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任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读读写写瞭望(liàowàng)从高处或远处望去。缅怀(miǎnhuái):追思。探察(tànchá):探究考察。探讨(tàntǎo):探索研讨。检讨(jiǎntǎo):对自己的过错作出反省。彷徨(pánghuáng):走来走去,犹豫不决。激变(jībiàn):发生突然而激烈的变化。格物致知(géwùzhìzhī):探究事物原理,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袖手旁观(xiùshǒupángguān):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协助别人。多指看到别人有困难,不帮助别人。不知所措(bùzhīsuǒcu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学习任务一温故知新了解文体常识二跳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三浏览课文梳理文章思路四精读赏析品味严谨语言五品读文段判断议论方法一温故知新了解文体常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作者的见解和主张证明论点的材料证明论点的过程事实论据理论论据事实数据名言警句谚语作者说理分析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③对比论证④比喻论证⑤类比论证⑥引用论证论证结构引论——本论——结论(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温故知新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1)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4)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梁启超《最苦与最乐》(七下)二跳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论点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太平。跳读课文思考归纳实验精神在科学上有什么重要性?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跳读课文思考归纳第一,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跳读课文思考归纳儒三浏览课文梳理文章思路划出每段的关键句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浏览课文梳理思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1-2)提出论点——引出格物致知并解释二(3-12)分析论点3-5:传统中国教育的弊端6-10:

的重要性11-12:当今中国学生的现状三(13)得出结论——

的意义实验精神培养实验精神四精读赏析品味严谨语言精读赏析品味语言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一句中,划线词语的顺序能否调换?不能。这三个词语按逻辑顺序排列,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能选择正确的目标;确定目标后,必须要有敢于开始实验的勇气;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只有这样,实验才能顺利完成。体现了演讲词说理的严密性、逻辑性。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一句,若删去“唯一”,句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唯一”的意思是“只有一个,仅有一个”,这个词语强调了“探索”在“寻求真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删去,就失去了强调意味,会影响演讲词说理的准确性。精读赏析品味语言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精读赏析品味语言可能表示猜测、大都限制范围,表现了论证语言的严密性。五品读文段判断议论方法品读文段判断方法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正面论证举例论证反面论证举例论证总结归纳比较阅读演讲词《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特点抒情性演讲。它是在特定情境下的一次即兴演讲,有极强的针对性。议论性演讲。它是在严肃场合的正式演讲,知识性、逻辑性较强。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1-2)提出论点——引出格物致知并解释二(3-12)分析论点3-5:传统中国教育弊端——王阳明格竹(举例论证)6-10: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科学研究竹子的方法1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