堪称一幅工笔画。"箬笠'"蓑衣'勾画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函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安静、钓翁的安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下片写渔家乐,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拘束生活的倾慕之情。小岛上的竹篱茅舍是渔翁的家,他钓满一篓鳊鱼和鲫鱼归家后,听到的是一片儿童的欢乐。"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示意钓翁生活的闭适拘束;"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得意之情;"欢乐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快。这首词,真实、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望江南》篇5

【教学创意】

感受一篇,自学一篇。

【教学步骤】

一、由词的风格导入词的学习

二、简介温庭筠

三、读顺全词

1、读出节奏。

2、读出重音。

3、示例:“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肠断”。

三、读懂大意

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词的大义。

2、用一句话精确     概括全词内容。

四、读出层次

建议你再读全诗,从“时间、景物、情感、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一句话,表示你读懂了课文。

1、从时间来看,全词描绘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从早晨到黄昏一天的活动。

2、从景物来看,全司的景物如同一个个扫描镜头,从家中→楼头→千帆→江水,最终定格在白频洲。

3、从情感看,全词女仆人公从满怀盼望到一次一次绝望,因而肝肠寸断。

4、从手法看,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从表达方式看,全词第一句叙事,其次句描景,第三句抒情,[叙一笔,描二笔,抒一笔],构成叙→描→抒的模式。

小结模式:叙一笔、描一笔、抒一笔(或事一笔、景二笔、情一笔)

五、读出情味

建议你再读课文,就课文中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例如:“梳洗”一词表现了女仆人公满怀信念的期盼,她早起梳妆装扮,是信任爱人今日必定会回来。

小结:

1、“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选行爱人的归来,写出了这一个女子孤独孤独     的生活境况,同时又引出一个悬念:行人究竟归来没有?

2、“千帆”点明她看到许很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绝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盼望到捻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苦痛(转变语序“千帆过尽皆不是”)

3、“脉脉、悠悠”描绘了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心情,她从早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成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夕阳有意,江水有情,思念无穷。

4、“肠断”写出了女仆人公绝望之情苦痛到了极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呈收拢回来,集中在“百频洲”,那是她当时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聚焦定格情头)

六、读背全词

七、诗词联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这是白居易写的一首《忆江南》,与《望江南》属同一词片牌名。试按以下步骤自学此诗。

1、读出节奏、重音。

2、读懂大意。

3、读出层次。

4、读出情味。

5、读背全词。

参考答案:

1、“好”“谙”“胜”“如”“能不”

2、通过对记忆中江南关系的描绘,剧烈表达了思乡之情

3、层次。

⑴时间:往昔──今日

⑵景物:“日出、江花、江水”

⑶情感:思乡

⑷手法:工笔细描

⑸表达方式:叙、描、抒

八、背诵两首词,结束全文

《望江南》篇6

教材分析

1、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温庭筠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致,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温词也有写得清爽、明快的,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2、这是一首风格清爽、明快的小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许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早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盼望到绝望以至最终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学情分析

1、对于古诗词同学虽然在七班级、八班级学习过比较熟识的,但农村学校的孩子对这首词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位深情希望丈夫(抑或情人,于理解词意并无大碍)归来的思妇形象,意思直白,还是较难简单理解的。

2、要读出这首词的精妙之处,还是需要认真琢磨一番的。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把握的感情,培育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品读,是很必要的。

3、在品读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品尝词的语言,感知词作的意境。从而理解。

教学目标

(一)学问技能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理解本词的内容、把握仆人公丰富的情感变化。

3、背诵并默写《望江南》。

(二)过程方法目标

1、查阅资料,弄清生字读音。了解温庭筠和婉约词。

2、发挥想。象,再现画面美和意境美。

3、合作、探究,拓展延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2、提高自己的观赏品尝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把握仆人公的思想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想象本词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把握仆人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倒入新课。

老师今日做一个小调查,请同学们协作一下。父母在外打工的同学请举手,(现场采访)假如你父母打电话告知你明天要回来了,你的心情怎样?

可是,由于其他缘由没回来,你此时的心情又怎样?(调动同学情感体验,缓解课堂紧急心情。)

今日我们学习一篇和大家有着相像人生体验的词。

二、多媒体出示课题——《望江南》。

三、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

同学默读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和所要达到的要求。

四、朗读过关(出示课题、、词作。)

1、《望江南》是这首词的题目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从解释中发觉,望江南是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老师确定同学利用解释,参考书发觉学问、解决问题的做法。

2、温庭筠(jūn),老师有意考查同学利用工具书查阅生字词的预习环节是否落到了实处。同时把字词教学放在教学过程中落实。

同学订正“筠”(yún)

指导同学资料助读,了解和“花间派”。

(1)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全都,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3、同学自己默读,朗读,同桌互读。(播放古典音乐《望江南》,给同学营造一个悠远、美妙的朗读环境。)

4、老师抽查同学朗读。(从读音、节奏、韵味方面给与点拨。应当读出由喜悦到失落的变化,语气是欢快到哀痛。)

5、同学齐读。

五、理解大意。

同学自学,然后放在小组沟通争论。抽查同学概述内容,老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早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远眺,她看到许很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六、体会词作的思想感情

1、思索争论如下练习题(多媒体展现)

“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独倚望江楼”中“独”字最能说明女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想象当时仆人公心理活动状况。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什么地方可以反映出来?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同学分组争论。

3、同学发表看法,老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老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细心梳洗说明她信任爱人肯定会回来,心中布满盼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盼望是”到发觉“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盼望到绝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连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有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5、全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小组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临组交换答题。

七、发挥自己的想象,可有适当的制造,用美丽的文字写一篇小文章。

八、体会这首词的特点

这首词共27字,但是却写了许多内容。如:时间从早晨到傍晚,景物有楼头、帆船、斜晖、江水,和白频洲,人物情感变化“盼望”“绝望”、“肠断”。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个闺中妇女漂亮的容颜和憔悴的姿势,窥探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可见,词和诗歌一样,有概括、凝练的特点,词人没有直接表达情感变化,是蕴涵在情景中的,是我们从字里行间分析出的,可见还有含蓄的一面。本词选取富有特征的动作和景物,构成人的艺术境界,表现人物的情思,人物形象鲜亮生动,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意境深幽,寓意深刻。

九、当堂背诵并默写《望江南》,小组评比。

采纳竞赛的方式,看谁背得最快,记得最准。

十、扩展延长

古代有关思妇的诗词许多,这些诗词很好得表现了古代妇女忠贞的爱情婚姻观。

同学通过多媒体了解一些这方面的诗词,进一步感受他们忠贞的爱情和为爱情肠断心碎的感人故事。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考,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诗经·君子于役》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

十一、课外作业

仿照本课学习模式,课外自学《武陵春》

板书设计(需要始终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板书设计】

《望江南》

温庭筠(jūn)

词牌名,出名忆江南,江南好。

温庭筠:花间词派的开创者。

内容思想风格

洗漱完毕后思独不寓

独靠望江楼亲自事情

千帆不见亲不情雕深

斜晖水悠悠见伤饰挚

难过白蘋州

《望江南》篇7

一、导入:

播放《甄嬛传》主题曲,一首唱歌出了多少古今深情儿女的心事,歌词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寥寥几笔,词就胜利的刻画了一位孤独     的闺中夫人的形象,由此可见,词的文学造诣之高。其实这首歌曲的歌词就是唐代闻名的词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闻名的词——《菩萨蛮》。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位才华横溢的温先生,

二、花间词派及简介

及写作背景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灵敏,精通音律。其诗辞藻华丽,精致,内容多写女性生活,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花间词派称他为“花间鼻祖”。

“花间派”五代时,后蜀赵崇祚(zuò)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编为《花间集》。因其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呈现出香软浓艳,婉约含蓄的特点,词作内容多是离愁别绪和闺情绮怨,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

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温庭筠的词,叫《望江南》

(一)朗读《望江南》

1、听音频赏读,并评读(评析朗读的节奏、重音、语气、感情)舒缓、(罢、独倚、皆)

2、老师范读,同学想象画面,老师信任50多个同学会有50多种画面,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并将画面写在横线上,总结其情感

3、同学自由朗读,并浅描画面。(要求: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画面:

4、有感情地齐读。(配乐:望江南)

(二)意象分析赏读《望江南》

1、引入意象含义:.

意象:诗歌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颜色和象征意义的事物。

2、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找出词中的意象。

通过词中的四个典型意象把握赏读情感

倚楼斜晖水悠悠白苹洲

(1)、倚楼

①、女子登楼倚望之前还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师拓展:倚楼等待,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或思念,或期盼。比如白居易,比如辛弃疾,比如范仲淹(出示投影)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闺中少妇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