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1页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2页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3页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4页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2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1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0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22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22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8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4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7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05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419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419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437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437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绩效预算

2.转换型领导

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4.公共组织

5.行政赔偿

二、简答题

1.“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途径和方式。

2.科层制的特征。

3.公共组织的职业伦理内涵。

4.有效领导者的特质。

5.公共危机管理的全因素。

三、论述题

1.“政府治理实效及如何促进政府治理有效性。

2.如何从推进依法行政,及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和途径。

2013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2.公共政策

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4.绩效审计

5.企业型政府

二、简答

1.新公共管理的观点和主张

2.政策失灵的类型、原因、表现

3.公民参与机制的前提条件

4.公共组织设计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5.全球电子化政府的经验

三、论述

1.收入分配改革的难点、重点和对策筛选

2.行政问责制的意义和基本途径

2012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政府治理工具

学习型组织

标杆管理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行政管理

二、简答

1.有效公共管理者的特质

2.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3.现实中,政策评估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困难

4.公共组织设计与管理的一般原则

5.政府财务审计的范围及类型

三、论述

1.当前,我国出现“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

试一次为例分析我国政府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升政府监管能力

2.试结合实际论述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价值及作用

2011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25分)

1.电子化政府

2.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3.民营化

4.政府采购(行政许可)

5.SWOT分析

二、简答(75分)

1.理性政策分析的基本步骤。

2.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的涵义及战略。

3.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内涵及表现。

4.民营化的优点与缺点。

5.科层制的缺陷。

三、论述(50分)

1.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矫正措施?

2.目前我国政策评估(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政策

评估结果(何提高政策执行力)?

2010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22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外部经济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3.顾客导向

4.行政复议

5.绩效预算

6.政府失灵

7.企业型政府

8.SWOT分析

二、简答

1.政府治理工具的概念和类型。

2.理性政策规划的基本步骤。

3.公共组织的特性。

4.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5.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6.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

三、论述

1.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2.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的基本内涵

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22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5分*5=25分)

1.SWOT分析

2.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3.政府采购

4.绩效预算

5.行政复议

二、简答(15分*5=75分)

1.行政授权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2.行政责任的基本内涵

3.当代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追求

4.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精神内涵和要求

5.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目的与方式

三、论述(25分*2=50分)

1.传统科层组织与学习型组织的差异。

2.面对全球金融海啸,以及各国纷纷出手救市的现象,谈谈政府

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职责与作用。

2008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4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4分*7=28分)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2.管制型政策

3.企业型政府

4.外部不经济

5.学习型组织

6.行政复议

7.行政道德规范

二、简答(18分*4=72分)

1.简述政府审计的原则及其对财务行政的作用

2.简述民主宪政中作为一名公共管理者所应承担的使命和角色

3.简述公共管理中行政责任的内涵

4.简述集权制与分权制的涵义及优缺点

三、论述(25分*2=50分)

1.结合实际,试论如何提高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2.结合实际,试论述新时期我国加强行政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途

2007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05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5分*4=20分)

1.行政诉讼

2.行政复议

3.管制性政策

4.工作生活质量

二、简答(16分*5=80分)

1.行政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2.如何理解量才使用原则

3.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是行政道德的基本原则

4.优秀领导者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特质

5.政策规划和设计的含义、特征

三、论述(25分*2=50分)

1.论领导能力的提升与构成

2.如何理解政策的执行力

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419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

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419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419行政管理学

(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职位分类

答:指把公务员的职位按照工作性质、业务内容、简繁难易、责任

轻重以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区分为若干规范化的种类,以此作为公务员

管理的依据的一种人事分类方式。这种分类的主要特点是:分类的对象

是职位,而不是职位上的人,遵循“因事择人”原则;分类的基本依据是

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及所需资格条件,而不是人的身

份、地位和资历;分类的目的是为公务员的各项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依

据,以实现科学的人事管理。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具体过程,一般都是由职位调查、职系区分、职

位评价、制定职级规范和职位归类等五个程序组成。职位分类较易明确

人与事的主次关系和建立科学管理的程序及标准,因此以职位分类为核

心的分类制度日益为许多国家接受和运用,职位分类有利于建立科学的

考试录用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工资制度、晋升制度等等。职位

分类管理是将公共部门中的人员或职位进行登记和类别的划分,并以此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其他各项措施的基础和依据。

2.政府审计

答:政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及其他公

共机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运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益性、

效果性,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审计。我国政府审计包括中央、

地方以及行政单位预决算审计。政府审计的目的,一方面是监督国家财

政预算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另一方面是对财政决算情况作出客观

的鉴定与公证,为财政管理提供改进措施,并揭露违法行为。

(1)政府审计的作用

①政府审计对财务行政起监督作用,并促进财政监督的实施;

②政府审计对财务行政活动符合有关政策、制度规定起保证作用;

③政府审计对财务行政活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起保证作用;

④政府审计有助于提高财务行政的效益。

(2)政府审计的一般原则

①政策法规性原则;

②客观公正性原则;

③效益性原则;

④独立性原则。

3.风险型决策

答:决策是为解决目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选择最佳方案的一

种过程。人们依据政策问题性质的不同,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

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1)风险型决策指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在客观上存在几种可能情况

(一般为自然状态),这些情况虽可能事先知道,但决策后会出现什么

样的结局,决策者事先却不能完全知道。风险性决策针对的是受客观环

境因素影响程度较高,执行结果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做出决策后,一旦环境因素和条件发生变化,便会给决

策的执行带来风险。

(2)风险性决策通常具备五个条件:

①存在着决策者期望实现的明确目标(收益大或损失小);

②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

③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最后只选定一个方

案;

④不同的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可计算;

⑤在多种自然状态下究竟出现何种状态无法肯定,但对各自然状态

出现的可能性(概率)却可预先估计出来。

(3)对风险型决策,基本上有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期望值法。把每个可行方案的期望值求出来,依据决策目标要

求,选取最大期望收益值的决策方案或者最小期望损失值的决策方案。

②最大可能法。由于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值是不同的,决策者选

取概率值最大的自然状态,然后选取在这种状态下收益值最大的可行方

案。

③等概率法。用概率均等标准处理决策问题,如有n个状态,则每

一个自然状态的概率为1/n,再依照最大期望收益值法处理即可。

4.行政处罚

答:行政处罚,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其他行政主体,对其认为违

反行政法规范的个人或组织,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1)行政处罚的特征是:

①行政处罚权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此外,作为国家行政机

关的补充,还包括一些依照法律、法规的直接授权或根据行政机关依法

作出的委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行政管理,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

②行政处罚的对象是与行政机关之间没有组织隶属关系的公民或组

织;

③行政处罚以被处罚人违反行政法规范为法定前提,以追究违法者

的行政责任,对其进行制裁,并通过这种制裁维护行政法秩序为目的;

④行政处罚在一定条件下可由行政主体自行设定,亦即在无上位法

规范为依据的情况下,行政主体可以通过行政法规和规章创设行政处

罚;

⑤行政处罚范围广、种类全、幅度大。这是我国行政处罚行为及其

制度较为明显的一个特点。

(2)行政处罚的原则

①法无明文规定不受处罚;

②必须由法定的行政主体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③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作出行政处罚。

5.企业型政府

答:企业型政府,是指政府部门由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

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

力,并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简言之,凡是能够运用创新策

略,有效运用资源,实现高绩效的政府即为企业型政府。

(1)企业型政府,并不是要将政府变为企业,像企业那样运作,而

是认为政府必须在市场导向的观念下,引进竞争机制,运用创新策略。

(2)企业型政府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①重视成本效益关系。企业型政府改变过去只关心投入而不关心产

出的做法,强调政策、规划、项目的成本效益关系,要求以最小的投

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②强调顾客导向。政府的公共服务的提供应有强烈的当事人取向,

施政目标应以公民的需求为考虑,视顾客为关怀的对象,强调对顾客负

责,并以顾客满意为衡量公共服务质量的标准。

③强调市场机制,重视选择和竞争。主张通过市场机制的发挥,提

供公共服务;使民间机构与政府共同生产,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④授予权能。企业型政府主张给予公共管理者以行政自由裁量权来

完成计划,由于创新的政策与管理,必须使公共管理者充分了解其工作

目标,这意味着裁量权的扩大,同时也包含着支持与容忍错误。

⑤创新与改革。创新乃企业型政府的主要特征。企业型政府要求解

除规则枷锁,打破结构惯性,活化官员思维。主张公共企业家运用各种

创新策略达到管理的目标。

二、简答题(每题l5分,共60分)

1.简述行政环境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影响

答:行政环境是指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要素的总和,它包括

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界线之外的、直接或间接

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或条件的总称。内部环境是指行政系统

界线之内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或条件的总称。

(1)物质生产与人口生产的发展状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①经济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行政系统的存

亡和性质;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行政系统功能发挥和部门设置;生产力

的发展状况提供了行政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人口的发展状况影响着行

政系统的发展战略和人口管理功能。

②生产关系与具体的经济体制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基本的生产关系

直接决定行政系统的性质和变化;具体的经济体制影响行政系统的功能

配置和运行模式。

(2)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①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

②政体规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

③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

④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

科学化程度;

⑤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

⑥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

⑦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

平。

(3)文化、民族、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①文化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行政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人们关于行政系统的价值

观念,以及该观念所相应要求的行政系统的行为模式。

a.关于行政系统一般行为的期望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对

行政系统的管理范围有不同的期望;不同的国家对行政系统的输入、输

出有不同的期望;对行政系统的认同程度决定群众参与行政输入方式的

差异

b.关于行政系统首脑权力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不同的行政文

化,具有不同的行政系统首脑权力观念。而权力观念的不同,又将直接

导致不同的行政行为模式:血统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的权力来

自世袭;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权力来自超人意志;法治

论的行政文化认为,行政首脑权力来自人民委托,并通过体现民意的法

律形式予以确认。

c.关于行政系统运行方式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行政系统运行

方式的人治观念认为,行政系统内外治理的好坏,关键在人,而不在制

度。历史证明,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始终由“好人”当政;若无严格的法规

限制,好人也可能变成坏人,更可能给坏人以权牟私创造条件;行政系

统运行方式的法治观念,又分专制主义的和民主主义的法治观念。

d.关于行政系统内部人际关系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特殊的人

际关系观念,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人们之间的接触仅限于狭小的小团

体范围内,如家庭、亲族、村社等。这种长期交往,使人们养成注重彼

此之间特殊关系的人际关系观念;在现代工业社会里,人际关系日益普

遍化和社会化。所以人际关系观念由重视特殊关系变为重视普遍关系。

e.关于行政道德的观念对行政系统的影响。行政道德是行政系统成

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行政系统及社会之

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而是通过社会舆

论确立的,它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

②民族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

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民族环境影响政府的民族政策及相应的行政机构设置;

b.民族环境影响行政系统的体制;

c.民族环境制约行政系统权力的行使;

d.民族环境关系着行政系统的凝聚力大小;

e.中国的民族环境对政府行政系统的影响。

③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影响

a.宗教制约行政系统的机构设置和职权行使

b.宗教推动或妨碍行政系统的管理活动

(4)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①自然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地球环境影响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

展,制约行政系统的发展模式;自然资源和国土面积影响各国综合国力

的强弱,从而制约其行政系统的财力基础与功能发挥;自然资源环境影

响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从而制约着其行政系统的部门设置与功

能体系;地理形状影响国家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与行政系统稳定状

况;地理环境制约着政府的国际战略及其相应的功能组织。

②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国家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

行政系统的职能、政策及机构;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国设立处

理这些事件的临时机构;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使各国相应设置了解决

问题的职能及机构;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职

能及机构;国家行政系统的活动还要受到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的

约束和调整,受到规范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所

制约。

综上,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只有创造良好

的行政环境,才能为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同时,行政管理具

有能动性,对行政管理具有反作用。

2.简述公私部门管理的差异

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

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

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

部门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①公共管理的主体乃为政府,政府虽然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但也

是政治权威的执行者,所以许多公共管理活动本身即有强制性,当人民

有违反法令的事情发生时,其便可以在职权范围内依法予以处理,而其

他组织则不具有这种公权力。

②私部门或组织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权威的行使,但这种权

威非政治权威,非公权力的行使,可称之为市场的权威或经济的权威。

这种权威非制度与法律所授予.而是来自经济性的市场力量。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①公共管理是在国家民主宪政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民主宪政国家,

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的。公共管理过程,充满了政治的气氛,充满着

政治的考虑。在集权国家,公共管理更是受到少数专权者的摆布。在此

情况下,公共管理的自主性自然受到影响。

②与公共管理相比,私部门的管理,固然也受到外在各种权威的影

响,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与公共管理不可比拟。公共管理只

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复杂的政治界面,而工商企业或私部门管理

则有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①公共管理从本质上是国家目的之一的国家作用和活动,而所谓的

国家目的,具体而言,就是指公共利益,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

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

②相反,私人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经济利

润不仅仅是其管理的底线,而且往往被视为积极的经济和社会的善,当

然企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不能损害社会中其他人的权益和利益。

(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在法治国家,一切组织的运作需在国家法律框架下进行,这是一个

基本规则,其目的是更大地保障私领域的权益,从而减少暴政的侵害。

对于私领域的管理,相比较于公共管理的严格受法的支配而言,其更多

的遵循的是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拥有高度的管理裁量权,其内部管理

和外部的交易活动完全可以自己的意思而为之。

(5)政府与市场

①垄断与市场。私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有竞争者。反之,

公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是只有一家,别无分号,因为我们只能有一

个行使治权的治理部门,公共部门往往缺乏竞争的压力;

②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政府部门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

品,这些产品和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而私部门提供的产品

和服务为私人产品,是可以分割的、排他的,价格也是可以衡量的。

③自由与依赖。消费者在购买私人产品时,可以自由选择;而公共

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公民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④利润与支持。私部门大都以利润为导向,而利润的多少取决于顾

客的满意度,顾客导向很容易成为其经营的目标;而政府往往缺乏服务

的动机。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①公共部门处在社会各种力量作用的中心,公共管理事实上也承担

着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职责。在这个变革的、多元发展的社会中,社

会利益是多元的,社会的价值也是多元的,而且利益和价值之间往往是

冲突的,政府往往需要在多元的甚至是冲突的利益和价值之间作出平衡

和抉择。因此,政府治理中的理性往往是多元理性,应考虑各种利益和

价值的平衡,而非单一向度的考虑,如效率与平等、改革与稳定、个人

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等等。

②私部门的管理,因其组织属性所定,加之职能有限,管理问题涉

及的标的人口较少,影响面小,不易形成整体社会作用,其管理大多为

工具的经济理性的考虑,而往往不顾及或少顾及其他理性的考虑。

总之,上述几个方面并不完全概括了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

别,但无疑是几个重要的方面。但是,作为管理活动,无论是公共管

理,还是私部门的管理,的确有许多共同之处或相似的地方。公共管理

和私部门管理都需要政策管理,都要涉及内部资源的整合与管理问题,

都要处理和管理外部关系等等。同时,许多科学的管理方法、技术都可

加以改进,运用在各自的管理情境之中。

3.简述集权制与分权制的优缺点

答:集权制是指决策权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

主权,只能根据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体制;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在其管

辖范围内有自主权,上级机关无权加以干涉的一种决策体制。集权制和

分权制也各有利弊。

(1)集权制的优点

①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②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

③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

④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

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2)集权制的缺点

①组织结构比较僵化,下级缺少必要的自主权,因此缺乏工作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下级的聪明才智,造成消极情绪,使组织

缺乏活力和创造性;

②由于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手中,容易产生官僚广义、主观主义而造

成决策失误,也容易出现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浪费时间和资源;

③由于层级过多,信息传递迟缓,对外部环境反应较慢,不利于处

理突发事件;

④集权制易于走向高度集权。

(3)分权制优点

①政府能够因地制宜、更加灵活机动地处理本地事务;

②分权分工,可以防止上级专断与个人独裁;

③分级治事,符合民主原则,可以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激发其责任

心,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

(4)分权制缺点

①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地方主义,甚至导致国家分裂;

②分权过度,必导致全国各地经济的畸形发展,加剧地区间的不平

衡;

③地方权限过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统一的政策、法规难以

得到有效贯彻

综上,集权制与分权制没有绝对的哪个更好,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

哪种体制更加适合的问题。所以,在二者中间选择时一定要根据不同情

况作出更加合适的选择。

4.简述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答: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贯穿于行政诉讼

活动整个过程

或主要阶段的基本准则。

(1)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的概念,应有以下主要含义:

①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②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有的贯穿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有的贯彻在

某个阶段;

③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有的是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共有的;有

的是与民事诉讼共有的;有的是行政诉讼所特有的;

④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是人民法院及当事人、其他诉讼参加人及参

与人等遵守的基本准则,指导行政诉讼主体的各种诉讼活动。

(2)行政诉讼基本原则的内容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两类;一类是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共有

的原则;另一类是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

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共有的原则

①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

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行政案件的审判权

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②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该原则是指我国各民族公

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行政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

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

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③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以事实为根据,是指人民法

院在认定和审理案件时,必须从案件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案件的审理和

判决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不得以主观臆断为根据,要求详尽地占

有案件的全部材料,作出实事求是的、全面的分析,正确地认定案件的

性质。以法律为准绳,是指在弄清案件的全部事实的基础上,适用恰当

的法律规定。

④合议制原则。所谓合议制,是指由三个以上的审判员或者审判

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理案件的制度。与合议制相对应的是独任制。

⑤回避原则。回避是指审理某一案件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

员、鉴定人员因有法律规定的不得参与该案件审理的情形,依法退出对

该案件审理的制度。

⑥公开审判原则。公开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

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

⑦两审终审原则。两审终审原则,是指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

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所作的初审判决和特定的裁

定,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确有错误,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⑧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是指当事

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诉讼

义务。但这不意味着原、被告诉讼权利和义务完全一致。

⑨辩论原则。辩论原则,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当事人就案件的

事实及其所适用的法律等问题,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相互进行反驳

和答辩。

⑩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人民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有权进行监督。

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

①选择复议原则。选择复议原则是指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必

须经过复议的情况下,行政相对方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既可以先向

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

不经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②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是指人民法院

只主管法律规定管辖的那一部分行政案件,它不同于刑事案件、民事案

件统归人民法院管辖。

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

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是具体行政

行为的合法性,即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适当问

题一般不作审查。

④诉讼中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诉讼中具体行政行为不停

止执行原则,是指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因原告起诉而停止执行,

但有例外。

⑤不适用调解原则。不适用调解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

件,不能对诉讼双方进行调解。

⑥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对被

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不得变更,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

况下才能变更。

⑦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是指作为行政诉讼

被告的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对自己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向人民

法院提交证据和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依据的责任。

综上,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清晰地说明了行政诉讼所具有的特点。

只有在遵守行政诉讼原则的前提下,行政诉讼才能有章可循。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我国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答:行政效率是在行政管理中投入的工作量与所获得的行政效果之

间的比率,是人们在单位时间内和空间内开展行政活动,获得改造客观

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效果。

(1)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

①行政环境因素。国家的政治安定,是实现高效率行政管理的大前

提;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基础;党风、政风、社会

风气及公民整体效率意识是影响行政效率的社会心理条件;地理环境形

态及与此相关的交通、邮政、电讯等事业的发展情况也是影响行政效率

的重要因素。

②行政组织因素。行政机构的设置、结构、编制和活动原则是否适

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行政效率有直接影响;行政机构内部各种

职位设置由机关的功能、地位和职责范围等因素决定。有效的行政组织

一方面要合理划分内部活动的各环节,使之专业化、程序化,各司其

职,各尽其责;另一方面又必须联结各环节的活动,形成协调的工作关

系。

③行政人员因素。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其政治

思想、道德品质、决策能力、指挥能力、用人能力等对行政效率有重大

的影响;一般行政工作人员是大量行政业务工作的完成者,其政治思

想、工作态度、效率观念、业务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行

政效率的高低;人事管理工作质量。有了高素质的行政人员,还必须有

科学有效的人事管理。合理使用行政人员,发挥其专长,调动其工作积

极性,才能人尽其才,提高行政效率。

④科学技术因素。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运

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技术,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可以大

大提高管理效;一般办公设备和其他行政活动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改进,

也对提高工作效率有积极作用。

(2)我国行政效率的现状分析

①权力过分集中。权力过于集中,地方和基层的自主权过小,需要

层层请示、层层汇报,这是产生官僚主义、行政效率不高的重要根源;

②组织机构不合理。我国行政机构中存在的机构臃肿、层次繁多的

情况,是产生推诿扯皮、互相掣肘、手续繁杂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③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我国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在选人、用人、

培养人、激励人几个环节上都有一定的缺陷,这是造成行政效率低的重

要原因;

④行政法规不健全或有法不依。有些行政机关不是依法行政,而是

凭长官意志办事,乱设机构,任意增加编制;

⑤党政的不正之风尚待根本扭转。目前,国家机关存在着形形色色

的不正之风,特别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行业不正之风,严重影响

了国家机关的效能和行政效率;

⑥部分行政人员道德不正、作风不纯;

(3)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①牢固树立效率观念。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的问

题。

②推进机构改革,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组织机构的合理

化,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保证。推进机构改革,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

的工作:合理划分权限、实现政企分开、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③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律化。将行政法制

建设作为实现法治的基础和手段;实现机构精简;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

制度。

④全面提高行政领导者及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行政人员队伍的素

质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基础。提高行政领导者的素质;提高一般行政工作

人员的素质;改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制度,以公开考试、择优录

用的办法吸收社会上的优秀人才。

⑤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活力、效

率、积极性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追求的目标。

⑥大力反对官僚主义,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除了制度

上、人员素质上的因素外,还有一个改进工作作风的问题。

⑦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工具是

提高行政效率的物质技术保证,其现代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行政

效率的高低。

(4)提高行政效率的方法

①层次领导方法。各级人员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一层抓一层。层

层负责,不越级领导,政府部门一律实行首长负责制,各级领导在自己

的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可以拍板定案。

②目标管理方法。把管人与管事结合起来,通过目标的建立、分

解、落实,使每一机构、每一个人都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从而发挥全

体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以点带面、典型带动方法。应用这个方法应注意两点:一是对点

上经验要有科学的态度,属于共性的东西,可以在面上推广,属于个性

的东西,就有局限性,二是要循序渐进,边推广边总结提高。

④现场办公方法。此方法是政府领导定期带领有关部门领导深人基

层,到急需解决问题的地方去现场办公,协调有关部门,当场拍板解决

问题,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

总之,由于行政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行政工作方法的多样性,为

了不断提高行政效率,还应当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地加以探索、总

结,更新行政工作方法。

2.试论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功能与作用。

答: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设立的目的不在于获取利润,且净盈余不

得分配,由自愿人员组成的,实现自我管理的,具有独立、公共和民间

性质的组织或团体。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为:正式的组织、民间的组织、

非利益的分配、自己治理、志愿性的团体、公共利益的属性。

(1)非营利组织与公共服务

在传统上,非营利组织的主要功能在于收容、救济、医疗、办学、

文化和社会服务方面。随着非营利组织的不断发展,其功能和影响不断

扩大,在公共问题的解决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主要功能与作用

具体分析,在公共服务方面,非营利组织发挥的主要功能在于以下

几个方面:

①发展公共政策。非营利组织在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的处理过程中,

能够发现许多公共问题。同时,非营利组织通过广泛运用影响力,如提

供信息、陈述请愿、参与诉讼、直接代表,影响大众传媒,影响政府的

决策等。对于长期的政策,通过持续的分析研究,为政府政策制定和决

策提供意见或建议;

②监督市场。在政府无法充分发挥功能的领域,非营利组织可以扮

演市场超然的监督者的角色,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在许多方面,非营利

组织可以直接提供选择方案,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给社会;

③监督政府。虽然政府组织有防止弊端的机制,但仍不能完全保证

公正无私。非营利组织可以不断地提醒政府与公民,使政府与公民尽到

其责任,更关心公共事务;

④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对于政府无法履行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

职能,非营利组织可以弥补其不足,尤其是在社会服务、文化教育、医

疗卫生、社区发展、社会互动等方面发挥极大的功能;

⑤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非营利组织对公共服务的奉献精神;对

人、自然、社会的关怀与关爱;对平等权利的重视;对参与的重视等,

均体现了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它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倡导和维护着社

会正面的价值观;

⑥促进积极的公民精神和扩大社会参与。非营利组织所倡导的是积

极的公民精神,这种精神强调公民应积极主动地介入公共事务,对社会

应有仁德与爱心;对社会要承担个人的道德责任;要有利他主义的精

神。这种精神代表的是民主社会最重要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非营利组

织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也为培养积极的公民精神提

供了场所。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有其比较优势,但是也存

在许多限制。这些限制既来源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和公共服务的性质,也

来源于自身的因素。

另外,非营利组织的民间性质,使其不能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如涉

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法律执行领域的公共服务便不能由非营利组织

提供;此外,由于非营利组织是民间组织,不是公权力机关,在涉及运

用公权力领域,其提供的服务的能力受到限制。

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437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

2005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437行政管理

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437行政管理学

(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非强制性影响力

答:(1)非强制性影响力的概念

非强制性影响力也就是非权力影响力,是指相对于权力影响力而言

的,是指在领导职权(权力影响力)以外由领导者的品质、作风、知

识、能力、业绩以及榜样等非权力因素对被领导者形成的影响力。在领

导活动中,非权力影响力是无言的号召、无声的命令,较之领导职权更

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2)非强制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

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①品格因素——敬爱感

这是领导者的本质性因素。领导者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

格、作风等。品格主要表现在领导者的心理活动和言行之中。“榜样的

力量是无穷的”。具有高尚品格的领导者,容易使被领导者产生敬爱

感,并诱导他们去模仿和认同,从而产生更大的号召力、动员力、说服

力。无论职位多高、资历多深的领导者,倘若在品格上出了问题,也会

威信扫地,失去其影响力

②才能因素——敬佩感

这主要是指领导者的聪明才智和工作能力、专业能力。这是领导者

能否胜任领导职务、完成领导工作的重要条件。领导者的才干、能力是

其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领导者才能是在实践中形成并表现在实践之

中的,它是领导者的实践性因素。一个有才能的领导者会使被领导者产

生敬佩感。敬佩感是一种心理磁力,它能吸引人们自觉地去接受其影

响。

③知识因素——信赖感

现代领导活动对领导者的知识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

者的知识是科学性因素。具有丰富科学知识的领导者在指导工作、宣传

组织群众、沟通协调关系时,容易取得被领导者的信任,使被领导者产

生一种信赖感,这必然会增强领导者的影响力。

④感情因素——亲切感

感情是人对客观对象好恶亲疏倾向的内心体验,是们情绪和情感的

综合。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便能产生亲切感。在有了亲

切感的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就大,彼此的影响力就高。一个领导

者待人和蔼可亲,能时时处处体贴关怀下级,与群众的关系十分融洽,

其影响力往往就比较高。合法权力可以使被领导者服从,结合专长权

力、职位权力能赢得被领导者的敬畏,但要保证被领导者的心悦诚服,

就必须发挥感情的影响力的作用。

(3)非强制性影响力的特点:a.这种影响力是自然性的、非强制性

的;b.它不是单纯外力的作用,而是被领导者在心悦诚服的心理基础

上,自觉自愿地接受影响的过程;c.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和谐、心理

距离近。由于上述特点,它的作用力更为持久。

2.行政道德规范

答:(1)行政道德规范的概念

行政道德是指从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国家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

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处理自身与工作对象之间、上下级之间、

同事之间以及公私、得失等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行政道

德调整的对象是各级国家公务员的职业活动关系。行政道德调整的范围

包括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2)行政道德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在制度层面,行政道德是指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以及提供公

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各种规范;第二,在心理层面,

行政道德是指凝聚于行政人员内心的信念、信仰和价值观等。前者强调

对行政人员道德行为的外部控制与约束,后者侧重于行政人员道德行为

的内部控制,也即是行政人员道德自主性。在现代社会中,只有将两者

结合起来,才能够准确的理解行政道德的含义

(3)行政道德具体规范的内容十分丰富,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勤政

勤政也就是要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做到勤政为民。具

体地讲,这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做到: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忠于国家,拥护政府;二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努力工作;三是要确

保行政质量,促成行政效率的持续提高。

②廉政

廉政也就是国家行政人员要廉洁奉公,要清白行政。在古今中外的

行政史中,“廉政”始终是一条基本从政规范要求。宋代著名清官包拯曾

说过,“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贪者,政之祸也,民之贼

也。”“廉者昌,贪者亡”也成为我国自古以来具有深刻伦理价值的古

训。其实,在现代中国,党与政府一直强调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要实现

廉洁奉公,就需要做到以下基本要求:一要严守法纪,不贪赃枉法。二

要秉公执政,不假公济私。三是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③遵纪守法,依法行政

法纪为国之纲本。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肩负维护与执行国家

政策与法律、确保社会组织与民众遵纪守法的重任。具体地,就是要

求:一是任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都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凌法”。二是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执法,不得玩忽职守。三是行政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以律己,为人表率。

④实事求是,科学行政。其基本要求包括:一要重视调查研究,尊

重客观事实。二是要坚持真理,敢于纠正错误。三是要正确处理意志力

与科学的关系。

⑤热情待人,协调行政。其具体要求主要有:一要密切联系群众,

尊重人民的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政群关系。二是宽厚待人,形成良好

的组织工作关系。三是要协调友邻,形成良好的部门间关系。因此,在

与其他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相处时,决不能以邻为壑,各自为政,而是要

从整体出发,从全局出发来处理问题,相互之间既要分清职责,又要协

同处事,共同推动行政管理职能的有效履行。

3.综合决策模式

答:综合决策模式又称规范最佳决策模式,是由叶海卡·德洛尔提

出的。它是对理性决策模式和渐进决策模式的有机综合。该理论认为理

性决策模式虽然在主观上的构想是好的,但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渐进决

策模式虽然接近现实,具有可操作性,但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缺乏政

策创新和变革意识。该理论认为,最佳决策是一个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

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多方便的努力,提高决策的理性程度。增加理性的

努力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如个案讨论、自

由讨论、敏感性训练等,也可以通过增加资源投入来实现。德洛尔认

为,现代国家既有要稳定政策的诉求,也有变革政策的诉求,虽然现代

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人们进行理性决策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也有所

增强。其观点反映了现代公共政策制定中决策模式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强调了多种方法的配合使用和多种模式的有机结合。

4.层级监督

答:(1)层级监督的概念

行政机关层级监督是指在行政机关系统内,负有行政监督职能的上

级行政机关监督下级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的一种监督制度体系。

从法律意义上说,行政机关的层级监督是一种自我纠错制度,如果说国

家权力机关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的话,那么行政机关层级监督则是一种

内部监督。这种差异性决定了行政机关监督具有自身监督功能、方法和

程序。

(2)层级监督的相关内容

①层级监督是行政机关监督的基本特征。层级制的结构是上下统属

的,每一下级层次对上一层次负责。除了最高层外,每一层都是按地域

行政单位分成若干块块,层次越低,块块越多。基于行政机关层级制,

行政机关之间的领导关系成为构建两大监督关系的基础,这两大监督关

系是:a.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的监督;b.各级政府对所属的职能部

门的监督。当然,在垂直领导体制中,只存在一种监督关系,即上一级

行政机关对下一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职能部门是行政监督的主体。行政监督

是一种自我纠错的监督机制,层级制的结构决定了在行政机关系统中,

除乡、镇人民政府外,行政机关都是监督主体,凡是有下一级被领导的

行政机关,作为上一级的具有领导权行政机关就具有监督主体资格。国

务院作为中央人民政府有权监督所属的部委以及其他直属机构的执法活

动,同时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地方的省级政府、市级政府、

县级政府分别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③各级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是行政机关监督的对象。在各级行政机

关的权限中,除了部分行政机关具有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政立

法权外,行政机关的权限主要是具有执行性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此,行

政机关的层级监督主要是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

④行政机关的层级监督虽然有自身的缺陷,如监督的公正性、有效

性等,都因为监督机关与被监督机关之间的无法摆脱的利害关系而受

损。但是,行政机关监督也有其优点,如具有较高的效率,给行政机关

一个自我纠错的机会,从而提高行政机关在社会公众面前的权威,从而

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有效性。因此,各级政府要实现“建设

法治政府”这一目标,必须强化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在全面推进依

法行政的过程中克服自身的不足,使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始终得到

有效地监督。

5.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的概念

行政复议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

益而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

关依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

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行政监督法律制度。国家十分重视行政复议,专

门制定行政复议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还于2007年初联合

发出《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意见》。

行政复议的目的是为纠正行政主体作出的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

行为。因此,它是行政自我纠错机制。我国各级行政机关普设行政复议

机构,这些机构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重大成绩,其发挥的内部监督作用

也相当显著。

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是

促进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应在肯定成绩的同

时,正视存在问题,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必须不断完善行政复议制度

和机制,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行为。

二、简答题(每题l5分,共60分)

1.什么是职位分类,职位分类的作用

答:(1)职位分类的概念

职位分类是指把公务员的职位按照工作性质、业务内容、简繁难

易、责任轻重以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区分为若干规范化的种类,以此作

为公务员管理的依据的一种人事分类方式。这种分类的主要特点是:分

类的对象是职位,而不是职位上的人,遵循“因事择人”原则;分类的基

本依据是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及所需资格条件,而不

是人的身份、地位和资历;分类的目的是为公务员的各项人事管理工作

提供依据,以实现科学的人事管理。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具体过程,一般都是由职位调查、职系区分、职

位评价、制定职级规范和职位归类等五个程序组成。职位分类较易明确

人与事的主次关系和建立科学管理的程序及标准,因此以职位分类为核

心的分类制度日益为许多国家接受和运用,职位分类有利于建立科学的

考试录用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工资制度、晋升制度等等。职位

分类管理是将公共部门中的人员或职位进行登记和类别的划分,并以此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其他各项措施的基础和依据。

(2)职位分类的作用

职位分类制度是人事行政的基础工作,也是人事管理现代化的前提

条件。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职位分类制度能够满足分类分级,统一管理的要求。分类管理、

分级管理、统一管理,这是当代人事行政的基本特点和要求。随着经

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行政管理的范围日益扩大,专业化程

度越来越高。政府工作人员迅速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也不断增加,

以致原来的人员分类制或品位分类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多样

化、多层次的特点。它一方面能够将人员按照职位、职系、职级、职

等,进行科学地分类,另一方面又能把社会的行业和行政职务挂起钩

来,使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人事行政的各级管理保持活力、效

率、统一。

②职位分类制度能够提供“因事择人”的用人标准。由于职位分类可

以反映出职位、职务的具体内容。从而使因事设职,因职设人变为现

实。在招考和录取工作人员时,按照职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资历、学历

等条件,就可以比较科学地确定考试的项目和择人的标准,据此来选用

到称职的人。

③职位分类制度是考核、培训、支付劳动报酬等管理活动的依据。

职位分类明确了每一个职位的权力、责任、利益。便于进行考核。以决

定其升降;便于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素质;便于“按事给薪”,以示标准

客观、待遇合理;从而,减少人事纠纷及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矛

盾。

综上所述,职位分类作为人事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在整个人事管

理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功能。一方面,它是招考和录用工作人员、制定

职务工资和岗位责任制、控制机构编制防止机构膨胀、进行考核、奖

惩、升降、培训、人才预测以及教育部门制定专业设置计划和招生计划

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另一方面,实行职位分类,还有利于建立和

推行退休、离休制度,加强人事管理的法制建设以及提高人事统计的正

确性和实用性。

2.简述政权监督的主要形式

答:(1)政权监督的概念

政权监督就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它是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其监督权是我国人民通过

宪法确定的。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

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可见,权力机关实施的对行

政的监督是人民赋予的重要职能之一,具有其他形式的监督不可比拟的

重要法律特征:

①监督层次最高。权力机关是以国家主人的最高法律地位,充分代

表人民的意志实施的监督。

②监督权威最大。权力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集中代表者,其他最高国

家机关都受其领导和监督,不受任何其他国家机关的牵制。

③监督范围最广。一是审议、审查政府针对全社会作出的一切行政

法规、规章、决定、命令、指示和规范性文件等抽象行为,对政府的具

体行政活动也可以进行监督检查;二是监督面包括政治、经济、教育、

科技、文化、国防、外事等行政管理的一切领域。

④最有法律效力。行政机关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权力机关制定、颁

布的宪法、法律为根据,对权力机关负责,接受它的监督。凡违背宪

法、法律或与之相抵触的行为,必须予以撤销,并受处理制裁。

(3)政权监督即权力机关监督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①检查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国家大政

方针的情况。

②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客观地审查、评价政府的决策

及其实施结果。

③审查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预算、决算,及它们的执

行情况报告,即对实施规划及政府财政控制工作的审查、评价。

④审批或备案审查政府制定颁布的行政法规、规章,改变或者撤销

政府违法或不当的法律文件、决定和命令。

⑤对政府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提出质询和询问(质询一般针对行政

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失误或其他重大过失,是必须答复的一种质

问;询问主要是针对不清楚的事项的解释和说明)。

⑥监督、检查政府处理人大代表的提案和意见。

⑦视察、检查政府工作,组织对特定问题的调查。

⑧选举、决定、罢免政府机关的主要领导人等。

在当前,为加快改革开放,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

换.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权力机关对行政执法的监

督,将发挥更为重要、突出的作用。

3.简述机关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答:(1)机关管理的概念

机关行政或机关管理是指对作为行政组织办公地点的机关环境的完

善、机关设施的营建、机关物材的配置、文书文件的处理、机关事务的

分工等进行的合理化管理。

在我国,机关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各个行政部门中的办公厅(室),

以及与其直接相关的文秘、后勤、总务等具体执行机关管理事务的专职

附属办事机构。机关管理,就是由这些固定的机构,依据机关事务处理

的原则、制度、规章和技术,为保证机关有效运营而开展的管理活动。

(2)机关管理的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①完善机构设置

现代行政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是随着办公厅(室)工作任务的变

化、职能的转变、办公手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的。办公厅(室)

的工作要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达到一流部门,一流管理,一

流服务,一流水平,机构的设置必须遵循以下五条原则:a.任务目标原

则;b.效率、竞争原则;c.职、责、权一致的原则;d.管理统一原则。

②提高人员的办事能力

办公室的工作效果是与工作人员的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办公厅

(室)的工作性质、任务要求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a.参谋能

力;b.办事能力;c.协调能力;d.语言文字能力。

③加强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完成既定的任

务,它不仅可以使工作人员明确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干到什么

程度,也便于工作人员尽快熟悉、业务,提高水平,减少浪费等等。管

理制度化,就能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工作效率就可提高,故自然是办

公厅(室)工作的发展方向。工作规范化主要靠科学的、健全的制度。

要把建立和不断完善制度作为现阶段办公厅(室)工作,特别是办公厅

(室)领导人工作的重心。但各类制度有一个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

检验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就看它们是否有利于本单位工作正常而高速地

运转。

④运用现代技术方法

行政机关管理科学化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各级、各部门的办公厅(室)必须改革办公手段,采用先进的办公设

备,运用现代技术方法,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更有效地、高质量

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a.系统方法。行政管理中的系统方法是从系统工程中移植过来的。

是根据客观事物具有的系统特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着眼于整体与部

分、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将

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并运用数学语言,通过各种模型精确地、定量地

描述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规律,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效应的综合方法。

b.办公自动化。行政机关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最主要的是要普遍采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电脑具有迅速、准确、储存、判断等特

点,因此最适合广泛应用于行政机关管理。行政机关管理现代化,是要

逐步完成的。首先,在建立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来建立局部信息网络。

同时,最终要建立整体信息网络,即信息高速公路。

4.简述行政领导产生的主要方式

答:(1)行政领导的含义

行政领导是指在行政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拥有法定权威的领导者

依法行使权力,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组织、决策、指挥、控制

等活动的总称。

(2)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①选举制。即行政领导者由被领导者或被领导者的代表选举产生的

制度。选举的方式有投票、民意测验、意向选举等等。它可以在机关内

部进行,也可以在社会中进行。这种制度一般能代表民意,选举结果也

有较大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不足之处是选举过程容易过长,不能保证准

确地识别人才。

②委任制。即行政领导者由上级领导者或上级行政机关根据个人或

者少数人的意志和标准任命产生的制度。委任制是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的,是历史最优久的传统选拔方式。委任制的具体方式有两种:一是行

政首长的直接任命,二是由一级行政首长提名然后报请再上一级行政首

长或领导机关审批。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机关以第二种方式委任的居

多,其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用人与治事相结合,行动迅速统

一;不足之处是过于依赖个人的主观选择,缺乏客观的选才标准,容易

出现任人唯亲的不当行为,人治色彩重。

③考任制。即行政领导者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通

过考试择优产生的制度。考试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根据政府行政职位的

职类和职级分别进行的分级分类考试;二是根据报考人的来源情况分别

进行的外部竞争考试和内部竞争考试;三是根据考试过程的不同构成情

况而进行的双轮制和三轮制考试。考任制的优点在于通过严格科学的考

试可以在竞争的基础上,公正、客观地评定人才,鉴别人才的优劣,防

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其不足是考试的结果有时往往与被试者的实际能

力出入较大,评卷的标准有时也容易受评卷者个人价值观念的局限,领

导者的选拔有时并不依据考试的实际结果,难免使考试流于形式。

④聘任制。即通过协议或合同的方式选用外部人员担任非常设性的

行政领导职务的制度。聘任制的优点是有利于广招人才,提高行政组织

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克服和防止领导干部常任制和终身制以及用人的

地区封锁和部门封锁的弊端。不足之处是在实际运用中,有时也容易导

致用人上的短期行为,还容易忽视对本部门人才的使用。尽管如此,聘

任制仍是目前适用范围较广的用人方式。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行政组织设置和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1)行政组织的基本含义

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根据宪法和法律,将专职的

人员和若干部门,按特定的结构形式组合起来,并依法对国家事务进行

管理的系统。国家行政组织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系统,是国

家组织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直接管理国家行

政事务,以保证国家意志的实现和国家任务的完成。按照习惯性的说

法,行政组织既可指整个政府系统。也可单指政府系统中的某一组成部

分。

①从结构构成来说,行政组织包括行政人员、行政机关、行政机

构、行政单位以及各级各类的行政职位等。成员和职位是行政组织的基

本元素。

②从管理规范来说,行政组织包括宪法和法律中行政机关、行政机

构等的职责、权限、活动程序等有关的条文,行政法规及其他规章制

度。

行政组织不是行政人员数字的简单总和,也不是行政体系中各个组

成部分的简单联合,而是所有行政人员和各个组成部分按照法律规定组

织起来的统一的有机体。

(2)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行政组织的设置,并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一

些原则:①需要原则。即行政组织的设计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和文化发

展的需要。政府职能发展了,行政组织也要进行相应的设计与调整。②

精简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③统一原

则。即行政组织设计应完整,领导指挥要统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设置国家机关必须“上

下贯通”、“左右协调”。④服务原则。一切国家机构都应该为人民服

务,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5)法制原则。即国家行

政机关的设置必须规范化和法制化。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的组织由

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由法律规定。”“国务院审定行政机

构的编制。”

(3)可以总结以下几点组织设置和管理的原则。

①命令统一原则。行政组织内部各级管理机构必须服从它的上级管

理机构的命令;一个下级只能服从一个上级的指挥,避免多头领导与多

头指挥;各级管理机构不应越级指挥。

②精简精干原则。行政组织的设置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领导层

次要适度,尽量压缩编制;行政组织成员人数和组织管理层次保持在最

小限度。

③效率原则。行政组织设置要将效率原则放在首位,一切原则都是

为了提高行政组织运行效率的。

④分工协作原则。行政组织内机构与人员按专业化要求严格分工;

各部门的任务、目标职责要明确,分工必须有协作,各部门要加强沟通

与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