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1页
河南省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2页
河南省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3页
河南省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4页
河南省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5小题17分)材料一:人类的阐释自始至终都在追求真理性和澄明性,那是人类向往的阐释目标,也是阐释的理想境界。真理和澄明虽然昭示的是阐释的两个不同的层级,但都指向一个事实:阐释是面向公众的。这意味着阐释是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只有坚守公共性,才能圆人类的阐释之梦。离开公共性,阐释不可能,更遑论真理性和澄明性!阐释本身有它的内在规则,这个规则总体来说极为复杂,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好随意确定。它可能是整个人类的规则,也可能是生活在特定区域或国家、操持不同语言、从事不同专业研究者的规则;它遵循的是人性的共同性,或者是沟通、交流之后业已达成的共同性,其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意义的澄明。我们言说政治,政治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言说历史,历史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言说道德、伦理,道德、伦理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谈论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公共性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判断,但它又蕴含着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公共性包含着真理和谬误。真理不可能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族群都是真理,更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谬误也是。当然,这种公共性是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没有永远的真理和谬误,而公共性却是永远的。公共性的存在需要公共阐释去解惑释疑,需要公共阐释去彰显真理。在一定程度上,公共阐释维持着时代的公开、透明,维持着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持着政治的民主、正义,维持着人类的审美判断。(摘自李健《公共阐释:作为一种阐释理论的合法性》)材料二:“公共阐释”也即“阐释的公共性”,是对文学阐释行为根本属性的一种界定。任何一种阐释行为,都是一种参与生活、理解世界的方式,只有“公共阐释”才能让每一个个体有效并且高效地充分对话。与之相对的,则是“个体阐释”,也即阐释的个体性。它强调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性别、民族与生活经历,对待同一问题的视角与态度确实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如果仅仅将两者确定为二元对立的概念,显然是将问题简单化了。一般来说,“个体阐释”中会带有“公共阐释”的烙印,每一个个体都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而“公共阐释”中也会带有“个体阐释”的痕迹,如果没有个体作为基础,就不会出现阐释的具体性与交互性。面对如此棘手的“阐释循环”,诚如海德格尔所言:“决定性的事情不是从循环中脱身,而是依照正确的方式进入这个循环。”这一进入就是一种“介入式”的阐释行为。在置身于他者之中时,个体也在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域。这里的他者既指向个体(文学作品、个体读者),也指向整体(社会历史环境),更是要领会到“整体只是源于单个情形的范式展露”。文学阐释激活了世界、读者、作者与文本这四个时常被不同的文学理论切割破碎的要素。文学阐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阐释”。它首先面向的是文学作品,即对文学作品作出阐释主体的感受、理解与判断。在具体的文学阐释过程中,存在着以“个体阐释”为基础,并从个人走向社群再到整个人类的一种趋势。这一过程的每一次完成则意味着“个体阐释”得到了时空的检验而成为“公共阐释”。从政治学的角度,我们往往会将“公共性”与“私人性”对立起来谈,但是如果转移到文学领域,“公共性”的问题还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维度。这就是“文学之内”和“文学之外”的问题。正如韦勒克和沃伦所说,“事实上,任何文学史都不会没有自己的选择原则,都要做某种分析和评价的工作”。从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史来看,文论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个从“文学之外”转向“文学之内”,再转向“文学之外”的过程,即我们通常所描述的从“作者中心”向“文本中心”再向“读者中心”的两度转向。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看来,即使是“文学之内”的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及其关系,也是社会历史的再现或投射,这些均是现实生活在文学世界中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因此,强调“公共阐释”或“阐释的公共性”,应该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点上,即在处理“文学内外”关系上,坚持“文学之外”的关系为主来统摄“文学之内”的关系,重建“隐含作者”“叙述者”与“真实作者”“理想读者”“真实读者”以及人物间的社会关系的投射等。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批评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这也正是强调“公共阐释”或“阐释的公共性”的要义之所在。(摘自曾军、辛明尚《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真理性与澄明性是人类阐释追求的目标与理想境界,它也揭示了一个事实:阐释活动是面向公众的。B.公共性之所以能够包含价值判断,是因为公共阐释能够维持时代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有效地发挥其功能。C.世界、读者、作者与文本四个要素有时被不同的文学理论切割开,文学阐释用个体性和公共性的交互激活它们。D.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应该回归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点上,以便真正发挥文学批评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材料一论述公共阐释的理论,文学只是其中一个例证;而材料二论述的主要对象是文学阐释。B.材料一大量运用道理论证,作者说理充分,行文逻辑严密,具体地阐明了公共阐释的合法性问题。C.材料二中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语,证明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具体性与交互性。D.材料二运用辩证思维,清晰界定了“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文学之内”与“文学之外”的关系。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董仲舒:诗无达诂,文无达诠。B.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C.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D.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4.对于文学艺术,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这样说的理由。(

4分

)5.请以《红楼梦》阐释为例,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如何进行文学的公共阐释。(4分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材料一: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品品皆出诗意。王维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杜甫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是诗意,白居易的自相矛盾是诗意,李贺的生涩别扭也是诗意……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子昂发现了“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感遇·其三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圈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亿万年时光。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歌写作,误解了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诗歌中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明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摘编自西川《生活的诗意》)材料二: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材料三:所谓“诗意地栖居”,是人的生活、生存的诗化。“诗意”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是多指向的,但是,笔者以为,其本质是明确的,那就是自由与和谐。自由自在,其乐无穷,这是世上善良人们共有的体验;自然而然,生趣盎然,则往往又是人们生存中滋生诗情画意的根本元素。但人类的生存并不仅止于单向度地依附于自在的自然,或终日满足于欣赏自在的自然,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还要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即所谓“充满劳绩”。所以,如何使得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对自然的“人化”)成为充满“诗意”的创造,亦即如何在“充满劳绩”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与和谐境界,这是问题的关键——人类生存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人类作为从自然环境中剥离而出的一个智能物种,本质上就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缘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这二者之间,有过对立,有过混乱,有过和谐,有过平衡。顺应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生存,是人类的天性;改造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更好地生存,是人类的特性。总而言之,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总是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根本性的关系。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自然界从“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对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变成了对人类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选自宋生贵《人类生存的诗意之源》)1.下列关于诗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意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更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B.诗意使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使生活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C.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D.人类追求的诗意的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其理想境界是自由与和谐。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发现诗意,要了解自己的心灵,并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B.只要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产生心灵感应,你就会发现诗意就在眼前。C.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D.无论禅味或是幻想,无论美丑或是善恶,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踏着满地的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步上山去。B.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殖。C.我国发射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D.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4分)5.根据三则材料,“诗意”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4分)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近日各高校晒出了今年录取通知书样本,各位考生、家长翘首以盼。其实,古代为激励士人勤奋努力并扩大科考影响,官府除张榜公布外,也制作了特别精美的“录取通知书”。古人曾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一种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这就是“泥金”。“泥金”手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高档装涂工艺,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将泥金涂饰在笺简上,用于进士及第时报喜,这就是“泥金帖子”。“泥金帖子”是我国最早的录取通知书,唐代已经出现。根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记载,朝廷会派人到进士及第的考生家中传送泥金帖子,以此来报登科之喜。泥金帖子一直沿用到宋朝,如杨万里《送族弟子西赴省》诗中有“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唐朝稍后出现了“金花帖子”,也称为“榜帖”。根据宋代洪迈的《容斋续笔·金花帖子》记载,唐朝进士及第后,朝廷会发放以素绫为轴贴上金花的“金花帖子”。到了宋朝,金花帖子仍是主要的录取通知书。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提道:国家初期,遵循唐朝惯例,对进士登第的考生发放金花帖子。帖子是用当时泼洒金粉的顶级纸张制成的,“长五寸许,阔半之”。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这种金花帖子才是古人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录取通知书,是古代录取通知书中颇具价值的一种。不过这种通知书也只延续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被朝廷取消了。明朝考生的录取通知书被称为“捷报”或“报帖”,民间则称为“喜报”。明人王世贞的《觚不觚录》中记载:考生考中乡试或者举子考中会试,郡县都一定会送上捷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送来的就是捷报,第三回写道“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进士及第的通知书一般会写哪些内容呢?根据《容斋续笔·科举恩数》记载,北宋咸平元年孙仅的录取通知书是这样写的:先列出四位主考官,并请他们签上名字,标注上四个人的年龄、出生日期,祖先的名讳、父亲的名讳以及祖父母去世的日期,最后才写状元孙仅,他的个人信息和四位考官相同。宋朝州试的录取通知书则相对简单一些,主要书写被录取学子的姓名、籍贯以及三代姓名。明清时的录取通知书比较简单,直接写上考生的名次。如《儒林外史》中范进的录取通知书是这样写的:“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明清时,捷报已有专用印版,印好后直接填上被录取学子的姓名、名次等。此外,古代录取通知书写好后,也要加盖录取的专用印章,称为“过朱”。在古代,送通知书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仪式,各级官府会安排专人将通知书直接通达学子家中,报喜人一般不少于三人,都骑上高头大马,高举彩旗、旌幌,带上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中榜者收到榜帖或喜报,一般会把它张贴在厅堂中最显眼的位置,以此光耀门庭。相较于古代,现代录取通知书内容则比较简单。一般写的都是某某同学被某某学校、某某学院、某某专业录取,并于某某日报到。基本上会通过邮局或快递公司一一邮寄到考生的手中。近年来各大高校逐渐重视文化价值传递,录取通知书的设计越来越重视创新和个性。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颇具创意。清华门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不仅是清华大学的象征,也是清华大学的二校门。清华大学2018年以来的录取通知书将这一元素融入其中,其上增添一个立体的“清华门”,它采用激光雕刻工艺,由30多件纸艺部件、上百个拼插结构手工拼接而成。2020年的清华大学硕士录取通知书,则采用横开本的形式,内页左侧为精美的插图页,以清华校色紫色为主色调,提取校河、荷塘、荷花等清华元素,与清华学堂、二校门、大礼堂、日晷,体育馆等系列标志性建筑相融合;内页右侧为录取通知文书,底纹由清华校花紫荆花造型组合排列形成。通知书整体的设计理念源于清华校歌中“水木清华众秀钟”,展现了“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的清华风采。从古到今,录取通知书的意义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通知消息的层面。送达通知书的仪式感所蕴含的对过去努力的肯定和对未来美好的希望,显示出更大的魅力。(摘编自《录取通知书的进化史》,凤凰网2020年8月23日)材料二:8月19日,三峡大学2020级本科新生动画版录取通知书发放。这是该校首次发放电子版录取通知书。据三峡大学招生及就业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版的录取通知书不仅快速便捷,可以让学生及早感受到喜悦,更重要的是它上面有从高考报名系统导出的考生本人的电子照片,具有防顶替、防冒领的作用。新生可通过扫描关注“三峡大学招生及就业指导处”官方微信公众号,领取本人专属的电子版录取通知书。通知书图片还可以保存,并可以分享到朋友圈,让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其实,电子录取通知书不是2020年才出现的。早在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就在高考录取工作中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来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摘编自《有创意:三峡大学首次发放电子版“动画”高考录取通知书》,光明网2020年8月21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用制作精美的录取通知书来替代张榜公布,既为了激励学子们努力学习,也为了扩大科考影响。B.我国最早出现的录取通知书应该是唐代的“泥金帖子”,到了宋代这种帖子仍然是主要的录取通知书。C.相较于古代,现在的录取通知书不仅具备通知消息的作用,更有肯定过去付出、寄托未来希望的意义。D.电子录取通知书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方便快捷,具有防伪作用,还可以给新生提供一些其他的便利。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泥金技术在唐朝属于比较高档的装涂工艺,而进士及第后使用“泥金帖子”报喜,由此可知进士出身富贵人家。B.北宋时期录取通知书的内容繁简不一,依据考试的级别填写的内容也有所区别,殿试的录取通知书内容比较繁杂,州试的则相对简单。C.古代录取通知书要加盖录取专用印章,称为“过朱”,与现在录取通知书上加盖学校公章、印有校长签名意义相当。D.与传统纸质录取通知书相比,电子录取通知书具有更加安全便捷的独特优势,却少了一些送达时的现场仪式感。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一项是(3分)A.引用论证 B.事例论证 C.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4.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录取通知书的古今变迁。(3分)①泥金帖子→②→③→④→⑤录取通知书

古今录取通知书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请简要概括。(6分)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唐诗在读者心目中之所以获得那么普遍的荣誉,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语言方面的成就,则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种语言的更深的基础,则是唐人的现实生活。唐代从分裂中获得统一,又摆脱了六朝门阀势力的残余,使得唐帝国走上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一种生活的信念,高瞻远瞩的气概,青春的旋律,少年人的精神,朝气蓬勃地展现在眼前。所谓“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种丰富而健康的生活气息,反映着时代的生活,本身就近于诗。语言的诗化,正如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语法,一是它的词汇。以前者为基础的如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可以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使得语句更精炼、更自然、更解放:而后者则是它的丰富的语汇,这些语汇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基于生活而形成的。一个诗人写一首诗,很少都同时由他自己来创作诗的形式、诗的语法、诗的语汇等,而是基于前人以及他自己在这方面所累积的无数成果而创作。所谓诗的词汇,并非在生活的词汇外另外有什么词汇,诗歌中的形象最好是直接从事物本身得来。《诗品序》说:“‘思君如流水’即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些话至少说明了最平常的真理。而诗坛的普遍繁荣,正是要建立在这最平常的真理之上的,可是一般生活语言中的词汇怎样能成为富于诗意的词汇呢?这仍然是与实际的生活分不开的。中国封建社会从汉帝国发展到唐帝国,生活内容五百年来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只是更成熟地走向封建社会所能达到的高峰而已。在这样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积了生活经验,也累积了生活感受,仿佛一个住了几十年而没有剧烈变化的家乡,其中一木一石,都能唤起生活中的丰富的感受和联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个“月”,这个“关”,这个“山”,从秦汉一直到唐代,其中累积了多少人的生活史?它所能唤起的生活感受的深度和广度有多么普遍的意义!正是这样,这首诗才能如此形象而典型地被歌唱出来。且不说一首完整的诗,就仅仅“关”“山”“月”这三个字连在一起就会产生相当形象的联想。这难道不是唐人普遍的感受吗?正如“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个“柳”又是何等地为生活所熟悉。然而,诗化的过程也不单纯是生活的熟悉,正如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一样,一个民族心理和特征的形成,既取决于他的生活,也渊源于他的文化传统。从《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古诗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柳”的形象开始是偶然地而非很普遍地在诗中出现。然而“柳”已经与“春天”、与“游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逐步深入于人的情感世界。《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陶渊明则自称五柳先生。王恭则被人称道为“濯濯如春月柳”,而“柳”在诗中大量地出现,则仍要到北朝《折杨柳歌辞》出现之后。接着隋、唐进入了统一,随着春风得意的时代,随着游子以至边塞的生活,“柳一就成了生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联想,它是生活也是诗的语言。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生活谚语。如果说这也可以算是广义的民族形式,我们能学习的就更多了。“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寒雨连江夜入吴”“鸬鹚山头宿雨晴”,一直到“清明时节雨纷纷”“江雨霏霏江草齐”,这个“雨”也不过就是普通的雨,然而到了诗歌语言中,它又逐渐形成为多么富于联想的一个词汇,而它的丰富性、普遍性,也是直到唐代才更为突出的,所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关”“山”“月”,这里的“雨”“柳”“酒”“关”这些词汇的出现,也就无怪乎它之成为最富于感染力的赠别诗了。而“客舍”的旅人之情,“青青”的欣欣之意,与那最后二句的巧妙构思,交织成阳关三叠的歌唱。而从此靠渭城一也就被赋予鲜明的诗意,所谓:“生寻野渡寻无归,雁带斜阳入渭城。”这样诗与生活的反复交织充实着丰富着诗的词汇。唐代诗人们以豪迈的生活信念,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吸取着创造着这些词汇,这就使诗歌的语言步入更为鲜活广阔的天地。(摘编自林庚《唐诗的语言》)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是唐诗在读者心目中获得普遍荣誉的重要原因。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反映了当时丰富健康的生活,这种生活本身就是诗。C.随着唐代语法的发展,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都体现并促进了诗歌语言的诗化。D.“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谚语虽不是严格的诗句格式,但能说明“柳”到今天仍然贴近我们民族的生活经验。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朝时期,社会从乱局转入大一统,精神气质如少年般健康、昂扬,以此为基础,诗歌的语言也迎来大发展。B.作者赞同《诗品序》对“思君如流水”等诗的分析,认为有诗意的词汇往往既要借鉴经史典故,又取材于现实生活。C.一代代人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不断累积经验和感受,当唐人读到诗中的“风”“月”“关”“山”,便能唤起丰富形象的联想。D.唐诗与生活的不断交织丰富着诗的词汇,诗人们不断创造和吸取这些词汇,使得唐诗语言既高度诗化又广阔鲜活。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C.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孟子论性善,与一种道德责任意识有关,严格地说是对自己的道德责任,然后推己及人,扩充为对他人、社会的道德责任。因此,孟子的性善论立足于人自身,表明一个人对自己生命应负有道德责任,他称之为“尽心”。性善说的基本意思是,人人有天生的善性,但这个善性是“四端”“萌蘗”,不是成熟的品质,需要生长。善的生长需要努力。“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尽心上》),“尽心”才能“知性”,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这是自我努力才有的结果。“尽心”就是道德上对自己承担责任,不放任,不随波逐流,然后可以使善的天性成为自身主流、主宰。关于道德生长,《论语》说“学”“修己”,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尽心”“存心”,虽然“尽心”有内在的根源和动力,但“尽心”要养“大体”戒“小体”,“小体”就是自身弱点、欲望,所以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似乎是寻常词,含义却非同小可,意味自我节制,近于苦行。天性之善是萌芽,生长要靠人的努力,人要对自己负责,性善论的这一层意思是确定无疑的。性善论在儒学思想后来的发展中影响巨大,一个重要之点,就是激发道德的激情和责任感。可是明确了性善与道德责任的关联,内含的问题就出来了。性善引申的道德责任,是谁的责任?所有人的责任,还是部分人的责任?孟子说性善是对所有人的判断,“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从人人皆有善性似乎会得出人人应该尽心的结论,但是涉及具体论述,孟子未必是这个意思。孟子多次说到,许多人事实上是难以尽心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人之异于禽兽就是善性,可是“庶民”就丢掉了。也就是说,虽然有善性,“庶民”却未能使善性生长成熟。其他还有类似说法:“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梁惠王上》)由此可知,孟子认为事实上能够“尽心”的是士,未能“尽心”的则是“民”。那么可否认为这是一个社会阶层的问题,能够尽心的是上层社会,底层社会则不行?不能说没有这样的意思,但完全这样理解就有问题,肯定与孟子思想不符。所有人不分阶级、出身,只要愿意努力,就能成为君子圣贤,这应该是孟子的本意。为避免社会阶层问题可能引出的分歧,本文取一稳妥的说法:不是社会上层与下层,而是人群中的少数与多数,愿意“尽心”的是少数人,无此意愿的是多数人。事实上《孟子》一些章的叙述表明,上层阶级的人未必能“尽心”,所以少数人和多数人的划分,简略的意义上是稳妥的。人群中许多人不能“尽心”是事实,对这个事实的态度,可以看出孟子的观念,他并不认为所有人都该“尽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放辟邪侈”无所不为,这当然不能放任不管。但是孟子没有批评“民”,也没有提到教育“民”,而说制民之产,这是仁政思想,包含了人性意识。教育“民”向善,与“制民之产”然后导“民”向善是不一样的。从人性意识说,前者是认为“民”应该在道德上对自己负责,后者是认为“民”受社会环境影响,向善还是向恶,要看外部条件。有恒产,生活有保障,导以向善即容易;无恒产,生活困顿艰难,教他们在道德上自立几乎做不到。“尽心”作为“性善”内含的道德责任,从道理上说,是当下立决的。不能说,等有了恒产,吃饱穿暖再来尽心,也不能说,等政治社会环境变好以后再来尽心。这样不受外因干扰的道德责任,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也不该要求所有人都承担,而是个人的自觉、自愿。这个问题,虽然在《孟子》中不是一个明确显现的问题,但是看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可知其中有严峻的含意,理论上一旦有偏差,可能导出严重的后果。清代戴震疏解孟子字词,对宋明理学猛烈批评,斥理学“天理”“人欲”说荒唐,禁锢日常欲望,乃至“以理杀人”。这个批评后世反响甚大,现代学者大体认为这个批评击中理学要害,但清人方东树写《汉学商兑》,曾激烈批评戴震故意混淆:程朱所严辨“理”“欲”,指人主及学人心术邪正言之,乃最吃紧本务,与民情同然好恶之欲迥别。这个批评确实点出问题的关键,理学“天理”“人欲”说原本不是针对普通民众的,指责其“以理杀人”是混淆了对象。不过,理学在成为官学之后,确实一定程度上变成对民众的要求(如妇女守节之类),所以戴震的批评在一定意义上是有道理的。但也只能是“一定意义上”,这要结合理学在历史上的发展来分析。我们关注的是理论源头上的理学,其“天理”“人欲”说,是士人群体的自我戒律,而不是施于普通民众的普遍规范。事实上,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是孟子“尽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孟子所说的“养心莫善于寡欲”“体有贵贱”“从其小体为小人”与宋代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一个路子,表述有轻重。如果不区分理论的对象是士君子还是民众,说“灭人欲”是“以理杀人”,犹如可以说孟子是“以尽心杀人”。这听起来十分荒唐,可里面的道理就是这样。如果普通民众衣食无着,饥寒交迫,仍被要求承担“尽心”责任,那这样的理论真的就是以某种道德观杀人了。(摘编自冯洁、颜世安《士与民:性善的不同意义》)1.(3分)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的“尽心”的意思是个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并不断推广,要求他人也如同自己一样积极承担起道德责任。B.关于道德生长,《孟子》主张要戒“小体”,要“寡欲”,这是其在继承《论语》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C.在尽心的问题上,孟子将人分为“君子”“士”与“庶民”“民”两个群体来阐述,本文则将其分为少数人和多数人。D.孟子的性善论包含了人性意识,他对于“民”“无恒心”的情况,不主张批评教育“民”,而要考虑到“民”所处的外部环境。2.(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提到的善性的“四端”就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论述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B.“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与《孟子》的性善论是一致的,《孟子》指出人人皆善,是因为人人都“尽心”。C.在孟子看来,个体的自觉向善是很高的道德要求,百姓如果无恒产就难以做到,但是统治者可以通过施行仁政,使之有产,进而引导其向善。D.“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是对《孟子》性善论的进一步发展,把《孟子》学说中的隐性问题明确出来。3.(3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尽心”“知性”“小体”“天理”等概念作出了清楚的阐释,使读者更易理解。B.第四段承上启下,在总结上文的内容之后,用疑问句引出下文的论述,使文章行文流畅。C.第七段采用驳论法,先用问句引出靶子观点,再彻底否定该观点,然后论述自己观点。D.文章通过对比戴震和方东树关于《孟子》性善说的论述,明确了“尽心”责任的主体。4.(4分)根据原文,下列选项中填入图表的文字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有恒产

②不能尽心

③能尽心 B.①有恒产

②能尽心

③不能尽心C.①能尽心

②无恒产

③有恒产 D.①能尽心

②有恒产

③无恒产5.(4分)本文中戴震和方东树的观点各是什么?本文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请简要说明。河南省濮阳市建业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赵树理和汪曾祺的作品都有地地道道的中国味,赵树理的“山药蛋味”和汪曾祺的“高邮味”都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考察赵、汪作品两种中国味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发掘它们的文化底蕴,就显得十分有必要。②赵树理由于从小受民间故事、鼓词等中国俗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以“俗”为主的大众化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趣味,而且在创作理念上又承诺毕生做“地摊文学家”为农民写作,从而使作品的艺术结构形式具有一个突出特点:故事化。而汪曾祺则与之恰好相反,他的小说的结构形式是散文化,他指出:“我不善于讲故事,也不喜欢太像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太真实。”这样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使他的小说更接近于散文,或者说是一种介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新品种。汪曾祺在小说创作上的这种现实主义的美学主张,与他受到了中国雅文化中庄子散文的影响,接受了鲁迅、契诃夫等大师的美学主张直接关联。③赵小说的故事化,主要表现在小说故事性强,甚至故事套故事,有悬念,一个故事套一个故事地写下去,脉络格外分明。为此,常用保留关节的方法,按下一个故事暂不表另起一个头绪,使用“扣子”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非一口气卒读不可。而汪的小说结构与赵的相反,简直与散文区别不大,完全是散文化的结构。他很重视小说的气氛,并认为只要写出了气氛可以不讲故事,没有情节,甚至不必直接写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汪小说散文化的另一个表现是转折自然、形散神不散。以《入千岁》为例,开头先写米店老板“八千岁”,再由此引出一系列人物,令人感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转来转去最后又回到“八千岁”身上来了,而那些迭次出现的各种人物,又无一不与写好“八千岁”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样既显得异峰迭起,又环环相扣,既舒展散漫,又转折自然有致。④赵、汪二位刻画人物的方法也大不一样。赵的作品适应农民群众的欣赏习惯,总是像评书体小说那样,把人物放到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发展中去,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也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汪写人的方法与赵殊异。首先他从中国古典小说以及鲁迅、契诃夫特别是沈从文等大师处悟到了白描手法和捕捉生活中往往被人忽略的具有特殊含义的生活细节的真谛,又把这与汉乐府民歌中喜用的烘托手法进行综合,形成他惯用的“白描——烘托”的艺术手法,用以给人物状貌传神。⑤赵、汪二位作品的审美特征都是有中国民族特色和审美趣味的,但审美特色迥然殊异,赵作品的底蕴以俗文化为主,呈现出以“俗”为主的入俗美的审美特色,汪作品的底蕴以雅文化为主,呈现出以“雅”为主的素朴美的审美特色。⑥所谓入俗美是指那些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符合大众审美趣味、采用本民族通俗乐见的艺术形式的品质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美感形态。入俗美的第一要素是创造出栩栩如生的、土味的人物形象。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在群众口头上的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是构成赵作品入俗美的又一要素。写“大团圆”也是入俗美的重要内容。《登记》等赵树理的一批写婚恋的小说,大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总之,赵树理作品的主要审美特征是入俗美。这种入俗美既渗透了中国俗文化、太行山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地理文化的细胞,又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从而形成一种“山药蛋味”。⑦汪曾祺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素朴美,是一种自然、本色的审美形态。素朴美是一种自然本色、不假雕琢的天然美。汪曾祺作品的每一个细胞都渗透了素朴美。他的作品不写剧烈的矛盾冲突,甚至不用典型化的方法,人物着色浅淡,一切是那么恬淡、素朴、顺乎自然,笔墨行云流水,自然天成,毫无匠气。和谐,这是汪作品素朴美的灵魂。所谓和谐,借用汪曾祺自己的话说就是“作品修短相宜,浓淡适度”。“修短相宜”要求写作按“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顺理成章地进行,“浓淡适度”是指格调,他的作品格调自然恬静,在天然的气氛中流动着与之相适应的淳朴本色的人性美人情美的生命,造成自然美与人美的合一性。⑧赵是“山药蛋派”的鼻祖,汪是经由沈从文丰富与发展的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派的当代代表人物,这两个流派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互为参照系。汪作雅俗共赏,嘉誉鹊起;赵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人们的冷落和拒绝。之所以如此,原因固然复杂,恐怕与赵持守俗文化传统排斥雅文化和外国文化形成封闭保守心态,人物刻画囿于传统手法,而汪则立足传统文化以开放心态广泛吸纳中外文化营养并有所创新不无关系。(摘编自吕汉东《异中有同的两种中国味:观照赵树理和汪曾祺》)1.(3分)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汪曾祺在创作实践中,既能从古典小说中汲取营养,学习其中的烘托手法,又能从鲁迅、契诃夫和沈从文等大师那里领悟到白描手法的真谛。B.赵树理作品的艺术形式具有“故事化”的特点,与其所秉持的毕生做“地摊文学家”为农民写作的创作理念和其本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趣味有关。C.在刻画人物方面,赵树理把人物放到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发展中去,以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展示其性格特征。此外,他有时也会使用典型细节。D.第五段中的“迥然殊异”指赵树理和汪曾祺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色:前者呈现出以“俗”为主的入俗美;后者呈现出以“雅”为主的素朴美。2.(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要研究汪曾祺作品的审美特色,研究者不应该忽视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素朴美。B.赵树理和汪曾祺的作品,都能够体现中国民族特色和审美趣味,但本文作者更喜欢前者。C.相较于小说的情节,汪曾祺更重视小说的氛围,这使得其小说转折自然、形散神不散。D.赵树理和汪曾祺的作品一俗一雅,可以互为参照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受到了冷落。3.(3分)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

)A.《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结局是“大团圆”式的。B.陈荒煤说:“为了更好地反映现实斗争,我们就必须更好地学习赵树理同志!”C.《小二黑结婚》中,赵树理塑造的农民形象二诸葛、三仙姑,性格各异,栩栩如生。D.《小二黑结婚》中“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这句话,传神、诙谐,符合农民的语言表达习惯。4.(5分)原文画横线处直接引用汪曾祺的话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5.(5分)假如你是一名写作爱好者,赵树理和汪曾祺的创作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答案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B2.C3.B4.①民族的文艺具有时代和地域性,但借助阐释对真理和澄明的追求而获得的公共性便可得到世界认可;②作为文学艺术,阐释文艺的规则与标准具有公共性,民族的标准与世界的标准可以相通。5.①首先面对文学作品本身,作出主体的阐释;读《红楼梦》,每个个体都应从中读出自己的人生领悟;②坚持“文学之外”统摄“文学之内”的立场,认识《红楼梦》中各种虚实情景和人生感慨都是当时封建末世社会特点的反映。【解析】1.B.“……之所以……,是因为……”错误,选项颠倒了因果。原文说“公共性本身...但它又蕴含着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公共阐释维持着...社会的公平、公正..,”,2.C.“证明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具体性与交互性”错误,对论证目的解说错误。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语是为了指出进入“阐释循环”的方式。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公共阐释是文学阐释的根本属性”。A.“诗无达诂,文无达诠”强调诗歌和文章没有通顺明白的注解和诠释。因为语言文字的时效性,当代的人在读古代的典籍和作品或者方言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翻译和解释,但注解因人的理解和水平差异,往往很难达到与原著丝毫无差。此句强调的是“个体阐释”。B.“共欣赏”“相与析”包含了公共阐释的意义。C此句强调“时事”“现实”的重要性,与“公共阐释”无关。D.“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强调个体感受,属于“个体阐释”。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人类的阐释自始至终都在追求真理性和澄明性,那是人类向往的阐释目标,也是阐释的理想境界”“真理和澄明虽然昭示的是阐释的两个不同的层级,但都指向一个事实:阐释是面向公众的”,民族的文艺虽然具有时代和地域性,但借助阐释对真理和澄明的追求而获得的公共性便可得到世界认可;②“我们谈论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阐释本身有它的内在规则,……可能是整个人类的规则,也可能是生活在特定区域或国家、操持不同语言、从事不同专业研究者的规则;它遵循的是人性的共同性,或者是沟通、交流之后业已达成的共同性”,作为文学艺术,阐释文艺的规则与标准具有公共性,民族的标准与世界的标准可以相通。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文学阐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阐释’。它首先面向的是文学作品,即对文学作品作出阐释主体的感受、理解与判断”“在具体的文学阐释过程中,存在着以‘个体阐释’为基础,并从个人走向社群再到整个人类的一种趋势。这一过程的每一次完成则意味着‘个体阐释’得到了时空的检验而成为‘公共阐释’”,首先面对文学作品本身,作出主体的阐释;读《红楼梦》,每个个体都应从中读出自己的人生领悟。“文论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个从‘文学之外’转向‘文学之内’,再转向‘文学之外’的过程,即我们通常所描述的从‘作者中心’向‘文体中心’再向‘读者中心’的两度转向”“即使是‘文学之内’的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及其关系,也是社会历史的再现或投射,这些均是现实生活在文学世界中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坚持“文学之外”统摄“文学之内”的立场,认识《红楼梦》中各种虚实情景和人生感慨都是当时封建末世社会特点的反映。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C2.D3.C4.(1)论证结构上,采用总分结构,先说“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然后依据时间顺序列举事例分析。(2)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如列举了苏轼、曹雪芹等人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②道理论证,如引用“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证明曹雪芹是个非常好的诗人。③因果论证。如“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3)论证方式上,立论与驳论相结合。通过反驳胡适先生的文学史观点,证明本文的观点“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5.(1)可以使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2)促进了我们民族文学史的发展。(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C.“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可知,选项杂糅信息,因果逻辑关系混乱;“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表述于文无据。故选C。2.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说法不正确,根据材料一结尾“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可见在作者看来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但需要你去“发现”、去“抓住”、去“说出”,选项表述绝对。故选D.3.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概括处材料三的观点,即“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ABC三项均表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的观点。C.发射气象卫星,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这是一种发展成就,没有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使用提取关键句法从材料二第一段中归纳出“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这是总说,提出问题,领起下文。根据关键词“为什么™因为”确定论证方法为因果论证。材料二第二段说“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这是分说的内容,论证第一段的观点。从“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可知使用了例证法;结合“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可知使用了反面事例论法;结合“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可知使用了正面例证;综合而言此段正反对比立论驳论相结合;结合“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可知使用了因果论证。结合“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可知使用了道理论证。结合“元明也是如此”可知使用了类比论证。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结合“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可知使用了引证法。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本,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得出答案(1)可以使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和第二段“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得出答案(2)促进了我们民族文学史的发展。从材料三第二段“自然界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中提炼出答案(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1..D【解析】A录取通知书不能代替张榜公布;B宋代主要的录取通知书是“金花帖子”;C古代的通知书也具备同样的作用和意义2.A【解析】“泥金帖子”是官府所作,与进士的家庭贫富没有关系C【解析】没有使用比喻论证②金花帖子③捷报(报帖)(喜报)④版印捷报【解析】(首先材料由近日各高校晒出录取通知书样本的事件,引出古代录取通知书的来历。接着讲录取通知书的古今变迁。由古代的泥金帖子到金花帖子到捷报,<报帖><喜报>到版印捷报,再到现在的录取通知书<每空1分,共3分>)

5.①内容不同:古代内容相对复杂,现代内容比较简单。②材质不同:古代只有纸质,而现代有纸质版或电子版。③工艺不同:古代采用泥金、贴花等工艺,现在则运用了科技手段。④寄送方式不同:古代或官邮或专人送达;现在则邮寄或网上领取。⑤发送仪式不同:古代有各种仪式,现在则没有。(每点2分,答对任何3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1.B【解析】“这种生活本身就是诗”不对。原文“反映着时代的生活本身就近于诗”。2.B【解析】选项“诗意的词汇往往借自经史典故”错。原文认为,“并非在生活的词汇外另外有什么词汇”,诗意的词汇“羌无故实”(不借鉴典故)“讵出经史”(难道出自经史典籍吗?)“多非补假”(不借鉴典故)。3.C【解析】“天鸡”出自神话故事,是运用典故;“空中闻天鸡”也是诗人的想象,不是从眼前得来。因此该句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A2.B3.B4.C5.第一问:①戴震认为,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日常欲望,是“以理杀人”。②方东树认为,戴震将“天理”“人欲”说大而化之,“天理”“人欲”说针对的是士人群体,而非普通民众。第二问:本文从“天理”“人欲”说的社会影响角度,指出戴震的观点在一定意义上是合理的。本文更赞同方东树的观点,指出“天理”“人欲”说本质上与《孟子》“尽心”思想是一致的,这两个理论都对“士”和“民”作了区别来对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并不断推广,要求他人也如同自己一样积极承担起道德责任”错,根据第一段可知,“尽心”主要是对自己的道德责任,并没有要求他人。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孟子》指出人人皆善,是因为人人都‘尽心’”错,根据原文“从人人皆有善性似乎会得出人人应该尽心的结论,但是涉及具体论述,孟子未必是这个意思”,可知选项因果关系错误,且人人皆善,但未必人人都“尽心”。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原文没有对“天理”这一概念作出阐释。C.“再彻底否定该观点”错,根据第七段“不能说没有这样的意思,但完全这样理解就有问题”,可知第七段没有彻底否定这一观点。D.“文章通过对比戴震和方东树关于《孟子》性善说的论述”错,文章中戴震和方东树的论争围绕着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展开,并非关于《孟子》性善说。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图表,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图中可填入的文字有“无恒产”“有恒产”“不能尽心”“能尽心”。根据原文,“士”是能尽心的少数人,他们可以有恒产,也可以没有恒产;“民”没有恒产,就没有恒心,即不能尽心,有了恒产,才可能有恒心,即能尽心。①包含了全部的“士”和少部分的“民”,如果①填入“有恒产”,那么全部的“士”都有恒产,与原文不符,所以①填入“能尽心”最恰当,据此也可排除AB两项。根据原文,“民”无恒产,一定不能尽心,有了恒产,未必都能尽心,那么②填入“无恒产”最恰当,③填入“有恒产”最恰当,可排除D项。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第一问:①由“清代戴震疏解孟子字词,对宋明理学猛烈批评,斥理学‘天理’‘人欲’说荒唐,禁锢日常欲望,乃至‘以理杀人’”,可见戴震认为,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日常欲望,是“以理杀人”。②由“清人方东树写《汉学商兑》,曾激烈批评戴震故意混淆:程朱所严辨‘理’‘欲’,指人主及学人心术邪正言之,乃最吃紧本务,与民情同然好恶之欲迥别”“这个批评确实点出问题的关键,理学‘天理’‘人欲’说原本不是针对普通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