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化运动_第1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_第2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_第3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_第4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

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社会现实更加黑暗,近代中国人对改革目标的认识逐步深入近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宽松的文化环境:言论出版自由对改革目标认识的深入吴玉章回忆说:“辛亥革命给长期黑暗无际的中国带来了一线光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啊!但是,转瞬之间,袁世凯窃去国柄,把中国重新投入黑暗的深渊,人们的痛苦和失望,真是达到了极点,因此有的便走上了自杀的道路。”中国的出路是什么?这个问题再一次摆在国人面前。当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总结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痛感以往少数先觉者发动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认为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此,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认为

“只有把改造国民的思想这个工作做好了,才能为共和国方案的实行奠定思想基础;否则,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国民性。梁启超,《新民说》: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转引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P75革命已经证明,虽然能够推翻传统的政治制度,但却不能改变遍及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事实上,陈腐的旧势力绝不只是继续有能力苟延残喘,似乎大有力量卷土重来(袁世凯的试图恢复帝制即为例证)。因而摆在革命面前的任务,就是改变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新文化”的领袖们认为这项工作,是任何政治行动和体制改革所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年轻的胡适,在1917年从美国归来途中所表示的决心,“二十年不谈政治”,实际似乎是传达整个新文化界的普遍情绪。——《剑桥中华民国史》上,P4111914年留美时期的胡适

学界领袖胡适之北大校长蔡元培这些新知识分子都是转型时期的产物—他们都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化,然而同时也深谙西方文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科学和民主给他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当他们归国的时候,他们充当了中国文学和知识分子人格转换的发酵剂。他们有关对“国粹”进行批判性重估与引介西方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呼吁,燃起了一场思想革命;这场革命既粉碎了传统主义,同时又开辟了新文化运动之时代。——徐中约,《中国近代史》,P3962、新文化运动的“源”与“流”来源之一:西方思想的影响日本、俄国阐释过的西方思想;晚清以来中国人阐释过的西方思想来源之二:中国文化的传统士大夫传统:求真向善、干政议政、爱国救亡流派之一:自由主义全面肯定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价值和意义,对中国固有传统的革故鼎新,持比较温和的改良姿态,主张在个人自由、政治民主的前提下,实现国家富强,振兴中华民族。流派之二:保守主义充分褒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优长,有选择、有限度的接受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经验与成果,同时猛烈的抨击其负面影响,主张以“返本开新”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流派之三:激进主义不满足于兼顾中西古今的持中立场,它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又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就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激烈地主张以革命的方式建立全新的现代社会。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贵族文学,藻饰依他,失独立自尊之气象也;古典文学,铺张堆砌,失抒情写实之旨也;山林文学,深晦艰涩,自以为名山著述,于其群之大多数无所裨益也。其形体则陈陈相因,有肉无骨,有形无神,乃装饰品而非实用品;其内容则目光不越帝王权贵,神仙鬼怪,及其个人之穷通利达。所谓宇宙,所谓人生,所谓社会,举非其构思所及,此三种文学公同之缺点也。此种文学,盖与吾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吾国文学界豪杰人士,……有不顾迂儒之毁誉,明目张胆以与十八妖魔宣战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文学革命论》,《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一卷,P289-2911920年,教育部将白话确定为国语,国民学校分期废除文言教科书,采用白话文教科书

没有白话文运动,就谈不上推行现代的国民普及教育,也就不可能将现代的科学知识普及到大众中去;没有白话文运动,就不可能有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吸引千百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没有白话文的通行,任何科学技术的普及运用,群众性的破除封建迷信就无从谈起,思想启蒙的工作也根本无法展开。(2)民主与科学

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二卷,P10-11

《敬告青年》: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像的两条路线的鲜明对立 科学理性——人权——民主共和——现代性 迷信——儒家礼教——君主专制——封建主义“一条是向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道路;一条是向专制的迷信的神权的黑暗道路。”(3)伦理革命:反对孔教和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和新伦理盖孔教问题不独关系宪法,且为吾人实际生活及伦理思想之根本问题。孔教之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其存废为吾国早当解决之问题,应在国体宪法问题解决之先。吾人倘以为中国之法,孔子之道,足以组织吾之国家,支配吾之社会,使适于今日竞争之生存,则不徒共和宪法为可废,凡十余年来之变法维新,流血革命,设国会,改法律,民国以前所行之大清律例,无一条非孔子之道。

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宪法与孔教》,《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一卷,P248-252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著作选编》第一卷,P204《青年杂志》创刊号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的自由学风

蔡元培的办学理念:“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依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北大的兼容并包:以文科为例新派: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鲁迅等旧派:辜鸿铭、黄侃、刘师培、陈汉章(两足书柜)、梁漱溟等“现代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有着贬低中国文明、而言过其实地夸大西方文明的倾向……实际上,他们都是通过望远镜来观察西方文明的,因而使得欧洲的一切都变得比实体伟大、卓越。而他们在观察自身时,却将望远镜倒过来,这当然就把一切都看小了。”

——辜鸿铭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的照片罗家伦在1931年的回忆:蔡元培之前“蔡到北大的一年,适巧是我去进北大的一年,当时的情形,可以说是暮气沉沉,真是腐败极了。教员之中,没有一点学术兴趣的表现。学生在各部挂名兼差的很多,而且逛窑子个个都是健将,所以当时北京窑子里有两院一堂之称(两院者参议院众议院,一堂者京师大学堂也)。”

蔡元培之后“当时我们除了读书以外,实在有一种自由讨论的空气……大家见面时候,便讨论着自己所读的书籍,而回去的时候便去看书……“除了早晚在宿舍里面常常争个不平以外,还有两个地方是我们聚合的场所,一个是汉花园北大一院二层楼上国文教员休息室……另外一个地方是一层楼的图书馆主任室……在这两个地方,无师生之别,也没有客气及礼节等一套,大家到来大家就辩,大家提出问题来大家互相问难。大约每天到了下午三时以后,这两个房间人是满的……”“这两个房子里面,当时确是充满学术自由的空气……当时的文学革命可以说是从这两个地方讨论出来的,对于旧社会制度和旧思想的抨击也产生于这两个地方。”影响以一个大学来转移一时代学术或社会的风气,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青年思想,恐怕要算蔡孑民时代的北京大学。

——罗家伦: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杜威的评价:拿世界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哈佛等等,这些校长中在学科上有卓越贡献者不乏其人,但是能以一个校长身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无二人。思想解放潮流中国人精神生活近代化的界标20世纪全面反传统主义的源头?4、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非历史的,甚至是反历史的。

“他们将理性和科学设定为永恒的准则,用以批判他们认为对中国发展迟滞负有历史责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他们的目标是创造科学观念驱动下的自由个体,以彻底变革中国。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三、五四运动:

知识分子公共情怀的集体爆发1942年,中国共产党正式将五四定为青年节。1、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动员

2、中日外交问题与民族危机的加深“二十一条”引发的民众抗议和社会动员上海、北京、天津、杭州等地商民、学生及海外华侨集会抗议各地反日爱国团体的涌现抵制日货运动“国耻纪念日”的产生(1915.5.9)呜呼青岛呜呼,中国亡矣湖南甲种农业学校学生彭超断指血书反对“二十一条”北京商会等反对二十一条的文电

1918年中日密约之际的民众抗议:五四运动的预演

1918年5月,北大以及其它几所学校的学生,列队到新华门总统府前请愿。各地学生、商人、工人游行请愿,要求政府公布密约、拒绝签字。留日学生罢学回国,旧金山华商总会和留美学生通电抗议,誓不承认密约。3、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社会舆论:“公理战胜强权”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希望:收回山东,收回主权巴黎和会的现实: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益。北洋政府顾虑陷于外交孤立,准备签约1918年11月,北京政府以战胜国姿态在故宫举行阅兵庆典巴黎和会全体会议中国代表向巴黎和会提出的长篇说帖王正廷(左)、陆征祥(中)、顾维钧(右)巴黎和约中关于青岛及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条款4、事件:五四运动的过程媒体:“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

5月4日集会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蔡元培辞职,北京各校校长辞职风潮

5月19日北京总罢课,学生运动的扩大北京政府态度强硬,镇压学生运动各地学生响应6月5日以后,上海及各地三罢运动的展开,扩展为学、商、工各界参加的全国性运动6月5日,两帮(青帮、红帮)头子开会,决定让他们控制下的所有小偷扒手参加总罢工。乞丐们也被命令在罢工期间暂停乞讨;乞丐们的日常饭食由丐帮头子提供。甚至有报道说,有些妓女唱起爱国歌曲,“停牌歇业”。——[美]斐宜礼,《上海罢工》,P87媒体的宣传报导“请国人一致对倭”北大学生出发

天安门集会学生游行队伍杀千刀的曹汝霖还我青岛来!

学生街头演讲演讲队旗帜北京街头的标语陈独秀和李大钊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英文为胡适翻译上海各界集会上海商界罢市扬州市民焚烧日货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欢迎被捕学生出狱

学生救亡讲演团被捕学生出狱后合影警察总监吴炳湘亲自慰劳学生,给他们换了较宽敞的囚室,允许他们走动与交谈,还赠送报纸给他们了解外面的情况;伙食标准按警察厅科员例,每人每餐约一毛有零,吃饭时共分五桌,每桌六七人;允许外面的同学探视,也允许里面的同学托寄信外出。由此可见,警方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太多可指责的地方,以一个文明国度对待政抗议活动和政治犯的标准来看,至少算是合格的。——叶曙明:《重返五四现场》,P192媒体的报导:“破天荒之罢工风潮”五四运动的结果:免除曹、陆、章,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曹汝霖:北洋政府交通总长,1913-1916年任外交总长,订二十一条的代表之一陆宗舆:北洋政府币制局总裁,订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章宗祥:驻日公使,1918年中日密约订立时表示“欣然同意”关于中国代表拒签和约的报导华盛顿会议(1921-1922)与山东问题的解决

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形成列强共同支配。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由中国开为商埠,准许外人自由居住、经营工商业及其他职业;日军撤出山东;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日本声明同意放弃“二十一条”中某些条款。华盛顿会议

5、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1)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是中国知识分子公共情怀的集体大爆发。李大钊:自觉之意,即在改进立国之精神,求一可爱之国家而爱之,不宜因其国家之不足爱,遂致断念于国家而不爱。(《剑桥中华民国史》上,P498)(2)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直为自身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的新文化运动,最终的去向只能是:要么回归学术,要么从事政治。五四运动令陈独秀、李大钊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这是团结和动员民众的最有效武器,也是他们转向社会革命的最充分的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