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测试卷+小结+教案及反思+课时练+爬坡题+说课稿+学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测试卷+小结+教案及反思+课时练+爬坡题+说课稿+学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测试卷+小结+教案及反思+课时练+爬坡题+说课稿+学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测试卷+小结+教案及反思+课时练+爬坡题+说课稿+学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测试卷+小结+教案及反思+课时练+爬坡题+说课稿+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

1.下图中有()条直线,()条射线,()条线段。

,■•,•-♦・

2.3时整时,时针与分针成()角;3时半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比直角()0

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种情况,是()o

4.在一个长方形中,有()组线段互相平行,()组线段互相垂直。

5.将半圆平均分成()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

6.已知/+/2=180°,如果/1=80°,那么N2=()O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X”)

1.两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就一定互相垂直。()

2.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永远不相交,就说明它们互相平行。()

4.一个点到一条直线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垂线段,这些垂线段的长度()o

A.不相等B.相等C.不一定

2.从一点出发,可以画()个角。

A.1B.2C.无数

3.把两个锐角拼在一起,拼成的角不可能是()o

A.锐角B.平角C.钝角

4.不能用一副三角尺拼出来的角是()o

A.20°B.75°C.135°

5.下图中的线段a和线段b比较,()o

Ca

b

A.a比匕长B.一样长C.。比a长

四、说出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什么角。

五、操作题。

1.过点尸分别画出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2.测量角的度数。

4,

々2

N3=___N6=

六、看图填空。

图中有()条射线,()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七、解决问题。

1.从小莉家去小兰家有三条路,走哪条路最近?

4②B

小莉家…小兰家

2.折一折,想一想。

』=30。3=25°

N2=,2=

3.求/、/2、N3、N4、N5的度数。

3n--2

Ic/120°

4.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如下图折叠淇中N1+N2+/3=210。,求/、/2、/3的度数。

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答案

一、1.1862.直小3.两平行或相交

4.245.1806.100°

二、1.X273.V4.V

三、1.B2.C3.B4.A5.C

四、锐角直角钝角

五、1.

P

B

A

2.zl=130°z2=50°N3=90°Z4=90°Z5=130°z6=50°

六、46231

七、1.②号路2.75°40°

3.N1=30°Z2=60°Z3=330°Z4=30°

z5=60°

4.zl=3Q°22=150°N3=30°

第二单元测试卷(二)

一、我会填。

1.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是角的(),两条射线是角的()。

2.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以两点为端点可以画()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画(

条射线。

3.角的大小与所画角的()有关。

4.我们学过的角有()、()、()、()和()。

5.6时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6.钟表面上()时整时,时针与分针所组成的角是周角。

7.如果一个角与46。的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个角是()度。

8.已知/1+/2=125°,N2=35°,那么/1=()。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可以看作射线。

A.米尺B.手电筒的光线C.木棍D.钢笔

2.小强画了一条5厘米长的()。

A,直线B.射线C.线段D.角

3.把直角、钝角、平角和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A.直角、锐角、平角、钝角

B.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钝角、平角、直角、锐角

D.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4.用一副三角尺不能拼出()的角。

A.15°B.20°C.135°D.150°

5.右图中共有()个角。

A.5B.6C.10D.15

6.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成的角是()。

A.一个锐角,一个钝角B.两个锐角

C.两个钝角D.两个直角

三、0向右移动了4格,平移前后0中的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描一描。

四、我会画。(6分)

1.以点4为顶点,用量角器画一个35。的角,再画出85。和150。的角。(导学号46762134)

-4

2.画一条比5cm长3cm的线段。

3.过点八画出直线。的垂线。

五、计算下面图形中角的度数。

六、下图是4名同学从家到学校的上学路线,哪个同学家离学校最近?为什么?

七、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如下图,其中/1+/2+/3=210。,求/I、/2、N3的度数。

参考答案

一、1.射线顶点边

2.无数一无数

3.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5.180平

6.12

7.44

8.90°

二、1.B2.C3.B4.B5.D6.D

三、A8,DE,AB:DF涂相同颜色;AF、4RCD,C'D滁相同颜色;BC,EF,BC,E尸涂相同颜色。

2.45°90°90°

六、安昊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直线段最短。

七、zl=30"N2=150°Z3=30°

二线与角V导学点睛

一、线的认识无论画

1.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⑴形如4*------------*B,两端各有线段、射线还是直线,所

一个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有一定的长度,这样的就是线画的线必须是直的,射

段,读作:线段AB(或BA)。⑵形如才B,只有一个端点,它只可线必须以已知点为起

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像这样的就是射线,读作:射线ABo⑶形如点,直线必须经过已知

I3,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这样的就是直线,读作:点。

线段可

直线AB(或BA)O

2.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联系和区别:以度量,线段之间可以

名端点延长情是否可至玄

称个数况测量余比较大小;射线与直线

不能是射

不可度量,射线之间、直

线商人T向2两可以测线i或i

用两个个方曷直线

段向延量的一

线之间、射线与直线、

伸部分

可以是直

线段与射线、线段与直

射人呵二不可测线的

线一।:春量一部

胃分线之间均不能比较大

小。

直『9T不可测

线无卷(量一线段AB

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

3.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间的距离。

4.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之间的

距离。

同一平

二、相交与垂直

面上,两条直线的延长

1.相交的概念:如果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

线相交,即两条直线相

叫作相交的直线。

2.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交。

垂直。两条直线互为对方的垂线。垂直是

3.垂直线段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形

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作点到直线的距离。式。画垂线时,一定要标

4.相交与垂直的关系图:上垂直符号。

条件特征结论

当两条

两条宜线---►相交于一点-----►相交直线不互相垂直时,相

、f交所成的角一定是两个

相交成直角----►垂直

三、平移与平行锐角和两个钝角;当两

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条直线互相垂直时,相

行,这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交所成的角一定是4个

2.平行线的画法借助方格纸画平行线乂2)借助直尺画平行直角。

线;⑶用纸折出平行线;⑷利用三角尺平移画平行线。

四、旋转与角平行线

1.认识平角:当角的两条边旋转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平角。三角尺

2.认识周角:当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与原来的射必须与直尺或三角尺紧

线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就是周角。靠才能保证平移准确。

3.角之间的大小关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平角=2

画平角

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和周角时,要标出角的

五、角的度量

符号。

1.度量角的单位: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

周角不

大小叫作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是射线,而是角的两条

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90°。边重合在一起。

2.认识量角器:(1)形状:半圆形。(2)计量单位:度(。)。⑶特点:①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的角都是1。;②包括内圈刻度和…写在

外圈刻度;③在每圈刻度中都能找到0~180度的角。⑷功能:度量数的右上角,要偏小一

角的大小,画角。些。

3.测量角的方法:概括为“两个重合,一个注意式1)两个重合:①用来测

点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②线边重合,量角器的量角的工具叫作量角

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器。

度数。(2)一个注意:内圈刻度与外圈刻度不能混淆,要根据零刻度线知识巧记:

来确定。角的大小要度量,

4.画指定度数的角乂1)先画一条射线。(2)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可用量角器帮忙。

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与射线重合,顺着零刻度线所在的那一"中心’"顶点”先重

圈刻度找到指定的要画的度数,在刻度线所在的地方点一个点。⑶4U,

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经过网点的点,再画一条射线。(4)在画好的角“线"'边”重合也别

上标出指定的度数。忘O

对准一边找刻度,

内圈、外圈细思量。

二线与角

■■■■■■■■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和周角

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在学生己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以及平

移与旋转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本上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在理解时有

一些困难。但为了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教材安排了较多的自主探索的题材。通过学生

独立或相互交流的方式,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从而提高他们探索的能力。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几种平面图形的基

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教学时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

直观操作活动,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要求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垂线;通过探索活动,

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借助学具进行操作,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

数的角,并能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意议力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的概念。

2.在实际情境中,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课时安排

1线的认识1课时

2相交与垂直1课时

3平移与平行1课时

4旋转与角1课时

5角的度量(一)1课时

6角的度量(二)1课时

7练习二1课时

课时

教学内容

线的认识。(教材第16~17页)

教学目标■・日

1.借助现实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3.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线段、射线与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对线段、射线与直线概念的理解。

教具学具

直尺。

n****n****************n***»**n**********4d********wm»***K»i

教学过程

H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生活中,你知道有哪些线呢?

生:有直线、射线、线段、曲线、折线等。

师:生活中的确有各种各样的线,非常有趣,今天我们就与数学中的线交朋友,一起来认识

这些有趣的线。

(板书:线的认识)

【设计意图:明确线的含义,为线与角(稍复杂)的学习做准备。】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认识线段。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拉索桥)

师:找一找,图片中有没有我们要认识的线呢?

生:有,钢缆是线。

师:这样的线有什么特点呢?

生:直,长度一定,有两个端点。

师:像这样的线,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什么线呢?

生:线段。

师:老师想把线段画到黑板上,你觉得我应该怎样画呢?为什么?

生:两个端点,一条直直的线,表示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师:可不可以用一个词语概括线段的特点呢?

生:有头有尾。

师: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线段?

(学生自由谈)

2.认识射线。

师:想不想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第二幅图呢?

生:想。

(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手电筒)

师:你发现了什么呢?有没有我们的朋友一一线?手电筒发射出来的光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从一点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

(课件配合学生发言演示)

师:像这样的线就是射线,和老师一起说说射线。

师: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射线,注意看射线有什么样的特点?(教师板书)

师:你发现射线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能用一个什么词概括它的这个特点呢?

生:有头无尾。

师: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射线?

3.认识直线。

师:(出示孙悟空图片)快来看,谁来了?孙悟空给你们带来了礼物一一金箍棒,孙悟空的金

箍棒有什么特点呢?

生:可以变长变短,没有端点,向两个方向可以无限延伸。

师:闭眼想象一下,要使金箍棒的两端一直延伸下去,会是怎样的呢?

生:两端无限延伸,没有尽头。

师:我们可以把这样的线看成直线,直线没有端点,两端是可以无限延伸的。能不能也用一

个词概括直线的特点?

生:无边无际或者无头无尾。

师:怎么画直线呢?试试看。

(学生动手试画,教师板演。)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画呢?

(学生说直线的特点)

师:我想量一量直线有多长,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呢?

生: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量不了。

师:孙悟空的金箍棒是虚拟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真正的直线呢?

生:铁轨。

师:生活中的铁轨是直线吗?

生1:是。

生2:不是,因为铁轨不是直直的,有拐弯。

(教师出示课件铁轨图片)

师:如果铁轨像这样一直延伸下去,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直线。但是生活中的铁轨是有拐

弯的,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是没有真正的直线的。

4.认识三种线的联系与区别。

师:这三种线有哪些联系与区别呢?与你小组的同学交流。

(小组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快速地记住这三种线吗?

(手势记忆,词语记忆,记特点,等等。)

5.介绍读法。

师:认识了这三种线,那它们该怎么读呢?

(1)介绍线段的读法。

(2)介绍射线的读法。

注意: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端点是A,向B点无限延伸。

(3)介绍直线的读法。

师:你会读了吗?同桌互相读一读。

6.边学边练。

师:这些线你都认识了吗?考考你。

(出示课件认线,学生汇报。)

7.比赛:画线。

(1)师:画一点A给你1。秒的时间,比一比谁经过点A画的直线最多,注意直线一定要经过

点4

(学生动手试画,汇报结果。)

师:再给你多一些的时间,你能不能画出更多的直线?那你们想一想,经过这一点,最多能

画出多少条直线呢?

生:无数条。

小结: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师:画两个点48,同样给你10秒的时间,经过两点画直线,看谁画的直线最多。

师:有的同学不到10秒就画完了,怎么回事呢?

生:只能画一条。

小结: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8.练一练。

(1)火眼金睛孙悟空。

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

①②③④⑤

(2)眼观六路小一休。

举例: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

学生举例。

线段有一个大本领:它还能围成许多我们已经学过或没有学过的图形。你知道它能围成

什么图形吗?

学生说,教师画。

请大家来数一数,刚才你们说的图形,分别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设计意图:细分线的区别,加深学生的理解。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为深入地学习

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再次加深对各种线的认识和理解。】

板书设计

线的认识

线段:;B射线::直线:■B

有限长无限长无限长

有两个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无端点

读作:线段AB(或BA)读作:射线AB读作:直线AB(或BA)

课堂作业新设计■・用

A类

1.填表。

图形端点个数能否度量

线段

射线

直线

(考查知识点:线段、射线、直线的含义;能力要求: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

B类

2.填空。

(1)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条直线。

(2)从一点可引出()条射线。

(3)圆内最长的线段是()。

(考查知识点: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度量;能力要求:能用直尺度量线段的长度。)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略

B类:

2.(1)无数1(2)无数(3)直径

教材第17页“练一练”

1.略

2.略

3.⑴可以无数条(2)不可以一条

4-6.略

*.2和类与委直小

课时

教学内容

相交与垂直。(教材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画图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难点:画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

三角尺一套、一张长方形纸、小棒、长方体框架。

教学辽程I「

1.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的教室,墙角的两条线是什么样的?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1题)。

制-Y+---

2.引入课题:像图片中那样,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相交的线,相交的两条直线会组成角,今天

我们学习的内容与相交有关。(板书:相交与垂直)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图,结合实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提取数学信

息。】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两根小棒相交可以得出角,大家想动手玩玩吗?(要求)同桌合作摆小棒,把两根小棒相

交得出的角摆出来,然后汇报。

2.刚才许多同学说了自己的摆法。摆成锐角和钝角,用眼睛可以判断出来。可直角是90

度,用眼睛判断不够精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自己摆的角是直角吗?

(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量一量、用30度和60度角拼、用书的角去

比……)

3.用两条直线代替小棒,表示出学生摆的直角(画在黑板上)。在直角上要标上直角符号

这三组直线都相交成什么角?(板书:直角)它是由几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板书:两条)

像这样,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都有一个交点,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用字母。表示垂足)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键是看什么?(是否相交成直角)

5.质疑:对于“互相垂直”,你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吗?“互相”是什么意思?

老师高举一根小棒,能不能说这根小棒垂直?(不能)必须有另一根小棒与它垂直。

6.(出示长方体铁框架)谁能说说长方体的哪些边是互相垂直的?(两三名学生说)

找到这个立体图形,同桌互相说一说。

7.折一折,加深认识“互相垂直”。

(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

把每组折线画出来,便于区分。

(2)怎样验证你的折痕是相互垂直的?

8.画一画,画垂线。

指导画垂线的两种情况:一是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一条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一是过直

线外一点,画一条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形成过程,加深对相交与垂直的认识,理解相交与垂

直在现实中的实际作用。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小结:互相垂直是一种很常见又很实用的现象,在我们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同学

们想亲自验证一下我们身边互相垂直的现象吗?请再次观察教室,进行测量,并把结果记录在

纸上。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高兴吗?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既可以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又能够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直线两条相交成直角

交点垂足用字母。表示垂足

垂直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作互相垂直。

教学反思■■口

1.让学生初步感知相交与垂直,初步抽象出相交与垂直的表象。一方面培养学生从身边

和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相交与垂直的理解。

2.本节课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成效显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回”,错的画“X”)

(1)两条直线相交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实践应用。

完成教材第19页小实验。

(考查知识点:相交与垂直;能力要求:会判断相交与垂直的线段关系。)

B类

3.按要求画一画。

(1)经过点A画出直线/的垂线。(2)经过点。画直线AB的垂线。

(3)请帮小鹿设计一条去小河边最近的路,并画出来。

(考查知识点:相交与垂直;能力要求:熟练掌握相交与垂直的判定和应用。)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1)X(2)02.略

B类:

3.(1)略(2)略(3)作垂线,垂直于河边。画图略。

教材第19页“练一练”

1-4.略

^3平移与平行W

课时

教学内容

平移与平行。(教材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境、实物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感知平行线的特征。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

活动,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学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2.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想象等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联系实际的意

识和能力。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了解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行线

的实例。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平行线,会利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难点:理解“同一平面和永不相交”的实质,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

教具学具

三角尺一套,课件。

»**>»**11<»0*«*********************4*******************,*****.******

教学过程[1]am

师:看图中的推拉门(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推拉门),在我们漂亮的教室里,见过这样的东

西吗?

生:见过,推拉窗。

师:现在老师把推拉门上面的两个门框画下来,你们看,这其实就是我们前面学习的什么

线?

生:线段。

师:这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一样吗?(一样。)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我还要考考你们的想

象力,请闭上眼睛,如果我们把这两条直线无限延长,穿过了我们的教学楼,它们能相交吗?

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一样,而且延长后又永远不相交,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叫它们

是平行线。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

引入平行问题的探究。】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如何去判断哪些直线是平行线呢?它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格子图、铅笔。

1.感知特征。

请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铅笔)现在我先将这支铅笔放在格子图上,用颜色笔把铅笔的

位置标注出来,然后把铅笔向右移动3格,再看看现在铅笔的位置和原来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

化(向右移动了3格),最后我们也用颜色笔把铅笔现在的位置标注出来。刚才的过程,其实就

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平移。那我们到底怎样从平移中得到直线间的平行关系呢?(板书:平移

与平行)我们接着来研究。

现在我们在铅笔原来的位置上找3个点,第一个点平移了3格,第二个点也平移了3格,

那么这个点呢?(师指着第3个点)也就是这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怎么样?(一样、相等)宽度一

样,我们换个词就说它们的距离相等。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它们向上或向下延长,会相交

吗?(不会)所以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而且永不相交,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

互相平行。

一条直线能不能说平行呢?(不能)

2.感知一组平行线。

两条直线能互相平行,那么3条、4条或更多条直线,能不能互相平行呢?现在我们再来移

-移铅笔,把铅笔再向右平移两格。(教师操作:把铅笔放在第二根线上移动,并用颜色笔标注

出来)它和第二条线相隔了儿格?(2格)每个点都相差了2格,就说明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相

等。延长后不会相交,那说明它们是互相平行的。

我们再来看看第三条直线和第一条直线相隔了儿格?(5格)它们是互相平行的吗?为什

么?(是,距离相等,永不相交)

归纳:第一条直线既和第二条直线平行,又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就说明这三条直线是互相

平行的,我们就把它们称为一组平行线。

3.感知平行线与直线的长短无关。

其实我们要判断平行线,首先看看是否是直线,然后看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如果它

们之间的距离相等了,也就是永远不会相交了,这就是平行线的3个特征。

刚才我们移动铅笔画出来的直线是一样长的。如果我们画出来的直线不一样长,能否平

行呢?我们再来移一移铅笔,(拿出准备好的半截铅笔,移动铅笔时故意弄断)向右移动2格后用

颜色笔标注出来。现在我们来看,这条线能否和其他的直线平行呢?首先我们来看它是不是直

线,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吗?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既然所有的条件都符合了,说明它们是互

相平行的。换句话说,两条直线或几条直线是否平行,与直线的长短有没有关系?(没有)

4.感知不同方向的平行线。

刚才我们看到的平行线都是什么方向的?(竖着的)如果我们把铅笔换个方向去平移呢?

想一想移动后的直线,与原来位置的直线是否平行?(师演示水平方向向上移动)再往下移动呢?

那这组直线平行吗?

如果把铅笔再换个方向呢?(师演示向右倾斜移动和向左倾斜移动)

小结:你们看,它们不管在哪个方向,只要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它们就互相平行。也就是

说,同一个方向任意几条距离相等的直线,它们都是互相平行的。

5.画平行线。

①虽然我们认识了平行线,但是想把它画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没有关系,有

老师在,你们就不用怕了。先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师演示画的过程)归纳出画平行线的要领:

一定;二靠;三移;四画。

②生动手画,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辅导。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体会到平移与平行之间的关系,掌握运用平移来寻找

平行线的重要方法。】

课本总结,梳理提升

1.练一练第1题。

①同学们会找平行线了吗?那我们就来试一试。请打开教材第21页第1题。请仔细阅

读,然后找出这幅图中有几组平行线,并用不同的颜色描出来。

②展示交流。

2.练一练第2题。

出示小鱼图。

①我们以前学习过平移,仔细观察小鱼平移了几格,平移前后的两条小鱼的图形中,哪些

线是互相平行的?(学生指出来)

②再请同学们看小鱼的眼睛,移动前和移动后是否平行呢?(不平行)为什么呢?(因为它

们不是直线,是曲线,而平行线的前提必须是直线,所以它们不是平行线。)

3.折一折。

①刚才我们认识了平行线,也知道了它的特征,你想亲自来折一组平行线吗?那请动手吧!

折好后,请你用水彩笔描出来。

②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觉到现实生活不仅离不开数学,而且数学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大

的指导作用。平移与平行,在工程建筑与家庭生活中,给我们创造了无穷的美感。】

板书设计

平移与平行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两条直线间的距离相等,永不相交。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填一填。

(1)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2)长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

(3)平行线间的距离()。

2.下面的几组线中,哪组是平行线?请在括号里画“回,

(考查知识点:平移与平行;能力要求:认识平行线并熟记平行线的特征。)

B类

3.按要求画一画。

(1)画出直线/的平行线。(2)过。点画直线A8的平行线。

4.三角形向右平移了7格,平移前后的图形中,哪些线段是相互平行的?

(考查知识点:平移与平行;能力要求:运用平移的方法灵活作平行线。)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1)不相交(2)平行(3)相等

2.提示:⑴、⑵两组是平行线。

B类:

3.略

4.AC与AC,、AB与4夕互相平行。

教材第21页“练一练”

1~4.略

k4旋转与有因

课时

教学内容

旋转与角。(教材第22~23页)

教学目标■・日

1.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2.通过教学活动,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

系。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体会到数学美极了。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

难点:通过旋转与角的学习,理解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U

活动角,直尺,圆形纸片。

**mn**y*****聋条*I**H«<L,****4Moom**K«<*K»**

教学过程

ni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观察图案的组成,请看大屏幕。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而且还有不少和我们数学有关呢。今天,老

师就请大家欣赏一幅我设计的装饰图案,你们觉得我设计得怎么样?美吗?(美)谢谢大家的鼓

励,这幅图案看起来很美,它是由许多数学密码组成的。这些数学密码,就是我们学过的图形,

你能看出来吗?

学生指出有锐角、直角和钝角,教师指名让学生上前指出发现的角。

师:同学们都发现了吗?原来这幅图就是由直角、锐角、钝角组成的,这些看似普通的角,

组成的图案美不美呀?(美)真是美极了!

2.复习角的静态定义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师:那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什么叫作角呢?我们以前认识过哪几种角?能不能把它们按

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下。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3.观察钟面,发现运动着的角。

师:刚才我们从一幅图案中发现了美丽的角,但是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事物,每时每

刻都在运动变化,你有信心寻找到数学密码吗?(有)

(教师出示钟面模型,旋转上面的分针或时针,引导学生观察。)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在时针和分针不停地旋转的过程中,它们组成了什么图形?

寻找到这个数学密码的同学请举手。

生1:形成了角。

师:组成的角是静止不动的吗?

生2:不是,是不断变化的。

师:看来,生活中除了静态的角,还有这样不断变化的角,它也会和静止的角一样美吗?今

天,我们就来欣赏和研究旋转变化中的角。

板书课题:旋转与角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旋转与角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

学产生亲切感,培训学生自己探索、集体交流的自主意识。】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操作活动,引出平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刚做好的活动角,固定其中的一条边,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各个角,你

有什么发现?与同桌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帮助指导。让学生体验角的大小是在变化的,名称也会随之变化。

让学生说说活动结果。

师:你能摆一个锐角吗?怎样验证它就是锐角?锐角和直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摆一个锐角,并用三角尺验证。

师:请你摆一个直角,并验证它是不是一个直角。

学生摆一个直角,并用三角尺验证。

师:你能摆一个比直角更大的角吗?

教师指名,学生上前展示所摆的角。

师:同学们看明白他是怎样旋转的吗?你们自己再转转看,又有什么发现呢?

2.认识平角。

(1)认识平角的特征。

教师和学生一起旋转活动角,逐步得到平角。

师:现在活动角转成这样了,想一想,它跟前面的儿个角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生1:它比前面几个角都大。

师:大家同意吗?

(学生中有同意的,还有没有发表意见的。)

生2:角的两边是平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出了这么多的特点,那这个角的两边平平的,成了一条直线,像

这样的角,数学上称它为平角,能理解吗?

(板书:平角)

生:能,因为它的两边是平的。

师:平角有什么特征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结平角的特征。)

(板书:有一个顶点,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2)画平角。

师:我们认识了平角,想学会怎样画平角吗?

(教师板演画平角,指出并做上角的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半圆形的弧线,画到角的另

一边,并标出旋转的方向。)

(学生练习画平角,教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画角的方法。)

3.认识周角。

(1)教师演示。

师:(把刚刚旋转得到平角的活动角继续旋转)现在我们接着转。这个角比平角还要大,(旋

转到两条边完全重合)那现在呢?它还是角吗?它是什么角?

(根据前面判断平角的经验,这时基本上学生都认同这是一种角。学生说出名称后,教师说

明这是周角。板书:周角)

师:它和平角比呢?(大)它是怎样形成的?周角有什么特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周角的特征。)

(板书:有一个顶点,两边完全重合)

(2)学生用活动角旋转形成周角。

同桌之间摆一摆,互相说说周角的特征。

(3)画周角。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画周角。

(教师板演画周角,指出周角的记号,从角的一边开始画一个圆圈,回到起始的位置,标上箭

头符号,表示是另一条边旋转一周形成的。)

(学生画周角,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画法。)

4.小组互相摆一摆,说一说。

师:两人一小组,互相演示旋转中形成的所有的角,并说说它们的特征,好吗?

(小组活动时,教师更多地到学习比较困难的小组,去了解他们操作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指

导。)

5.看一看,说一说。

(1)教师用芭比娃娃来演示芭蕾舞演员“大跳”和“旋转一周”的动作,引导学生欣赏舞

蹈中的平角和周角的动态美。

(2)说一说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6.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点子图上画出学过的五种角,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一下队。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2)指名让学生板演角的排列顺序。

(学生板书: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7.操作活动:折一折。

师:请同学们拿出圆形纸片,对折两次,你发现了什么?(发现折成了一个直角)展开一下,又

发现平角和直角的关系(1平角=2直角),接着再展开成原来的样子,又发现了什么?

(通过集体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学生旋转活动角引入新课,形象直观,调动学生

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

课本总结,梳理提升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认识了平角和周角……)它们美吗?(美)原

来我们数学也能这样美丽,希望同学们今后能仔细留心身边的事物,发现更多美极了的数学

知识,好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收获,体会成功的喜悦,加深从动手实践中获取知识的印象,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书设计

旋转与角P

五角:转半招像一条直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