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4_第1页
石家庄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4_第2页
石家庄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4_第3页
石家庄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4_第4页
石家庄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测试卷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填空题1.“两个必然”是指()、()。2.根据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3.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到()达到顶峰。4.以()、()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5.习近平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而且致力于积极‘()’。”6.本质是事物的(),是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7.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变成()。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和()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9.实践作为()的标准,既是确定性的,又是不确定性的,是二者的()。10.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是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的发展和进步,靠()的实践。二、单选题1.垄断利润是()。A.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B.依靠对中、小企业的吞并实现的C.通过政府的高额补贴获得的D.仰仗和大银行的结盟实现的2.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唯物辩证法D.归纳演绎方法3.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4.以下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对待改良的态度的是()。A.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B.不拒绝改良C.反对改良主义D.主张用改良代替社会革命5.继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是()。A.凯末尔革命B.不结盟运动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中国革命的胜利6.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问题上,首先要区分()。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7.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主张()。A.没有运动的物质B.没有物质的运动C.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9.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CD.可知性10.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的关系()A.是人类认识的两种不同的本质B.是完全对立的C.是非此即彼的D.是同一本质的两种不同的功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11.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13.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4.概念、判断、推理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15.资产阶级造就的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是()。A.工人阶级B.社会化的生产力C.科学技术D.巨大的社会财富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结果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深化C.金融寡头在经济上进行统治的结果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17.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A.联合起来共同发展B.避免两败俱伤C.相互之间竞争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18.某企业家投入100万元资本,资本有机构成8:2,所生产商品的价值130万元,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A.1.3B.0.8C.0.2D.1.519.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人的意识对自然界没有反作用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D、世界是客观不变的物质20.人的认识能力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A.人脑的发育程度B.人的智力状况C.周围环境D.人的实践活动21.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年。A.1926B.1927C.1928D.18292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产业资本23.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的力量。A.知识分子B.科学技术C.杰出人物D.人民群众24.社会主义必然代取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25.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日是()。A.6248B.6521C.6890D.706426.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依据是()。A.生产工具B.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C.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产品分配关系27.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A.展望的内容是否正确B.展望的目的和动机是否正确C.有没有预见性D.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否科学28.利润是()。A.所用资本的转化形式B.所费资本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D.商品价格的转化形式29.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30.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三、多选题1.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A.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C.真理的发展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D.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是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E.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A.理论要服务于实践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D.这次飞跃可以使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E.在实践中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和发展3.关于历史人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历史人物是一定社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代表人物B.历史人物有时也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C.有的历史人物属于杰出人物D.有的历史人物阻碍历史的前进E.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分析方法4.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A.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B.每一个人的发展C.一部分人的发展D.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E.不仅体力、智力和各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5.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B.社会主义建设中C.改革开放事业中D.自发的群众运动中E.思想、政治、组织等各方面6.十月革命的胜利说明()。A.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B.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C.向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制度D.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E.暴力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7.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8.垄断不能消灭竞争的原因在于()。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B.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C.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私有制经济D.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E.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9.实践主体的精神能力是指()。A.对理论知识的掌握B.对经验知识的掌握C.情感因素D.意志因素E.自然力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E.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11.关于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是()A.“工人阶级”是从职业特征上讲的B.“无产阶级”是从社会地位上讲的C.工人阶级没有财产D.无产就是工人阶级E.二者完全不同概念12.下列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B.资本主义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C.资本主义新变化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D.资本主义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E.资本主义新变化改变了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13.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A.感性材料十分丰富B.感性材料合乎实际C.用辩证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D.用科学的观点分析、概括感性材料E.将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14.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会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不复存在,原因在于()。A.生产的高度发展已经使所有人的物质利益都得到了保障B.全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一致C.分工不再具有经济利益划分的性质D.社会已不再会因经济利益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社会集团E.集团进行相互间斗争不再存在15.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及经济国际化高度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维度拓展,因而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B.经济全球化是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进行的,是由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动起来的。C.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种经济行为主体的竞争、冲突和合作是平等的;D.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同国家积极推动起来的。E.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种经济行为主体在全球范围的发展趋势,是一个描述世界变化的广度与深度的概念;16.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A.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逐步消灭剥削B.经济运行的自觉性、计划性与比例性C.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D.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E.实现了绝对公平17.下列属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的是()。A.孔子主张“生而知之”B.老子主张“不行而知”C.柏拉图主张知识是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D.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E.洛克认为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18.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有A.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B.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C.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成为许多国家赢得民族独立解放和发展的重要选择E.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的尝试19.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有()A.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C.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D.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E.自然条件20.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B.自发地调节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C.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E.自发地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四、判断题1.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3.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4.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挖土机挖,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实践的历史性。5.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6.绝对主义又称独断论,认为真理是永恒不变的,错误地把人类认识之旅中的“里程碑”当成了“终点站”,因而堵塞了人类认识进一步发展的道路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智慧结晶。()8.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主要是体现在它的使用价值上,这是劳动力商品关键。()9.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10.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11.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1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1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4.阶级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现象,它的产生虽然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但却使人类社会陷入大规模的内部分裂和纷争之中。15.把作为精神性客体的精神产品、先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属于主体客体化的表现。16.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7.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决定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18.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19.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20.实践是彻底驳到不可知论的有力武器。五、简答题1.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3.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一、填空题1.(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2.经济领域、生产关系、生产力3.(16世纪初期)(19世纪上半叶)4.(自信担当)(开拓奋进)5.解释世界6.(根本性质)(内在联系)7.解放者8.科技进步9.检验真理统一10.(社会)(人民群众)二、单选题1.A2.C3.A4.D5.D6.B7.B8.D9.C10.D11.B12.D13.D14.B15.A16.B17.D18.D19.B20.D21.C22.C23.D24.D25.B26.B27.D28.C29.C30.D三、多选题1.ABCDE2.ACDE3.ABCDE4.ABDE5.ABCE6.ABC7.BCD8.ABCDE9.ABCD10.ABCDE11.AB12.ABCD13.ABCDE14.ABCDE15.ABE16.ABCD17.ABCD18.CD19.ABCDE20.ABCD四、判断题1.对2.对3.对4.对5.对6.对7.对8.对9.错10.对11.对12.对13.对14.对15.错16.对17.对18.对19.对20.对五、简答题1.(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这种精神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的过程。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③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第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第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第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①它具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它具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思想道德领域,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③它具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功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担负着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重任,发挥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发挥着弘扬科学精神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发挥着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