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1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2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3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4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填空题1.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和()。2.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坚定()()。3.真理永远处在由()向()的转化和发展中。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性、绝对性与()性的矛盾。5.马克思主义重视社会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在阶级社会中()作为革命的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6.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有自身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只能走一条有()的道路。7.“两个必然”是指()、()。8.()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9.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根源、()根源和()根源。10.剩余价值、劳动力二、单选题1.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B.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3.()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阶级斗争B.解放思想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改革开放4.我国的国体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民主共和制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5.某工厂原工作日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若采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增加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则剩余价值率为()A.1B.3C.2D.2.56.概念、判断、推理是()。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7.“帮蝶破茧、拔苗助长”的事例是()。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8.空间是指()。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顺序性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9.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实现民族独立B.构建民主与法制的社会C.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实行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11.提出“实业制度”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A.圣西门B.欧文C.傅里叶D.恩格斯12.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科学技术D.人的需要13.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14.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A.直接性B.主观性C.摹写性D.抽象性15.“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错在()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④否认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原理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6.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改变规律B.人可以创造规律C.人可以消灭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17.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生产资料的单一社会公有制

B.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存C.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并存D.生产资料的个人和公共所有并存18.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政治经济学理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阶级斗争学说19.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依据是()。A.人类的想象空间到底有多大B.运用数学方法计算C.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方法论原则D.经济学家对未来的预期20.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这是一种()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2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22.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A.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C.由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D.由统治阶级的倒行逆施决定23.资本是()A.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B.购买商品的货币C.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D.购买劳动力的货币24.上层建筑是指()。A.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B.国体和政体的统一C.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25.生产成本是()。A.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可变资本B.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C.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D.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全部劳动26.在世界发展史上,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的阶段是()。A.18世纪中叶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7.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发表C.《反杜林论》的发表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8.共产主义的实现是()。A.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B.马上就能实现C.可以预计的D.遥遥无期的29.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A.证实了马克思主义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C.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小商品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统一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三、多选题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A.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B.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商品交换必须按照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量来进行D.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E.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基础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E.商品的自然属性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在()。A.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B.贸易全球化C.金融全球化D.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E.国家利益延伸到全球4.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往往会通过()形式表现出来和解决。A.阶级合作B.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D.社会改革E.科学技术5.无产阶级专政担负的历史任务有()。A.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B.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C.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D.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E.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6.当今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工人福利水平高,工作时间有所缩短,这表明()。A.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B.发达国家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成为主要剥削形式E.现代社会要求工人有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时间7.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其深刻的根源在于(

)。A.人们懒于思考,目光仅仅停留在历史前台B.人类曾经经历过一个英雄时代,英雄史观是那个时代所留下的印迹C.人们的认识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跃在历史前台的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D.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E.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需要宣扬英雄史观,抹杀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8.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A.一切真理性的认识都要靠实践来检验B.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C.实践标准的一劳永逸性D.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和条件性E.实践标准的唯一性,此外别无其他的标准9.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是()。A.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C.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D.只需熟记原理和词句E.无需熟记原理和词句10.唯物史观把握人与历史的关系可分为(

)的层次。A.自然人与自然史的关系B.类与历史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群体与历史的关系E.个体与历史的关系11.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的欧洲工人运动是()。A.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C.意大利罗马工人大罢工D.英国工人宪章运动E.西班牙船员大罢工12.下列各项属于对人的本质的正确界定的有()A.劳动是人的本质B.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C.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性D.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13.()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A.科学技术革命B.生产力C.工人运动D.绿色组织E.国际关系14.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5.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有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D.马克思主义伦理学E.科学社会主义16.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E.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1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揭示了()。A.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本质关系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本质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关系E.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必然关系18.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根本原因是()。A.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B.竞争的外在压力C.资本家节制自己的消费欲望D.发展社会生产力E.满足社会的需要19.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的有()。A.山脉河流B.社会生产关系C.引力场D.城市建设规划E.党的方针政策20.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A.彻底的科学性B.积极的主体性C.坚定的革命性D.全面的社会性E.自觉的实践性四、判断题1.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2.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基本过时。3.在共产主义社会,国家也将消亡,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4.战略思维能力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5.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都是真理。()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时代性、原创性贡献。()7.整个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8.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除了产业工人外,其他雇员与雇主之间也具有雇佣性质。9.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的,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10.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11.在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而是主要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因而是次要的。()12.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区别是客体与主体的区别。()13.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14.超额剩余价值,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相对剩余价值。它属于相对剩余价值。()15.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当然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历史阶段。()16.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17.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8.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首先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19.国有垄断资本,即国家作为垄断资本家的总代表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其中国家投资是形成国有垄断资本的主要途径,而国有企业是国有垄断资本的组织形式。()20.哲学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五、简答题1.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2.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3.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是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构建了分类分层有序推进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整体布局:对条件成熟、难度不大的改革举措,要求加快推进、早见成效;对重大改革、尚不具备全面推进条件的,要求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全面推开;对情况复杂、牵涉面广、条件暂不成熟的,要求抓紧研究论证,尽早拿出改革方案。请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分析材料中司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合理性。(15分)

一、填空题1.检验发展2.(理想)(信念)3.相对绝对4.有限相对5.改良、改良主义6.(国情)(中国特色)7.(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9.认识、社会历史、阶级10.二、单选题1.C2.D3.D4.B5.B6.C7.C8.C9.B10.C11.A12.A13.D14.D15.B16.D17.A18.C19.C20.B21.D22.A23.C24.D25.C26.C27.D28.A29.B30.D三、多选题1.BDE2.ABCD3.ABCD4.BCD5.ABCDE6.ABCDE7.CDE8.ABE9.ABC10.BDE11.ABD12.ACD13.AB14.ACD15.ABE16.ADE17.ABCDE18.AB19.ABC20.ACE四、判断题1.对2.错3.对4.对5.错6.对7.对8.对9.对10.对11.错12.错13.对14.对15.对16.错17.对18.错19.对20.对五、简答题1.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现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为: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