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治理教学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_第1页
专题七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治理教学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_第2页
专题七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治理教学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_第3页
专题七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治理教学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_第4页
专题七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治理教学课件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治理近几年全国及地方高考命题统计:考点要求考题统计(2021—2023)备考建议政治制度和法制建设3年13考(选择题9次,非选择题4次)

3年考查基本平衡,复习关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重点把握我国的干部制度,认识中国国情和国家治理的特色。外交成就与祖国统一

3年7考(选择题5次,非选择题2次)

外交成就外交理念(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是考查重点,复习时多关注。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目录1近现代中国的外交2近现代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3近现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4命题分析: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考查,多利用名种史料、图表创设命题情境,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原因、内容及产生的影响。备考建议:(1)知识角度:南京临时政府的特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苏维埃政权、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三三制”原则)、解放区的政权建设等是考查重点。(2)综合考查:命题时可能多角度结合考查。需注意近现代中国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的对比,分析政治制度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3)素养价值:分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考查唯物史观素养:对相关历史材料作出准确、合理的解释,考查历史解释素养。考点1: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主题线索提示:线索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先后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尝试以失败告终,最终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线索二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历经晚清、民国时期的屈辱外交和外交近代化曲折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外交政策逐渐成熟,打破了西方国家封锁、孤立中国的阴谋,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登上国际舞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线索三近现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晚清废除了科举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选官制度趋于公平公正,标准更加客观,大大提高了国家治理水平。线索四近现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政策,一方面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规范立法、司法、行政程序;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点1: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主干知识整合:(一)晚清至民国时期政治制度的探索时期制度具体内容晚清时期君主立宪制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由于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再加上顽固势力的镇压,最终失败。清末“新政”:改革官制、改革兵制、振兴商务、奖励实业、改革学制。并没有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矛盾,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南京临时政府民主共和制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妥协性以及力量的弱小,革命的成果最终落入袁世凯之手。北洋军阀时期政党政治1912年,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913年春,宋教仁被刺杀;二次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派继续为争取民主政治而斗争,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国民政府时期实行“训政”(1)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以党代政,剥夺人民权利。实质就是一党专政,独裁统治(2)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进入“宪政”时期考点1: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主干知识整合:(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时期制度具体内容

土地革命时期

工农民主政权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最具代表性的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一新型政权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权的最初实践和尝试。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建立了包括地主阶级在内的抗日民主政权,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抗战的最终胜利。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解放战争时期军政委员会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提出了对中国政权建设的设想。考点1: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主干知识整合:(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时期制度具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新民主主义政权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政权

(1)初步建立:①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发展与完善:①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③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考点1: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二、核心考点突破:(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民国初年,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经济落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横行,中国缺乏实行政党政治的必要条件。这是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根本原因。(2)民族资产阶级的缺陷: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资产阶级力量弱小,造成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与北洋军阀的斗争中不断妥协,最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人袁世凯手中。这是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主观原因。(3)封建势力的强大:民国建立后,袁世凯掌握着:强大的北洋新军,拥有丰富的统治经验,得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支持,迅速镇压了国民党发动的“二次革命”,这是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客观原因。(4)帝国主义的破坏: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积极支持袁世凯,遏制南京临时政府,这是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外部原因。(5)民众的民主素养不足:民国初年,大部分民众不知民主为何物,政党政治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社会启蒙明显不足.1.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考点1: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复杂多样,变化剧烈:①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政府(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农民革命政权(太平天国)、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南京临时政府)、新民主主义的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殖民地性质的政权(汪伪国民政府和伪满洲国);②组织形式:有君主制晚清政府(君主专制,清末新政时期试图向君主立宪过渡),太平天国政权;有共和制——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制),北洋政府(责任内阁制),国民党政府;还有特殊的军政府(西南护法军政府);③管辖区域:全国性政权(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局部政权(太平天国、西南护法军政府,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2)深受外国政治制度的影响中国近代新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政治制度都受到外国政治制度的影响;引进的政治制度大都经过了有选择的改造。(3)制度的实际运行仍深受中国传统的影响(如专制集权与分权制衡)。二、核心考点突破:考点1: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二、核心考点突破: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不同经济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工具行使权力主体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权力机关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有权组织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织。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相同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的异同考点1: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1.(2022·全国乙卷)20世纪30年代,中共中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政策调整为:给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停止没收富农的土地及财产,允许有产阶级代表参加苏区政权管理工作,等等。上述政策调整(

)A.代表根据地的全体民众意志 B.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做了准备 D.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社会动员变式训练:(2023·全国甲卷)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A.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后期,通过土地改革,妇女的经济地位得到提高,这有利于动员广大妇女投身抗战,这有助于巩固抗日根据地,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B项正确。BB【解析】考点: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中共中央对“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富农”“有产阶级”的政策调整,再结合所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日本侵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需要全民族团结抗战,B项正确。考点1: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2.(2022·江苏高考)1951年3月18日,毛泽东致函邓小平等领导同志:“民主人士及大学教授愿意去看土改的,应放手让他们去看……吴景超、朱光潜等去西安附近看土改,影响很好,要将这样的事例教育我们的干部。”在这里,毛泽东指示(

)A.应赋予人大代表以充分的权力 B.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C.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进行调研 D.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变式训练:(安徽高三校联)1953年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拥有7600万会员,195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拥有1300余万会员,1957年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拥有3400万会员,1957年加入合作社的农民社员人数为1.62亿,同时类似的知识分子、学生和少先队等组织也相继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的成立(

)A.体现了我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C.扩大了政治协商多党合作的基础 D.使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解析】考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权建设。鼓励民主人士了解土改情况,并将民主人士代表参观土改作为典型事例教育干部,毛泽东的指示为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树立典型,D项正确。【解析】从材料得知,这些组织的建立和扩大,恰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这既是中共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法宝之一,A项正确。DA考点1: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3.(2022·湖南高考)1949年3月,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在全市职工积极分子大会上强调,“私营工厂的工人又是主人,又不是主人,从国家方面讲他们是主人,在工厂又要受资本家指挥,这又不是主人”。这表明北京市(

)A.对民族资本家妥协退让 B.贯彻新民主主义政策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已准备接管私营企业变式训练:(湖南师大附中校考)下面为1949-1952年中国私营工业产品的销售情况统计表(单位:%)。据表可知,当时的中国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国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增强C.私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解析】考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条件。根据材料可知,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讲话意在强调保护私营工厂的生产,保护民族工商业是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表现,B项正确。【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私营工业产品的销售当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比例上升,说明国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增强,故B选项正确。BB考点2: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命题分析:对近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考查,多利用各种史料、表格数据等创设命题情境,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内容、调整的原因和影响。备考建议:(1)知识角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20世纪60年代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新时期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2)综合考查:命题时可能多角度结合考查。需注意新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及与当时国内、国际局势的关系。(3)素养价值:分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考查唯物史观素养:对相关历史材料作出准确、合理的解释,考查历史解释素养。考点2: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一、主干知识整合:(一)中国近代的屈辱外交关系时期外交观念、外交成就清政府外交(屈辱外交)鸦片战争前“朝贡外交”“闭关自守”鸦片战争缺乏主权观念,“开眼看世界”:设立“五口通商大臣”,负责管理五处通商口岸的对外事务;1861年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自强”“制夷”。甲午战争后逐渐放弃对抗:外务部的设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3月)妥协外交: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只是主张推翻清王朝,南京临时政府幻想取得列强的支持北洋军阀政府外交(1912年3月—1928年)卖国外交:1915年5月,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日民四条约”;1917年中国加入一战的协约国一方;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卖国外交:改订新约运动;1942年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3年中英美三国首脑开罗会议、《开罗宣言》;1943年中国与英美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二战后是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创始国。历史概念:

改订新约运动

1928年,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南京国民政府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美国为争得在华的外交优势,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它各国相继仿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新约。列强用条约的形式,表面上承认中国在关税上有对等的权利,但实际上由于中国经济落后,并不能从列强那里取得对等的利益。至于废除领事裁判权的交涉,由于列强借故拖延,双方迟迟不能签约。考点2: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一、主干知识整合:(二)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1)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外交策: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2)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①外交调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②周边外交: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③全方位外交:进入21世纪,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3)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①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习近平外交思想。②主要内容:A.外交布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B.中国方案:针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发展目标。C.着眼世界:中国不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并积极践行中国方案。考点2: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二、核心考点突破:

(一)晚清时期外交近代化的曲折历程

1.从“宗藩体制”到“条约体制”的转变(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是“华夷”秩序(朝贡体系)。①形成以中华为中心的区域性国际体系;②保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浸透着浓厚的“天朝上国”和“华夷观念”;③崇尚厚往薄来,睦邻友好,万邦来朝。(2)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政策结束,但仍然保持浓厚的传统“华夷”观念。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中国丧失部分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朝上国观念遭到沉重打击,外交政策和观念开始走向近代化。创建使领制度,对外派遣常驻使节。外务部的设立标志着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2.晚清外交观念:从“华夷之辨”到“华洋对等”。①“中心王国”的观念逐渐消退;②求师”的心理将西方器物层面的东西归置于“洋务”;③以开放进行贸易制敌;④独立主权意识和平等意识;⑤正视国家利益;⑥原则性与灵活性。(3)外交艰难转型的历史影响:①推动了外交近代化进程。②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③外交体制逐步完备起来,走进国际社会,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保护海外华侨利益,密切华侨与祖国的关系等方面有积极作用。考点2: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二、核心考点突破:(二)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概述基本原则政策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1)一个中心: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外交应以服务于国家发展为中心,更加积极有效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两大杰出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形成“万隆精神”。三个时期特点①奠基时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边倒”,步入国际舞台。②拓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一大片”,改善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③创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两个基本点:中国外交要维护中国在世界上的正当利益和促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互利共赢。考点2: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二、核心考点突破:(三)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1)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往往决定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目的和方式,进而影响地区甚至整个国际关系的格局。(2)国家利益:谋求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它会影响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3)国家的历史传统:一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使得其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自己的特色。(4)国家的意识形态:一国的意识形态反映这个国家的社会需求,并会影响到其外交政策的制定。(5)国内斗争:外交也是国内政治的一部分,国内党派斗争、阶级斗争都可能会影响到外交政策的制定,有的国家甚至通过发动战争来转移国内斗争的视线。(1)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我国外交提出三大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2)两极格局遭到挑战: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一大片”政策,广泛与亚非拉国家建交,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邦交正常化。(3)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国际交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四)国际格局的演变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1.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和时代价值(1)背景:

①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与大调整的时期。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也日益加深。③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因素非常突出,当今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2)时代价值:

①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②反映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③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④指明了未来世界发展和人类前进的方向。2.中国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1)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巴黎协定》生效。(2)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3)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核心理念,是各方推动“一带一路”的重要共识,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等重要国际文件。(4)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5)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考点2: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二、核心考点突破:(五)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贡献考点2: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三、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1.(2022·山东高考)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一今美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 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 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变式训练:(2023·湖南卷)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解析】晚清政府的外交官薛福成认识到强国不受国际法的限制,弱国事事受制于国际法,且受到不平等对待。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外交往过程中对国家自强的认识,C项正确。CD【解析】考点:晚清的外交思想。根据材料“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可知,学者张斯桂认为《万国公法》对中国外交有益,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D项正确。考点2: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三、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2.(2022·广东高考)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变式训练:(2023·山东卷)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解析】考点:新中国的外交。根据材料“日内瓦会议、走出去”及所学知识可得,毛泽东主张通过支持东南亚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来提升中国的影响力,B项正确。【解析】据所学可知,影响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题干中提及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说明与周边国家交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周边国家与中国可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C项正确。BC考点3:近现代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命题分析: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考查较少。对近现代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考查,多利用名种史料、图表等创设命题情境,主要考查科举制度的废除、民国时期的选官制度和新时期公务员制度。备考建议:(1)知识角度:科举制废除、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新时期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2)综合考查:命题时可能多角度结合考查,比较不同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影响,以及与西方文官制度的联系与比较。(3)素养价值:分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考查唯物史观素养;对相关历史材料作出准确、合理的解释,考查历史解释素养。考点3:近现代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时期制度演变晚清时期①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②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所有考试悉照旧制。③1901年,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④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不久又确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⑤1905年废除科举制.民国时期①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②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1913年初,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①干部制度: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②改革和完善: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③公务员制度: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一、主干知识整合:④改革开放后: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逐步实现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⑤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特别是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取得很大成绩。考点3:近现代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二、核心考点突破:1.晚清政府官制改革的特点(1)以集权为目的,以重用皇亲勋旧为手段。为了强干弱枝,解决晚清以来朝廷权力下移、内轻外重的局面,清廷的每次官制调整几乎都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2)在一定程度上取法西方,以权力制衡为原则设官分职。清廷在官制改革中虽以集权为目的,但制衡权力的原则仍有所体现,分权的目的是集权,二者并不矛盾。(3)以渐进因循的方式进行官制改革。官制改革是在清末政权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展开的,改革的目的是消弭危机、维护统治,这就决定了官制改革的不彻底性、设官方式和内容的因循苟且性,这是清廷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矛盾。2.近代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的特点(1)中西合璧: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总体上以西方文官制度为蓝本,同时汲取了科举制的合理成分,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2)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在法治化道路上经历了逐步发展的进程。有关文官考试、任用、薪俸抚恤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无到有,逐渐完善。(3)党治、军治的色彩浓厚:民国时期处于军阀割据时期,军阀混战党派斗争激烈。北洋政府时期,文官制度军治色彩浓厚;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党治色彩浓厚。(4)缺乏推广实践:北洋政府时期,令出多门,地方军阀各行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虽然名义上建立了统一的政权,但是,地方势力往往将中央所派官员看成是蒋介石集团对地方的人事渗透,拒绝执行。考点3:近现代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二、核心考点突破:3.现代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角度西方文官制度中国公务员制度选用标准注重通才或专才,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主要条件两官分途西方实行“两官分途”,有“政务官”与“事务官”之分指导原则标榜“政治中立”,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活动,不得带有政治倾向管理体制强调“与党派脱钩”,公务员职务晋升不受政党干预服务对象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受雇于政府,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资产阶级服务我国明确提出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公务员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各级各类公务员根据需要可以相互转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我国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公务员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考点3:近现代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三、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1.(2022·广东高考)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变式训练:(北京市怀柔区高二期末)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考试废除后,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件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引发学生与工农运动结合 B.改变旧式价值观念C.加快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D.推动传统社会的转型C【解析】考点:科举制度的废除。材料反映了新政期间清政府鼓励留学,不断削弱科举地位,人才培育方向和人才流动方向发生变化,新型知识分子阶层的力量不断壮大,因此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C项正确。【解析】材料“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件变动”体现的是科举制废除对新式学堂及学生群体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进而引发社会转型,D项正确。D考点3:近现代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三、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2.(2023·湖南高考)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辛丑条约》签订 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C.清末新政的推行

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变式训练:(湖北恩施校联考)1901年,清廷中央根据大乱之后迅速开科的历史经验,希望举行乡试,以固结士心并提振权威,但遭到东南督抚的反对,最终东南各省辛丑乡试延期,西南、西北等省则按期举行。这反映了(

)A.清廷统治分崩离析 B.清政府中央权威式微C.清廷科举因地制宜 D.清末新政的举步维艰【解析】考点:晚清罕见的科举现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明确规定“拳匪滋事杀害凌虐各国人民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以示“惩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罕见的科考现象,A项正确。【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政府“开科取士、收拢人心”的策略遭到东南督抚反对,辛丑乡试在东南数省没有实行,说明晚清时期东南地区的地方势力膨胀,清政府中央权威式微,B项正确。AB考点3:近现代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三、真题探究与变式训练:3.(2022·河北高考)优贡考试是清廷废除科举后保留的善后举措。据1907年《时报》载:在浙江优贡考试期间,一位趋新的外地书商发现当地士子对新学的了解相当“卑下”,“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语形容者”,他“不禁为吾浙前途悲”。据此可知,当时(

)A.风俗习惯新旧杂糅 B.教育近代化艰难起步C.社会呈现转型特征 D.士子对新政缺乏信心变式训练:(浙江统考二模)1902年创办的山西大学堂设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中学专斋初设经、史、政、艺四科,后只保留经学一门,并增设外文、理化、史地、艺体等。1905年首批毕业生分别被授予“贡生名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新式学堂已摆脱传统教育的模式和观念B.近代教育呈现出新旧交织的转型期特征C.该学堂的创办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D.学堂选官已经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解析】考点: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废除后,仍有大量的学子对新学不了解,不禁让人为国家前途担忧,说明此时新旧思想在碰撞,社会呈现转型特征,C项正确。【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末学堂教育改革呈现出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特征,体现出中国近代教育新旧交织的特征,B项正确。AB考点4:近现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命题分析:本考点近几年高考考查较少。对近现代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查,多利各种史料、图表、数据等创设命题情境,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的法治建设过程和影响,以及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备考建议:(1)知识角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54年宪法、1982年宪法、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形成、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是高考考查重点。(2)综合考查:命题时可能多角度结合考查,比较不同时期法律的内容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3)素养价值:分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考查唯物史观素养:对相关历史材料作出准确、合理的解释,考查历史解释素养。考点4:近现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主干知识整合:(一)中国近现代法治建设1.近代:(1)清政府时期①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主张依法治国。②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近代第-部宪法。(2)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3)北洋政府时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法制化的进程。(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46年召开伪国民大会,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实质上维护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2.现代:(1)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核心是54年宪法)。(2)完善时期: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制定了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人新的发展时期。②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③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人一个新阶段。202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考点4:近现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一、主干知识整合:(二)中国近现代精神文明建设1.近代:(1)抵抗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对中国的思想界起到了思想启迪的作用。(2)洋务派:“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播奠定了基础。(3)早期维新思想: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未付诸实践。(4)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5)革命思想:民主共和理念得到传播。(6)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7)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的发展。(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9)毛泽东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2.现代:(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社会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2)改革开放后:①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②20世纪90年代: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③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千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④2001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⑤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考点4:近现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二、核心考点突破:(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特点1.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需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可避免多党制可能造成的政治不稳定,又可避免一党制无视社会多元化的需求、脱离社会现实的弊端。2.民主建设与法治建设结合:民主是法治的前提与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与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完善与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的健全与保障同样没有政治的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