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第五单元学情评估

七年级某班同学围绕“人间草木"的主题开展了个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追根溯源识“草”“木"(8分)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INCLUDEPICTURE"图28.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图28.TIF"INET甲骨文的字形显然是一棵草(“屮”)。后来逐渐变成了两棵并排的草(“艸")。再后来又加上了“早”旁以表音。楷书的“草字头"原来是四画,现在的规范字是三画。INCLUDEPICTURE"图29.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图29.tif"INET这是一个象形字,字形像一棵树。向上的斜画是树枝,向下的斜画是树根。本义是“树”,也是木本植物的通称。引申为“木材"“木料”等。

“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3.旧时指山野、民间。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5.草率;不细致。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8.起草。“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1.树木。2.木头。3.棺材。4.质朴。5.反应迟钝。6.麻木。7.姓。

小语见小文放学了还在整理收集到的资料,说道:“你怎么这么木呢?随便整理一下就行了!"

小文正色道:“古代中国人多为农耕民族,故对草木常怀有chì热的爱与敬畏。中国草木文化源远流长,草木,就是所有植物,对古代中国人来说,又叫作‘花木’。人们仰观百丈青松笑风雨,________,进而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对待这沉甸甸的文化,我们怎么可以草草了事呢?”

小语听了惭kuì不已,决定认真对待此次学习活动。

造字法概念示例

象形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的造字法。INCLUDEPICTURE"5-1.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5-1.tif"INET

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INCLUDEPICTURE"5-2.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5-2.tif"INET

会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INCLUDEPICTURE"5-3.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5-3.tif"INET

形声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INCLUDEPICTURE"5-4.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5-4.tif"INET

1.结合语境,写出加点字的释义。(2分)

“你怎么这么木呢"中“木”的意思是:_________。

“我们怎么可以草草了事呢"中“草”的意思是: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chì()热_惭kuì()

3.“仰观百丈青松笑风雨"最合适的下联是()(2分)

A.俯看成茵绿草争雨露_B.俯赏千朵红梅傲雪霜

C.俯看春花朵朵迎春风_D.低察一朵腊梅明志向

4.请结合材料内容,推测“草”字的造字法:____。(2分)

活动二:草木推介——艾草(5分)

同学们要制作以“草木"为主题的手抄报,以下是小语收集到的资料。

INCLUDEPICTURE"5-5.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5-5.tif"INETINCLUDEPICTURE"5-6.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5-6.tif"INET

INCLUDEPICTURE"5-7.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5-7.tif"INET图一INCLUDEPICTURE"5-8.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5-8.tif"INET图二INCLUDEPICTURE"5-9.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5-9.tif"INET图三

文字:我妈说都长毛了你还吃??江南一口春,艾汁千里香。我是糯叽叽的青麻糍哟,快来找我吧!

@斌哥吃不饱清明节我们这边都要吃青团、麻糍!今天偶遇一家手工做的!跟着师傅看了整个制作过程!你们那边清明节都吃什么呢?@吃货小灯软软糯糯的麻糍带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冷藏后超好吃!!清清凉凉Q弹Q弹,没馅料!!……@子啃宁波的“无馅”版青团、青麻糍的清甜味道能萦绕整个春天。

(注:艾草麻糍表面通常涂松花粉,看似长毛)

5.小文读到艾草可以制成青团、麻糍等美食,便打开软件搜寻达人探店推荐,以上是她搜到的三个页面,请参照示例,说一说图二、图三中哪个页面的文案最吸引你,为什么。(3分)

示例:图一最吸引我。“我妈说都长毛了你还吃??"字体加大,用设悬念的手法吸引人们注意力,且写出麻糍的外在特征。下方文案中“都要吃”强调麻糍的经典性,“手工做的"“看了整个制作过程”强调了此店麻糍手工制作的可靠性。最后一句语气亲切,拉近和读者的距离。

6.欣赏了别人优秀的文案后,也请你来为小语手抄报的主角——艾草设计一句吸睛的宣传语吧!(2分)

活动三:文学作品之草木意象探究(8分)

7.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古诗文。(8分)

类别古诗文情志

托物言志落红不是无情物,(1)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为国奉献

借物抒情(2)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3)____

寓情于景独坐幽篁里,(4)________。(王维《竹里馆》)闲适淡泊

(5)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恬淡自适

黄梅时节家家雨,(6)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闲散、烦闷

以物说理(7)__________,(8)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重见希望

探究发现:古诗文中的部分意象会形成较为固定的内涵,如“落红"象征奉献精神。那么,这一类经典意象的内涵是否就固定不变了呢?请继续探究吧!

活动四:课内外古诗文研读(24分)

亲近经典,能让我们丰富文化底蕴。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24分)

【甲】_________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_________牡丹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①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②乎?”

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③之他向则死,此其骯髒④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释】①武后:指武则天。②八千之辱:出自唐朝韩愈诗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③俾:使。④骯(kǎng)髒(zǎng):刚直的样子。

【丙】_________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8.解释下面“原文例句”中的加点词,补全表格。(4分)

文言现象原文例句加点词的意思

一词多义斯是陋室(1)________

予初不服是论(2)________

词类活用不蔓不枝(3)_______

人主不能屈之(4)_______

,

9.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

10.探究草木意象特点时,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关键句来分析,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意象莲(荷)牡丹

篇目《爱莲说》《咏菊》《爱莲说》《牡丹》

关键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芭蕉新折败荷倾牡丹,花之富贵者也(5)______

翻译(1)_______

意象特点(2)(3)__________贪慕名利(6)____

意象作用写作主体,凸显作者情怀(4)_______衬托莲的形象写作主体,凸显作者情怀

11.草木之所以动人,离不开文人的描摹。同学们发现乙文与丙诗在写作手法上有共同之处,作者借助此种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志。请你结合诗文完成下图的可视化赏析模型。(5分)

INCLUDEPICTURE"5-10.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5-10.tif"INET

12.探究发现:同一意象在不同文章里的形象特征可能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可能不同,其原因是什么?(2分)

13.我国有以草木喻人的传统,请从以下名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说一说他(她)可以用甲、乙、丙中的哪种植物为喻。(5分)

江姐尼摩船长刘四爷哈利·波特

我选择________,他(她)是《________》中的人物,我认为他(她)可以用________文(诗)中的________这一植物为喻,因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活动五: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5分)

番薯叶

周华诚

①它长得绿油油的,汪洋恣意,振奋人心。它在土地上迸发的生长力量,时常让人想要大喊一声:“耶!”

②起初是几场雨,把土地绵绵地浇透了。泥巴不再粗粝,反倒显出一种温柔。番薯埋在泥里,一夜不见,就抽出两三指长的嫩藤。父亲穿蓑衣戴竹笠出门,手上提着一把剪刀走入藤间。他的手掌抚过那些长得粗壮的家伙。不一会儿,他捧回满怀绿藤,坐在门口,朝着门外的春天,把长长的绿藤剪成两个关节、三个关节的无数片段(像一个不喜欢长镜头的电影剪辑师那样)。

③这些片段,很快会把这个春天的土地撑满——只要父亲把它们随意地插进泥土中。因而我一直认为,番薯是位随遇而安的高人,即便是扦插时随意丢弃的细枝末节,也能安然地躺在土地表面,承接雨露阳光,然后把根稳稳扎进泥中。这个春天,谁能丢弃一个拼力生长的希望呢?

④到了夏天,那些藤上长出深绿色的心形叶子,已经把季节层层叠叠地覆盖了。这是大地的桌面。清晨推开私家菜园的篱笆小门,可见番薯叶子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珠圆玉润除了用来形容女人的脸庞、荷叶上的露珠,再用来说番薯藤上的新鲜劲儿,也大抵不错的吧。拨开绿叶看一看吧,一柄柄叶子,长得多带劲啊——那叶柄,亭亭地举起叶子,又粗又壮——长得多像葱啊,不,多像葱一样的手指。

⑤所有的比喻都是蹩脚的。这些叶柄,生猛多汁,嫩得掐得出水来。家庭主妇就从这片绿色的桌面里,掐了一把又一把叶柄下来。这样摘菜的快乐,是现今白领在网络农场里根本无法了解的。首先你有手感,握在手里有一根根的力道;有听觉,扯一下“噗"的一声;有气味,好闻的青草气息扑鼻而来;还有视觉,叶柄断处,马上便有清新的汁液溢出,似乎这汁液也都是绿的。

⑥叶柄是一道时鲜的好菜。掐了叶,撕去外表一层纤维皮,切成段,下油锅清炒。配料,只用红的辣椒,这一样就足够了。红是红得耀眼,绿是绿得生鲜。几粒盐巴,味儿就足了。若是此时,又想到这番薯,在地里并无一丝污染,不曾与任何一种农药有过往来,天生丽质、纯情似水,吃时便更添了一种快乐。

⑦番薯叶,那些绿得一眼望去便知内里充满了叶绿素的叶子,就这么扔掉了。扔给鸡啄食,或者扔给鸭扯食,再或者扔给猪嚼食,鸡呀鸭呀猪呀,都吃得多么欢快。只极少的时候,我们也把叶子炒来吃。一定要荤油、蒜米,口感清新润滑,滋味悠长。

⑧后来,我才知道,这些番薯叶就是所谓“皇后菜”。

⑨你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叶菜啊!在灯光通明的城市里的大型超市,那么多人,大伯大妈、叔叔阿姨、帅哥靓妹,都围住一堆番薯叶,听超市服务员在介绍这种菜的好处,含有多么丰富的维生素。报纸上也登了,说番薯叶是蔬菜里最富营养价值的叶子,以“皇后菜"作它的名字,并不那么言过其实。

⑩我的舌尖,马上就想念番薯叶的味道了。那么绿,那么猛,在一场雨中,在土地上,它们随风招摇。我那时怎么就不知道,它是这么高级的被叫作“皇后菜”的菜呢。(选自《一饭一世界》,有改动)

14.番薯叶为什么被叫作“皇后菜"?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述理由。(3分)

【关注散文语言】

15.画线句语言简练,但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请任选一句做简要赏析。(4分)

(1)这是大地的桌面。

(2)所有的比喻都是蹩脚的。

【关注作者情感】

16.文末说“我的舌尖,马上就想念番薯叶的味道了”,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下面小语的摘抄,谈谈你的看法。(3分)

摘抄:而今我在另一个城市,离故乡自然是远得多了,虽然偶尔也去菜场逛逛,买些菜回来,但这些菜的味道,却是相当生硬、笨拙、了无生气,吃到口中,也不复有故乡的味道了……_________(周华诚《一饭一世界》)

【关注主题探究】

17.小语以“草木物语"为主题,进行了知识梳理。请你和他一起完成知识图谱。(5分)

INCLUDEPICTURE"5-11.tif"INCLUDEPICTURE"E:\\七语全国-11.22\\5-11.tif"INET

活动六:“草木有情”美文征集(40分)

“落花",自古以来是众多文人的钟爱意象,他们用自己的心解读了落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给落花的定义是奉献。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给落花的定义是伤时。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给落花的定义是闲适。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给落花的定义是坚贞。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给落花的定义是离别。

“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王勃给落花的定义是思乡。

……

18.落花是否也曾飘入你的生活,触发你的情思?你会赋予落花怎样的定义呢?请联系自身的生活经历,以《落花的定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注意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40分)

答案

1.反应迟钝草率;不细致2.炽愧

3.B4.形声

5.示例一:图二最吸引我。“江南一口春,艾汁千里香”用对偶句式,整齐醒目,且点出了麻糍味道香的特点。下方文案“软软糯糯"强调口感,“Q弹Q弹”用叠词,口语化,写出了麻糍的口感好。

示例二:图三最吸引我。上方文案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且点出了麻糍的口感特征。下方文案“清甜"指出麻糍的味道,“萦绕整个春天”写出了清甜味道的回味无穷。

6.示例:小草不平凡,“艾"你一万年。

7.(1)化作春泥更护花

(2)杨花榆荚无才思

(3)爱春、惜春

(4)弹琴复长啸

(5)苔痕上阶绿

(6)青草池塘处处蛙

(7)山重水复疑无路

(8)柳暗花明又一村

8.(1)判断动词(2)这,这个(3)生藤蔓

(4)使……屈服

9.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

10.(1)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示例:洁身自好,高洁傲岸

(3)示例:衰败脆弱

(4)衬托菊花的形象

(5)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或: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6)示例:不畏强权、坚守本性、刚直不屈

11.(1)对比。

(2)将其他花屈从于武后以及委曲于其他方向,和牡丹不愿开花、只向南面而生进行了对比,衬托出牡丹的刚直不屈、坚守本性,体现了李渔对于牡丹的赞美。

(3)将芭蕉与荷花在寒霜中败折和菊花的傲然绽放形成对比,衬托出菊花的经霜耐寒、顽强不屈,表现了白居易对菊花凌寒的品格的赞赏,并以菊花自况表现自己逆境不馁的决心。

12.写作目的不同,抒发的情感或志向不同。(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13.示例一:江姐红岩丙菊花菊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而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强不屈,没有出卖党的秘密。

示例二: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乙牡丹牡丹不畏强权,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而尼摩的祖国被殖民者侵略、灭亡,尼摩没有屈服,没有放弃反抗。后来,他从海底打捞沉船中的财宝,去支持陆地上进行反殖民反压迫的正义人民的斗争。

【乙参考译文】牡丹能够在群花中称王,我开始并不认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