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高中语文年级高二学期春季课题《石钟山记》教科书书名:统编版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12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点,进一步提高翻译能力,准确背诵并默写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感受集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的行文特点3.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进行全面评价。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体会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深刻哲理。教学过程导入苏东坡去拜望王安石,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生长于秋天,独耐风霜,即使老来枯憔,也是留香枝头,绝不落瓣的!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东坡遭贬到任黄州。时值秋季,一日,大风过后,苏东坡到花园赏菊,不禁目瞪口呆:眼前黄花纷纷凋落,果寘是“满地铺金”。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苏轼黄州菊花误”的故事,可以看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知人论世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王国维《文学小言》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文艺全才——苏东坡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一贬再贬的人生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文题解读石钟山

,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石钟山,实际上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石钟山在历史上是儒家的圣地,是佛家的道场。早在唐代就有高僧在此建寺住持,宋代高僧佛印在石钟山宝钟寺修持多年,直至清朝,香火鼎盛。古代儒学名流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朱熹、文天祥、王守仁等曾登临览胜,或题诗、撰文,以记胜抒怀。文体知识: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游记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清代桐城派代表方苞等人赞誉为“文章妙趣洋溢行间。坡公第一首记文。”文学常识《水经》是中国第一部记述的专著。著者和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争议颇多。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水经注》则是在《水经》基础上扩充撰成,记载的河流水道1252条,达三十万余字,共40卷。全文超过《水经》20余倍。作者写郦元对石钟山的看法是“人常疑之”,而对李渤的看法是“余尤疑之”,“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可不可以互换?“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不可以互换。“人常疑之”,我不一定怀疑,或者是疑信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说明自己怀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实质性证据——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第一层:点名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第二层:访问寺僧,“扣石发声”,“笑而不信”。第三层:月夜考察游历石钟山的经过。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这一段又写了几种说法?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完成以下表格。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点明主旨:强调“目见耳闻”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1.在《石钟山记》中,“声如洪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的声音,而“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大石“侧立千尺”的形状。2.《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3.在《石钟山记》中,作者听到水上巨响的句子是“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郦道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以后,悟出了什么道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苏轼找到了石钟山的得名由来,你对苏轼的这种做法怎么看待?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未必完全正确,但这种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的质疑精神和实地考察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也是难能可贵的。艺术手法①结构独特,笔法曲折。作者以“疑—察—结”三个步骤展开全文,首尾呼应,行文逻辑严密。同时,行文笔法富于曲折变化,文中写对旧说之疑,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②叙议结合。同时,叙议结合,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这种写法又不同于一般游记。

③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以生动的比喻、拟人,贴切的拟声词,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合作探究1.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吗?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4.作者为什么要笑李渤?隐含了什么人生哲理?笑李渤不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这也是苏轼与儿子给我们的共同启示即要有质疑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的考察和体验,明白实践是认识的唯一真理,切忌主观臆断。课文结构苏轼写本文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观点一: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苏轼写本文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观点二: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主旨概括本文写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作者先考察历史文献对郦道元的说法表示怀疑,对李渤的说法表示“尤疑”。得到机会后亲自实地考察,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否定了李渤的说法。得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结论,表现出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合作探究《石钟山记》不是一般的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与议论的关系的?《石钟山记》不是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而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看到了石钟山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亲耳聆听了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从而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于是欣然命笔,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来阐发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由此看来,苏轼是有疑而来,释疑而返。苏轼心中先有辩论的对象,是有意于考据。1.在《石钟山记》中,“声如洪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的声音,而“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摹石钟山大石“侧立千尺”的形状。2.《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3.在《石钟山记》中,作者听到水上巨响的句子是“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4.对于石钟山的得名缘由,李渤从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后聆听他们的声音,“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5.《石钟山记》中,苏轼引用典故向苏迈描摹石钟山发出的动人声响,其中跟和晋大夫魏绛有关的是: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6.作者怀疑郦道元的说法原因在于“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7.作者怀疑李渤的说法原因在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8.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人们的看法是:是说也,人常疑之。9.对于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作者的看法是:然是说也,余尤疑之。10.作者发现发出噌吰声的原因是“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11.《石钟山记》中,苏轼探寻完毕石钟山命名的来历后,用一个宾语前置句“古之人不余欺也”表明了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12.作者描写自己在绝壁之下听见的鹳鹤的声音的句子是: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1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14.苏轼认为因为郦道元导致石钟山得名由来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原因的句子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15.苏轼认为因为士大夫未实地考察导致石钟山得名没有在世上流传下来的句子是: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16.苏轼认为因为渔工水师无法用文字记录导致石钟山得名不能流传在世的句子是: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17.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8.苏轼一直有“夜游”情结,《石钟山记》直接交代他夜游情形(时间、地点、方式)的句子是: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19.苏轼将撞击声和钟鼓声相互呼应比作:如乐作焉。20.《石钟山记》中,介绍中间大石头情况的句子是: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21.《石钟山记》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石钟山靠近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才发出洪钟一样的声音。22.《石钟山记》中苏轼刚要回去,听到有大声从水上发出,“噌吰如钟鼓不绝”一句写出了声音的特点。23.《石钟山记》中,苏轼寻访石钟山,写的有声有色,夜色中的声音更能引人注意,其中写宿巢隼的句子是“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