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1页
4.1 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2页
4.1 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3页
4.1 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4页
4.1 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九上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科目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上册题目《夯实法治基础》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时按照“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一选择什么样的法治道路一怎样走好法治道路”的逻辑展开。第一目是“选择法治道路”从法治的内涵、要求、意义讲解,明晰法治与人治的区别,通过发展历程,知道我国选择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第二目是“描绘法治蓝图”,主要讲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发展进程,进入到全面依法治国环节,侧重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行动指南、总目标和16字方针,最终落实好法治中国建设。学情分析进入九年级,学生感受、认识和参与公共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学生思维水平快速提升,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对国民身份认同的心理需要日益凸显,通过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同时,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生对其缺乏系统认识。因此通过本框的学习,引导学生对我国法治发展历程的进一步了解。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识良法,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知道如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道德修养:梳理我国的法治进程,培养搜集整理的能力:总结出法治发展的规律,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3.责任意识: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理解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和善治教学过程——主要思路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聚焦暑期热门电影《孤注一掷》电影取材自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聚焦“反诈主题”,将境外缅北网络诈骗全产业链骇人内幕在大银幕上首度被揭秘。设问:说一说:1.为什么这些人容易上当受骗?提示:高薪低门槛——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2.缅北等地区境外网络诈骗猖獗的原因是什么?提政局不稳定,地方势力勾结,官商一体社会秩序动荡,缺乏相关法律治理通过电影宣传,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其中增强反诈意识,明晰法治重要性第一目:选择法治道路过渡:通过缅甸网络诈骗猖獗和中国被评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说一说我国走的是一条什么道路?探究一:知法治之内涵设问1:什么是法治?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设问2:那我们用什么法、怎样去治理呢?结合这一句名言和书本知识,说一说法治有什么要求?名言: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知识归纳总结1.法治的要求?P45-46ABA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B法治要求实行善治针对网络诈骗,我们国家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材料:《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该法立足于电信网络蓬勃发展,电信诈骗多发高发,犯罪活动猖獗的严峻形势,公众迫切希望出台相关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随后该法草案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共有12390位公众提出了28406条意见,包括建议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人员的惩戒力度、加强追赃挽损工作、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鼓励群众举报奖励等。不仅写入法条当中,并在现实生活中有序推进。设问:结合材料内容:良法表现在哪些方面?善治有什么要求探究二:悟法治之作用材料:《孤注一掷》导演申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拍摄时收到很多恐吓讯息,甚至还受到了生命安全的威胁。刚开始,他心里也很害怕,他还发微信问他的警察朋友。警察坚定的告诉他,“这你不用管,也不要害怕,这是在中国,你要相信中国警察,你要相信人民公安,我们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是做这一行的。每天都在面临这样的威胁。”设问: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我们生活中享受到的法治保障有哪些?①对人民: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②对社会: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P47设问:中国从古代开始,我们就走上法治道路了吗?③对国家: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知识归纳总结2: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重要性)?P45+47①②③通过国家对比,知道我国选择走法治道路的正确性,增强对我国的制度自信。通过名言解读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实施,明晰法治的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解决本框难点通过导游拍摄背景的解读,增强对自己国家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受祖国给予人民的真切温暖,通过举例,学会理论与生活相联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知道法治对人民生活和社会治安的重要作用。通过设问的形式,启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回顾法治探索历程了,知道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明晰我国选择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复习的必然选择,坚定法治道路第二目:描绘法治新蓝图探究三:观法治之进程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自主学习)知识归纳总结3.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行动指南、总目标、16字方针?P47-49A-D重要性:A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2: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B.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C.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16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探究四:践法治中国之行动展现图片:中缅泰老联合打击电信诈骗取得成效,VS仍有上当受骗行为为真正解决“网络电信诈骗问题,促使天下无诈“,小组合作探究:说一说国家、社会、个人应该如何作为?知识归纳总结4.如何建设法治中国?P49-50(1)(2)(1)坚持十六字方针①科学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②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③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④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2)三者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民行动: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不汇款1.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2.自觉遵纪守法,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逐步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敢于同各种违法行为做斗争,见义智为总结:教师寄语——《孤注一掷》“那些被骗的,跟年龄、智商都无关,只因人有两颗心,一颗贪心,一颗不甘心。”诱惑的背后只有陷阱,恐惧的尽头只剩绝望!真正的财富、自由、幸福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孤注一掷观后感不是让我们不要相信朋友,是让我们学会在这个社会保护好自己。本环节主要是回顾我国法治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明确这一切都得益于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对16字方针进行讲解,方便学生理清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