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观察“奠基”_第1页
为科学观察“奠基”_第2页
为科学观察“奠基”_第3页
为科学观察“奠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为科学观察“奠基”——谈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现状及改进措施柯桥区兰亭中心小学林察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外部的各种刺激,以形成对周围事物的印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观察。观察能力是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但却是最重要的能力。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阶段。无论从年龄特点还是原有认知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学习习惯都有他们独特的特征。所以在科学课堂探究活动中也会呈现出他们各种各样的特点。近几年,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平时有意识地听课,发现了低年级学生在观察方面存在的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也许我们能从中窥见一斑。●无意识。不同的现象对学生的作用也不相同,他们往往关注现象明显的,忽略一些细小的现象。在观察时,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只凭着自己的潜意识、自己的喜好,东看看西摸摸,随意性很大,结果可想而知。●乱猜测。观察蜗牛时,有学生说“我发现了蜗牛的牙齿”,实际上这个表述是推理而不是观察,因为“我发现了牙齿”的表述是基于“许多动物的口腔里有牙齿”这个观察结果作出的推断,其实蜗牛的牙齿学生是不能直接看到的。●无顺序。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观察物体时,常会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或看了树叶忘了杈,摸了树干忘了根。这样,容易造成观察片面、凌乱。●短时性。我们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提倡给学生较长的充足的观察时间,这样,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比较深入,思维的发展空间就大。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在一个自主观察活动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游离在小组外不参与观察的学生会越来越多,他们就会失去兴趣,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响。●记录难。低年级是观察记录的开始阶段,许多学生不习惯,语言积累也不够,而观察活动需要大篇幅的记录,很多记录学生都是用拼音进行记录的,这就比较费时、枯燥。这需要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更容易使学生对记录产生厌倦情绪。低年级,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起始阶段,受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特点的制约,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其观察能力,促进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科学的观察能力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观察不是简单的看看,它包含丰富细致的信息、准确细致的说明、客观真实的记录。观察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大量的观察活动,同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现象,我们应站在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这个角度,抱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低年级学生,我们该怎样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呢?建议一:在“观察”前明确目的,强调重点观察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范围和观察重点。比如教《观察一棵树》一课,学生通过观察一棵植物,深化对植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重点指向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方法的细致指导,使学生能充分运用眼、手、鼻等多种感官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所以,观察目的明确,观察重点突出,就能避免学生在观察中偏离观察内容,提高观察效率。建议二:在“观察”中重视方法指导(一)综合运用感官

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即用眼、耳、鼻、舌、手(皮肤)去直接感知自然事物的特性。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事物,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用各种感官进行正确的观察的方法。一般观察借助于感觉器官有五种——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学生必须综合利用各感觉器官,全面有目的、仔细地来感识。反复训练,举一反三,持久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二)观察方法强调“有序”高质量的观察活动应该是有序的。有序的观察能提高观察内容的精度,丰富观察的内容,从而使观察者更容易接近事物的本质。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在观察时,往往不会注意顺序,常常东瞧西望,显得杂乱无章,没有条理。观察的有序性从两方面入手:1.观察工具运用的有序。学生观察事物一般工具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官,以及一些十分简单的工具,如尺子、放大镜等。一般情况下,我们往往先用感官观察,再运用简单工具观察;运用感官观察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2.观察对象的有序。在科学观察教学中,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序分为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方位顺序:即按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等顺序进行观察。如对蜗牛身体的观察,可在引导学生讨论后确定可以先整体观察,再依次观察头、腹、尾。再如观察植物的种子时,可要求学生从外到里进行观察,寻找各种种子的共同特征,去发现事物的本质。时间顺序:即按观察对象的先后发展顺序观察。(三)多用对比观察比较就是在观察中区分客体,确定客体的异同,从而促进思维活动。科学探究过程是学生弄清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对于不同的事物和不同条件下的同一事物,只有通过比较观察,才能发现其差异,捕捉它们各自的特征。如认识“水”的显著特征时,主要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去观察,先让学生用感官(眼、鼻、舌)感知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再把水与酒精、汽油、醋、牛奶、盐水、糖水等用一看、二闻、三尝的方法进行比较,区别水与其它液体的不同之处。此外,维恩图的运用,可以有效整理对比观察的结果。(四)借助画画来观察低年级学生年龄尚小,观察事物时往往不精细、不会抓住特点,常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我们发现学生在画画时,观察特别细致,可谓是一丝不苟。例如金鱼是学生熟悉喜爱的小动物,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认识,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是粗线条的。在这个前提下,直接入题,让学生画金鱼,评一评“哪里画得像”,肯定学生的前概念,发现不足,既激发了学生观察金鱼的兴趣,又保证了后续观察活动的目的性。学生用红笔添画修改金鱼,又促使学生尽可能地对鱼进行仔细的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又一次的修订了头脑中金鱼的认识,特别是对鱼鳍的了解。通过汇报交流,以及对每个不同鱼鳍的拓展认识,每个学生都对金鱼的外形有了全面的、细致的认识。建议三:在“观察”中激发兴趣的因子在观察活动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为了使观察活动引向深入,时间是保证。没有充足的时间,走马观花式的观察活动就会使学生的科学观察流于形式,更不要说是有效的了。那么,怎样保持学生的观察兴趣呢?(一)精心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为长时观察提供保证。有位老师上《水》的“给袋中的物体分类”这个活动,他在放物体的袋上花了很多心思,他用不同颜色的布进行缝制,袋口也进行了密封,物体装在里面完全看不见,但用手还是能感受到很多信息。学生拿到这六个小巧可爱的袋子,观察也特别用心,拿起来掂一掂,捏一捏,抖一抖,再凑上去闻一闻,就在这些小动作中他们发现了许多信息。在课后的交流中,她也谈到自己为了做这些袋子花了很长时间,可见材料的精心准备是多么重要。(二)材料的依次呈现,是延长学生观察兴趣的手段。同样是教学《金鱼》这一课,教师如果先把所有材料(放大镜、尺子、面包屑、滴管、红色液体等)都发给学生,他们一开始肯定热闹非凡,但没有高质量的观察。我的处理是这样的:先发给学生金鱼,让他们用各感官观察;然后发放大镜、尺子,用放大镜可观察鳞片的排列、眼睛,用尺子量它的长度等;接着发面包屑,观察金鱼的吃食;最后发滴管和红色液体,观察金鱼的呼吸。对于材料,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巧妙搭配,合理隐藏而又有序地呈现,以引发他们细致观察、深入探究的兴趣,促使他们更深地卷入其中,从面高效地完成任务。(三)教师适时引导,能提高观察的实效。学生观察时,教师的作用不是包办,更不是灌输,而是帮助,是引导。教师要处在中立的立场上为孩子们服务,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谁对、谁错,要引导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的发言是可靠的。如在上《我们周围的空气》时,证明粉笔、土壤等物体是否有空气,当学生将物体放入水中兴奋地说:“我看到空气了!我看到空气了!”这时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说法,引导学生明确空气是看不到的,我们只是看到水中有气泡,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四)教师的适时激励表扬,为学生长时观察提供动力。学生在长时观察,如果加上教师适时的表扬,那学生的观察活动会更认真、更仔细、更深入。“这个小组观察可认真了,为了表扬他们,老师给他们增加一些材料,相信他们还会有更大的发现,其他小组可像他们学习哟……”这些话语,不仅是对这个小组的鞭策激励,更是对其他小组持续观察的动力。建议四:在“观察”中提倡记录方式的多样化为了避免学生对观察记录产生厌倦情绪,我们可以让学生逐步地学会把所观察到的事物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把它描述出来,以此降低记录难度,能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记录。记录的方式有多种:用语言描述、用动作描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