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田间管理与二化螟的绿色防控技术_第1页
水稻的田间管理与二化螟的绿色防控技术_第2页
水稻的田间管理与二化螟的绿色防控技术_第3页
水稻的田间管理与二化螟的绿色防控技术_第4页
水稻的田间管理与二化螟的绿色防控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我国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但是因为恶劣天气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水稻生长缓慢和籽粒不饱满,无法实现水稻高产、优产。为此,应该不断改进水稻田间管理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尤其是对二化螟的防治。1水稻田间管理技术1.1种植前准备工作1.1.1种子的选择为保证水稻田间管理的质量,要做好种子的选择。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将种子晾晒1~2d,提高种子的活性。播种前测定种子的发芽情况,需要将其浸泡在温水中,早稻种子浸泡约12h,晚稻种子浸泡4~6h,浸泡完成后捞出放在容器中,观察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保证发芽率在80%以上。不同的水稻品种对天气和土壤肥力要求不同,因地制宜选择种子才能保证水稻高产。1.1.2种子的处理播种前消毒种子,使用多菌灵100倍液浸泡种子1~2d,然后用清水冲洗,催芽处理即可。另外,还可拌种处理。如果是干籽拌种,可选择25%氰戊菊酯悬浮剂30g、17%杀螟·乙蒜素225g、4.3%甲霜·种菌唑75mL,兑水7500mL之后与75kg种子拌种,堆闷2h,播种即可[1]。1.1.3稻田的选择和整地1)稻田的选择。最好选择远离各种污染源的稻田,避免造成稻谷污染。选择靠近水源近的田块,便于灌溉管理。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的田地,同时,控制土壤的酸碱度,最佳pH值为6.5~7.0,满足水稻生长需求。2)整地。及时地清理土壤中的残枝败叶,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深度为20~25cm。在深耕之后要平整稻田,为水稻种植奠定基础。注意要深翻稻田,以灭杀越冬的害虫,降低害虫的发生频率。3)施基肥。在稻田深耕之前应该施入充足的基肥,将基肥翻入到土壤中,翻耕深度为20cm,满足水稻苗期生长对肥料的需求。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基肥以氮、磷、钾肥为主。可选择腐熟的农家肥22500kg/hm2、生物有机肥7500kg/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75kg/hm2。推荐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了解土壤肥力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施肥,才能提高施肥的效果和减少肥料的浪费。1.2水稻的田间管理水稻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长习性不同,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也存在差异,要结合水稻各生长阶段的特点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以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稳定。1.2.1苗期的温度管理早稻品种在气温为5~6℃时可以育苗。如果选择苗盘育苗,在播种之前浇透水,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盘上。该时期要做好温度管理工作,温度太高将导致弱苗,应该将大棚温度控制在30~32℃,如果外部的气温过低,要及时地用草帘覆盖保温。当秧苗处于1~2叶期,大棚温度控制在25~30℃,2~3叶期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0~25℃。1.2.2苗期的水分管理苗期的水分管理至关重要,苗床出现板结情况要进行第1次浇水。在秧苗2~3叶期之后,大棚内的温度逐渐升高,水稻苗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多,应坚持勤灌少灌的原则。1.3科学追肥如果基肥充足,在水稻生长后期应该结合土壤肥力科学追肥,从而达到高产和稳产的目的。1)科学追施蘖肥。在秧苗移栽后的7d内,要及时追施尿素112.5~150.0kg/hm2,为秧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2)控制穗肥用量。在水稻出穗前的21d追施穗肥。如果秧苗叶色比较深,可以施用钾肥150kg/hm2左右。如果颜色比较浅,可以追施尿素和钾肥,用量分别为90kg/hm2和105kg/hm2。3)追施粒肥。在水稻齐穗期,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用量分别为105kg/hm2和45kg/hm2,防止水稻早衰脱粒,提高水稻结实率和产量。1.4及时除草杂草会与水稻争夺养分,要做好杂草处理工作。可选择除草技术,在水稻移栽之前的7d进行1次除草即可。在水稻移栽之后,结合杂草生长情况进行第2次除草。如果田间杂草数量多,选择低毒和低残留的除草剂开展除草工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1.5水稻的收获管理准确地把握水稻的收获时间,也是确保水稻高产和稳产的主要措施。如果收获太早,很容易出现空粒,同时千粒重下降,导致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如果收获过晚,稻穗容易脱落,同时谷粒含水量降低,谷粒外貌受到影响,商品价值降低。为此,应选择在水稻蜡熟末期和完熟初期阶段收获,此时水稻含水量适中、谷粒饱满结实[2]。在水稻收获完成之后,要做好贮藏工作。如果水稻的含水量过高,在入库之后籽粒很容易发生霉变,并且产生黄曲霉素。收获之后应该及时晾晒2~3d,保证水稻含水量下降到15%以下,才能够入库保存,提高水稻质量。2水稻二化螟的绿色防控技术2.1水稻二化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二化螟虫卵聚集分布,且呈现鱼鳞状排布,多为乳白色或者黄褐色。7龄幼虫的头部多为褐色或者红褐色。成虫的前翅为黄褐色或淡黄色,并且有少量褐点,前翅边缘有少量的黑点,后翅为白色。二化螟成虫白天躲藏在稻丛根部或者田间杂草中,夜间活动频繁,具有趋光性。通常情况下,雌蛾喜叶色浓绿并且植株高大的水稻,并直接在水稻叶片的下部产卵,每次产卵200粒左右,老熟幼虫会在稻草里越冬,严重为害晚熟水稻。2.2发生规律水稻二化螟生长周期分为幼虫期和成虫期,幼虫期一般为3龄前,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先群集在叶鞘内,3龄后开始分散侵袭新的植株。成虫期一般为5龄前,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先群集在叶鞘内,1个叶鞘内虫量达5~16头。水稻二化螟1个世代需要50~60d[3]。2.3为害症状二化螟俗称“钻心虫”,严重为害水稻生长。幼虫会为害水稻茎秆,水稻叶鞘受害之后变成枯鞘;在分蘖期遇虫害会造成水稻枯心;孕穗期遇虫害会造成水稻枯穗,甚至出现白穗,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2.4发生的原因2.4.1插花种植水稻品种不同种植时间不同,存在插花种植的现象,加之种植户选择直播、机械插秧和人工栽插等多种栽培形式,导致水稻的分裂期和破口期延长,形成许多“桥梁田”[4],导致水稻的受害面积增多,为二化螟的生长和繁殖创造了条件。2.4.2虫口基数大二化螟暴发主要原因包括虫口基数。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稻田还田规模逐年扩增,使二化螟的虫源基数增加。天敌保护和生物防治技术应用落实不到位,也会影响二化螟的防治效果。2.4.3用药不科学面对大面积的水稻种植,种植户很难准确把握最佳的用药时期。此外,种植户没有将药剂和水充分混合均匀进行喷施会影响用药的效果。有些种植户选择大型的超低量喷雾器械,影响防治效果。种植户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防治针对性不强,用药不科学,甚至存在凭经验施药的情况,影响防治的效果。2.4.4田间栽培氮肥施用过多将导致水稻生长旺盛、叶片绿和茎秆脆嫩,容易吸引二化螟。另外,田间杂草清理不彻底,二化螟会在杂草上繁殖,导致其数量增加。一些田地种植密度高,通风透光性较差,导致水稻抗虫能力下降。2.5主要的防治方法2.5.1农业防治技术1)优化农作物生长布局。应改变传统的水稻栽培模式,推广“早稻+晚稻”和“油菜+一季稻”的种植模式。划分单季稻和双季稻,并集中种植,减少插花种植,规范种植模式,坚持统一水稻品种、播种时期和栽培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二化螟的虫源数量。2)推广翻耕深水灭蛹技术。在越冬螟虫化蛹期,可翻耕灌水灭蛹,是简单和环保的灭蛹措施。在每年的3月底至4月上旬,对有虫源的稻田翻耕之后灌水,深度为10~20cm,将倒桩淹没7d以上,能够灭杀大部分越冬的老熟幼虫和蛹,减少害虫基数。3)水稻低茬收割和粉碎还田。在水稻机械收割时,留茬高度应该低于10cm,将秸秆全部粉碎还田,并且清除田边杂草,减少田间虫源数量。4)平衡施肥。水稻种植前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了解土壤肥力分布情况,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的用量,防止水稻贪青徒长。2.5.2生物防治技术1)天敌防治。可以利用二化螟的天敌松毛虫赤眼蜂和稻螟赤眼蜂进行防治,把握稻螟赤眼蜂最佳的释放时期,即二化螟产卵初期和盛期,赤眼蜂幼虫能够寄生在二化螟的卵块中取食卵黄,降低二化螟孵化率[5]。2)种植诱集植物。可以在田埂种植香根草等植物,能够影响二化螟幼虫生长发育,从而减少害虫的数量;在田埂种植芝麻和大豆等植物,为二化螟的天敌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3)生物农药防治。生物农药可保护二化螟天敌,不会威胁人体健康,也不会增强二化螟的抗药性,防治效果好。可选择16000IU/mg苏云金杆菌22500~45000g/hm2,兑水10125~13500kg/hm2,喷雾即可。4)应用纳米农药。近些年大力应用和推广纳米农药,能够提高农药的活性,减少用药的次数和用量。5)推广鸭稻种植模式。在水稻种植面积大和水源条件良好的地区,实行鸭稻种植模式。在水稻插秧后的7~14d,水稻分蘖之后可以释放雏鸭,选择1~2周龄的鸭子,释放数量180~225只/hm2。在水稻破口之前收鸭,否则会为害稻穗。通过稻田养鸭可减少部分害虫和杂草数量,如二化螟和稻飞虱等害虫,而鸭子排出的粪便能够为水稻生长提供养料。2.5.3物理防治技术1)性诱武器诱杀。在飞蛾出现之前,选择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和配套的飞蛾诱捕器,将其悬挂在水稻田内,最好距离水面50cm左右。在水稻拔节期之后,底端应该距离水稻叶面上方10cm左右,为了提高诱杀的效果,集中连片使用,悬挂225套/hm2左右。每间隔42~56d更换1次诱芯,以提高防治效果。2)灯光诱杀。二化螟有趋光性的特点,喜欢夜间活动,可利用该特点悬挂太阳能杀虫灯,杀虫灯的底部距离水面1.2~1.5m,杀虫灯之间的距离约为150m。此种方法可降低对天敌的伤害程度,并且减少二化螟的数量。太阳能杀虫都能够灭杀的害虫的种类较多,是理想的物理杀虫工具,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3)利用黄板诱杀。二化螟有明显趋黄性的特点,可以在稻田内悬挂黄板。2.5.4药剂防治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药剂防治,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可选择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也可选择一些复配剂,如10%阿维·甲虫肼悬浮剂、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针对世代重叠严重的二化螟,在卵孵化盛期阶段,配合施用氟铃脲,灭卵效果显著。为了提高农药的施用效率,可添加有机硅等助剂,施药时田间要保留浅水层3~5d,控制好用药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