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学描述与性能分析_第1页
第3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学描述与性能分析_第2页
第3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学描述与性能分析_第3页
第3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学描述与性能分析_第4页
第3章计算机控制系统数学描述与性能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控制系统

第3章计算机控制系统

的数学描述与性能分析

信息学院•周玮

zhouwei@

二。一。年四月

本章内容: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脉冲传递函数

•计算机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代数稳定性判据

•计算机控制系统稳态过程分析

・计算机控制系统暂态过程分析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频域特性分析

3.2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1、离散系统

离散时间系统(简称离散系统)就是输入和输出均

为离散信号的物理系统。在数学上,离散系统可以

抽象为一种系统的离散输入信号和系统的离散输出

信号之间的数学变换或映射。

Q

1?虱£)--------〃(的

I?------------D--------

O

___——,L_

0123tQI

图3.1离散系统

线性离散系统:变换函数刀满足叠加原理。

输入为:

。尔)=ag(左)+64(左)

则输出为:

u(k)=D[e(k)]=4)]+5[电(左)]

线性常系数离散系统:D的参数不随时间变化,或

变化范围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u(k一n)=D[e(k-")]

线性常系数离散系统一般采用差分方程来描述。

2、差分方程

〃阶后向非齐次差分方程:

〃(左)十%〃(左一1)+%“(攵—2)+••,一n)

=bQe(k)+bxe(k-1)+62e(^-2)+•••〃,、-m)

或・

nm

u(k)=%u(k-,)+ZbjC(k—j)

i=lj=0

其中:%wO

〃阶前向非齐次差分方程:

u{k+n)+a[u(k+n-1)+a2u(k+M-2)+••,)

=be(k+m)+b、e(k+m-1)+be(k+m-2)+,••、:)

Q2/ri

其中:m<n(满足因果关系的需要)

前向差分方程:后向差分方程:

初始条件为零

3、差分方程求解

迭代法求解

适合于计算机求解,可以编制程序。

例3・1一阶差分方程的迭代公式

〃(4+1)=au(k)+be(k)

求差分方程的解。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解:设u(0)是给定的边界条件,则

k=0i/(l)=QM(O)+be(O)

k=1"(2)=Q"(l)+be(l)=a2u(0)+abe(O)+be(l)

k—2t/(3)=a〃(2)+be(2)=a3u(O)+a2be(0)+abe(V)+be(2)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k)=a%(0)+ak~lbe(O)+ak~2be(1)+ak~3be(2)+…-1)

k-\

"(0)+2>ibe(j)

j=o

通解或自由变量特解或强制分量

其中X-a为齐次方程+1)=(左)的特征根。

练习题:

用迭代法求解如下差分方程

tt(k)—8〃(左一1)+12〃(后一2)=0

已知初始条件为

〃⑴=1〃(2)=3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典法求解

适合于齐次差分方程,不适合非齐次差分方程。

〃阶线性齐次差分方程为:

n

u(k)=au{k-i)

Z=1

即〃(左)+4〃(左一1)+%〃(左一2)+…-n)=0

(1)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设其通解形式为u(k)=cAkw0

代入方程(1),得到

cAk+acAk^]+acAk~2+,,,=0

}1Z?it

即…)(2)

方程(2)称为齐次方程(1)的特征方程,其

根称为差分方程的特征根。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当A无重根时:

n

通解为:〃(4)=臼4,+3;+…〃〃=工C0:

Z=1

当人有重根时:M1有加重根)

通解为:

u(k)=(cK'-i+C#"L2+…+cJ;+c%",

、,、12m-1m+12nn-m+l

其中系数5由初始条件确定。

例3.3用经典法求解如下差分方程

n(k)—8〃(后—1)+12〃(a—2)=0

已知初始条件为〃⑴=1〃(2)=3

解:特征方程为:

22-82+12=0

解得特征根为:

4=64=2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于是齐次方程通解为:

u(k)=+q%;=G6,+c22,

由初始条件确定5和C2:

1/(1)=+02月

>

〃⑵=q/l;+02丸;

13

从而得到:[五c=-

2o

13

所以差分方程的通解为:〃(左)=(6,+卜2%)

724T8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Z变换法求解

步骤:

(1)对差分方程求z变换,得到函数的z变换表达式

如歹(Z);

(2)通过z反变换求出采样函数/⑺。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例3.4求解齐次差分方程

/(左+2)+3/(左+1)+2/(左)=0

初始条件:/(0)=0"1)=1

解:由Z变换超前定理得到

Z[f(k)]=F(z)

Z[f(k+l)]=zF(z)-zf(O)

Z[f(k+2)]=Z2F(Z)-Z2/(0)~zf(l)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Mamo««MMVMB

于是得到:

Z2F(Z)-z2/(0)-zf(l)+3zF(z)-3zf(0)+2F(z)=0

代入初始条件得:

Z2F(Z)—z+3zF(z)+2F(z)=0

整理后得:

z

F(z)=-------------------

(z+l)(z+2)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利用部分分式法可化成:

zz

土)二第一不

查z变换表得:

/(左)=(一1,一(—2,(k=0,1,2,…,

00

/*«)=ZKTy_(_2了曾("左T)

左=0

例3.5求解下列非齐次差分方程

/(左+2)-3/(左+1)+2/(左)=叫)

初始条件:/(0)=。41)=1

00t=0

输入条件:%)=0“0

解:Z[6(k)]=1求z变换并代入初始条件得到:

Z2F(Z)-3zF(z)+2F(z)=1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整理得到:

1-11

F(z)=-------------------=----1----

(z-l)(z-2)z-1z-2

应用留数法直接进行Z反变换,得到

(2—2)-------------Z(z—1)

(z—2)(Z—1)(z-2)(z-l)

=2A1—1,k-1,2,3,…

于是得到:f⑺=Z—kT)

例3.6用z变换求解如下差分方程

tt(k)—8〃(左一1)+12〃(左一2)=0

已知初始条件为

〃⑴=1〃(2)=3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Z变换滞后定理:

如果tvo时,f(t)=O,贝ljZ"«-〃T)]=z-*(z)

如果tvo时,/«)。0,则

一〃

Z[/«")]=z-〃F(z)+z-〃Z/(/"

j=T

解:由Z变换滞后定理得到:

Z[〃(左)]=U(z)

Z[u(k-1)]=z-1t/(z)+

Z[u(k-2)]=z-2U(z)+1)+1/(-2)

式中的u(-l),u(-2)可由原式和初始条件解出。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k=2=(2)-8〃⑴+12〃(0)=0

8K⑴一K(2)8X1-35

u(0)=--------------=----------=——

121212

k=1"(1)-8〃(0)+12i/(-l)=0

/八8〃(0)—M⑴7

"(—1)=---------------二—

1236

k=0〃(0)—8〃(—1)+12〃(—2)=0

8K(—1)—〃(0)41

u(—2)=---------------=-----

12432

于是得到:

U(z)-8[z-1t/(z)+w(-l)]+12[z-2t/(z)+z-1w(-l)+w(-2)]=0

代入初始条件整理得:

15/36-21/9z-1

U(z)=----------;------------

利用部分分式法进行z反变换,最终得到:

813

》*«)=Z[一⑹)+—(2与》。一仃)

k=o248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练习题:

用Z变换方法求解下列差分方程:

(1)/(左)—6/(左一1)+107(左一2)二0

已知/⑴=1/(2)=3

(2)/(左+1)—0.8/(左)=1,/(0)=2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3-3脉冲传递函数

1、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一个系统(或

环节)输出脉冲序列的变换与输入脉冲序列的变换之

比,被定义为该系统(或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

用公式表示:

叩,、y(z)输出脉冲序列的z变换

W(Z)=---------=-------------------------------------------

X(z)输入脉冲序列的z变换

2、脉冲传递函数的推导

脉冲传递函数的推导的方法:

•由单位脉冲响应推出脉冲传递函数W(z)

•由拉氏变换求出W⑵

•由差分方程求出W(z)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由单位脉冲响应推出脉冲传递函数

由单位脉冲响应推出脉冲传递函数,可以从概念上

掌握脉冲传递函数的物理意义。

当输入信号X”)被采样后脉冲序列为/«),

它可表示为:

X*(0=x(0)^(0+x(T}8(t_/)+•••+x(kT)3(t—kT)+…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这一系列脉冲作用于连续系统(或环节)W⑸时,该

系统(或环节)输出等于各脉冲响应之和,如图:

(a)输入脉冲序列(b)传递函数(c)输出各脉冲响应

图3.3脉冲响应

如在0<,<T时间间隔内,作用于少(s)的输

入脉冲为x(OT),则用⑸的输出响应为:

y(t)=%(or)g(o

式中:g«)为系统(或环节)的单位脉冲响应满

足如下关系:

g(0t>o

g«)=1

ot<0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T<,<27时间间隔内,系统是在两个输入脉

冲作用下:一个是,=。时的脉冲作用,它产生的

脉冲响应依然存在;另一个是,=7时的脉冲作用,

所以在此区间的脉冲响应为:

y⑺=x(0T)g⑺+x(T)g(f)

式中:g⑺t>T

g(一丁)=<

0t<T

所以当系统或环节的输入为一系列脉冲时,输出应为

各个脉冲响应之和。

在"打时亥IJ,输出的脉冲值是kT时刻和kT时刻

以前的所有输入脉冲在该时刻脉冲响应的总和,故:

k

y(kT)=^sKk-i)T]x(iT)

z=0

由卷积定理可得:

整理y(z)

"z)=叶(z)X(z)w(z)=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由拉氏变换求出印(Z)

y(s)=少(s)x*(s)

y*(s)=吟s)x*(s)

y(z)=,(z)x(z)

y(z)

即:FF(z)=—

x(z)

z变换的部分分式法

%(z)

留数计算法

由差分方程求出印⑵

.y(左)+qy(左一1)十・一“、:一〃)

[=4%(左)+4%(左一1)+-,,一一m)

]/y(z)+a/Ty(z)+…,,Y(z)

x

=b0X(z)+bxz~X{z}+•••,〃X(z)

Y(z)b()+bz~}+,•,

%(z)=△―H-----------

X(z)1+a}z~+…〃

练习题:

求下列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印U):

(1)取⑸:——--

s(4s+a)

_e~sTk

(2)W(s)----------------

ss(s+a)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3、离散系统的方框图分析

(-)串联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

串联各环节间有采样开关的情况:

求法:中间有采样开关的串联环节,其脉冲传递函

数等于各环节脉冲传递函数的乘积。

G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了②

员(s)

y(s)纶)

y(z)

%(z)=%(z)%(z)

R(z)

串联各环节间没有采样开关的情况:

求法:中间没有采样开关时,其总的传递函数等于各

环节传递函数乘后再取Z变换。

G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____/

R3

%(z)=Z[%(s)%(s)]=所%(z)

例3.7已知匕(s)=L%(s)=上一,试求中间有采样

ss+a

开关和没有采样开关时的甲Q)

解:中间有采样开关时:

11

/(z)=Z-%(z)=Z------

1—1

s1-Z一s+a

印(z)=%(z)%(z)=

(1——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间没有采样开关时:

1a

彳(z)=Z[W(s)%2(s)]=Z[--]-

]ss+

(二)并联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

两个并联环节的情况:

少(Z)=Z\WX(5)]+Z[W2(5)]=%(z)+%(z)

(三)反馈连接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

当系统中各环节通过反馈形成闭环连接时,闭环系统脉

冲传递函数的求取,同样也必须注意到在闭环的各个通

道,以及各环节之间是否有采样开关。

几种典型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1)误差离散系统

(2)具有数字校正装置的闭环离散系统

(3)具有干扰的离散系统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MN*WCNMMQ*A9

误差离散系统

具有负反馈的线性离散系统。沙⑸与H(s)

分别表示正向通道与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

输出函数的拉氏变换为:

*z变换

”>)=石(s)印G)口□叁次y(z)=£(z)沙(z)

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s)=E(s)-E(s)FF(s)H(s)z变换E(z)=R(z)—E(Z)WH(Z)

[熹)。便例如叟退

误差脉冲传递函数为:

E(z)_11

匕(Z)=

R(z)l+%H(z)l+%z)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y(z)_乎(z)

%(Z)=

R(z)l+WH(z)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具有数字校正装置的闭环离散系统

该系统的正向通道中,有脉冲传递函数为D(z)的数字

校正装置,可由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其作用与连续系

统中的串联校正装置相同。如下图所示:

输出函数的拉氏变换为:

y(s)=石*(s)O*(s)少(s)、y(z)=E(z)D(z)W(z)

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Z变换

E⑹=R(s)—E⑻D(s)底(s)"(s)E(z)=R(z)—E(z)D(z)印H(z)

[熹)。便例如叟退

误差脉冲传递函数为:

E(z)11

W(z)=----=-------------=--------

eR⑺l+D(z)^EH(z)l+^(z)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y(z)_D(z)少(z)_D-z)

匕(Z)=

R(z)—1+D(z)WH(z)~1+WK(z)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具有干扰的离散系统

该系统连续部分的扰动输入信号N⑸,对输出量的

影响常是衡量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分析方法与

连续系统一样。系统结构如下图:

图3.9扰动输入时离散系统结构图

为了求输出与扰动之间的关系,首先将图3.9变换为图3.10

(认为R(s)=O)o

图3.10扰动输入时的等效结构图

由图3.10得到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式为:

**

y(s)=[N(s)—y(s)/(s)]%(s)=N(s)%(s)—y(s)/(s)%(s)

Z变换式为:

y(z)=N%(Z)—y(z/7F2(z)

所以

Z注意采样开关的位

NW2()

%)=置,位置不同,所

1+/%(Z)得闭环脉冲传递函

数就不相同。

G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表3.1几种采样系统z变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_•/QJE曲,・・yipKVKS—Iri.・ll

练习题:

P1073.4(1)(2)(3)(4)

4、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由数字计算机部分和连续对象部分

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通常如

图3.11所示,为单位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

图3.11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图

数字部分的脉冲传递函数:

b(y+3-1+•,

Q(z)=III

1+a[z+,,

连续部分的脉冲传递函数:

1-sT

%(s)=%o(s»F(s)=---W(s)

s

1-ST

艮口:[叫1—e-11

Wd(z)=3=Z°(s)%(s)]=Z-----匹(s)=(1-Z)Z-W(s)

ss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畋(z)=O(z)%(z)

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川,、y(z)D(z)%(z)U(z)

WR(z)=----=--------------

R(z)l+Q(z)K(z)l+%(z)

特征方程

匕(z)=l-匕(z)

闭环系统的误差脉冲传递函数为:

矶Z)_11

匕(Z)=K(z)—1+O(z)%(z)

1+以仁)

3.4计算机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分析策略:

映射

S平面上稳定性分析匚二>Z平面上稳定性分析

1、离散系统的稳定性条件

连续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y(s)bsm+bsm~x+b

0x,,4—1

R(s)s"+6Z]S"T+…

,,-JL

假设r(/)=1(/)

7m.Tm—1

bs+b,s+…+b1

y(s)=a---------1~~;----------m

、/sn+asn—\+…s

x卜an

A

2+4+2+…,-

S+

SS+S+02Pn

P2t

Jy(、t),=4U+416一"+Az?e~+…

=4+Zi

i=l

n

若系统稳定tfg,limyA.e~Pitf0

00

i=l

结论:

极点具有负实部,即极点均分布在平面的左半平面。

离散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Y(z)b.zm+bn"—+…+b

'J(O1〃4一JLm

+…4-

JC(\z)/z+a,1zn—Lan

彳段设r(/)=1(/)

7m.Tm-\

bz+Z7[Z+…+bz

y(N)=a---------~~;--------一±7%

-F

z+axz+…anz—\

A^zA.zA^zA〜

-------1------!-----1------------F…-

N—1N+〃iN+〃2Z+pn

/z£zn

心Ww似左)=4i(B+Z4z:

/=1

n

若系统稳定kf8)limZ//:-0

结论:Iz.|<1

即: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全部极点位于Z平面上以原点

为圆心的单位圆内。

G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WMMo«amo««MMVMB

2、s平面与z平面的映射分析

复变量s与z的关系为:z-e",T为采样周期。

当5=0+/刃时,z_c"_09+汝"_/7/画,其幅

值为|z|=e",当S位于S平面虚轴的左半部时,0为负

数,这时H<1,反之,若S位于虚轴的右半部时,b

为正数,z>1o

图3.12s平面到z平面的映射

图3.13s平面上的极点与z平面的对应关系

S平面上的极点与Z平面的对应关系演示

27r

cos

j①

_;Is

JT

8765

xxMX

xz\Z、/

/X/、7x/X、/—

3214a

xx):x

8765

——

109

S平面

图3.14s平面上的极点至近平面的映射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根据s平面和Z平面的映射关系,标出S平面极点在Z平面的大致位置

例3.9分析系统的稳定性T=ls

1010z(l-e~r)

解:%(z)=Z

s(s+1)(z-l)(z-e-r)

闭环特征方程1+%(z)=0

(z-l)(z-e-r)+lOz(l-e-r)=0

解方程4=-0.076,z2=-4.87

由于马>1所以系统是不稳定的。

G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3、采样周期与系统稳定性关系

采样周期t闭环系统极点分布

零阶保持器

越小越好1

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例3・10判断图3.16所示系统在采样周期T=ls和T=4s时

的稳定性,图中取K=L

图3.16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

解:考虑零阶保持器时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为:

l-e~sr1

%(s)=---------

Ss(s+1)

其脉冲传递函数模型为:

1-L1]_L+T-l)z+(l-「-

%(z)=Z---------

2TT

Ss(s+l)z-(1+e~)z+e~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则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KWAz)叫(z)

WR(Z)=---=—

l+KW“(z)l+%(z)

其特征方程为:l+%(z)=O

即:z2+(r-2)z+(1-TeT)=0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T=ls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z2-z+0.6321=0

特征根为:Z1=0.5+70.6181,z2=0.5-70.6181

由于|Z]|=|z2|<1

因此采样周期T=ls时,系统是稳定的。

(2)T=4s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z2+2z+0.9267-0

特征根为:Z]=—0.7293,z2=-1.2707

由于|Z2|>1

因此采样周期T=4s时,系统是不稳定的。

不考虑零阶保持器的影响

对象的离散化传递函数模型为:

-11z(l-e-T)

特征方程为:z2-2e-Tz+e-T=0

特征根为:Z]2=e~T±je~T-1

由于lzi,2\=e~T/2<1

因此无论采样周期取何值,系统总是稳定的。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3.5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代数稳定性判据

直接求解特征方程求解很麻烦

间接判别离散系统稳定性的代数判据

劳斯(Routh)稳定性判据朱利(Jury)稳定性判据

根据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1、劳斯(Routh)稳定性判据

劳斯稳定判据—)连续系统s平面的特征根位置

性质近似

步变换

离散系统z平面连续系统W平面

的特征根位置的特征根位置

双线性变换

劳斯稳定判据

离散系统劳斯稳定判据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T

1H----VP

z=—^

W变换定义:

T

1w

2

2z-1

其反变换为:w=

Tz+1

频域关系为:

2z-1_2*丁-12>"/2_/"/2.2coT

TejaT,2+e-jaT,2=J三但匚”

jcoT

Tz+1z=e.故Te+1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图3.17z平面与w平面的映射关系

单从考察系统的稳定性角度来看,w变换也

可以定义如下:

1+Wzz-1

Z二----------|w=-----------

1—wZ+1

好处:与采样周期T无关;

缺点:频率畸变增大

劳斯稳定性判据步骤:

①根据特征方程写出劳斯阵列:

b+b1H-----

F(w)=lVfV-1.+Z71wX+Z?n\J=0

“bb0b,

nn-2〃-4

b,b,b.…

n-\n-3n-5

n-2

w

uc?q...

3

vv"di1d)2d3••・

*

*

w17;i

ok

WK1

②阵列的前两行是由特征方程的系数得到的,

其余行计算如下:

勺-----丁―一

万_耳-14-4144-5

c2一:

③劳斯判据为:对于特征方程来说,具有正实部

根的个数等于阵列中第一列系数符号改变的次数。

说明:劳斯阵列的特殊情况,如阵列第1列出现

“0”的情况,参考《自动控制原理》内容。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例3・11利用劳斯判据研究例3.10所示系统的稳定性。

解:由例3.10可知,T=ls时,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Z2-Z+0.6321=0

2

W变换后为:r"WJ+0,6321=0

—0.5w)(1—0.514//

艮人坟十

0.6582+0.3679w0.6321=0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劳斯阵列为:

W20.6580.6321

w10.3679

w°0.6321

结论:阵列第1列,系数全部大于零,系统稳定。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同理,当T=4s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Z2+2Z+0.9267=0

进行w变换后得到:

—0.2932^2+0.07330+3.9267=0

劳斯阵列为:

w2-0.29323.9267

w10.0733

w°3.9267

结论:阵列第1列系数不全大于零,有1次符号的变

化,因此特征方程的特征根有1个位于w平面的右

半平面,系统是不稳定的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练习题:

利用下述W变换的定义:

1+W

Z=----------

1—W

判断上例系统的稳定性。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朱利(Juiy)稳定性判据

朱利判据在Z域直接进行

只能判断出系统是否稳定

在域直接进行

劳斯判据|口=>s

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可以判断出不稳定极点的个数

朱利稳定性准则:

设离散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F(z)=a〃z+•+axz+&=0

其中an>0

朱利阵列:

12n-1»

z。zz-

a

以0i劭•'

aa

n斯-in-2-

%瓦

k久.2k〜

c

o%%售

4-2C»-3Ci*,

-0-

%

hb4

b,ih

注意:

(1)表中最后一行包含3个元素,因此当特征方程的阶数

n=2时,只需要1行;

(2)当n=3时,只需要3行;

(3)前两行不需要计算,只是将F(z)的原系数先倒排,

然后顺排;

(4)从第三行开始,第一项用2行2列的行列式进行计算;

(5)阵列中偶数行的元素就是前一行元素反过来的顺序,

如此计算到第2n-3行各项为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6)奇数行元素的定义为:

0,1,2,…*T

3I

朱利稳定性准则:

特征方程式:

n

厂(z)=anz+%_仔1+…+/z+&=。

的根(极点)全部位于z平面单位圆内的充分必要条

件是(〃>0)是下列条件必须全部满足,此时系

n

统稳定。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系统稳定必须满足的条件:

①F(l)>0

②(-1尸尸(-1)>0

③|%卜乐

④匐

⑤kol>h-2l

常用低阶系统根据朱利阵列得到的稳定条件:

(1)一阶系统(〃=1):/(2)=%2+。0=0,%>。

稳定条件:包<1

%

2

(2)二阶系统(〃=2):_F(z)a?z+a1z+Q()=0,即>0

稳定条件:

4+%+%>0

a2-ax+aQ>0

02

2

(3)二阶系统(/?=3):F(z)=a3z^+a2z+a^z+=0,<73>0

稳定条件:

。3+。2+/+。0>0

Cl3—。2+—。0>0

Q3

22

例3・13设某离散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尸(z)=z3-3z2+2.25z-0.5=0

试用朱利稳定性准则,判定该系统是否稳定。

解:在上述条件下,朱利阵列为

Z1Z2Z3

0.52.25-31

1-32.25-0.5

0.751.875-0.75

最后一行计算如下:

-0.51

=-0.75

1-0.

-0.5-3

1.875

12.25

-0.52.25

-0.75

①条件F(l)>0不满足,因为

F(l)=1-3+2.25-0.5=-0.25<0

②条件(-D"尸(-1)>。满足,因为

(-1)3F(-1)=1+3+2.25+0.5=6.75>0

③KI<a3即0.5|<1满足

④%〉*不满足,因为b0=b2=-°«75

结论:系统是不稳定的。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例3.14设某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z2—[(1+e-7)—(1—e一')(K,+Kp)]z+e"—(1—e-,)Kp=0

其中,采样周期T=OAs/C.=1007=10

试确定出系统稳定时与的范围。

解:将存口可代入特征方程,得

Z2-<0.953-0.0952^)z+0.905-0.0952^=0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1)F(l)=1-0.953+0.0952Kp+0.905-0.0952Kp=0.952>0

条件满足,且与与无关。

(2)(-1)2F(-1)=1+0.953—0.0952Kp+0.905—0.0952K?>0

求出K<15.01

p

(3)\a0\<6Z2,|0.905—0.0952Kp|<1

由止匕求出Kp<20.0

结论:系统稳定时,号的取值范围为:Kp<15.01

Q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MlM.WMMoaamo««MMVMB

3.6计算机控制系统稳态过程分析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稳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