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解析(共四套)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解析(共四套)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解析(共四套)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解析(共四套)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解析(共四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0页(共80页)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一、选择题(60分,每题3分)1.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2.西双版纳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种植水稻.那么,你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3.“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聪明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父子关系 B.武艺高强 C.有才有德 D.年长者为首领4.下面哪一项内容属于王位世袭()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C.禹传位给伯益 D.夏传子家天下5.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周王的妻妾周王的儿子妻(正室)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妾二(侧室)D、二哥(22岁)A.A B.B C.C D.D6.甲骨文的发现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①它记录了商王的活动②今天的汉字与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③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④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通过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实力④各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的APEC会议上表示:中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历史上,商鞅由于变法触动了旧贵的利益,遭遇车裂的命运。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推行县制9.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实行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10.某校教室里张贴着这样一位名人图画,图画简介中写道:他鄙视权贵,批判和嘲笑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合理现象……他是()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11.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随即下令全国统一书写()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行书12.汉初的统治者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经济 B.巩固统治 C.鼓励生产 D.与民休息1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颁布的“推恩令”,主要是针对西汉前期出现的()A.王国问题 B.货币不统一的问题C.社会贫困的问题 D.思想混乱的问题14.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15.某个城市打出了这样一条旅游口号:“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个城市可能是今天的()A.北京 B.洛阳 C.西安 D.咸阳16.发明我国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的麻沸散的是我国古代名医()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17.下列史实,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不可能查阅到的是()A.秦统一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C.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D.华佗制成“麻沸散”18.人们誉称的“史学两司马”是指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他们分别写下了不朽的史学巨著.其中司马光所著的是()A.《史记》 B.《论语》 C.《资治通鉴》 D.《道德经》19.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20.公元383年,哪一场战争之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二、判断题(每题2分)2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判断对错)22.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判断对错)23.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抵达夷洲,加强大陆与夷洲的联系。。(判断对错)24.我国在夏朝就出现了文字。。(判断对错)25.华佗是东汉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判断对错)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7.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材料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举出曹操为实现雄心壮志进行的著名战役。以少胜多:以多败少:(3)他进行的赤壁之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28.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美术字书》[探究导学](1)比较材料一、二并思考,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这种变化的原因。(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有何启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60分,每题3分)1.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北京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考点】12: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元谋人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发现于云南省的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揭开中国历史的第一页.故选B.2.西双版纳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种植水稻.那么,你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考点】15: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的,最早开始农耕生活的河姆渡人自然就成了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解答】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北京人还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猎为生.C.河姆渡人是我国境内的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D.半坡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故选C.3.“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聪明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父子关系 B.武艺高强 C.有才有德 D.年长者为首领【考点】19:尧舜禹的“禅让”.【分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知道禅让制的继承者须具备的条件是有才有德的人.【解答】相传,尧年老的时期,征求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推举有才德的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的时候,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因此说“禅让制”是一种部落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须具备的条件是有才有德的人.故选C.4.下面哪一项内容属于王位世袭()A.尧传位于舜 B.舜传位于禹C.禹传位给伯益 D.夏传子家天下【考点】22: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分析】本题考查王位世袭制的确立,知道夏传子,家天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传子,家天下属于王位世袭.AB属于禅让制,C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D.5.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周王的妻妾周王的儿子妻(正室)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侧室)C、大哥(25岁)妾二(侧室)D、二哥(22岁)A.A B.B C.C D.D【考点】26: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西周的宗法制,本题主要考查了宗法制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解答】西周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根据规定,由正室的第一个孩子来继承王位.从表格中信息可以判断应该由三哥来继承王位.故选A.6.甲骨文的发现意义重大,主要是因为()①它记录了商王的活动②今天的汉字与它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③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④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考点】2L:文字的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演变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也叫铭文或钟鼎文.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商朝,为研究商朝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大大丰富了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资料.这种文字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所以①②③选项都符合题意;④选项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排除.故选C.7.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通过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实力④各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考点】28:春秋五霸.【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题目给出的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各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都属于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评价,都是正确的.故选A.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的APEC会议上表示:中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历史上,商鞅由于变法触动了旧贵的利益,遭遇车裂的命运。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推行县制【考点】2F:商鞅变法.【分析】本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的APEC会议上表示:中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历史上,商鞅由于变法触动了旧贵的利益,遭遇车裂的命运.”为背据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据题干“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10月的APEC会议上表示:中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历史上,商鞅由于变法触动了旧贵的利益,遭遇车裂的命运.”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就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D建立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A和B措施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故选C.9.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实行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考点】2P:百家争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有关内容.识记“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故“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了“社会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故选D.10.某校教室里张贴着这样一位名人图画,图画简介中写道:他鄙视权贵,批判和嘲笑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合理现象……他是()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考点】2P: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庄子.识记庄子的重要主张.【解答】“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出自《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钩:带钩.白话译为:那些偷了一个带钩的人要受惩罚处死,而盗窃一个国家的人却做了诸侯.诸侯之家有仁义之名,那不就是剽窃来的仁义圣知吗?)表现了庄子外冷内热,愤世嫉俗的一面.故选C.11.文字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随即下令全国统一书写()A.楷书 B.隶书 C.小篆 D.行书【考点】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解答】秦统一后,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故选C.12.汉初的统治者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经济 B.巩固统治 C.鼓励生产 D.与民休息【考点】35:西汉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汉初的统治者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知道其目的是巩固统治.【解答】依据所学知识,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贵为天子,还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故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故选B.13.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颁布的“推恩令”,主要是针对西汉前期出现的()A.王国问题 B.货币不统一的问题C.社会贫困的问题 D.思想混乱的问题【考点】37: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有关知识的识记.【解答】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王国问题逐渐突出.汉武帝推行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故选A.14.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宣政院的设置【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分析】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答】西域都护设置后,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故选:C.15.某个城市打出了这样一条旅游口号:“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个城市可能是今天的()A.北京 B.洛阳 C.西安 D.咸阳【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注意把握西汉时丝绸之路的起点.【解答】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欧洲(大秦).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通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故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故选C.16.发明我国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的麻沸散的是我国古代名医()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考点】3O: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解答】A.扁鹊发明了“四诊法”.B.华佗发明了“麻沸散”.C.张仲景写了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D.李时珍的医学著作是《本草纲目》.故选B.17.下列史实,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不可能查阅到的是()A.秦统一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C.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D.华佗制成“麻沸散”【考点】3R:司马迁与《史记》.【分析】本题以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依托,考查《史记》.【解答】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华佗是东汉人,因而华佗制成“麻沸散”不可能查阅到.故选D.18.人们誉称的“史学两司马”是指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他们分别写下了不朽的史学巨著.其中司马光所著的是()A.《史记》 B.《论语》 C.《资治通鉴》 D.《道德经》【考点】6M: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分析】本题重在考查中国古代史上的两部历史巨著《史记》和《资治通鉴》.【解答】根据课本知识: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故选C.19.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考点】43:三国鼎立的形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题干中“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关键信息.在我国历史上,统一、和平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经济发展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解答】A、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来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实现了地区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B、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以后,战乱比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少了;同时,三国为了自己不被消灭,进而为了实现统一,都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与东汉末年相比,三国的经济都有所发展;C、三国鼎立是一种“政权割据,国家分裂的局面”,但是这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D、三国时,局部的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同时,民族关系的破坏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故选A.20.公元383年,哪一场战争之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考点】45: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淝水之战的知识点,应把握淝水之战的有关历史.【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公元383年”“前秦的统治瓦解”,结合所学知识:383年,淝水之战,东晋打败前秦,此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故选B.二、判断题(每题2分)2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判断对错)【考点】11:人类的起源.【分析】本题考查了人与动物的区别.【解答】会不会制造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故答案为:√.22.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判断对错)【考点】15: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解答】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故答案为:√.23.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抵达夷洲,加强大陆与夷洲的联系。√。(判断对错)【考点】44: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早在三国时期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抵达夷洲(今台湾).【解答】据所学知,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抵达夷洲(今台湾),加强大陆与夷洲(今台湾)的联系.故答案为:√.24.我国在夏朝就出现了文字。√。(判断对错)【考点】2L:文字的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演变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原始文字的雏形,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等文化遗存看已经出现,并在逐步发展中.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历史上已有夏篆的记载.所以我国在夏朝就出现了文字.故答案为:√.25.华佗是东汉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判断对错)【考点】3O: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分析】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华佗和张仲景.【解答】东汉末年,张仲景不是华佗,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考点】PG:材料解析题;19:尧舜禹的“禅让”;2E: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PJ:阐述见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大禹与李冰.(2)本题考查都江堰.(3)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疏导”“三过家门而不入”等关键词可知,A即指大禹.大禹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为主、堵塞为辅的方法来治理水患;根据材料二中“和儿子一起”“岷江流域”“成都平原”等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B即指李冰.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有效地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水患问题,使其成为“天府之国”.(2)根据材料二中“和儿子一起”“岷江流域”“成都平原”等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水利工程即指都江堰.(3)根据材料中“疏导”“带领人们”等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总结:两位水利专家都依靠了人民群众的力量,都采用了堵和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故答案为:(1)A:大禹;B:李冰.(2)都江堰.(3)依靠群众;采用堵和疏导相结合的方法.27.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材料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举出曹操为实现雄心壮志进行的著名战役。以少胜多:官渡之战以多败少:赤壁之战(3)他进行的赤壁之战带来的影响是什么?【考点】41:官渡之战;42:赤壁之战.【分析】本题考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材料诗句中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变革现实、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2)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答案为:(1)统一中国.(2)官渡之战;赤壁之战.(3)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8.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美术字书》[探究导学](1)比较材料一、二并思考,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这种变化的原因。(3)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有何启示?【考点】46: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69: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江南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1)由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可知,我国江南地区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我国江南地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即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2)古代经济重心之所以不断南移,主要是因为战争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围绕“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决策者的重视和正确的决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发展经济要注意与环境发展相协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等”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2)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3)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决策者的重视和正确的决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发展经济要注意与环境发展相协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持可持续发展态势等.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2.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是()A.北京人 B.丁村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3.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在长江流域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遗迹的是()A.浙江河姆渡遗址 B.陕西半坡村遗址C.山东大汶口遗址 D.北京周口店遗址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普遍使用的是()A.打造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器 D.铁器5.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C.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D.蚩尤的部落6.在我国远古时代,经常发生大的水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造福人民,它是()A.皇帝 B.舜 C.禹 D.尧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8.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A.要重视教育,奖励科技发明 B.要任用贤能,勤政爱民C.要加强国防军备建设 D.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9.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塑造了武王姬发、姜尚等人物形象,那么这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武王伐纣 B.诸侯争霸 C.大禹治水 D.盘庚迁殷10.制度创新是政台文明体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实行()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12.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是庄严的礼器,根据你所学,你认为“鼎”最早的用途是()A.装饰用品 B.殉葬用品 C.祭祀用品 D.耕地工具1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大盂鼎14.春秋时期最先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周幽王15.战国时期,七雄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地处西部的一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这一诸侯国是()A.齐国 B.魏国 C.秦国 D.赵国16.战国时期修建的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是()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17.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强调了做人要不卑不亢,应该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句话是谁说的()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19.关于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有以下四种说法()A.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B.防止中原人民和北方少数民族联手抗秦C.战争时点狼烟发警报方便D.考验人民对皇帝是否忠诚2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黄巾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C.陈胜、吴广起义 D.李自成起义21.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A.巨鹿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楚汉之争22.在我国历史上以勤俭著称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23.如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A.西域都护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C.驻藏大臣的设置 D.台湾府的设置25.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26.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张衡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27.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 B. C. D.28.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道德经》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29.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A.张衡 B.祖冲之 C.郦道元 D.华佗30.被后人称为“书圣”,其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家是()A.顾恺之 B.郦道元 C.王羲之 D.王献之二、列举题(本题2小题,31题4分,32题3分,共7分)31.请列举出本册教材你所掌握的历史成语典故4个。32.请列举出本册教材以少胜多的3个战役的名称。三、识图释图题(本题3个小题,33题9分;34题16分;35题9分.共34分)33.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人物是,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是,创建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制度。(2)图二和图三反映了秦朝哪两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3)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史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4)这位帝王在位期间修建的什么成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象征?34.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这幅图是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图,也是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请回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参照图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B、C与终点D的地名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3)在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种种的艰难,但他仍然坚持完成使命,张骞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向西方输出的物品有哪些?沿着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物品有哪些(各举两例)(5)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35.看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什么?(3)通过学习相信你也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说出他的两条语录。(4)说一说他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四、材料分析题(本题2个小题,36题8分;37题9分.共17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1)请解释这句名言的含义。(2)司马迁所著的对后世影响最大史书是什么?这部书的体裁是什么。(3)结合材料和教材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司马迁著这部书的态度。(4)通过学习,说说你了解的司马迁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材料二鲜卑族姓汉族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请回答:(1)两则材料内容所体现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2)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背景)是什么?(3)材料中改革者具体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点即可。)(4)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五、读史有感38.“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使国家都富强起来;夏桀商纣,墨守祖宗的成规,结果都使国家灭亡。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请回答:(1)这段话是谁说的?说这段话的人在哪国进行了变法?(2)请你写出他变法的两项措施。(3)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4)成功的改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很大的,联系这次变法或者今天的改革,请谈一谈你的感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个小题,每题1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考点】13:北京人.【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出代表40多个尸体的头盖骨、下颌骨、牙齿等化石和丰富的石器、骨器、角器与用火遗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故选B.2.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是()A.北京人 B.丁村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考点】16: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析】本题考查半坡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解答】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北京人、丁村人还不会原始农耕生活.故选D.3.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在长江流域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遗迹的是()A.浙江河姆渡遗址 B.陕西半坡村遗址C.山东大汶口遗址 D.北京周口店遗址【考点】15: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分析】本题以水稻种植为切入点,考查河姆渡居民.【解答】依据所学,距今7000年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河姆渡人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故选A.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普遍使用的是()A.打造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器 D.铁器【考点】15: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6: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分析】本题以使用工具为切入点,考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解答】依据所学,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处于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故选B.5.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C.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D.蚩尤的部落【考点】18: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分析】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故选C.6.在我国远古时代,经常发生大的水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造福人民,它是()A.皇帝 B.舜 C.禹 D.尧【考点】19:尧舜禹的“禅让”.【分析】本题考查大禹治水,知道大禹治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解答】相传大禹治水在外13年,三次经过自己家的大门,也顾不上回家看看.这反映了大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也因此演化出一个成语:三过家门而不入.故选C.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考点】21: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建立.需要识记大量知识点进行知识积累.【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立起国家机构,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炎帝、皇帝时期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没有国家的产生,尧舜禹禅让制之后,禹建立夏朝,死后并传位给启,禅让制变为世袭制.故答案选A.8.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A.要重视教育,奖励科技发明 B.要任用贤能,勤政爱民C.要加强国防军备建设 D.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考点】23:夏朝的灭亡;24:商朝的建立与灭亡.【分析】本题考查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启示,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答】夏桀建行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的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暴君商纣修筑豪华宫殿园林,施用炮烙酷刑,镇压人民;由此我们得知是因为暴政导致的.只有任用贤者勤政爱民,为百姓着想,才能长治久安.故选B.9.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塑造了武王姬发、姜尚等人物形象,那么这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武王伐纣 B.诸侯争霸 C.大禹治水 D.盘庚迁殷【考点】24:商朝的建立与灭亡.【分析】本题以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为切入点,考查武王伐纣的相关知识.【解答】《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写的一篇小说.主要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杨戬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所以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都与武王伐纣有关.故选A.10.制度创新是政台文明体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西周实行()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考点】26:西周的分封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应熟练识记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内容.【解答】材料中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以藩屏周”是“拱卫周王室”的意思,就是说用同姓诸侯构筑一道屏障,来捍卫周天子的中央权威.这指的是分封制度.故答案选B.1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考点】2L:文字的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老文字的有关知识.应掌握甲骨文的有关知识.【解答】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所以答案选B.12.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是庄严的礼器,根据你所学,你认为“鼎”最早的用途是()A.装饰用品 B.殉葬用品 C.祭祀用品 D.耕地工具【考点】2I:青铜器.【分析】本题以“最早的用途”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鼎的知识.【解答】依据所学知识,鼎最早是作为食器和炊具而进入先民的生活的,继而又作为祭器和礼器成为奴隶主贵族等级身份的象征,直到后来,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故“鼎”最早的用途是祭祀用品.故选C.1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大盂鼎【考点】2I:青铜器.【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商代的青铜文明,重点识记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解答】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还有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灿烂时期.故选A.14.春秋时期最先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周幽王【考点】28:春秋五霸.【分析】本题以“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为切入点,考查齐桓公称霸.【解答】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了强大的军队,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故选B.15.战国时期,七雄之间兼并战争不断,地处西部的一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这一诸侯国是()A.齐国 B.魏国 C.秦国 D.赵国【考点】2A: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分析】本题以地处西部的一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为切入点,考查战国七雄.【解答】依据所学,战国时期,秦国地处西部,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故选C.16.战国时期修建的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是()A.灵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考点】2E: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都江堰是战国时期修建的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故选C.17.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考点】2O:老子和孔子.【分析】本题考查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解答】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选B.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强调了做人要不卑不亢,应该具有坚定的立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句话是谁说的()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考点】2P:百家争鸣.【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孟子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思想.【解答】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思想,意思是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才是大丈夫.故选B.19.关于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有以下四种说法()A.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B.防止中原人民和北方少数民族联手抗秦C.战争时点狼烟发警报方便D.考验人民对皇帝是否忠诚【考点】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秦始皇在位时,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解答】为安定北边,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让蒙恬负责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故选A.2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黄巾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C.陈胜、吴广起义 D.李自成起义【考点】34: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故选C.21.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A.巨鹿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楚汉之争【考点】35:西汉的建立.【分析】本题考查楚汉之争.【解答】依据所学,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206年,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争夺帝位的战争,最后刘邦打败项羽,夺得帝位.因为刘邦称汉王,项羽称西楚霸王,因此历史上把这场战争称为楚汉之争.故选D.22.在我国历史上以勤俭著称的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考点】36:文景之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景帝的统治.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解答】汉文帝时期,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了,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汉景帝在我国历史上是以勤俭著称的皇帝.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故选D.23.如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的因素,汉武帝()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点】37: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分析】由题干“郡国并行”“威胁兵权”“汉武帝”可知,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解答】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势力相当大,严重威胁中央政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准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四个选项中A选项也是为了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兵权问题,但是在汉景帝时实行的,B选项是西周实行的,D选项是汉武帝为统一思想实行的措施,故本题选C.2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A.西域都护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C.驻藏大臣的设置 D.台湾府的设置【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分析】本题考查西汉对新疆地区的管辖知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这是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从此,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选A.25.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考点】3K:纸的发明和改进.【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造纸术的影响.【解答】造纸术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书写的材料,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保存和传播,至今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社会,B符合题意;而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排除A、C、D.故选:B.26.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A.张衡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考点】3O: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分析】本题考查张仲景.【解答】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故选B.27.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 B. C. D.【考点】43:三国鼎立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解答】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故选D.28.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道德经》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考点】4B: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齐民要术》的有关知识.【解答】根据题干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科学著作”等要求,可以判断出指的是《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著作,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著作,《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的著作,《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的著作.故选B.29.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A.张衡 B.祖冲之 C.郦道元 D.华佗【考点】4A:祖冲之与圆周率.【分析】本题考查祖冲之和圆周率.【解答】祖冲之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他在数学研究,特别是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故选B.30.被后人称为“书圣”,其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家是()A.顾恺之 B.郦道元 C.王羲之 D.王献之【考点】4D: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分析】本题考查王羲之的相关知识.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解答】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选C.二、列举题(本题2小题,31题4分,32题3分,共7分)31.请列举出本册教材你所掌握的历史成语典故4个。【考点】28:春秋五霸;2A:战国七雄与著名战役;34: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45: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中的历史典故.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即可作答.【解答】在商朝,商纣王暴虐无道,在牧野之战中商朝军队阵前倒戈,阵前倒戈与牧野之战有关;公元前632年,城濮大战中,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晋楚争霸时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是退避三舍;在秦末农民战争中的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激励将士,打败了秦军,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鸿门宴中项羽的谋士范增欲杀害刘邦的故事,现在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战国后期,在长平之战中,赵王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导致赵军大败.故答案为:阵前倒戈;退避三舍;破釜沉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纸上谈兵等等.32.请列举出本册教材以少胜多的3个战役的名称。【考点】28:春秋五霸;41:官渡之战;42:赤壁之战;45: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上四次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有发生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统一了北方;发生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发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故答案为: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三、识图释图题(本题3个小题,33题9分;34题16分;35题9分.共34分)33.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中的人物是秦始皇,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是秦朝,创建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图二和图三反映了秦朝哪两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3)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史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4)这位帝王在位期间修建的什么成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象征?【考点】31: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1)本题以秦始皇图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建立和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2)本题以秦统一货币图和秦统一文字图为依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知识.(3)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为依托,考查的是郡县制的知识.(4)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为依托,考查的是秦长城的知识.【解答】(1)图一是秦始皇图.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图二是秦统一货币图,反映的是秦朝统一货币的措施.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图三是秦统一文字图,反映的是秦朝统一文字的措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秦朝建立后,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4)秦朝建立后,为抵御匈奴族的进攻,秦始皇派蒙恬主持修建了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的象征.故答案为:(1)秦始皇、秦朝、中央集权.(2)统一货币的措施和统一文字的措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货币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3)郡县制.(4)万里长城或秦长城.34.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这幅图是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图,也是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请回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参照图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B、C与终点D的地名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3)在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种种的艰难,但他仍然坚持完成使命,张骞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向西方输出的物品有哪些?沿着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物品有哪些(各举两例)(5)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分析】(1)本题考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增进汉朝同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2)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内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途径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终点是河西走廊.(3)本题考查张骞的精神;张骞的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坚毅的品质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对祖国的热爱和勇于冒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内容;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向西方输出的物品有丝织品、瓷器、养蚕、茶叶等;西方的葡萄、芝麻、胡萝卜以及杂技、印度的佛教等纷纷传人中国.(5)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开辟的重大历史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解答】(1)结合所学,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增进汉朝同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2)参照地图可知,丝绸之路的起点A是长安,终点D是欧洲或大秦;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以及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B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C中亚、西亚,再转运到D欧洲(大秦),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3)结合张骞的精神作答;如学习他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坚毅的品质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对祖国的热爱和勇于冒险的精神.(4)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养蚕、茶叶、以及凿井、冶铁等技术相继传到西方;西方的葡萄、芝麻、胡萝卜以及杂技、印度的佛教等纷纷传人中国.(5)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故答案为:(1)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第一次目的:第一次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了解和友好交往(或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2)A长安;B河西走廊;C中亚、西亚;D欧洲.(3)我们应当学习张骞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和开拓的精神,学习他的不畏险阻,报效祖国的精神.(4)输出的有:丝绸、瓷器、养蚕、茶叶、造纸术,凿井等技术漆器、金属工具等.输入:汗血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佛教、音乐舞蹈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5)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5.看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什么?(3)通过学习相信你也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请你说出他的两条语录。(4)说一说他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考点】2O:老子和孔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孔子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图片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1)图中人物是孔子,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3)本题考查了孔子的语录,依据事实回答即可,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4)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故答案为:(1)孔子;春秋(或春秋后期,鲁国人).(2)“仁”;儒家;《论语》.(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4)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四、材料分析题(本题2个小题,36题8分;37题9分.共17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少卿书》(1)请解释这句名言的含义。(2)司马迁所著的对后世影响最大史书是什么?这部书的体裁是什么。(3)结合材料和教材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司马迁著这部书的态度。(4)通过学习,说说你了解的司马迁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考点】3R:司马迁与《史记》;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本题以司马迁的名言切入考查《史记》的相关知识.【解答】(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总会死,有人死比泰山还重,有人死的比羽毛还轻.(2)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历史,该书作者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文笔优美,记人物形象生动.(4)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学习司马迁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忍辱负重、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等.故答案为:(1)人总会死,有人死比泰山还重,有人死的比羽毛还轻.(2)《史记》;纪传体.(3)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文笔优美,记人物形象生动(符合题意答出2点即可).(4)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忍辱负重、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材料二鲜卑族姓汉族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请回答:(1)两则材料内容所体现的是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2)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或背景)是什么?(3)材料中改革者具体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点即可。)(4)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考点】49:北魏孝文帝改革.【分析】本题题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解答】(1)根据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崤函,河洛代指洛阳),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与材料二图片、表格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2)结合所学可知,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改革.(3)根据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崤函,河洛代指洛阳),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与材料二图片、表格内容,可知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4)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故答案为:(1)北魏;孝文帝改革.(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3)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4)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五、读史有感38.“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使国家都富强起来;夏桀商纣,墨守祖宗的成规,结果都使国家灭亡。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请回答:(1)这段话是谁说的?说这段话的人在哪国进行了变法?(2)请你写出他变法的两项措施。(3)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4)成功的改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很大的,联系这次变法或者今天的改革,请谈一谈你的感想。【考点】2F:商鞅变法;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解答】(1)据题干“商汤王、周武王,都没有按照祖宗传下来的制度治理国家,可使国家都富强起来;夏桀商纣,墨守祖宗的成规,结果都使国家灭亡.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这段话是商鞅说的.商鞅在秦国进行了变法.(2)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有: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只要围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改革应注意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改革者要勇于探索和创新;青少年要有创新意识和革新观念等.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改革者要勇于探索和创新等方面作答即可.故答案为:(1)商鞅、秦国.(2)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秦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改革应注意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三)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请根据以下描述判断他们属于哪一早期人类“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他们是()A.蓝田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2.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3.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A.女娲和大禹 B.大禹和黄帝 C.蚩尤和黄帝 D.黄帝和炎帝4.“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是指()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禅让制代替世袭制C.私有制代替公有制 D.分封制代替禅让制5.《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度是()A.郡县制 B.三公制 C.分封制 D.县制6.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卧薪尝胆”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7.使“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成为可能,是因为()A.木石农具的使用 B.青铜工具的发明C.铁器、牛耕的推广 D.瓷器的制作8.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发展而来的。A.钟鼎铭文 B.大篆 C.甲骨文 D.隶书9.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B.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开辟丝绸之路10.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佛家学说 D.儒家学说11.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A.修筑都江堰 B.改进造纸术C.发明活字印刷术 D.制造地动仪1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