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3.15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3.15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3.15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3.15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血与火的海洋发展史上,海权与国家的安危、荣辱、兴衰于一身。

——秦天等著《中华海权史论》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认识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

的壮举。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3.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一、郑和下西洋西洋:

西洋是我国古代的地理概念。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材料一:成祖疑惠帝(建文帝朱允炆)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材料二在祖法儿国,中国宝船到彼,开读赏赐毕,其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易紵丝、瓷器等物。……夷中百货,皆中国不可缺者,夷必欲售,中国必欲得之。政治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经济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根本目的:示中国富强一、郑和下西洋目的:刘家港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一、郑和下西洋路线:思考:郑和为什么能七下西洋?材料一

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1、经济基础:明初国力雄厚(根本)。2、科技保障: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的运用,地理知识的丰富。3、个人能力:郑和个人能力出众。材料二

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人……修四十四丈(约150米),广十八丈(约60米)。

——《明史·兵志》材料三

郑和,本姓马,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宝太监”。有智略,知兵习战。1405年至1433年受命七次下西洋。一、郑和下西洋条件:明代罗盘起止时间次数在位皇帝出发地点装载物品物品用途到达地区最远到达1405-1433年七次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明成祖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货币慷慨送礼、贸易刘家港一、郑和下西洋概况: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友谊之船:慷慨送礼,展现风度贸易之船:相互贸易,互通有无丝绸茶叶漆器金银瓷器异兽珊瑚象牙宝石香料引进来走出去一、郑和下西洋概况:1.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与友好往来;3.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规模大范围广次数多人物郑和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1519-1522年次数7次4次2次1次船队规模(第一次)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多艘),最大的有1500吨左右3艘,最大船120吨左右4艘,最大船110吨左右5艘,最大船130吨左右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洲印度环球航行时间早特点:

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影响一、郑和下西洋影响:二、戚继光抗倭正在烧杀抢掠的倭寇逃难的民众1.观察图卷,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概括倭患猖獗的表现。杀害居民,抢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2.结合教材,分析倭患猖獗背后的原因。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明朝实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勾结。倭寇与倭患:元末明初倭寇:明朝中期倭患: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勾结,在沿海抢劫作乱大肆毁掠……一望赭然(空尽无物),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千里,河内积货(倭寇抢劫的财物)满千船。——采九德《倭寇事略》戚继光性质:侵略二、戚继光抗倭倭寇与倭患:姓名:戚继光生活时代:明朝中期籍贯:山东登州(今蓬莱)民族:汉族职业:军事家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后考中武举,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后又在北方抗击鞑靼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还写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

倭寇日本戚继光忧国忧民的情怀戚继光(1528—1588)二、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概况:为了打败倭寇,戚继光采取了哪些措施?第一阶段:1561年台州之战结果: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患第二阶段:前往广东、福建结果: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自1559年至1566年,戚家军历13战,每战横扫敌军,几近全歼,最大伤亡仅69人,敌我伤亡比例30:1。

——《明朝那些事儿》建立“戚家军”创立“鸳鸯阵”二、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倭寇图卷》(局部):左边的三艘明朝军船,与倭寇的船只正在战斗……船尾插有旗帜,上面写有“护国救民”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利,战斗力大为增强。戚继光的军事著作和“鸳鸯阵”阅读教材内容及图文资料,分析戚继光抗倭斗争能取得胜利的原因。1、整顿军队、严格训练,创造了鸳鸯阵,增强了战斗力;2、戚家军得到了当地军民的支持;3、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二、戚继光抗倭评价:浙江台州的戚继光祠山东蓬莱的戚继光纪念馆天津蓟县的戚继光雕像福建平和县的戚继光像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二、戚继光抗倭相同点不同点(对外交往的方式)产生不同点的社会原因根据不同点及其原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郑和①精神品质:

②对国家的贡献:

戚继光

爱国、忠诚、勇敢、机智……都对明朝的对外关系做出了积极贡献和平交往战争冲突明朝国力强盛明朝国力衰微国家实力是影响对外关系的重要因素以小见大:人物折射国运

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登岸晾晒货物。1553年

以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澳门领土主权仍属中国。1573年1887年

1887年,清政府被迫与葡萄牙王国签约,承认了它对澳门的管理权。16世纪•澳门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澳门历史: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大三巴牌坊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