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重点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重点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重点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重点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重点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

化学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22分)

L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B,液化空气C.酒精燃烧D.玻璃破碎

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B.香油C.味精D.白醋

3.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熔点、沸点B.颜色、状态C.可燃性、稳定性D.密度、硬度

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B,氧气

6.下列基本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7.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8.现在我们知道,组成钻石的元素和组成石墨的元素属于同一类元素一一碳元素,原因是组成这些物质的

原子具有相同的()

A.电子数B,质子数C.相对原子质量D.中子数

9.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磷+氧气誓五氧化二磷B.锌+硫酸一硫酸锌+氢气

C.铁+氧气管四氧化三铁D.碳酸一水+二氧化碳

10.青岛世园会园区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③对应的作用()

B.过滤

11.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

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D.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1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镁B.氢气C.金刚石D.氯化钠

13.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居民用空调取暖B.家庭用天然气做饭

C.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D.物体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

1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硝酸核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儆,生成蓝色沉淀

1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汽油可以溶解在煤油中形成溶液

16.室温下,烧杯中装有200gNaQ溶液编号A;向烧杯中加入20g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2g固体未溶

解,此时的NaCl溶液为编号B;再向烧杯中加入20g水,固体全部溶解,此时的NaCI溶液为编号C。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A溶液是NaQ的的和溶液B.B溶液可能是NaQ的的和溶液

C.C溶液是NaQ的饱和溶液D.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是值得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化学在改变世界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8.下列家庭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A.为确定家庭制氧机制出的氧气,可以通过闻味的方法

B.分离食盐和泥沙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C.为了获取海水中的食盐,可以将海水蒸发结晶

D.区分白糖和食盐可以用品尝的方法

19.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离子最外层是稳定结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溶液都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碘酒是溶液也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20.某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巨匠与贡献B.化学实验与安全

①卢瑟福发现原子的结构①少量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②道尔顿是原子之父②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③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微粒构成物质D.日常生活经验

①区别硬水和软水一一加入明矶振荡

①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②区分白酒和白醋一一闻气味

②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③区分氢氧化钠和硝酸铉一一加入水溶解测温度

③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变化

A.AB.BC.CD.D

21.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如图所示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2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变化

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可由原子构成

D.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就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23.用正确的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氧气;

(3)3个亚铁离子;

(4)硝酸根离子;

24.用恰当的化学术语填空:

(1)下列生活用品,主要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A.铝合金门窗

B.蚕丝被

C.玻璃水杯

D.塑料盆

(2)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作用。

(3)计算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亚

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z,根据化学式求算

①在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②亚硝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亚硝酸钠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④13.8g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

2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基本反应类型:

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②电解水();

③铁丝燃烧()。

26.如表(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H2He

_

周期⑼

3Li4Be5B6C7N809F10Ne

弟一一\一\一\

周期。歹⑨;

11Na12Mg14Si15P17Cl18Ar

KK—

弟二@0)7、'c'\'

周期项力现8:a;

图1图2

(1)请画出13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

去”)个电子变成离子。

(2)图2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符号是

(3)如表(图1)中第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的变化规律是,根据这个规律推测,20号元

素将位于周期表的第周期。

27.如图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操作的名称是;玻璃棒的作用是。小明做完这个实验后,发现铁架台上的烧杯内

液体浑浊,试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有(写一条)。

(2)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写符号);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①管中气体的体积与②管中气体

的体积之比为。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从微观上看,发生了变化,没有发生改变。

A.净化天然水B.水的电解实睑

28.(1)甲同学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观察,他发现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于是他进行了下

表所示的实验,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探究课题】影响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与假设】A.温度;B.搅拌;C.固体颗粒大小

【探究过程】

实验编

探究方法探究现象

①取两个烧杯,分别加入10mL等温的水

被加热的烧杯里的硝酸钾固体完全

实验一②再分别加入1g同样颗粒大小的硝酸钾固体

溶解用得时间短

③给其中一个烧杯加热

①取两个烧杯,分别加入10mL等温的水

搅拌的烧杯里的硝酸钾固体完全溶

实验二②再分别加入1g同样颗粒大小的硝酸钾固体

解用得时间短

③搅拌其中一个烧杯里的硝酸钾固体

①取两个烧杯,分别加入10mL等温的水

颗粒小的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用得

实验三②向其中一个烧杯加入1g颗粒大的硝酸钾固体,再向其中

时间短

另一个烧杯加入1g颗粒小的硝酸钾固体

【探究结论】

实验一:实验一探究的是溶解快慢与的关系(用字母序号填空)。

实验二:根据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用玻璃棒搅拌,固体溶解速率。

实验三:根据实验三的现象,使方块糖溶解在水中比较快的的方法是。

(2)已知图中"Q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所示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混

合物的是(填写字母序号)。由图C可知,图中的分子个数为个。

6b田专鹤北s8S

8%\8ODcP

ABCD

29.完成有关溶液的填空。

(1)蔗糖溶液中的溶质是。

(2)75%的医用酒精中,溶剂是

(3)一瓶5%的硫酸铜溶液中,铜是溶质,硫酸是溶剂。这种说法是否正确?(J或X)。

(4)tJC时,将a、b两种固体各18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

到tzt时,现象如图乙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tJC时,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②图中的4个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冤时的烧杯。

③如图乙中b烧杯中的固体为9g,则向烧杯中加g水,能使固体恰好完全溶解。

30.小明要用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

操作示意图,图①中烧杯的质量为20g。

r

£

-

-

=

=

-

①②③④⑤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选填“10”、“50”或“100”)mL量筒。

(2)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o

(3)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配制过程中,导致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偏小的可能原因有o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将氢氧化钠放在右盘,祛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

④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储水润洗

⑤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储水润洗

⑥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31.要将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液化空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o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

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

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香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

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

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

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o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

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

键。

4.【答案】C

【解析】解: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

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故选:Co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

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

现出来.

5.【答案】D

【解析】解:A、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B不符合题意;

C、铜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生理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据此分析

物质的类别。

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正确;

B、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B错误;

C、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

气密性不好。故C正确;

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悬在容器上方,故D操作正确。

故选:Bo

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考虑;

C、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7.【答案】D

【解析】解: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所以,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故A正确:

B、由于酒精的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能闻到酒香,故B正确;

C、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结构决定性质,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

性质,故C正确;

D、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分析;

B、根据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特性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的特性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此类

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

元素,故组成钻石的元素和组成石墨的元素属于同一类元素一一碳元素,原因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原子具有

相同质子数;

故选:Bo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元素的概念,比较容易。

9.【答案】B

【解析】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多变一”的形式,不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

应,故选项正确。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根据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化合反应是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步骤③紫外灯管照射可以杀死水中的病菌、微生物,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故选:Co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

11.【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

法错误.

B、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是8,其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故

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

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原子结构示意

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

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2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

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

意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2.【答案】B

【解析】解:A、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

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

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

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

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A、居民用空调取暖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家庭用天然气做饭的过程中,天然气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放出的热量是由化

学变化产生的。故选项正确;

C、太阳能烧水的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物体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

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是关于化学中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能量转化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4.【答案】D

【解析】解: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硝酸铉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酚,溶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o

A、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硝酸镀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献试液变红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

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5.【答案】D

【解析】解: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如水不是溶液,故

A错误;

B、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B错误;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饱

和溶液不能溶解该物质,但可以溶解其它的溶质,故C错误;

D、汽油能溶解在煤油中形成溶液,故D正确。

故选:Do

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B、根据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考虑;

C、根据饱和溶液的限制条件考虑;

D、根据溶液的组成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溶剂不一定是水,饱和溶液只是对于某一种

溶质来说的,可以溶解其它溶质。

16.【答案】D

【解析】解:A、室温下,烧杯中装有200gNaCl溶液编号A,向烧杯中加入20g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尚

有2g固体未溶解,说明A溶液中又溶解了18g氯化钠固体,则A溶液是NaQ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B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贝IB溶液一定是NaCl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再向烧杯中加入20g水,固体全部溶解,C溶液可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

说法错误。

D、B溶液是室温下饱和溶液,则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根据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

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是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理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

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A

【解析】解:A、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是值得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故A正确;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故B错误;

C、合理使用化学知识改变世界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C错误;

D、人类利用的能量并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风能、太阳能灯,故D错误。

故选:Ao

A、根据新能源的种类来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来分析;

C、根据化学的利用来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分析。

此题是对能源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能源知识的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8.【答案】A

【解析】解:A、为确定家庭制氧机制出的氧气,氧气没有气味,不能通过闻味的方法,应使用带火星的木

条,故选项家庭实验错误。

B、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分离食盐和泥沙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故选项家庭实验正确。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为了获取海水中的食盐,可以将海水蒸发结晶,故选项家庭实

验正确。

D、家庭实验中可用品尝的方法区分白糖和食盐,有甜味的是白糖,有咸味的是食盐,故选项家庭实验正确。

故选:A»

A、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进行分析判断。

D、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

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

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9.【答案】D

【解析】解:A、最外层达稳定结构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筑原子、氮原子的最外层也是8个电子的稳定

结构,故错误;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

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错误;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例如中子也不带电,故错误;

D、溶液都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碘酒是溶液,所以也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正确。

故选:Do

A、根据微粒的结构进行解答;

B、根据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解答;

C、根据微粒的带电性进行解答;

D、根据溶液的特点进行解答。

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

20.【答案】AC

【解析】解:A、卢瑟福发现原子的结构,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道尔顿是原子之父,故A正确;

B、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水冲洗,否则会导致试管炸裂,故B错误;

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C正确;

D、肥皂水在硬水、软水中的不同现象,可以鉴别,但是不能用明矶鉴别软水和硬水;白酒有醇香气味,白

醋有酸味,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镀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可

以鉴别,故D错误。

故选:AC。

A、根据卢瑟福发现原子的结构,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道尔顿是原子之父进行分析;

B、根据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水冲洗,否则会导致试管炸裂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

D、根据肥皂水在硬水、软水中的不同现象,白酒有醇香气味,白醋有酸味;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

高,硝酸镂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进行分析。

本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用途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21.【答案】B

【解析】解:A、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B、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故选项正确。

C、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随着溶剂质量的增加,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

故选项错误。

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不断增加,但溶剂的质量不可能从

0增加,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根据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进行分析判

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AD

【解析】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微观变化过程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故选项说

法正确;

C、分子可由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就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说法错误确。

故选:AD.

A、根据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分析;

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

C、根据分子可由原子构成分析;

D、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2+

23.【答案】Al023FeNO3

【解析[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表示为A1;

(2)氧气是双原子分子,表示为。2;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

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所以3个亚铁离子表示为3Fe2+;

(4)硝酸根离子表示为NO。

故答案为:(1)A1;

(2)。2;

(3)3Fe2+;

(4)N0]。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

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

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

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4.【答案】B乳化+3697:16

【解析】解:(1)A.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天然材料;

B.蚕丝属于天然材料;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天然材料;

D.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属于天然材料;

故答案为:B;

(2)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

(3)①亚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

和为零,可得:(+1)+x+(-2)X2=0,则x—+3价;故答案为:+3;

②亚硝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14+32=69,故答案为:69;

③亚硝酸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x2)=7:16,故答案为:7:16;

④13.8g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是13.8gx篇x100%)=4.6g

答:13.8g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是4.6g。

(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元素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公式以及物质的化学式进行。

25.【答案】-():-二"2.W.XJ化合反应2H.O—211:,-():'分解反

应打,2a/,5化合反应

【解析】解:①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与山川;该反应符

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J"211:():;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

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③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

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

lnMg+O,><化合反应;

2_'//0'ill:­():;分解反应;

3Mi」。.'F,仅;化合反应。

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

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

法(写、配、注、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析】解:(1)13号元素为铝,铝原子结构示意图,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失

去3个电子变成离子;

(2)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图2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镁离子,符号是Mg2+;

(3)如表(图1)中第二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增大;根据这个规律推测,20号元

素为钙元素,电子层数为2,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因此钙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故答案为:

(2)Mg2+;

(3)逐渐增大;四。

周期表中,同一横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一竖行,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中,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过滤引流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27H21:2

【解析】解:(1)A实验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后烧杯内液体

浑浊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玻璃管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出;①管中气体是氧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在电

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水分子发生

了变化,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

(1)过滤;引流;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H2;1:2: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1)根据过滤操作要点分析;

(2)根据电解水实验现象以及微观实质分析。

明确过滤操作、电解水实验现象和结论是解答本题关键。

28.【答案】A加快要使方糖较快地溶解在水中,可以将研成粉末状、放入热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BA5

【解析】解:(1)实验一:实验一探究的是溶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故选:A;

实验二:根据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用玻璃棒搅拌,固体溶解速率加快;

实验三:根据实验三的现象,使方块糖溶解在水中比较快的的方法是:要使方糖较快地溶解在水中,可以

将研成粉末状、放入热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2)已知图中“C”和“•”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