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2)(系列二)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2)(系列二)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2)(系列二)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2)(系列二)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4节氨硝酸硫酸(2)(系列二)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氨、硝酸、硫酸(2)(建议用时:45分钟)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B.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SOeq\o\al(2-,4)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解析】A项,浓硝酸光照下发生分解生成NO2,NO2溶于浓硝酸中使浓硝酸呈黄色;B项,Cl2氧化I-生成I2,淀粉遇I2变蓝色;C项,溶液中若存在Ag+或SOeq\o\al(2-,3)也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D项,常温时,Cu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答案】A2.关于浓H2SO4与Cu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反应中,浓H2SO4只表现出氧化性B.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在反应中,浓H2SO4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D.每1mol铜参加反应就有2molH2SO4被还原,同时生成2molSO2【解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eq\o(=,\s\up10(△))CuSO4+SO2↑+2H2O,分析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浓H2SO4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每2molH2SO4参加反应只有1molH2SO4被还原。【答案】C3.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冷的浓硫酸使铁、铝钝化属于化学变化B.浓硫酸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在氢后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为SO2,与氢前面的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为H2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NH3、H2等气体D.浓硫酸是不挥发性强酸,氢硫酸是挥发性弱酸,所以可用浓硫酸与FeS反应制取H2S气体【解析】浓H2SO4与金属反应的还原产物均是SO2,B项错误;浓H2SO4可与NH3反应,故不能干燥NH3,C项错误;H2S有还原性,浓H2SO4会氧化H2S气体,D项错误。【答案】A4.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C.因常温下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D.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出氧化性【解析】浓、稀硝酸都有氧化性,可与除Au、Pt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且不产生氢气;在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因为铝和铁在冷浓硝酸中钝化。【答案】A5.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都不可用铝制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解析】常温下,二者均能使铝钝化,A项错误;露置在空气中,浓硫酸吸水质量增加,B项错误;浓硫酸在常温下与铜没有明显的反应,C项错误;在空气中,浓硝酸挥发、浓硫酸吸水,二者浓度都降低,D项正确。【答案】D6.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A.Cueq\o(→,\s\up10(浓硫酸),\s\do10(△))CuSO4eq\o(→,\s\up10(BaNO32))Cu(NO3)2B.Cu+HNO3(浓)→Cu(NO3)2C.Cu+HNO3(稀)→Cu(NO3)2D.Cueq\o(→,\s\up10(空气),\s\do10(△))CuOeq\o(→,\s\up10(稀硝酸))Cu(NO3)2【解析】A、B、C项中,利用Cu与HNO3、浓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NO2、NO和SO2等大气污染物,不利于环保,同时,反应物(HNO3、浓硫酸)不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经济效益差。D项,有关反应为:2Cu+O2eq\o(=,\s\up17(△))2CuO,CuO+2HNO3=Cu(NO3)2+H2O,环保和经济效益都较为理想。【答案】D7.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有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解析】上下移动铜丝可以控制铜与浓硫酸的接触与分离,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O2的量,A项正确;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B项正确;SO2有毒,能与NaOH溶液反应,C项正确;浓硫酸过量,试管中剩余浓硫酸,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液慢慢加入到大量水中,否则易出现液体喷出试管而发生危险,故D不合理。【答案】D8.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4 B.1∶5C.2∶3 D.2∶5【解析】设2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NOeq\o\al(-,3),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HNO3→N2O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5价→+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则n(HNO3)=1mol,即有1molHNO3被还原。【答案】A9.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表中的4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气体abcA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SO2浓硫酸铜片酸性KMnO4CCO2稀硫酸Na2CO3固体浓硫酸DNH3浓氨水生石灰浓硫酸【解析】由装置图可知,制取气体采用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反应,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为净化提纯装置。A项不能用NaOH溶液作干燥剂,因为NaOH不仅与挥发出的HNO3反应,也与NO2发生反应;B项Cu与浓硫酸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且SO2不能用酸性KMnO4干燥;D项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且收集NH3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答案】C10.浓硫酸常温下为黏稠液体,且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则:(1)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会__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本过程中浓硫酸表现出________性。(2)浓硫酸表现吸水性时,可作干燥剂,下列物质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是________。A.NH3 B.H2S(具有还原性)C.H2 D.SO2E.O2FG.HBr(具有强还原性)(3)用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木板上写字,字迹一会儿就变黑。说明浓硫酸表现出________性。(4)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时,在加热条件下,能与Cu、C等单质反应。请写出这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与Cu反应时,除表现强氧化性外,还表现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稀硫酸常用来洗涤金属表面的铜锈和铁锈,这是利用了硫酸的________性,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浓硫酸的吸水性,用作干燥剂,干燥非碱性非还原性的气体;浓硫酸的脱水性使有机物中的H、O两种原子以2∶1的比例脱出来;Cu与浓硫酸的反应除了表现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外,还有部分+6价的S未发生化合价的变化,表现为酸性。(1)中,由于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所以将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会增加;因吸水溶液变稀,故质量分数会减小;本过程中浓硫酸表现出了吸水性。(2)中,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因此,A、B、F、G均不能用浓硫酸进行干燥。(3)中,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它能将木材脱水,即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2∶1)夺取木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字迹一会儿就变黑。(4)中,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金属铜和非金属C发生反应,这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但与Cu发生反应时,由于生成了CuSO4,浓硫酸还表现出了酸性。(5)中,因稀硫酸能跟碱性氧化物和盐反应生成盐和水,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这表现了硫酸的酸性。【答案】(1)增加减小吸水(2)CDE(3)脱水(4)Cu+2H2SO4(浓)eq\o(=,\s\up10(△))CuSO4+SO2↑+2H2O,2H2SO4(浓)+Ceq\o(=,\s\up10(△))CO2↑+2SO2↑+2H2O,还表现酸性(5)酸3H2SO4+Fe2O3=Fe2(SO4)3+3H2O,2H2SO4+Cu2(OH)2CO3=2CuSO4+CO2↑+3H2O11.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4)若将12.8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解析】第(2)题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不断减小,故反应后阶段发生的是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第(4)题中,n(NOx)=eq\f(5.6L,22.4L·mol-1)=0.25mol,故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消耗n(HNO3)=2n(Cu)+n(NOx)=2×eq\f(12.8g,64g·mol-1)+0.25mol=0.65mol。【答案】(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溶液逐渐变蓝,有红棕色气体逸出 (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加入稀硫酸后,H+与原溶液中的NOeq\o\al(-,3)构成强氧化性的环境,又能与过量的Cu反应,反应方程式3Cu+8H++2NOeq\o\al(-,3)=3Cu2++2NO↑+4H2O(4)0.65mol[能力提升]12.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解析】硝酸越浓,反应速率越快。Cu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Cu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完全反应时,耗酸量前者多,还原产物前者NO2为红棕色气体,后者NO为无色气体,而氧化产物都为Cu(NO3)2,反应过程中得失电子数相等。【答案】B13.非金属单质A经下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①D的化学式是______;②在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B气体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_____而污染环境。(2)若A在常温下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______;C______。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解析】(1)若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B是SO2,C是SO3,D是H2SO4;若大量排放SO2,则会形成酸雨。(2)若C是红棕色气体,则C为NO2,B为NO,A为NH3,D为HNO3,浓硝酸可与Cu反应:4HNO3(浓)+Cu=Cu(NO3)2+2NO2↑+2H2O。此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1)①H2SO4②酸雨(2)①NH3NO2②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属于14.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